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革劉家朝廷的命也不是奸臣。

    何況曹操自己沒有篡位,始終向漢獻帝稱臣,對劉家也算是仁至義盡。

    讀書,看戲,聽說書,你的耳朵要分辨真僞,切莫上當。

    曹操是真有本領,比劉備和孫權高明十倍,比袁紹和劉表高明百倍。

    至于說曹操的一些壞話,一定有些是誤傳,有些是偏見。

    寫書和編戲曲的人誰沒偏見?他們有許多話是對的,還有許多話是瞎嚼蛆。

    遇到瞎嚼蛆的話不要相信!” 大家聽汝才說的有道理,哄堂大笑。

    羅汝才吩咐親兵去催促老營行廚趕快預備酒飯,又吩咐中軍去傳知總管在天明前為駐紮寨外的西營将士送去幾天的柴草、糧食、油鹽、酒肉,務要豐富,而今夜先由曹營為客營一千将士火速備辦夜飯。

    随後他又接着同獻忠和徐以顯閑談,有時談些破襄陽以後半年以來的舊事,有時談些目前各處官軍的情況,有時也談些回、革五營的消息。

    由于羅汝才平日待人态度随和,獻忠的親兵們都坐在門口聽他們閑談,有幾個還蹲在門内地上。

    汝才老營中幾個親信将領聽說張獻忠到來,都跑來看他,也留下陪着閑談。

    獻忠雖然新敗,損失慘重,大腿上的箭創仍未十分痊愈,卻像平日一樣談笑風生,毫無頹喪情緒。

    曹操并不問獻忠來找他有什麼打算,而獻忠也不露任何口風。

     吃過酒飯以後,已經四更了。

    曹操老營中已經替張獻忠、徐以顯、張定國和随來的親兵們安排了睡覺地方。

    汝才拉着徐以顯的手離開衆人,到院中一棵樹下站定,小聲問: “彰甫,你們來有何打算?” “曹帥,對真人不說假話。

    我明白李闖王很生我們敬帥的氣,他的左右将領也恨我們,可是我們沒有辦法,一再盤算,還是決定前來找你。

    你心中斟酌:倘若自成能夠容我們敬帥,我們就跟着你一起混兩三個月到半年,使将士們養養傷,休養士氣,把潰散出去的招集回來;倘若自成不能容我們敬帥,請你借給我們一點人馬,我們隻休息到黎明便走,也不必去見李帥啦。

    ” 汝才早已思慮成熟,立即回答說:“你們既然來了,不要急着走,一定要見見李帥。

    你們既信得過我,現在你們就安心睡覺,我替你們安排以後,帶你們去同李帥見面。

    至于可否留下,等見過李帥以後,看情形再說。

    我,為朋友兩肋插刀,你們放心睡覺吧,明早晚點起來。

    ” 徐以顯擔心羅汝才有時候慮事粗疏,又說道:“曹帥,我們此次來見你,不一定非見李帥不可。

    如果他與劉捷軒等人不忘前嫌,心懷舊怨,倒不如不見為好。

    敬帥一身系西營存亡,何必輕入危地?” “你們既然來了,怎能不去見他?” “我們敬帥說要見李帥,實是硬着頭皮,為着解救西營的困難甘冒風險。

    我作為他的軍師,士為知己者死,自己赴湯蹈火,粉身碎骨,義無反顧。

    可是,除非計出萬全,我不能讓敬帥以佛身入虎牢。

    ” 曹操一邊在心中嘲笑說:“佛我個屁!”一邊又被徐以顯的一片忠心所感動,輕輕點頭,沉吟片刻,小聲問道: “老徐,你的意下如何?” 徐以顯說:“以我的愚見,敬帥可以不必去見李帥。

    正因為我們不打算一定去見李帥,所以夤夜到此,避免招搖。

    倘若曹帥肯借給我們數百騎兵,給西營添一點重振旗鼓的本錢,我們今夜就走。

    此策最為安全,請賜斟酌,迅速決斷,庶不走漏風聲。

    ” 曹操機敏地向徐以顯的充滿疑慮而陰沉神情的臉上瞅一眼,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此是下策,下策。

