第十三章

關燈
言順,别人也無話可說。

    ” 闖王望着李岩問:“林泉覺得如何才好?” 李岩欠身說:“這是一件大事,我正在想。

    ” 牛金星說:“我看,軍師之言甚是。

    張敬軒既來相投,必須奉闖王為主,如曹操一樣……” 忽然闖王的一個親兵到門口禀報:“大将軍來到!”牛金星隻得将未說完的話停住,用小聲對自成說: “請照軍師之言行事,不可失此良機。

    ” 卻說張獻忠雖然十分疲乏,但因為心中有事,到吃早飯時就起床了。

    知道曹操一早就去玉山見李自成,他一直在心中嘀咕,猜不透自成是不是會能容他。

    早飯由吉-和曹操老營的幾位重要将領相陪。

    從表面看,他大吃大喝,在談話中嘲笑已死的楊嗣昌和熊文燦,時常發出爽朗的大笑,但是他準備一有不利消息,便率領他的殘部逃往深山。

    他密囑徐以顯留心觀察曹營動靜,又暗對張定國說:“你吩咐将咱們的馬匹備好,駐紮在寨外的全營将士都将馬備好等候,随時聽闖王招呼,前往玉山,片刻不許耽誤!”張定國從他的眼色中完全明白他的真實意思,立刻将他的話暗傳下去。

    吉-和曹操的幾個親信将領暗中交換眼色,在心中稱贊獻忠機警。

    吉-也暗中命人探看玉山闖營方面的動靜,稍有風吹草動,随時飛報。

     約摸巳時過後,羅汝才從玉山回來了。

    正在心中狐疑不安的張獻忠和徐以顯都從椅子上跳起來,迎上前去。

    本來他想趕快知道汝才見自成談話的結果,但是他不願在曹營的将領面前露出他的急迫心情,故意說: “曹哥,我正想往玉山去見自成,你回來啦。

    你告訴他我夜間來到了麼?” 汝才笑着說:“自成聽說你來到了,十分高興。

    他在玉山老營中等着見你,命李雙喜和吳汝義前來迎接,一會兒就到。

    他要我陪你和彰甫去,中午在他的老營中替你們洗塵。

    捷軒和一功、補之們也都很高興能夠在這搭兒同你見面。

    ” 獻忠的心中很嘀咕劉宗敏和李過,但是他快活地叫道:“乖乖兒,真是天不轉路轉,老熟人們又碰到一起啦!” 羅汝才拉着張獻忠的手,又向吉-和徐以顯望了一眼,一起到了後宅,在他的一個愛妾房中坐下,屏退閑人,說: “我們趕快談幾句話,雙喜快要到了。

    ” 獻忠問:“據你看,自成對咱老張是否有相容之意?” 曹操說:“自成這個人,你也清楚,平時深沉不露,有什麼主張不輕易說出。

    一旦行事,果斷異常。

    他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裡。

    但此人處事冷靜,思慮深遠,沒有浮躁行事的毛病,不因一時喜怒而輕舉妄動。

    因他有這一長處,使我容易同他相處。

    我同他談你兵敗前來,想要見他。

    他說他十分高興,極盼同你見面,并說巴望你留下共事,一起建立大業。

    他還命老神仙在玉山老營等你,替你醫治箭創。

    你今天必須見他,不要再同他生出隔閡。

    倘若他不能容你,那是将來的事,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

    有我曹操在,保你無事。

    什麼時候你該走,我會替你打算。

    ” 獻忠感激地說:“曹哥,你真是我老張難得的患難朋友!捷軒和補之對我如何?” “在自成身邊,捷軒、補之、一功這三個人向來最為親信,遇事密議而定。

    去冬來河南不久又添了牛舉人和宋矮子,好像他身邊來了陳平和張良。

    跟着又來了一位李公子,名岩字林泉,也受自成信任,參與密議,但不如牛、宋二人與自成關系最密。

    眼下我所顧慮的是他們這些人。

    他們隻能替自成打算,不會替别人打算。

    今日你見了他們,對他們要善于應付,切不要當面頂撞。

    他們有意勸你留下來,奉自成為主,取消西營旗号。

    你要佯為答應……” 獻忠不等曹操說完,罵道:“放他們娘的屁!咱老張雖然一時兵敗,豈能是屈居人下的人?當我牽着楊嗣昌的鼻子,打得十幾萬官軍五零四散的時候,天下人誰知道還有個李自成?老子拿竿子打棗樹,他彎腰拾個蹦蹦棗,破了洛陽。

