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勝敗兵家之常’。
咱們誰沒有打過幾次敗仗?崇祯十一年冬天,我在潼關南原吃敗仗比你更甚。
隻要吃了敗仗不洩氣,吃一塹就會長一智。
敬軒,你不要見外,就住在我這裡吧,等你的将士們養好了傷,休息好啦,再找左良玉算賬不遲。
” “對,左良玉這筆賬非算不行。
隻要李哥肯作我老張的靠山,左良玉這龜兒子不難收拾。
” 大家在大帳中談了一陣,氣氛十分融洽,看不出張獻忠和李自成之間的交情曾有過嚴重傷痕。
但羅汝才完全明白這隻是一種表面上的融洽,很擔心劉宗敏等人會拿言語諷刺獻忠,或提起從前的事,獻忠受不了,引起新的不快,事情就會糟了。
他原希望張獻忠一見李自成就說出來奉自成為主的話,但獻忠竟然沒說,這顯然是獻忠對說這句話尚不甘心。
他感到很不放心,就在自成的耳邊咕哝幾句。
自成點點頭,随即對劉宗敏、牛金星和李岩等說: “我同敬軒到後帳去談一陣,你們陪着徐軍師、吉先生和潘先生在這裡坐坐。
雙喜,你帶着定國……”他忽然偏轉頭去,笑向定國問:“啊,好像你的字是叫甯宇吧?” 獻忠說:“定國這孩子在你的面前是小侄兒,别叫他的字兒,折罪了他!” 自成笑着說:“雖然他到你身邊時是個半樁娃兒,我看着他在戰場上滾大,可是他如今已經是你的得力愛将,立了不少功勞,就應該稱他的字兒了。
”他接着對雙喜說:“你跟甯宇是小弟兄,帶他出去玩玩吧,免得坐在這裡不随便。
張鼐的營裡正在操演火器,帶他瞧瞧去。
敬軒,咱們同老曹到後帳談談。
獻策,你也來。
” 這大帳是李自成處理軍務和議事的地方,從後門出去,一丈外就是他住的軍帳,小得多了。
這作為大元帥住的軍帳中,隻有一張用單扇門闆搭的小床,一張小的破方桌,幾把白木小椅。
坐下以後,獻忠笑着說: “李哥,你如今是大元帥,手下有幾十萬人馬,還是這樣過苦日子?” 自成含笑說:“如今在行軍打仗,能夠用門闆搭個床鋪,還有張小桌子和幾把椅子,已經滿不錯啦,還要什麼?” 獻忠哈哈一笑,說:“你已經有這麼大的事業,真是自找苦吃!” 羅汝才也笑起來,對獻忠說:“這就是咱們李哥不同于你我之處,在當今群雄中确實是出類拔萃。
” 獻忠的心中奇怪:曹操同自成原是拜身,比自成大,怎麼也對自成稱起哥來了?但立刻心中恍然,不禁暗暗罵道:“真聰明,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我們三個人差不多同時起義,”汝才接着說,“論交情我同李哥是拜身,同敬軒也是拜身。
這位獻策兄,是李哥的軍師,同我也是極好的朋友,無話不談。
我們有些私話,在大帳中不便當着衆人說,在這裡無話不可出口。
話,要說清楚。
咱們三個人說清楚之後,就可以免除上下文武的猜測和議論。
敬軒,李哥名在谶記,必得天下;幾個月前,衆将士推尊咱們李哥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這些事兒,你也聽到,不用細說。
如今你兵敗來投,理應奉李哥為主。
今後你同我必須實心實意幫助李哥打江山。
對于這事,你得當着大元帥的面說清楚。
我想李哥是胸懷似海的人,決不會計較往日芥蒂。
” 獻忠趕快說:“曹哥說的是,說的是。
