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建康①,使晉朝國脈又延續了一百多年。
北宋徽、欽被擄,高宗泥馬渡江②,使趙氏江山又延續了一百五十年。
何況南京本是大明留都,設有中央各衙門和文武百官,基礎甚固。
鐘山為太祖陵寝所在,郁郁蒼蒼,依然如昔。
萬一北京不能固守,尚有南京龍盤虎踞,江南财富充盈,必能延續半壁河山。
長江天塹,豈投鞭可以斷流③?” ①司馬睿即位建康--建康即明朝的南京所在地。
司馬睿即晉元帝,為東晉第一代皇帝。
②泥馬渡江--宋朝的康王趙構,即後來的南宋高宗,聽說金兵将至,從揚州逃到南京,不久做了皇帝。
随後編造一個故事,說他倉皇中騎着廟中一匹泥塑的神馬渡過了長江。
③投鞭斷流--荷堅欲興兵取江南,自以兵馬衆多,渡過長江不難,說:“以吾之衆,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又何險之足恃乎!”結果為晉兵所敗。
曹操心中滿意,但仍想有更多把握,又問道:“雖然從天文和人事看,大明三百年江山未必迅速會亡,你可否再蔔一卦看看?” 吉-說:“往日已經蔔卦一次,今日不妨測字一觀。
請大帥随便說出一字。
” 曹操擡頭看見門框上貼的舊對聯,上句是“有書真富貴”,便說:“我就說個‘有’字吧。
”吉-輕撚短須,用右手中指在桌上畫着,沉吟片刻,忽然嘴角含笑,頻頻點頭,随即說道: “對,對,果然不差!大帥你看,”他用中指在桌上邊畫邊說,“這‘有’字上邊是個‘大’字缺了一捺,下邊是個‘明’字缺半邊‘日’字。
對麼?” 曹操點頭。
吉-接着說:“麾下問大明以後國運如何,是麼?” 曹操又點頭。
吉-說:“大明雖在殘破之後,仍将留有一半天下,決不會亡!” 曹操略想一下,說道:“子玉,今後如何行事,我完全拿定主意啦,決不更有所疑!” 吉-說:“深望麾下能夠善處嫌疑之間,調和群雄之中,與李帥不粘不脫,不即不離,明哲自保,蓄養力量,以觀大勢演變。
” 曹操點頭:“這正是我的主意。
” 吉-問道:“闖王叫我們有什麼緊急事兒商議?是不是已經得到了敬軒的确實消息?” “也許是,但又不像是。
” 親兵來禀:馬匹已經備好。
羅汝才同吉-起身,一邊低聲談着話,一邊向外走去。
李自成在今天早晨得到了老營探報:傅宗龍和楊文嶽兩支敵軍将在九月初五左右到汝甯境内會師,然後沿上蔡和沈丘之間北上,防備李自成去攻開封。
根據這新的情況,李自成請羅汝才來得勝寨商議,去打傅宗龍等的東征人馬提前在明日拔營,要趕在八月底開到西平和遂平之間的指定地方,等候戰機。
從闖營中抽出的五萬人馬和從曹營抽出的三萬人馬,組成一支作戰大軍,還有幾千專管運送糧秣的辎重兵,于第二天黎明分三路出發了。
八月二十八日,這八萬多人馬到達了遂平附近彙合。
李自成的行轅駐紮在玉山寨中,而羅汝才的行轅駐紮在與玉山相離十裡左右的一座小寨中。
八月三十日夜間,汝才突然被一個親将叫醒,隔着帳子告他說八大王來了。
汝才正在探聽張獻忠的下落,沒有料到獻忠會忽然來到,不免吃了一驚,睡意全消。
他趕快問道: “敬帥現在哪裡?” “正在前院客房休息。
” “他帶來了多少人馬?” “他帶來了不到一千人馬,暫駐寨外。