    他破了洛陽,咱随即也破了襄陽,戳了楊嗣昌的老窩,比他搞的還出色。

    老子是西營八大王,在十三家中也算得赫赫有名。

    平日咱兵馬衆多,也曾經說句話像打炸雷,一跺腳山搖地動,哈口氣滿天烏雲,這,這,你曹帥是知道的。

    咱老張隻是一時兵敗,憑什麼要我做李闖王的部下?我答應,我手下的大小頭目也不會答應。

    他們都是鐵脊梁骨的硬漢子,一百個不會答應!” 羅汝才微笑着,等他說完以後,神情嚴肅地說:“敬軒,我就猜到你會說出這些傻話。

    你要知道,我隻是勸你假裝答應,另作計較,決沒意叫你真的留下來做自成的部将。

    我老曹并無大志,尚且不肯真做自成手下部将,如何能勸你做他的部将?你聽我的話,決不會吃虧。

    如今你既然來了,就得同自成見面。

    見面之後,他自己不會說出要你奉他為主的話,可是他的左右人會提出來的。

    他們提出來,你将怎樣回答?你能當面說個‘不行’?你能罵他們幾句?”他轉向徐以顯問:“彰甫,你看如何?你說吧,敬軒對你是言聽計從。

    ” 徐以顯說:“此事我也在心中想過,請敬帥務持冷靜,萬勿急躁。

    天下事,往往小不忍則亂大謀,故韓信甘受胯下之辱……” 吉-點頭插言:“舌以柔則存,齒以剛才亡。

    ” 徐以顯接着說:“我曾想過,萬一大帥被闖王暫時強留,如何應付。

    ” 獻忠忙問:“你想過如何應付?” 徐說:“我想過。

    大丈夫能屈能伸,是真英雄。

    人行矮檐下,怎好不低頭?越王勾踐兵敗會稽,卑躬屈節以事吳王夫差。

    夫差有病,勾踐嘗了夫差的糞便,對夫差說他的病不重,快要好了。

    夫差深為感動,将他釋放回國。

    他回去之後,十年生聚,十年教養,國富兵強,終滅吳國,報了會稽之恥。

    我想,倘若大帥萬一被強留在闖營中,應以越王勾踐為師,自可逢兇化吉。

    ” 獻忠一眼半閉,一眼圓睜,斜望着他,大有瞧不起他的神氣,使汝才和吉-都擔心他不肯接受,不肯在闖王前低頭服軟,不料他忽然嘲諷地一笑,說: “龍還有困在淺水的時候,虎也有被犬欺的時候。

    好!大丈夫不争一時之氣,咱倆見機行事吧。

    ” 汝才的心中一寬,說道:“敬軒,你剛才說的那些不服氣的話,我全想過。

    近三年來,朝廷差不多竭盡全力對付你張敬軒,誰重視他李自成?在大家的眼睛中,他确實不能同你相比。

    可是,夥計,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局勢有變化,英雄有屈伸,自古如此。

    人生處世,誰個盡走直路?該轉彎時且轉彎,不要一頭碰在南牆上。

    你隻管答應他們願意奉自成為主,以下的文章由我來做。

    ” 吉-從旁說:“請敬帥不必猶豫,免招兇險。

    敬帥雖敗,威望猶www.tiAnyashuku.com存,故在當今群雄中舉足輕重。

    曹帥與敬帥唇亡齒寒,利害與共,豈肯真的使敬帥屈居于闖王麾下?倘敬帥應付不當,露出本心,那便連古時候的越王勾踐也不如了。

    ” 張獻忠經大家勸說,又想起來徐以顯的“六字真言”,将大胡子一甩,果斷地說:“好,咱老張再低一次頭!可是,我的曹哥……” 忽然,羅汝才的一個親兵帶着李雙喜和吳汝義走進二門,一聲禀報,将獻忠的話打斷。