我這次來,就是要奉李哥為主,實心實意幫助李哥打江山。
剛才在大帳中,因見人多,我怕說出來李哥萬一不肯收留我反而不美,所以沒有敢直說出口。
” 自成說:“你我是老弟兄,同心協力推倒明朝江山,用不着說奉我為主。
隻要敬軒肯留下共事,不管怎麼說都好。
遇着軍國大事,你們的主見對,我就聽你們的,不必說奉誰為主。
” 汝才說:“雖然李哥這樣謙遜,但是大家奉你為主,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你不讓敬軒留下,這話就不用說了;既然讓他留下,今後他就是在你的大旗之下,依你的旗号做事。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咱們的大軍中也是如此。
” 宋獻策趕快附和說:“大将軍所言極是。
請元帥不必過多謙讓。
我想敬軒将軍這次前來會師,也必是決心相投,甘作部下。
你不肯讓他奉你為主,他怎麼好留下做事?西營将士既來會師,就應當與大軍成為一體。
如果不能成為一體,豈不是軍中有軍,各自為謀,各行自己号令?” 獻忠心中一驚,暗中瞟了曹操一眼,卻見曹操滿面春風,頻頻點頭。
他又看見李自成也是面帶微笑,分明是他授意宋獻策說出來這樣的話。
他在心中罵道: “他媽的,這是明明白白地要吞掉我的西營!” 宋獻策又接着說:“況且,大家共擁闖王為主,并非為的闖王一人私利,而是上應天心,下順民意。
獻策向闖王獻谶記的事,大将軍十分清楚,想敬軒将軍也必有所聞。
古本谶記上寫的明白:‘十八子當主神器’。
目前莫看天下擾攘,群雄紛起,應看到天心民意都在闖王一人。
今日敬軒将軍來此會師,願奉闖王為主,正是知天命,識時務,将來富貴尊榮,自不待言。
” 張獻忠聽着宋獻策的話,心中極不舒服,幾乎要露出嘲笑。
但是想着“人到矮檐下,怎能不低頭”的那句俗話,同時又想到“六字真言”,就忍耐住了。
他在心中罵道:“媽的,江湖術士,造謠惑衆!”等宋獻策說完以後,他看見羅汝才在望他,便哈哈大笑,說: “宋軍師,你真行,你把話都說到我老張的心眼兒裡啦!你向我闖王哥獻谶記的事,我也風聞。
即令沒有這回事兒,我也明白李闖王在我們一群人中是真正英雄。
不真心實意奉他為主,我來此做啥?雖然打了敗仗,可是天寬地廣,難道我非要來闖王大旗下躲風避雨不行?我老張來,就是為着幫我李哥打江山!” 羅汝才說:“敬軒說的好,完全是一片誠心。
” 李自成高興地說:“我對敬軒信得過,信得過。
”他轉頭向帳外侍立的親兵吩咐:“請老神仙來!” 老神仙尚炯就在附近帳中等候,立刻來了。
獻忠跳起來,一把抓住他的肩膀,連晃幾下,大聲說: “啊呀,子明!可看見你啦!你剛才不曉得我來了麼?” 尚炯笑着說:“曉得,曉得。
敬帥來是件大事,我怎麼會不知道?天明不久,我就知道啦,心中可真高興!” “瞎說!你若真高興,為什麼不早來見面?” “如今和往日不同。
往日老八隊的人馬不多,局面小,所以我經常在闖王身邊,像家人一樣。
如今他手下有幾十萬人馬,文臣武将衆多,軍中事情也多,和從前大不相同。
我雖系老八隊的舊人,關系非同一般,但畢竟是一個外科醫生,不管軍國大事,所以闖王不叫我,我很少到闖王身邊。