他進寨來隻随身帶了二三十名親兵,還有徐以顯和張定國随他同來。
” 汝才将身邊的愛妾一推,霍地坐起,一邊穿衣服一邊下床。
在這突然之間,他暗暗慶幸張獻忠平安,還剩有少數人馬,同時也感到獻忠的親自來到,反使他不好處理。
他深知李自成和他的将領們對獻忠的成見很深。
特别是去年四月間,自成僥幸從獻忠的手中逃脫,這件很不愉快的事在大家的心中記憶猶新。
但羅汝才又想着既然張獻忠親自來到,他不能讓獻忠躲避起來,緻招自成疑忌。
不管闖王如何恨獻忠,他要盡自己的力量使獻忠平安離開,再圖恢複。
他一面結扣子一面趕快往外走,一腳踏進客房門就掩飾了心中的擔憂,裝作驚喜過望地說: “啊呀敬軒,我的好兄弟,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張獻忠從椅子上跳起來,迎上去先拱拱手,随即拉住他的手,哈哈大笑,說:“你連做夢也沒有想到我來到這裡見你吧?這就叫天不轉路轉,好朋友有散有聚!要不是你同自成來到這兒停留,我老張兵敗後暫住确山境内,相距不到兩百裡,咱弟兄倆還沒有機緣會面哩。
曹哥,分手後你幹得好啊?” 曹操注意到他的右腿還有點瘸,問道:“敬軒,聽說你中了箭傷很重,還沒有好?” “小事,小事。
再過幾天就可以完全好啦。
我來見你是要商量今後大事,也想同自成見見面。
隻要我老張的老本兒在,我還會把天戳塌,吃幾次敗仗算得屁事!” 汝才大笑,說:“好,不愧是你西營八大王的英雄本色!”他轉向站在獻忠背後的徐以顯,拱手說:“失迎!失迎!彰甫,我的好朋友,看見你這位智多星平安無事,真是高興!一點兒彩也沒挂?” 徐以顯笑着說:“托曹帥的福,在戰場上沖殺數日,幸未挂彩。
我也自覺奇怪,看來是天留我徐以顯繼續為敬帥效犬馬之勞。
” “有意思,有意思。
有福人神靈保佑。
”他轉向張定國,拍拍定國的肩膀,問:“甯宇,你沒有挂彩吧?我倒是常常挂念着你!” 定國說:“多謝伯父挂心!小侄隻是左臂上挂點彩,是刀傷,已經好啦。
” 獻忠說:“這孩子是好樣的,在緊急時很能得力。
在信陽西南,我給左良玉們率領的四萬人包圍起來。
有些是你房、均九營的老朋友,在夔東投了官軍,完全黑了心,在左良玉指揮下圍攻老子。
這些龜兒子們打起仗來像一群瘋狗,比官軍勇猛十倍。
這一天,我因箭創潰爛,疼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又加上過分勞累,渾身發燒,連坐在陣前指揮也不能。
我叫可旺代替我指揮全營同左良玉死戰,把定國留在身邊。
官軍的人數比咱多幾倍,又有那些降将肯賣命,咱的人馬被截成幾段,陷于一場混戰。
大約有兩千官軍向我駐紮的小村子沖來,十分兇猛。
定國勸我上馬速走。
我想,敵人攻勢正盛,咱的軍心已經有點動搖,我身邊隻有四百人,一離開村子必被沖潰,何況我縱然被左右扶到馬上,也不能奔馳,如何能走脫?我對定國說:‘你是老子的養子,是在老子身邊長大的,知道老子脾氣。
老子決不逃。
你瞧着辦,要怕死就離開我投降官軍;要不怕死,就去将龜兒子們趕遠一點,别打擾老子睡覺!’我說完這話就翻身臉朝裡,閉起眼睛,故意扯起鼾聲。