    蠓蟲飛過都有影,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

    你們今夜來我曹營一趟,如何能瞞住闖王?你為敬帥打算很盡心,獨不為我曹操打算!” 徐以顯忽然驚悟,趕快說:“啊,啊,請曹帥原諒我心思慌亂,計慮不周,幾乎為麾下惹出後患。

    ” 汝才微微一笑,說:“彰甫,這就是俗話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停一停,他接着說:“你同敬軒既然來了,就得聽我的安排,不必過慮,請歇息去吧。

    ” 安置張獻忠和徐以顯睡下以後,羅汝才立刻差一親将騎馬往玉山闖王老營,向闖王禀報張獻忠來到,并說他天明後去見闖王。

    随後他去到吉-住的地方,将他叫醒,将獻忠來到的事向他說了。

    吉-聽了以後,說: “唉,張敬帥不該前來!” “可是他已經來了。

    ” 吉-又沉默片刻,說:“目前能使敬帥平安無事,不久重振旗鼓,對我們曹營有利。

    敬帥亡,曹營孤立,孤立則危。

    敬帥既然來到,請麾下務必盡一切力量使他平安離去。

    在闖王面前,你估計力量,能确保敬帥平安麼?” “日子久了不敢說。

    我想在天明時候先見闖王,勸他不念舊怨,同敬軒見面,幫敬軒一些人馬,使敬軒到湖廣别作良圖。

    如果他和捷軒等都仍然深恨敬軒,我也不勉強他們同敬軒見面,等我回來後就打發敬軒趕快離開。

    早飯前我不能回來。

    敬軒起來後,你代我陪他,告他說我一早就去見闖王,午前一準回來。

    ” 吉-說:“麾下今日‘賦得’的是個難題,限的韻也是險韻,但望能順利做好這個題目。

    ” 汝才笑笑說:“題目雖難,總得在午前交卷。

    ” 羅汝才回去稍作休息,趁天色微明便帶着一大群親兵騎馬出發。

     李自成四更三刻就起床了。

    漱洗一畢,走到院中,在雞鳴聲中舞了一陣花馬劍,然後坐在燈下讀了一陣書,天色黎明的時候,走出屋子,準備出寨觀操。

    正在這時,親兵報說羅汝才派的親将來了。

    他叫親兵将汝才的親将帶到面前,聽了他的禀報,掩蓋着胸中陡起的殺意,面露微笑,說: “你回禀大将軍,就說我聽到張敬帥來到的消息很高興。

    要為西營将士安排好駐的地方,讓他們好生休息。

    所需糧秣,可來向行轅總管領取,我這裡也派人前往照料。

    請張帥休息之後,早來相見。

    ” 這時宋獻策已經來到闖王面前,準備随闖王出寨看操。

    等羅汝才派來的親将走後,他向闖王問道: “張敬軒兵敗前來,元帥将如何安置?” “此事我正想找你商議,今早我們不去看操了吧。

    ” 李自成同宋獻策回到屋中,派人去将牛金星請來。

    李岩昨夜來老營議事,因有事未完,留下未走,也被請來。

    劉宗敏、高一功和李過都住在玉山寨中,自成索性派人把他們都請來了。

    自成屏退閑人和窗外親兵,對大家說: “今日已是九月初一,我們初三夜間向汝甯開拔,在此隻有兩天停留。

    沒料到敬軒兵敗前來,夜間到了汝才營中,今天要來見我。

    敬軒的為人你們清楚,去年春天我們從商洛山中出來,到房、竹山中找他。

    那時他在瑪瑙山吃了敗仗不久,咱們的力量也很弱。

    我原想同他合兵一起,并肩作戰,對兩家都有好處。

    不料他要乘我們兵少力弱,一口吃掉我們,用計十分毒辣。

    要不是王吉元拼死回營報信,我們的老八隊今日已不存在,我同捷軒、一功等也早死了。

    請你們各位商量商量,對敬軒怎麼辦?” 劉宗敏首先說:“不殺敬軒,必将成為後患;趁此殺掉,會使曹操離心。