敬帥來,有闖王帶着文臣武将相迎,我這個外科醫生不在其位,故未上前恭迎,然心中确實高興。
” 獻忠哈哈大笑,用力拍一下醫生的肩膀,說:“老神仙,說的有道理,我不怪你。
快給我瞧瞧箭創,念着咱們的老交情,将你的神藥妙丹拿出來,可别在闖王面前給我上爛藥!” 大家聽了獻忠的話,都不覺大笑,同時也聽出來獻忠的最後一句話是雙關語。
尚炯開始替獻忠醫治箭創,看見傷口正在愈合,尚有餘膿未淨。
他用手指按摩傷口周圍,迫使餘膿流出,然後用柔和的白綿紙撚成撚兒,蘸了紅色藥面,探進傷口,直到深處。
他看見獻忠的眉頭微皺,問道: “有點兒疼吧?” 獻忠笑着罵道:“扯淡!你動刀子我也不會叫疼!” 在這片刻,李自成、曹操和宋獻策都停止談話,看老神仙替獻忠治傷,所以小帳中顯得很靜。
忽然大帳中的閑話聲傳了過來,十分清楚。
劉宗敏的聲音:“說來也十分可笑,在北京城什麼離奇荒唐的瞎話兒都編得出來!近來有一個探事人從北京回來,我們才知道北京的茶館中盛傳我們李闖王在去年冬天如何進入河南的故事。
” 潘獨鳌的聲音:“這故事是如何說的?” 宗敏的聲音:“他們說,我們李闖王的人馬被圍困在巴東的什麼魚複諸山中,糧食辎重隔斷在赤甲山和寒山。
我們的人馬絕糧,将士紛紛出降。
闖王沒辦法,兩次到樹林中上吊,都幸而被雙喜兒看見,勸住啦。
說闖王同我一起出帳去走走,隻有張鼐一個跟着。
看見路邊有一個野廟,闖王歎口氣說:‘往日人們都說我當有天下,何不到廟中打卦問問?倘若打卦不吉,就是我不當有天下。
捷軒,你砍掉我的頭,投降官軍去吧!’我說:‘好,打卦問問!’我們就在神前跪下……” 袁宗第的聲音:“劉哥,你忘啦,還說你把雙刀往腰間一插,就同闖王去打卦。
說得活龍活現!” 衆人一陣笑聲。
笑聲一停,劉宗敏的聲音又接着說:“我們用-子連打三卦,都是吉卦。
我從地上跳起來,對闖王說:‘李哥,我任死也要跟着你幹!’我跑回帳中,先殺了自己的兩個老婆。
将士們聽說了,也都紛紛地殺死自己的妻子。
我們放火燒了營寨,殺出重圍,直奔河南。
哈哈!可笑,操他娘的,我劉宗敏什麼時候殺過老婆呀?難道我劉宗敏非打了吉卦才肯下狠心跟随闖王打江山麼?難道咱們李闖王竟是那樣軟弱沒出息,動不動就要上吊?” 牛金星的聲音:“我同宋軍師和林泉兄找到了一部夔州府志,又問了幾個到過夔州府的人,知道魚複山就在夔州府東邊十來裡處,白帝城也是魚複山的一部分,根本不在巴東,那裡也沒有一個寒山。
” 潘獨鳌的聲音:“北京離四川甚遠,人們說的‘巴東’也許是‘巴西’之訛?” 李岩的聲音:“這也不然。
阆中古稱巴西,在川東是沒有巴西之稱的。
” 又是潘獨鳌的聲音:“湖廣既有巴東縣,夔府以東不可稱為巴西麼?” 牛金星的聲音:“不然,不然。
巴東縣是因境内有小巴山而得名,所以川東一帶不能稱為巴西。
我同林泉、獻策都喜歡搞點雜學,對方域地志之學略有知識,故知所謂‘巴東魚複諸山’實在不通,換作‘巴西’也是不通。
” 宗敏接着說:“我們去年隻有千把人,一個魚複山也占據不了,還說什麼魚複諸山?我們糧食辎重很少,都帶在身邊,怎麼會被隔斷别處?何況包圍我們的是陝西官軍,是陝西哪個将領?賀人龍和李國奇兩個陝軍大将的人馬都沒有到過夔東,他們去年七月間在開縣鼓噪之後,就奔往川陝交界一帶了。
這些,都沒蹤影,順嘴編造!”
