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洛陽失守和福王被殺的消息是在二月中旬到了北京的。

    消息之所以遲,是因為洛陽已經沒有地方官向朝廷飛奏,而是住在開封的封疆大吏得到确實消息之後,然後向北京發出十萬火急的塘報和奏本。

    洛陽的事,幾天來北京朝野已經有些傳聞,但是誰也不肯相信,認為是不可能的。

    在李自成破洛陽之前,住在北京的人們心中隻有個張獻忠,知道李自成名字的人很少,原來知道他的人也幾乎把他忘了。

    如果僅僅是破永甯這個縣城也不會引起北京朝野的注意。

    十幾年來,内地州、縣城池失守,成為常事,在北京确實早已算不得重要新聞。

    李自成的人馬在永甯殺掉一個萬安王,才使這件事有新聞價值。

    但是萬安王畢竟是一位不重要的郡王,又同當今皇上不是近族,所以這件事在北京不能成為轟動的新聞。

    關于李自成是從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到河南的,有多少人馬,如何行事,幾乎沒有人關心。

    直到破洛陽和殺福王的消息正式報到北京,才真像是晴天霹靂,使大家猛一震驚。

    從此以後的十來天内,不論是在大小衙門,王。

    侯、貴戚邸宅,茶館酒肆,街巷細民,洛陽事成了中心話題。

     崇祯得到飛奏是在快迸午膳時候。

    他登時臉色大變,頭腦一蒙,幾乎支持不住,連連跺腳,隻說:“嗨!嗨!嗨!”随後放聲大哭。

    他從來沒有在乾清宮中這樣哭過,使得乾清宮的大小太監和宮女都十分驚慌,有頭面的都跪在地上勸解,沒有頭面的都在簾外和檐下屏息而立。

    一個站在檐下的老太監,曾經服侍過萬曆和天啟,一向不大關心宮外的事,總以為雖然有戰亂和天災,大明江山的根基如鐵打銅鑄般地牢固。

    他日夜盼望能親眼看見國運中興,此刻忽然知道洛陽的消息,又見皇上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淚,不忍再聽,腳步蹒跚地走到僻靜地方,輕輕地悲歎一聲,不自覺地說道: “唉,天,可是要塌下來啦!” 崇祯哭了一陣,一則由于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也聞信跑來,跪在他的面前勸解,二則想着必須将洛陽事禀告祖宗神靈,還要處理洛陽的善後事兒,便止了哭,揮退衆人,孤獨地坐在乾清宮西暖閣的禦榻上沉思。

     午膳時候,撤去了照例的奏樂,将幾十樣菜減到十幾樣,叫做“撤樂減膳”,表示國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

    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陽的事,悲從中來,簌簌淚下,投著而起。

    原想午膳後休息一陣,方去禀告祖宗神靈,現在實在難以等待,他也不乘辇,步行去奉先殿,跪在萬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周後聽到消息,傳旨田、袁二妃,太子和永、定二王趕快來到坤甯宮,率領他們趕到奉先殿。