定國二話沒說,走出去飛身上馬,留下一百騎兵守住我,帶着三百騎兵向敵人沖去。
這小子,很不錯,沒有丢我張敬軒的人。
他一出小村子就箭無虛發,迎面前來的敵兵紛紛中箭倒下。
他還射死了一員敵将,使敵人登時亂了陣勢。
定國将寶劍一揚,大喊一聲,向敵人沖去。
他手下的三百騎兵一個個勇氣百倍,像一群猛虎一樣跟随定國沖殺。
定國左臂上中了一刀,不重,來不及包紮,沖向前去,一劍将一員敵将劈下馬去,又一劍刺死了敵人旗手,奪得了大旗。
敵軍開始潰退,争路逃命,騎兵沖倒步兵,步兵隻怨恨娘老子沒有替他們多生兩條腿。
定國回來,天已黃昏啦,我從床上坐起來,說:‘咱們走吧,我斷定龜兒子們不敢來追。
’我又派人到兩軍混戰的熱鬧地方,給可旺他們傳令,連夜往确山境内退兵。
曹哥,這一仗打的真兇。
定國雖是殺敗了那兩千敵兵,他身邊的三百騎兵也折了大半!” 汝才說:“幸而你那時不離開村子走,一走就完啦。
” 獻忠說:“我知道定國這孩子能夠殺退敵軍,所以才那麼沉着。
打仗嘛,不擔點風險叫什麼打仗?不管做什麼事,都得有一股頂勁。
咱們在川東時候,要是沒有一股頂勁,也不會打敗楊嗣昌,破襄陽,逼得他龜兒子在沙市自盡。
打仗,往往誰能多頂片刻誰就勝利。
連天塌下來也敢頂,這才是英雄好漢。
” 汝才問:“茂堂①他們現在哪裡?” ①茂堂--張可旺字茂堂。
獻忠說:“他們都同人馬留在寨外,我隻帶徐軍師和定國進寨。
可惜,我的得力愛将有許多人戰死啦,最叫我傷心的是馬元利也死啦。
” 汝才頓腳說:“嗨!嗨!可惜!可惜!”他又望着定國說:“甯宇,我在兩三年前就看出來你會成為一員虎将,從川東射殺張令到現在,證明了我的眼力不差!” 定國說:“小侄是初生之犢,隻有一點傻膽,以後還得多聽仁伯教導,學點智謀才行。
” 汝才贊賞地點頭說:“你立了大功不驕傲,好,好!你想學我這個假曹操?這不難。
你識字,好辦。
你找一部《三國演義》,細心讀一讀,不但要學學曹操的謀略,也學學諸葛孔明。
要學,你學真曹操,學我中什麼用?”說畢,哈哈地大笑起來。
定國趁汝才高興,笑着問:“仁伯,小侄心中藏了一句話,敢問麼?” “什麼話?你隻管問,怕什麼?” “我看過《三國演義》,又看過三國戲,聽過說三國故事,都罵曹操是個大奸臣。
仁伯偏拿曹操作诨号,難道不知道曹操是奸臣麼?” 獻忠在座上撚着長須大笑,說:“曹哥,你起義後以曹操作诨号,有些不知道你的人都想着你是個陰險狡詐、心狠手辣的人,隻有跟你共事日久的朋友們深知你不是三國曹操那号貨,倒十分講義氣,肯救朋友之難,聽了幾句好話就心軟,隻有足智多謀有時像三國的真曹操。
” 汝才也笑起來,說:“甯宇侄呀,你這個後生,我看你是個十分聰明人,卻沒想到你看《三國》還缺少一個心竅。
難道漢朝姓劉的坐天下就該永遠坐下去,不應該改朝換代?那舊朝廷混蛋透頂,氣數已盡,民心已失,還不許别人去建立新朝?要是都不許換新朝代,為什麼幾千年來換了那麼多朝代?為什麼誰去改舊朝,換新朝,就是奸賊?要是這道理說得通,為什麼不把朱元璋稱為賊?不把趙匡胤稱為奸臣?要是隻許舊朝無道,暗無天日,不許江山易手,改天換地,咱們何必提着頭顱起義?” 定國回答:“咱們是起義,是義師。
” 汝才接着說:“對啦,對啦。
