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糧,不繳稅,開倉放赈,除暴安民,确實像一個得天下人的氣派。
又聽說宋獻策、牛金星都到了闖王那裡,很受重用。
” 李信又吃一驚,問:“他們二位都去了?可是真的?” “是真的。
我在開封,為着救你出獄,苦無辦法。
想着老宋這個人足智多謀,在各衙門熟人又多,就托人打聽他現在何處。
一打聽,才知道他于上月底托名去汝州訪友,暗中投了闖王。
原來他同牛金星早就約好,一旦李自成來到河南,牛金星先到闖王那裡,代為吹噓,請闖王以禮相迎。
還聽說他一到闖王那裡,就做了軍師,言聽計從。
他們兩人,一天到晚與李闖王在一起,成了闖王的左右手。
相國寺中有一些吃江湖飯的人們暗中羨慕,說他們将來會是李闖王的左輔右弼①。
” ①左輔右弼--左右丞相 李信歎息說:“我入獄之前,也偶爾聽說李闖王到了南陽境内,如何軍紀嚴明,如何仁義,饑民如何聞風響應。
在獄中也聽到看監的李老九對我談過李自成的種種傳聞。
但是都說得不很确切,我也沒十分wWw.tianyashuku.com注意。
竟沒料到,如今豫西局面變化如此之快,連牛、宋二人也已經投人闖王麾下!你們可聽說,這一個半月來,李闖王在豫西攻破了幾座城池?” 李侔和紅娘子互相望望,都答不上來。
“連一座城池也沒有攻破麼?”李信帶着疑惑不解的神氣問:“既然李自成的行事深得民心,到處饑民響應,人馬衆多,如何連一座縣城也未曾攻破?” 紅娘子經李信一問,也覺奇怪,慢吞吞地回答:“也許是離得太遠,他破了幾座城池,我們沒有聽到。
” 李信登時搖搖頭,說:“不在情理。
同在一省之内,哪個州、縣城池失守,朝廷命官被殺,立刻會哄傳起來。
何況杞縣離省城很近,向來消息靈通。
全省有一處城池失守,朝廷命官被殺,馬上就會報到省城,巡撫和布政使等封疆大吏都有責任,不敢隐瞞,也要飛奏朝廷。
國有常典,縱然失守一個彈丸小邑,不往上報,也要犯隐瞞朝廷之罪。
我們離豫西雖有數百裡遠,但離省城近在飓尺。
既然在開封沒有哄傳何處城池失陷,足見李闖王并未攻破一座城池。
傳聞他在豫西如何到處受百姓歡迎,人馬如何衆多,是否僅是傳聞之辭,并不十分可信?” 李侔沉吟片刻,回答說:“哥的話也有道理。
看來李自成進入河南以來,确實尚未攻破一座城池。
然而,關于闖王如何仁義,如何饑民從之如流,如何人馬衆多,卻真是到處哄傳,幾乎衆口一辭。
” 李信說:“常言道,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看來關于李自成行事仁義,饑民到處響應的話,确有其事,不過都不免傳言過甚。
這好比饑者易為食,寒者易為衣。
曆年來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恨官府,仇視官軍。
所以李闖王一來河南,略施仁義,窮百姓便覺着來了救星,絕處逢生,于是就道路哄傳,遠近漚歌,替他錦上添花。
” 李侔說:“雖說傳聞李闖王如何如何,未必完全可信,但是宋獻策投了闖王是千真萬确的,牛金星投了李闖王也是真的。
他們二位都是有見識的人,如李闖王無出衆過人之處,他們決不會貿然去投。
” 紅娘子接着說:“我也是這麼想。
倘若李闖王是泛泛之輩,宋獻策和牛金星決不會前去投他。
既然他們二人前去投他,又到處哄傳闖王如何仁義,我敢說,李闖王的行事就是好。
為什麼衆多黎民百姓不對别人錦上添花,偏對他錦上添花?再說,前年冬天,我在永甯縣境内無意中遇到了高夫人,這件事你們二位都是知道的。
高夫人确實十分仁義,軍紀嚴明,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我在江湖上混了這些年,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那樣仁義的人,那樣好的人馬。
隻看看高夫人,也就知道李闖王本人如何。
” 李侔又接着說:“至于李闖王如何在豫西尚未攻破一座城池,必有另外原因,尚不為我們所知。
善用兵者,神出鬼沒,機變無窮。
我們隻看他如何行仁義,收人心,衆百姓如何對他傾心,這就夠了。
” 紅娘子見李信仍在猶豫不決,又說:“晚飯時兩起探馬回來禀報,說李仙風和陳永福将從開封前來,另一支官軍也要從商丘前來,兩支官軍合起來有五千上下。
另外,公子在杞縣的幾家仇人,哪一家的寨中也可出動幾百練勇。
這圉鎮和李家寨決不是我們久留之地,非趕快離開不可。
豫東一帶,一馬平川,四面受敵,也不是我們立腳的地方。
究竟何去何從,請大公子趕快決斷,我們好明天拔營。
” 李侔也說:“哥,你就決斷了吧!” 李信站起來,緊皺眉頭,在書房中徘徊走動,準備下最後決心。
他明白在杞縣境内停留着耽誤時間對他十分不利,也相信李闖王大概不是泛泛之人,但是他更明白,去投闖王,這是他兄弟和紅娘子的一生大事,不能不特别慎重。
過了一陣,他重新坐下,歎口氣說: “我不是不想去投奔李闖王,也明白今日茫茫中原,除投闖王之
