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已經是三更以後了。
李府中,上自管家、賬房先生,下至粗使傭人,都在忙碌。
在内宅,湯夫人和劉夫人的心腹丫環和仆婦們,按照她們的指示,連夜收拾各種值錢的東西,凡能夠随軍帶走的就準備好随軍帶走,不便帶走的就準備好分送丫環、仆人、親戚、鄰居。
至于名貴細木家具,實在太多,一時處置不了,盡管很值錢,都作為一舍之物。
二門以外,大管家指揮着一大群男仆和家奴,把一些該-濟窮人的東西都搬運到大門外的廣場上;二管家帶領着一群長工、男仆、家奴把東偏院倉中的一部分粗細糧食運出來,堆在大門外,準備大明時交給馱運隊随軍帶走,其餘的一部分留下來調濟窮人。
那些沒有分配差使的小丫環和年老的男女奴仆,也都在收拾自己的東西,等候主人發落。
李信已經傳下話來,說在天明以前,所有府中使喚的人,不管是奴才不是奴才,奴才中也不管是家生的不是家生的,都要發落。
這是關乎每個人一輩子和子孫幾代的大事,所以大家不管有執事沒有執事,都在等待着如何發落。
湯夫人住的上房是内宅的神經中樞,丫環、仆婦們出出進進,十分忙亂。
李信和李作見内宅很亂,不便商議大事,邀請紅娘子到了書房“三餘齋”,圍着火盆坐下。
一個老年仆人帶着兩個書憧來到書齋門外,那老仆人獨自進入書房,恭敬地向李信請示:這書房中的一些珍貴古玩、字畫和珍本書籍,是否要收拾帶走。
李信一揮手,那老仆人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噙着眼淚退出。
紅娘子十分疲倦,眼皮好像有幾斤重,一坐下去就想閉着眼睛睡一覺。
她聽見老仆人向李信請示的話,睜開眼睛,環顧了這三間精緻的書房,靠着牆壁全是書架,擺滿了有藍布套的和沒有布套的書,另外還放着一個紫檀木雕花古玩架,上邊擺着銅的和瓷的瓶兒、罐兒、碟兒、碗兒,還有生綠鏽的三條腿帶蓋的和不帶蓋的銅鍋兒,最使紅娘子感興趣的是一匹泥燒的赭黃色戰馬,配着紅鞍子,白蹄,白鬃,白尾,昂首翹尾飛奔,神态異常生動。
她的瞌睡消退了,對李家兄弟笑着說: “像你們這樣的宦門公子,要造反真不容易。
看看,我的天,得有多少寶貝東西帶不走啊!我們窮人家造反很簡單,一下狠心,一咬牙,一跺腳,掂起一件武器就走,扔掉的不過是一間破茅屋,一個冷鍋台。
有的人,連一間破茅屋也沒有!” 李信和李侔都笑了起來。
李侔說:“紅娘子,咱們趕快決定下一步把人馬開到何處去。
你這幾天很少合眼,商量定,你就去睡一陣吧。
” 紅娘子用手背揉揉幹澀的大眼角,望着李信。
她雖然已經有投奔李闖王的想法,但不願馬上說出,等待李公子拿出主意。
李信沉吟一陣,慢慢地說: “這事情我已經反複想過,尚無定見。
杞縣這個地方離開封太近,又無山河之險,萬難立足。
我們的人馬不多,遠離豫東,人地生疏,既要同官軍作戰,又要防各地土寇攻襲。
你帶着人馬在楊山一帶混過三個多月,那裡怕也不是咱們立足之地吧?” 紅娘子搖搖頭說:“那裡不行!往南去有袁老山,人馬衆多,幾次想吃掉我,我都躲開了。
往東,往北,山東地界,徐州境内,直到運河兩岸,遍地都是土寇,沒有我插足地方。
” 李信說:“從這裡往西去有李際遇占據登封一帶;往西南去有劉偏頭占據郾城、西平、遂平一帶;一條龍占據臨穎一帶;往南去,幾千人的大股土寇不多,可是隻能局促于陳州到息縣一帶,四面受敵,平原無險。
大别山有險可守,可是革裡眼等數萬陝西流賊……” 紅娘子嘲諷說:“什麼‘流賊’!今後難道别人不是一樣說你們兄弟是‘流賊’?” 李信抱歉地說:“這是平日跟着别人說習慣了,不覺失口。
對,從今晚就改。
--革、左四營如今又叫回、革五營,在那裡盤踞了兩三年。
我們一去,必然會受他們吞并。
茫茫中原,如今竟不能随意馳騁,更莫說割據一方,逐鹿中原了!” 紅娘子說:“我倒有一個主張,不知你們二位意下如何?” “什麼好主張?”李信兄弟同時問。
“去投李闖王!” 李信驚問:“投李闖王?” “是的,投李闖王!自從上月李闖王從鄖陽來到河南,先到南陽一帶,現在已經到了河南府境内,到處開倉放赈,救濟饑民,平買平賣,隻殺貪官土豪,對百姓秋毫不犯。
如今不到兩個月光景,人馬已經有了十幾萬。
道路哄傳,都說李闖王多麼仁義,多麼深得人心。
豫西百姓到處迎闖王,把闖王當成救星。
咱們既然在豫東難以立足,又沒合适地方可去,倒不如幹脆去投闖王,輔佐闖王打天下。
聽說李闖王謙恭下士,對讀書人十分尊重。
大公子前去投他,他必推誠相待。
” 李侔用手拍一下膝蓋說:“好!紅娘子,你說得話很有道理!我們如其不能夠獨樹一幟,與群雄逐鹿中原,真不如去投闖王!近來,确實到處都傳說李闖王一進入河南就号召饑民不納