咱們革朱家朝廷的命不是賊,曹操
北宋徽、欽被擄,高宗泥馬渡江②,使趙氏江山又延續了一百五十年。
何況南京本是大明留都,設有中央各衙門和文武百官,基礎甚固。
鐘山為太祖陵寝所在,郁郁蒼蒼,依然如昔。
萬一北京不能固守,尚有南京龍盤虎踞,江南财富充盈,必能延續半壁河山。
長江天塹,豈投鞭可以斷流③?” ①司馬睿即位建康--建康即明朝的南京所在地。
司馬睿即晉元帝,為東晉第一代皇帝。
②泥馬渡江--宋朝的康王趙構,即後來的南宋高宗,聽說金兵将至,從揚州逃到南京,不久做了皇帝。
随後編造一個故事,說他倉皇中騎着廟中一匹泥塑的神馬渡過了長江。
③投鞭斷流--荷堅欲興兵取江南,自以兵馬衆多,渡過長江不難,說:“以吾之衆,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又何險之足恃乎!”結果為晉兵所敗。
曹操心中滿意,但仍想有更多把握,又問道:“雖然從天文和人事看,大明三百年江山未必迅速會亡,你可否再蔔一卦看看?” 吉-說:“往日已經蔔卦一次,今日不妨測字一觀。
請大帥随便說出一字。
” 曹操擡頭看見門框上貼的舊對聯,上句是“有書真富貴”,便說:“我就說個‘有’字吧。
”吉-輕撚短須,用右手中指在桌上畫着,沉吟片刻,忽然嘴角含笑,頻頻點頭,随即說道: “對,對,果然不差!大帥你看,”他用中指在桌上邊畫邊說,“這‘有’字上邊是個‘大’字缺了一捺,下邊是個‘明’字缺半邊‘日’字。
對麼?” 曹操點頭。
吉-接着說:“麾下問大明以後國運如何,是麼?” 曹操又點頭。
吉-說:“大明雖在殘破之後,仍将留有一半天下,決不會亡!” 曹操略想一下,說道:“子玉,今後如何行事,我完全拿定主意啦,決不更有所疑!” 吉-說:“深望麾下能夠善處嫌疑之間,調和群雄之中,與李帥不粘不脫,不即不離,明哲自保,蓄養力量,以觀大勢演變。
” 曹操點頭:“這正是我的主意。
” 吉-問道:“闖王叫我們有什麼緊急事兒商議?是不是已經得到了敬軒的确實消息?” “也許是,但又不像是。
” 親兵來禀:馬匹已經備好。
羅汝才同吉-起身,一邊低聲談着話,一邊向外走去。
李自成在今天早晨得到了老營探報:傅宗龍和楊文嶽兩支敵軍将在九月初五左右到汝甯境内會師,然後沿上蔡和沈丘之間北上,防備李自成去攻開封。
根據這新的情況,李自成請羅汝才來得勝寨商議,去打傅宗龍等的東征人馬提前在明日拔營,要趕在八月底開到西平和遂平之間的指定地方,等候戰機。
從闖營中抽出的五萬人馬和從曹營抽出的三萬人馬,組成一支作戰大軍,還有幾千專管運送糧秣的辎重兵,于第二天黎明分三路出發了。
八月二十八日,這八萬多人馬到達了遂平附近彙合。
李自成的行轅駐紮在玉山寨中,而羅汝才的行轅駐紮在與玉山相離十裡左右的一座小寨中。
八月三十日夜間,汝才突然被一個親将叫醒,隔着帳子告他說八大王來了。
汝才正在探聽張獻忠的下落,沒有料到獻忠會忽然來到,不免吃了一驚,睡意全消。
他趕快問道: “敬帥現在哪裡?” “正在前院客房休息。
” “他帶來了多少人馬?” “他帶來了不到一千人馬,暫駐寨外。
他進寨來隻随身帶了二三十名親兵,還有徐以顯和張定國随他同來。