咱們誰沒有打過幾次敗仗?崇祯十一年冬天,我在潼關南原吃敗仗比你更甚。
隻要吃了敗仗不洩氣,吃一塹就會長一智。
敬軒,你不要見外,就住在我這裡吧,等你的将士們養好了傷,休息好啦,再找左良玉算賬不遲。
” “對,左良玉這筆賬非算不行。
隻要李哥肯作我老張的靠山,左良玉這龜兒子不難收拾。
” 大家在大帳中談了一陣,氣氛十分融洽,看不出張獻忠和李自成之間的交情曾有過嚴重傷痕。
但羅汝才完全明白這隻是一種表面上的融洽,很擔心劉宗敏等人會拿言語諷刺獻忠,或提起從前的事,獻忠受不了,引起新的不快,事情就會糟了。
他原希望張獻忠一見李自成就說出來奉自成為主的話,但獻忠竟然沒說,這顯然是獻忠對說這句話尚不甘心。
他感到很不放心,就在自成的耳邊咕哝幾句。
自成點點頭,随即對劉宗敏、牛金星和李岩等說: “我同敬軒到後帳去談一陣,你們陪着徐軍師、吉先生和潘先生在這裡坐坐。
雙喜,你帶着定國……”他忽然偏轉頭去,笑向定國問:“啊,好像你的字是叫甯宇吧?” 獻忠說:“定國這孩子在你的面前是小侄兒,别叫他的字兒,折罪了他!” 自成笑着說:“雖然他到你身邊時是個半樁娃兒,我看着他在戰場上滾大,可是他如今已經是你的得力愛将,立了不少功勞,就應該稱他的字兒了。
”他接着對雙喜說:“你跟甯宇是小弟兄,帶他出去玩玩吧,免得坐在這裡不随便。
張鼐的營裡正在操演火器,帶他瞧瞧去。
敬軒,咱們同老曹到後帳談談。
獻策,你也來。
” 這大帳是李自成處理軍務和議事的地方,從後門出去,一丈外就是他住的軍帳,小得多了。
這作為大元帥住的軍帳中,隻有一張用單扇門闆搭的小床,一張小的破方桌,幾把白木小椅。
坐下以後,獻忠笑着說: “李哥,你如今是大元帥,手下有幾十萬人馬,還是這樣過苦日子?” 自成含笑說:“如今在行軍打仗,能夠用門闆搭個床鋪,還有張小桌子和幾把椅子,已經滿不錯啦,還要什麼?” 獻忠哈哈一笑,說:“你已經有這麼大的事業,真是自找苦吃!” 羅汝才也笑起來,對獻忠說:“這就是咱們李哥不同于你我之處,在當今群雄中确實是出類拔萃。
” 獻忠的心中奇怪:曹操同自成原是拜身,比自成大,怎麼也對自成稱起哥來了?但立刻心中恍然,不禁暗暗罵道:“真聰明,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我們三個人差不多同時起義,”汝才接着說,“論交情我同李哥是拜身,同敬軒也是拜身。
這位獻策兄,是李哥的軍師,同我也是極好的朋友,無話不談。
我們有些私話,在大帳中不便當着衆人說,在這裡無話不可出口。
話,要說清楚。
咱們三個人說清楚之後,就可以免除上下文武的猜測和議論。
敬軒,李哥名在谶記,必得天下;幾個月前,衆将士推尊咱們李哥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這些事兒,你也聽到,不用細說。
如今你兵敗來投,理應奉李哥為主。
今後你同我必須實心實意幫助李哥打江山。
對于這事,你得當着大元帥的面說清楚。
我想李哥是胸懷似海的人,決不會計較往日芥蒂。
” 獻忠趕快說:“曹哥說的是,說的是。
我這次來,就是要奉李哥為主,實心實意幫助李哥打江山。
剛才在大帳中,因見人多,我怕說出來李哥萬一不肯收留我反而不美,所以沒有敢直說出口。