    因為不奉诏不得入内,便一齊跪在殿門外,勸皇上回宮進餐,不要過于悲傷,損傷“聖體”。

    崇祯哪裡肯聽,反而哭得更痛,皇後等勸着勸着,一齊大哭起來。

    因為皇帝、皇後、皇貴妃、貴妃①、太子和二位小王都哭,衆多随侍的太監和宮女無不哭泣。

    從殿内到殿外,一片哭聲,好像就要亡國似的。

     ①貴妃--袁妃已經晉封為貴妃。

     院中有四棵古柏,其中一棵樹身最粗,最高,相傳在嘉靖年間曾經遭過雷擊,燒死了一邊樹枝,但到萬曆初年大部分的枯枝重新發芽,比别的枝葉反而更旺。

    宮中的老太監們說,這一棵古柏有祖宗神靈呵護,從它的榮枯可以占驗國運。

    近幾年,不知什麼緣故,從樹心開始枯死,使得大半樹枝都枯死了。

    就在那最高處的枯枝上,有一個烏鴉窩。

    如今那隻烏鴉在窩中被哭聲驚醒,跳上幹枝,低頭下望片刻,忽然長叫兩三聲,飛往别處。

     崇祯又哭一陣,由太監攙扶着哽咽站起,叫皇後和田。

    袁二妃進去,也跪在萬曆的神主前行禮。

    等她們行禮之後,他對她們哽咽說: “祖宗三百年江山,從來無此慘變。

    朕禦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未有失德。

    沒想到流賊如此猖獗難制,禍亂愈演愈烈,竟至洛陽失守,福王被戕。

    親王死于流賊,三百年來是第一次。

    朕如何對得起神宗皇爺!”說畢又大哭起來。

     他為着向上天加重“省愆”,不僅“撤樂減膳”,連葷也不吃了。

    雖然他平日非葷不飽,對完全素食很不習慣,但是他毅然下了決心,傳谕禦膳房,百日之内不要再為他預備葷菜。

    三天以後,皇後怕損傷他的身體,率領田、袁二妃來乾清宮勸他停止素食。

    他搖頭拒絕勸解,含着淚歎口氣說: “朕年年剿賊,天天剿賊,竟得到這樣結果!朕非暗弱之君,總在為國焦勞,勵精圖治,可惜上天不佑,降罰朕躬。

    朕不茹葷,不飲酒,隻求感格①上蒼,挽回天心耳。

    你們好不曉事,不明白朕的苦衷!” ①感格--感通。

    古人将格字如此用法,出于《尚書-說命》:“格于皇天”。

     為着福王的世子朱由崧和福王妃都逃到豫北,還有其他逃出來的宗室急待救濟,而國庫十分空虛,崇祯隻得在宮中籌款。

    他自己拿出體己銀子一萬兩,皇後拿出四千兩,田妃三千,袁妃二千,太子一萬,慈慶宮懿安皇後一千,加上慈甯宮皇祖宣懿惠康昭妃和皇考溫定懿妃各五百,共湊了三萬一千兩銀子,命司禮監太監王裕民前往豫北慰問王妃、世子,赈濟諸逃難宗室。

    又命老驸馬冉興讓代表他往太廟祭奠二祖列宗的神靈。

     一則飲食失常,二則連夜失眠,崇祯的臉頰一天比一天消瘦憔悴,眼窩深陷,雙眼周圍發暗。

    一天下朝之後,他無處可以解悶,便到慈甯宮去看宣懿惠康昭劉太妃。

    她已經八十五歲,身體尚健,神志清楚。

    如今在老妃中以她的年紀最大,輩數最尊。

    她自己不曾生過兒女,一生為人謹厚,愛撫諸王。

    天啟和崇祯都是幼年失母,住在慈甯宮受她撫養,叫她奶奶。

    天啟和崇祯兩朝都無太後,就由她掌太後玉玺。

    今天崇祯的精神是那樣不濟,剛坐下說了幾句閑話,眼睛就扛旋,連打兩個哈欠,又勉強支持片刻,靠在榻上,朦胧睡去。

    劉太妃不許驚動他,命宮女在他的身上搭一條黃緞繡鳳薄被。

    兩個宮女在左右靜立伺候,等着崇祯醒來。

    過了一陣,崇祯伸個懶腰,揉揉幹澀的眼睛,坐了起來,自己用手整一整帽子,向劉太妃凄然說: “奶奶,神祖時候,海内少事,做皇上多麼安心!到了孫子,多災多難,苦苦支梧①,沒有法兒。

    這兩夜省閱文書,不曾合眼。

    心中煩悶,往往吃不下飯。

    自以為不過是三十歲的人,可是為國事消磨,體力未老先衰,竟然在太妃前昏然不能自持,一至于此!” ①支梧--支撐。

     劉太妃無話安慰,歎息一聲,老淚在有皺紋的臉上縱橫奔流。

    崇祯也傷心地哭了很久。

    侍立左右的宮女們都低下頭去,有的落淚,有的雖然恨這深宮的幽居生活,在皇帝和太妃的面前也不得不裝作要落淚的樣兒。

     十天以後,李自成進攻開封的飛報到了北京。

    崇祯大罵河南巡撫李仙風該殺,下旨嚴加切責,命他火速回救開封,立功贖罪。

    又下旨将警備洛陽總兵王紹禹逮京斬首。

    他很擔心開封失陷,中原大局從此不可收拾,在乾清宮俯案哭泣,還不住捶胸頓足,仰天悲呼: “蒼天!蒼天!你不該既降生一個獻賊,又降生一個闖賊!” 周後見崇祯長期素食,為國操勞,身體日損,眼看會支持不住。

    她自己幾次去乾清宮勸解,又吩咐田妃和袁妃前去勸解,也命王德化等幾個較有頭面的大太監多次勸解,全然無效。

    周後無可奈何,才想到乾清宮的掌事宮女魏清慧伺候皇上最久,可能會想個主意使皇上停止吃素,便派一個小宮女将她叫來。

    她跪在皇後的榻前叩頭以後,皇後叫她起來,望着她口氣溫和地說: “皇上長久吃素,眼看他的禦體消瘦,精神大不如前。

    你是乾清宮的管家婆,服侍皇上多年,皇上的秉性脾氣你很清楚。

    你想想,有什麼好法兒勸皇上停止吃素?” 魏清慧說:“奴婢也在皇爺面前勸過多次,無奈皇爺執意不再茹葷,實在難勸。

    奴婢為此事日夜發愁,沒有法兒可想。

    唉!” 皇後說:“我知道你是個細心機靈的姑娘,所以從你十五歲起就派你到乾清宮管家,平日對你另眼看待。

    乾清宮的都人很多,本宮隻把你放在心上,這你自己也是知道的。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