” 汝才将身邊的愛妾一推,霍地坐起,一邊穿衣服一邊下床。
在這突然之間,他暗暗慶幸張獻忠平安,還剩有少數人馬,同時也感到獻忠的親自來到,反使他不好處理。
他深知李自成和他的将領們對獻忠的成見很深。
特别是去年四月間,自成僥幸從獻忠的手中逃脫,這件很不愉快的事在大家的心中記憶猶新。
但羅汝才又想着既然張獻忠親自來到,他不能讓獻忠躲避起來,緻招自成疑忌。
不管闖王如何恨獻忠,他要盡自己的力量使獻忠平安離開,再圖恢複。
他一面結扣子一面趕快往外走,一腳踏進客房門就掩飾了心中的擔憂,裝作驚喜過望地說: “啊呀敬軒,我的好兄弟,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張獻忠從椅子上跳起來,迎上去先拱拱手,随即拉住他的手,哈哈大笑,說:“你連做夢也沒有想到我來到這裡見你吧?這就叫天不轉路轉,好朋友有散有聚!要不是你同自成來到這兒停留,我老張兵敗後暫住确山境内,相距不到兩百裡,咱弟兄倆還沒有機緣會面哩。
曹哥,分手後你幹得好啊?” 曹操注意到他的右腿還有點瘸,問道:“敬軒,聽說你中了箭傷很重,還沒有好?” “小事,小事。
再過幾天就可以完全好啦。
我來見你是要商量今後大事,也想同自成見見面。
隻要我老張的老本兒在,我還會把天戳塌,吃幾次敗仗算得屁事!” 汝才大笑,說:“好,不愧是你西營八大王的英雄本色!”他轉向站在獻忠背後的徐以顯,拱手說:“失迎!失迎!彰甫,我的好朋友,看見你這位智多星平安無事,真是高興!一點兒彩也沒挂?” 徐以顯笑着說:“托曹帥的福,在戰場上沖殺數日,幸未挂彩。
我也自覺奇怪,看來是天留我徐以顯繼續為敬帥效犬馬之勞。
” “有意思,有意思。
有福人神靈保佑。
”他轉向張定國,拍拍定國的肩膀,問:“甯宇,你沒有挂彩吧?我倒是常常挂念着你!” 定國說:“多謝伯父挂心!小侄隻是左臂上挂點彩,是刀傷,已經好啦。
” 獻忠說:“這孩子是好樣的,在緊急時很能得力。
在信陽西南,我給左良玉們率領的四萬人包圍起來。
有些是你房、均九營的老朋友,在夔東投了官軍,完全黑了心,在左良玉指揮下圍攻老子。
這些龜兒子們打起仗來像一群瘋狗,比官軍勇猛十倍。
這一天,我因箭創潰爛,疼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又加上過分勞累,渾身發燒,連坐在陣前指揮也不能。
我叫可旺代替我指揮全營同左良玉死戰,把定國留在身邊。
官軍的人數比咱多幾倍,又有那些降将肯賣命,咱的人馬被截成幾段,陷于一場混戰。
大約有兩千官軍向我駐紮的小村子沖來,十分兇猛。
定國勸我上馬速走。
我想,敵人攻勢正盛,咱的軍心已經有點動搖,我身邊隻有四百人,一離開村子必被沖潰,何況我縱然被左右扶到馬上,也不能奔馳,如何能走脫?我對定國說:‘你是老子的養子,是在老子身邊長大的,知道老子脾氣。
老子決不逃。
你瞧着辦,要怕死就離開我投降官軍;要不怕死,就去将龜兒子們趕遠一點,别打擾老子睡覺!’我說完這話就翻身臉朝裡,閉起眼睛,故意扯起鼾聲。
定國二話沒說,走出去飛身上馬,留下一百騎兵守住我,帶着三百騎兵向敵人沖去。
這小子,很不錯,沒有丢我張敬軒的人。