” 自成說:“你我是老弟兄,同心協力推倒明朝江山,用不着說奉我為主。
隻要敬軒肯留下共事,不管怎麼說都好。
遇着軍國大事,你們的主見對,我就聽你們的,不必說奉誰為主。
” 汝才說:“雖然李哥這樣謙遜,但是大家奉你為主,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你不讓敬軒留下,這話就不用說了;既然讓他留下,今後他就是在你的大旗之下,依你的旗号做事。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咱們的大軍中也是如此。
” 宋獻策趕快附和說:“大将軍所言極是。
請元帥不必過多謙讓。
我想敬軒将軍這次前來會師,也必是決心相投,甘作部下。
你不肯讓他奉你為主,他怎麼好留下做事?西營将士既來會師,就應當與大軍成為一體。
如果不能成為一體,豈不是軍中有軍,各自為謀,各行自己号令?” 獻忠心中一驚,暗中瞟了曹操一眼,卻見曹操滿面春風,頻頻點頭。
他又看見李自成也是面帶微笑,分明是他授意宋獻策說出來這樣的話。
他在心中罵道: “他媽的,這是明明白白地要吞掉我的西營!” 宋獻策又接着說:“況且,大家共擁闖王為主,并非為的闖王一人私利,而是上應天心,下順民意。
獻策向闖王獻谶記的事,大将軍十分清楚,想敬軒将軍也必有所聞。
古本谶記上寫的明白:‘十八子當主神器’。
目前莫看天下擾攘,群雄紛起,應看到天心民意都在闖王一人。
今日敬軒将軍來此會師,願奉闖王為主,正是知天命,識時務,将來富貴尊榮,自不待言。
” 張獻忠聽着宋獻策的話,心中極不舒服,幾乎要露出嘲笑。
但是想着“人到矮檐下,怎能不低頭”的那句俗話,同時又想到“六字真言”,就忍耐住了。
他在心中罵道:“媽的,江湖術士,造謠惑衆!”等宋獻策說完以後,他看見羅汝才在望他,便哈哈大笑,說: “宋軍師,你真行,你把話都說到我老張的心眼兒裡啦!你向我闖王哥獻谶記的事,我也風聞。
即令沒有這回事兒,我也明白李闖王在我們一群人中是真正英雄。
不真心實意奉他為主,我來此做啥?雖然打了敗仗,可是天寬地廣,難道我非要來闖王大旗下躲風避雨不行?我老張來,就是為着幫我李哥打江山!” 羅汝才說:“敬軒說的好,完全是一片誠心。
” 李自成高興地說:“我對敬軒信得過,信得過。
”他轉頭向帳外侍立的親兵吩咐:“請老神仙來!” 老神仙尚炯就在附近帳中等候,立刻來了。
獻忠跳起來,一把抓住他的肩膀,連晃幾下,大聲說: “啊呀,子明!可看見你啦!你剛才不曉得我來了麼?” 尚炯笑着說:“曉得,曉得。
敬帥來是件大事,我怎麼會不知道?天明不久,我就知道啦,心中可真高興!” “瞎說!你若真高興,為什麼不早來見面?” “如今和往日不同。
往日老八隊的人馬不多,局面小,所以我經常在闖王身邊,像家人一樣。
如今他手下有幾十萬人馬,文臣武将衆多,軍中事情也多,和從前大不相同。
我雖系老八隊的舊人,關系非同一般,但畢竟是一個外科醫生,不管軍國大事,所以闖王不叫我,我很少到闖王身邊。
敬帥來,有闖王帶着文臣武将相迎,我這個外科醫生不在其位,故未上前恭迎,然心中确實高興。
” 獻忠哈哈大笑,用力拍一下醫生的肩膀,說:“老神仙,說的有道理,我不怪你。