    因為雙喜和汝義常來曹操這裡,已經比較随便,所以不必等候傳見便跟着走了進來。

    他們向獻忠和汝才施禮。

    張獻忠從椅子上跳起來,走上前去,一隻手抓住一個,高興地大聲說: “好小子們,你們來了!我正要動身去玉山,你們可來啦,怕我跑了不成?” 吳汝義說:“末将奉大元帥之命,特來迎接張帥。

    今午在玉山老營中備有薄酒,為張帥、徐軍師和西營各位将領接風。

    并請大将軍與吉先生前去作陪。

    ” 雙喜接着說:“我父帥聽說仁叔腿上箭傷尚未痊愈,十分挂念,已囑老神仙在行轅等候,為仁叔盡快治好。

    另差一位外科大夫随小侄前來,為西營将士治傷,他到這裡後已由甯宇哥派人帶他往西營駐地去了。

    我父帥因有緊急軍務,不能親來相迎,與衆位文武大員都在玉寨行轅敬候仁叔大駕光臨。

    ” 獻忠說:“我馬上去,馬上去。

    你們不來請,我也要馬上同曹帥去哩。

    ” 吳汝義說:“大元帥吩咐末将,請西營各位文武,一同光臨玉寨。

    ” 獻忠的心中發疑:是不是要來個一網打盡?同時看見曹操用眼色暗示他不要全去。

    他對吳汝義和雙喜說: “闖王賜宴,本當全體頭領都去,隻是有的挂彩沒好,有的近幾日實在疲勞,還有幾位得趕往确山、信陽一帶山中招集潰散将士,實實不能如命。

    我看,就我和徐軍師帶着定國去吧,其餘的就不去啦。

    ” 吳汝義在心中微笑,想道:果然不出闖王所料,張敬軒留下一手。

    遵照闖王吩咐,吳汝義不作勉強邀請,笑着說: “既然張帥不肯賞光,要留他們在此休息,我也不敢勉強,橫豎等着闖王責備我不會辦事好了。

    闖王也猜到貴營将領不會全去,已命行轅總管派人送來酒肉,慰勞貴營全體将士。

    另外,明日中午,在曹營這裡置辦酒席,為貴營将領洗塵。

    張帥,聽說你的帳下有一位潘先生,我還沒有見過,闖王說務必請潘先生賞光,同張帥一道駕臨玉山一晤。

    ” 獻忠立即向一個親兵吩咐:“快去寨外請潘先生馬上來,同去拜見闖王。

    ” 過了一會兒,潘獨鳌騎馬來了。

    于是張獻忠偕同徐以顯、張定國和潘獨鳌,由羅汝才、吉-、李雙喜和吳汝義陪着,往玉山去了。

    在路上,潘獨鳌的心中十分忐忑不安,故意将缰繩一勒,等候走在最後的吉-,同他并馬而行,小聲問道: “子玉,比鴻門宴如何?” 吉-怕李雙喜和吳汝義疑心,輕輕搖頭作答,随即策馬向前,向大家大聲說: “今天的天氣真好!” 李自成率領親信文武,在轅門外迎接張獻忠。

    他沒有出寨迎接,是有意将禮節壓低一等。

    獻忠在乍然間稍有不快,心中說道:“唉,我老張今日竟來求他!”但這種心情一閃就過去了,仍像平日一樣熱情豪放,大說大笑。

    在軍帳中坐下以後,他對自成說: “李哥,你兄弟在信陽打了個敗仗,正想往伏牛山投奔寶帳,不料李哥與曹哥率領大軍到此,真是天賜良緣,得能早日見面!” 自成說:“承蒙敬軒不棄,前來相見,使我說不出的高興。

    至于打個敗仗,算得屁事。

    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