    殺與不殺,各有利弊。

    ” 李過說:“總哨說得很是,殺不殺各有利弊。

    去年在房、竹山中那件事,我們老将士至今仍舊痛恨在心。

    有人提起此事就說:此仇不報,死不瞑目。

    現在如趁機将敬軒除掉,井非沒有罪款。

    古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他确實有罪。

    至于怕殺了他會使曹操寒心,那也不然。

    曹操本來同我們就不一心,早晚不是一條路上人,彼此心中清楚。

    目前他來相就,對他有利;離開我們,獨樹一幟,會給官軍消滅。

    殺掉敬軒,可以使他失去外援,少存二心,老實地跟着我們。

    敬軒夜間到此,先見曹操,足見他二人結交之深。

    誰知他們密談些什麼話?” 高一功見李自成望他一眼,沉吟說:“如今就除掉敬軒,未免嫌早。

    ” 李自成問:“牛先生和軍師有何主見?” 牛金星說;“張敬軒不是肯屈居人下的人,他的左右也隐然對他以帝王相期。

    我曾在吉子玉那裡看見潘獨鳌和徐以顯等寫的幾首詩,十分清楚。

    徐以顯以敬軒手下的國士自诩,死心相從,為他出些陰險毒辣的壞點子,名之曰‘六字真言’;潘獨鳌被俘未死,破襄陽後又回到西營,仍為張帥的親信謀士。

    聽說張可旺等人眼中隻有張帥一人,願效死力。

    所以不惟張帥自己不肯屈居人下,他的左右親信也不會讓他屈居人下。

    倘若大元帥不欲得天下則已,如欲得天下,請不要以小仁小義而遺後患。

    倘若大元帥認為殺敬軒尚非其時,暫時将他和張可旺等留在行轅,優禮相待,不使他們離去,也是一個辦法。

    敬軒眼下創傷未愈,人馬損傷殆盡,大概願意暫時留下,但是不過數月,必将離開。

    他離開時候,不是私自逃走,便是玩弄陰謀詭計,甚至會勾引曹操一道離開。

    到那時,申其罪而殺之,連他的死黨也一網打盡,不惟永除後患,且使各義軍首領無話可說。

    曹孟德既知劉備是天下英雄,卻放他走掉,使後來多一個争奪江山的對手,後悔無及。

    曹孟德之失策,可為殷鑒。

    張敬帥一時英雄失勢,如鸷鳥铩羽,不能奮飛,忙中失算,來找曹操。

    趁此不除,更待何時?請大元帥切勿放他走掉。

    ” 宋獻策稱贊說:“啟東為元帥籌劃,實在是老謀深算,十分高明。

    愚意既然敬軒失敗來投,不論其打算如何,都必須叫他奉闖王為主,為闖王麾下一員大将,這上下名分必須清楚。

    盡管闖王對他以優禮相待,但是在名分上他是部屬,而非客人。

    ” 宗敏問:“敬軒他肯麼?” 獻策說:“他為人狡詐,能屈能伸。

    像在谷城僞降,向朝廷和熊文燦總理衙門遍行賄賂,對林銘球卑躬屈節,這些事别人未必做得出來,他卻做得出來。

    如今他兵敗衆潰,他自己和留在身邊的将士多數負傷未愈,處境十分困難。

    我料他心中決不肯做闖王麾下部屬,但表面上會奉闖王為主。

    這就是張敬軒的狡詐之處,而曹操也會慫恿他佯奉闖王為主,等待時機,另謀别圖。

    ” 李過說:“既然明知他陰一套,陽一套,以狡詐待我,何不趁早将他除掉,反要養虎為患?” 獻策笑着說:“補之将軍差矣。

    張敬軒原是闖王朋友,如今兵敗來投,将他殺掉,縱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畢竟難使回、革諸人心服,别人也會說闖王器量不廣。

    倘若張敬軒一旦奉闖王為主,他如要陰謀離去,便以背叛之罪殺之,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