他一出小村子就箭無虛發,迎面前來的敵兵紛紛中箭倒下。
他還射死了一員敵将,使敵人登時亂了陣勢。
定國将寶劍一揚,大喊一聲,向敵人沖去。
他手下的三百騎兵一個個勇氣百倍,像一群猛虎一樣跟随定國沖殺。
定國左臂上中了一刀,不重,來不及包紮,沖向前去,一劍将一員敵将劈下馬去,又一劍刺死了敵人旗手,奪得了大旗。
敵軍開始潰退,争路逃命,騎兵沖倒步兵,步兵隻怨恨娘老子沒有替他們多生兩條腿。
定國回來,天已黃昏啦,我從床上坐起來,說:‘咱們走吧,我斷定龜兒子們不敢來追。
’我又派人到兩軍混戰的熱鬧地方,給可旺他們傳令,連夜往确山境内退兵。
曹哥,這一仗打的真兇。
定國雖是殺敗了那兩千敵兵,他身邊的三百騎兵也折了大半!” 汝才說:“幸而你那時不離開村子走,一走就完啦。
” 獻忠說:“我知道定國這孩子能夠殺退敵軍,所以才那麼沉着。
打仗嘛,不擔點風險叫什麼打仗?不管做什麼事,都得有一股頂勁。
咱們在川東時候,要是沒有一股頂勁,也不會打敗楊嗣昌,破襄陽,逼得他龜兒子在沙市自盡。
打仗,往往誰能多頂片刻誰就勝利。
連天塌下來也敢頂,這才是英雄好漢。
” 汝才問:“茂堂①他們現在哪裡?” ①茂堂--張可旺字茂堂。
獻忠說:“他們都同人馬留在寨外,我隻帶徐軍師和定國進寨。
可惜,我的得力愛将有許多人戰死啦,最叫我傷心的是馬元利也死啦。
” 汝才頓腳說:“嗨!嗨!可惜!可惜!”他又望着定國說:“甯宇,我在兩三年前就看出來你會成為一員虎将,從川東射殺張令到現在,證明了我的眼力不差!” 定國說:“小侄是初生之犢,隻有一點傻膽,以後還得多聽仁伯教導,學點智謀才行。
” 汝才贊賞地點頭說:“你立了大功不驕傲,好,好!你想學我這個假曹操?這不難。
你識字,好辦。
你找一部《三國演義》,細心讀一讀,不但要學學曹操的謀略,也學學諸葛孔明。
要學,你學真曹操,學我中什麼用?”說畢,哈哈地大笑起來。
定國趁汝才高興,笑着問:“仁伯,小侄心中藏了一句話,敢問麼?” “什麼話?你隻管問,怕什麼?” “我看過《三國演義》,又看過三國戲,聽過說三國故事,都罵曹操是個大奸臣。
仁伯偏拿曹操作诨号,難道不知道曹操是奸臣麼?” 獻忠在座上撚着長須大笑,說:“曹哥,你起義後以曹操作诨号,有些不知道你的人都想着你是個陰險狡詐、心狠手辣的人,隻有跟你共事日久的朋友們深知你不是三國曹操那号貨,倒十分講義氣,肯救朋友之難,聽了幾句好話就心軟,隻有足智多謀有時像三國的真曹操。
” 汝才也笑起來,說:“甯宇侄呀,你這個後生,我看你是個十分聰明人,卻沒想到你看《三國》還缺少一個心竅。
難道漢朝姓劉的坐天下就該永遠坐下去,不應該改朝換代?那舊朝廷混蛋透頂,氣數已盡,民心已失,還不許别人去建立新朝?要是都不許換新朝代,為什麼幾千年來換了那麼多朝代?為什麼誰去改舊朝,換新朝,就是奸賊?要是這道理說得通,為什麼不把朱元璋稱為賊?不把趙匡胤稱為奸臣?要是隻許舊朝無道,暗無天日,不許江山易手,改天換地,咱們何必提着頭顱起義?” 定國回答:“咱們是起義,是義師。
” 汝才接着說:“對啦,對啦。
咱們革朱家朝廷的命不是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