李府中,上自管家、賬房先生,下至粗使傭人,都在忙碌。
在内宅,湯夫人和劉夫人的心腹丫環和仆婦們,按照她們的指示,連夜收拾各種值錢的東西,凡能夠随軍帶走的就準備好随軍帶走,不便帶走的就準備好分送丫環、仆人、親戚、鄰居。
至于名貴細木家具,實在太多,一時處置不了,盡管很值錢,都作為一舍之物。
二門以外,大管家指揮着一大群男仆和家奴,把一些該-濟窮人的東西都搬運到大門外的廣場上;二管家帶領着一群長工、男仆、家奴把東偏院倉中的一部分粗細糧食運出來,堆在大門外,準備大明時交給馱運隊随軍帶走,其餘的一部分留下來調濟窮人。
那些沒有分配差使的小丫環和年老的男女奴仆,也都在收拾自己的東西,等候主人發落。
李信已經傳下話來,說在天明以前,所有府中使喚的人,不管是奴才不是奴才,奴才中也不管是家生的不是家生的,都要發落。
這是關乎每個人一輩子和子孫幾代的大事,所以大家不管有執事沒有執事,都在等待着如何發落。
湯夫人住的上房是内宅的神經中樞,丫環、仆婦們出出進進,十分忙亂。
李信和李作見内宅很亂,不便商議大事,邀請紅娘子到了書房“三餘齋”,圍着火盆坐下。
一個老年仆人帶着兩個書憧來到書齋門外,那老仆人獨自進入書房,恭敬地向李信請示:這書房中的一些珍貴古玩、字畫和珍本書籍,是否要收拾帶走。
李信一揮手,那老仆人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噙着眼淚退出。
紅娘子十分疲倦,眼皮好像有幾斤重,一坐下去就想閉着眼睛睡一覺。
她聽見老仆人向李信請示的話,睜開眼睛,環顧了這三間精緻的書房,靠着牆壁全是書架,擺滿了有藍布套的和沒有布套的書,另外還放着一個紫檀木雕花古玩架,上邊擺着銅的和瓷的瓶兒、罐兒、碟兒、碗兒,還有生綠鏽的三條腿帶蓋的和不帶蓋的銅鍋兒,最使紅娘子感興趣的是一匹泥燒的赭黃色戰馬,配着紅鞍子,白蹄,白鬃,白尾,昂首翹尾飛奔,神态異常生動。
她的瞌睡消退了,對李家兄弟笑着說: “像你們這樣的宦門公子,要造反真不容易。
看看,我的天,得有多少寶貝東西帶不走啊!我們窮人家造反很簡單,一下狠心,一咬牙,一跺腳,掂起一件武器就走,扔掉的不過是一間破茅屋,一個冷鍋台。
有的人,連一間破茅屋也沒有!” 李信和李侔都笑了起來。
李侔說:“紅娘子,咱們趕快決定下一步把人馬開到何處去。
你這幾天很少合眼,商量定,你就去睡一陣吧。
” 紅娘子用手背揉揉幹澀的大眼角,望着李信。
她雖然已經有投奔李闖王的想法,但不願馬上說出,等待李公子拿出主意。
李信沉吟一陣,慢慢地說: “這事情我已經反複想過,尚無定見。
杞縣這個地方離開封太近,又無山河之險,萬難立足。
我們的人馬不多,遠離豫東,人地生疏,既要同官軍作戰,又要防各地土寇攻襲。
你帶着人馬在楊山一帶混過三個多月,那裡怕也不是咱們立足之地吧?” 紅娘子搖搖頭說:“那裡不行!往南去有袁老山,人馬衆多,幾次想吃掉我,我都躲開了。
往東,往北,山東地界,徐州境内,直到運河兩岸,遍地都是土寇,沒有我插足地方。
” 李信說:“從這裡往西去有李際遇占據登封一帶;往西南去有劉偏頭占據郾城、西平、遂平一帶;一條龍占據臨穎一帶;往南去,幾千人的大股土寇不多,可是隻能局促于陳州到息縣一帶,四面受敵,平原無險。
大别山有險可守,可是革裡眼等數萬陝西流賊……” 紅娘子嘲諷說:“什麼‘流賊’!今後難道别人不是一樣說你們兄弟是‘流賊’?” 李信抱歉地說:“這是平日跟着别人說習慣了,不覺失口。
對,從今晚就改。
--革、左四營如今又叫回、革五營,在那裡盤踞了兩三年。
我們一去,必然會受他們吞并。
茫茫中原,如今竟不能随意馳騁,更莫說割據一方,逐鹿中原了!” 紅娘子說:“我倒有一個主張,不知你們二位意下如何?” “什麼好主張?”李信兄弟同時問。
“去投李闖王!” 李信驚問:“投李闖王?” “是的,投李闖王!自從上月李闖王從鄖陽來到河南,先到南陽一帶,現在已經到了河南府境内,到處開倉放赈,救濟饑民,平買平賣,隻殺貪官土豪,對百姓秋毫不犯。
如今不到兩個月光景,人馬已經有了十幾萬。
道路哄傳,都說李闖王多麼仁義,多麼深得人心。
豫西百姓到處迎闖王,把闖王當成救星。
咱們既然在豫東難以立足,又沒合适地方可去,倒不如幹脆去投闖王,輔佐闖王打天下。
聽說李闖王謙恭下士,對讀書人十分尊重。
大公子前去投他,他必推誠相待。
” 李侔用手拍一下膝蓋說:“好!紅娘子,你說得話很有道理!我們如其不能夠獨樹一幟,與群雄逐鹿中原,真不如去投闖王!近來,确實到處都傳說李闖王一進入河南就号召饑民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