快給我瞧瞧箭創,念着咱們的老交情,将你的神藥妙丹拿出來,可别在闖王面前給我上爛藥!” 大家聽了獻忠的話,都不覺大笑,同時也聽出來獻忠的最後一句話是雙關語。
尚炯開始替獻忠醫治箭創,看見傷口正在愈合,尚有餘膿未淨。
他用手指按摩傷口周圍,迫使餘膿流出,然後用柔和的白綿紙撚成撚兒,蘸了紅色藥面,探進傷口,直到深處。
他看見獻忠的眉頭微皺,問道: “有點兒疼吧?” 獻忠笑着罵道:“扯淡!你動刀子我也不會叫疼!” 在這片刻,李自成、曹操和宋獻策都停止談話,看老神仙替獻忠治傷,所以小帳中顯得很靜。
忽然大帳中的閑話聲傳了過來,十分清楚。
劉宗敏的聲音:“說來也十分可笑,在北京城什麼離奇荒唐的瞎話兒都編得出來!近來有一個探事人從北京回來,我們才知道北京的茶館中盛傳我們李闖王在去年冬天如何進入河南的故事。
” 潘獨鳌的聲音:“這故事是如何說的?” 宗敏的聲音:“他們說,我們李闖王的人馬被圍困在巴東的什麼魚複諸山中,糧食辎重隔斷在赤甲山和寒山。
我們的人馬絕糧,将士紛紛出降。
闖王沒辦法,兩次到樹林中上吊,都幸而被雙喜兒看見,勸住啦。
說闖王同我一起出帳去走走,隻有張鼐一個跟着。
看見路邊有一個野廟,闖王歎口氣說:‘往日人們都說我當有天下,何不到廟中打卦問問?倘若打卦不吉,就是我不當有天下。
捷軒,你砍掉我的頭,投降官軍去吧!’我說:‘好,打卦問問!’我們就在神前跪下……” 袁宗第的聲音:“劉哥,你忘啦,還說你把雙刀往腰間一插,就同闖王去打卦。
說得活龍活現!” 衆人一陣笑聲。
笑聲一停,劉宗敏的聲音又接着說:“我們用-子連打三卦,都是吉卦。
我從地上跳起來,對闖王說:‘李哥,我任死也要跟着你幹!’我跑回帳中,先殺了自己的兩個老婆。
将士們聽說了,也都紛紛地殺死自己的妻子。
我們放火燒了營寨,殺出重圍,直奔河南。
哈哈!可笑,操他娘的,我劉宗敏什麼時候殺過老婆呀?難道我劉宗敏非打了吉卦才肯下狠心跟随闖王打江山麼?難道咱們李闖王竟是那樣軟弱沒出息,動不動就要上吊?” 牛金星的聲音:“我同宋軍師和林泉兄找到了一部夔州府志,又問了幾個到過夔州府的人,知道魚複山就在夔州府東邊十來裡處,白帝城也是魚複山的一部分,根本不在巴東,那裡也沒有一個寒山。
” 潘獨鳌的聲音:“北京離四川甚遠,人們說的‘巴東’也許是‘巴西’之訛?” 李岩的聲音:“這也不然。
阆中古稱巴西,在川東是沒有巴西之稱的。
” 又是潘獨鳌的聲音:“湖廣既有巴東縣,夔府以東不可稱為巴西麼?” 牛金星的聲音:“不然,不然。
巴東縣是因境内有小巴山而得名,所以川東一帶不能稱為巴西。
我同林泉、獻策都喜歡搞點雜學,對方域地志之學略有知識,故知所謂‘巴東魚複諸山’實在不通,換作‘巴西’也是不通。
” 宗敏接着說:“我們去年隻有千把人,一個魚複山也占據不了,還說什麼魚複諸山?我們糧食辎重很少,都帶在身邊,怎麼會被隔斷别處?何況包圍我們的是陝西官軍,是陝西哪個将領?賀人龍和李國奇兩個陝軍大将的人馬都沒有到過夔東,他們去年七月間在開縣鼓噪之後,就奔往川陝交界一帶了。
這些,都沒蹤影,順嘴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