又聽說宋獻策、牛金星都到了闖王那裡,很受重用。
” 李信又吃一驚,問:“他們二位都去了?可是真的?” “是真的。
我在開封,為着救你出獄,苦無辦法。
想着老宋這個人足智多謀,在各衙門熟人又多,就托人打聽他現在何處。
一打聽,才知道他于上月底托名去汝州訪友,暗中投了闖王。
原來他同牛金星早就約好,一旦李自成來到河南,牛金星先到闖王那裡,代為吹噓,請闖王以禮相迎。
還聽說他一到闖王那裡,就做了軍師,言聽計從。
他們兩人,一天到晚與李闖王在一起,成了闖王的左右手。
相國寺中有一些吃江湖飯的人們暗中羨慕,說他們将來會是李闖王的左輔右弼①。
” ①左輔右弼--左右丞相 李信歎息說:“我入獄之前,也偶爾聽說李闖王到了南陽境内,如何軍紀嚴明,如何仁義,饑民如何聞風響應。
在獄中也聽到看監的李老九對我談過李自成的種種傳聞。
但是都說得不很确切,我也沒十分wWw.tianyashuku.com注意。
竟沒料到,如今豫西局面變化如此之快,連牛、宋二人也已經投人闖王麾下!你們可聽說,這一個半月來,李闖王在豫西攻破了幾座城池?” 李侔和紅娘子互相望望,都答不上來。
“連一座城池也沒有攻破麼?”李信帶着疑惑不解的神氣問:“既然李自成的行事深得民心,到處饑民響應,人馬衆多,如何連一座縣城也未曾攻破?” 紅娘子經李信一問,也覺奇怪,慢吞吞地回答:“也許是離得太遠,他破了幾座城池,我們沒有聽到。
” 李信登時搖搖頭,說:“不在情理。
同在一省之内,哪個州、縣城池失守,朝廷命官被殺,立刻會哄傳起來。
何況杞縣離省城很近,向來消息靈通。
全省有一處城池失守,朝廷命官被殺,馬上就會報到省城,巡撫和布政使等封疆大吏都有責任,不敢隐瞞,也要飛奏朝廷。
國有常典,縱然失守一個彈丸小邑,不往上報,也要犯隐瞞朝廷之罪。
我們離豫西雖有數百裡遠,但離省城近在飓尺。
既然在開封沒有哄傳何處城池失陷,足見李闖王并未攻破一座城池。
傳聞他在豫西如何到處受百姓歡迎,人馬如何衆多,是否僅是傳聞之辭,并不十分可信?” 李侔沉吟片刻,回答說:“哥的話也有道理。
看來李自成進入河南以來,确實尚未攻破一座城池。
然而,關于闖王如何仁義,如何饑民從之如流,如何人馬衆多,卻真是到處哄傳,幾乎衆口一辭。
” 李信說:“常言道,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看來關于李自成行事仁義,饑民到處響應的話,确有其事,不過都不免傳言過甚。
這好比饑者易為食,寒者易為衣。
曆年來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恨官府,仇視官軍。
所以李闖王一來河南,略施仁義,窮百姓便覺着來了救星,絕處逢生,于是就道路哄傳,遠近漚歌,替他錦上添花。
” 李侔說:“雖說傳聞李闖王如何如何,未必完全可信,但是宋獻策投了闖王是千真萬确的,牛金星投了李闖王也是真的。
他們二位都是有見識的人,如李闖王無出衆過人之處,他們決不會貿然去投。
” 紅娘子接着說:“我也是這麼想。
倘若李闖王是泛泛之輩,宋獻策和牛金星決不會前去投他。
既然他們二人前去投他,又到處哄傳闖王如何仁義,我敢說,李闖王的行事就是好。
為什麼衆多黎民百姓不對别人錦上添花,偏對他錦上添花?再說,前年冬天,我在永甯縣境内無意中遇到了高夫人,這件事你們二位都是知道的。
高夫人确實十分仁義,軍紀嚴明,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我在江湖上混了這些年,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那樣仁義的人,那樣好的人馬。
隻看看高夫人,也就知道李闖王本人如何。
” 李侔又接着說:“至于李闖王如何在豫西尚未攻破一座城池,必有另外原因,尚不為我們所知。
善用兵者,神出鬼沒,機變無窮。
我們隻看他如何行仁義,收人心,衆百姓如何對他傾心,這就夠了。
” 紅娘子見李信仍在猶豫不決,又說:“晚飯時兩起探馬回來禀報,說李仙風和陳永福将從開封前來,另一支官軍也要從商丘前來,兩支官軍合起來有五千上下。
另外,公子在杞縣的幾家仇人,哪一家的寨中也可出動幾百練勇。
這圉鎮和李家寨決不是我們久留之地,非趕快離開不可。
豫東一帶,一馬平川,四面受敵,也不是我們立腳的地方。
究竟何去何從,請大公子趕快決斷,我們好明天拔營。
” 李侔也說:“哥,你就決斷了吧!” 李信站起來,緊皺眉頭,在書房中徘徊走動,準備下最後決心。
他明白在杞縣境内停留着耽誤時間對他十分不利,也相信李闖王大概不是泛泛之人,但是他更明白,去投闖王,這是他兄弟和紅娘子的一生大事,不能不特别慎重。
過了一陣,他重新坐下,歎口氣說: “我不是不想去投奔李闖王,也明白今日茫茫中原,除投闖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