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隊和炊事人員、雜務人員,以及少數随營眷屬等立即出發外,護衛老營的親兵和戰兵暫時不動。
四、在韓崗附近的三百名騎兵立即撤回老營西邊的五裡鋪街上等候,老營出發後再跟着出發。
五、在通往開封大道上的幾批塘撥騎兵,繼續巡邏偵察,到黃昏時集合一起,趕到圉鎮休息。
--紅娘子清清楚楚地下完了以上命令之後,回到屋中,重新在火邊坐下,向李信笑着問: “七爺帶來的人馬也出發吧?” 李信說:“當然出發。
他們還得走在大軍前邊,先一步趕回去,好替大軍安排好駐紮地方,準備茶水晚飯。
” “請大公子下令吧。
” 李信感到很奇怪,問道:“剛才不都是你親自下令麼?” 紅娘子在火上搓着手,笑着說:“七爺不是我的部将,我怎麼敢那樣僭妄?” 李信忽然笑了,叫着說:“嗨,沒想到你這個江湖出身的巾帼英雄竟有這麼多的心眼兒!你是全軍之主,你不敢下令,這是怎麼說的?難道從我們李家寨來的人馬就不是在你紅帥的麾下?” “不管你怎麼說,我決不下令。
你李公子不下令,這幾百人停在這兒不能出發,贻誤軍機,可追究不到我的頭上。
” 李信無可奈何,隻好自己吩咐李俊率領從李家寨來的人馬火速動身。
他另外又派了兩個家丁,飛馬回府,告訴湯夫人,他同二公子馬上随同紅帥的人馬一起回李家寨,請湯夫人吩咐家人趕快準備人馬駐地、酒肉供應、騾馬草料等事。
“那第二件事嘛,”紅娘子站起來,接着剛才的話題說,“我看,既然大公子起義了,就應該請大公子做主帥,我做副帥。
今後人馬增多,有原來跟我起義的,有現在杞縣起義的,有從李家寨來的,以後來投軍的不知會有多少。
我是大名府長垣縣人,在本地百姓眼中終是個外省人。
你做主帥,一則利于号召豫東百姓,二則利于全軍上下和、和……” 李侔幫她說:“和衷共濟。
” 紅娘子笑着說:“噢,就是這個意思!” 李信苦笑說:“我這個人你還不知?我不幸生逢末造①,原想‘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②。
為擔心桑梓糜爛,才向富家大戶們勸赈救荒,不意竟惹出大禍。
官府豪紳必欲置我于死地,硬将我逼上梁山。
剛上梁山,你們還嫌不夠,又要來一個‘黃袍加身’③,推我為主帥。
這頭把交椅我是決不坐的。
” ①末造--行将衰亡的朝代。
②苟全……諸侯--諸葛亮的話。
③黃袍加身--趙匡胤為奪取後周江山,在陳橋驿制造兵變,将士們将黃袍加在他的身上,擁他為帝。
紅娘子又笑着說:“其實,像你這樣的宦門公子,又是舉人老爺,單有官府豪紳陷害也不能将你逼上梁山,多虧大夥兒造反的窮百姓狠狠地推你一把。
上邊有人逼,下邊有人推,你才造了反。
大夥兒看的對:你不反便隻有死路一條。
你現在不肯坐第一把交椅,怕什麼?難道你還能造個半截兒反?” 李信搖搖頭,說:“笑話,笑話。
說實在的,我誠心願意做你的軍師,替你出謀劃策,報答你的厚意。
可是提到做主帥,我決不敢當。
” “真的?……我明白你的心思!哈哈,說穿了,不過兩點:第一點,你的名望大,不願意做這個賊首,樹大招風,惡名遠揚。
第二點,雖然你如今被大勢所迫,萬不得已,隻好造反,可是你總是忘不下你李府上什麼‘世受國恩’呀,忘不下你是大明朝的舉人呀,等等。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像你這樣的宦門公子,堂堂舉人,讀了一肚子聖賢書,喝了幾大桶墨汁兒,造起反來,自然不會像我們窮百姓幹脆利索。
你又要造他明朝的反,又一時不能将舊情一刀斬斷。
大公子,你說實話,我猜透了你的心思麼?我可是個喜歡說直話的人!” 李信又苦笑說:“不管你怎麼說,說幾句挖苦話也不要緊,反正我不做主帥是真。
軍中原有主帥,威信素著,何必換個主帥?” 紅娘子收了笑容,默思片刻,又說:“大公子,我把話再說清楚一點,成不成你一言而定。
我擁戴你做主帥,我自己做副帥,并不是我自己不能夠統兵打仗,非找個靠山不可。
我是想,這豫東是你的家鄉,由你做主帥就利于咱們号召饑民起義,比單靠我這個外省來的踩繩女子強得多。
再說,大公子,今後你們李家寨的子弟,圉鎮一帶的子弟,杞縣本土和鄰縣的子弟,來投軍的一定很多,還由我做主帥,他們未必就心中服氣。
他們平日眼中隻有你李公子,哪會對我這個江湖賣解的女流之輩真心擁戴!若是你大公子做主帥,我的手下人沒有誰會有二心。
我是從眼下在杞縣一帶号召饑民着想,從今後全軍上下和衷共濟着想,推你坐主帥這把交椅。
另外,我也得将話兒說在頭裡:我紅娘子是苦裡生,苦裡長,和你們完全不同。
我既敢造反,就一反到底,甯可死在戰場上,決不中途後退。
我要替天下窮百姓舒口氣,也要為天下女流之輩争口氣。
你們兄弟倘若半路上想洗手不幹或有别的打算,咱們就随時分開,各行各路。
” 李信聽了這些又明快又果決的話,深受感動,同時對紅娘子愈加敬佩。
他向他的弟弟望一眼,見李侔也很動容,随即站起來,口氣決斷地說: “好,我聽你的,不再推辭!我們一定和衷共濟,一反到底,義無反顧。
我李信兄弟倘若中途變卦,背衆求榮,猶如此柱!”他唰一聲拔出魚腸劍,砍在柱上,有一指那麼深,震得屋梁上積塵飛落。
紅娘子拔出一支箭,激昂慷慨地說:“我同兩位李公子同走一條路,一心向前闖,縱有千難萬險,誓死永不變。
倘有三心二意,天誅地滅,鬼神不容,猶如此箭!”随即将箭杆一撅兩斷,投到地上,接着說:“今日準備不及。
從明日一早起,打你的‘李’字大旗。
” 李信又說:“你的‘紅’字大旗早先打出,已經為東西三四百裡内百姓所熟知,也為官兵練勇所畏懼。
我看不妨仍打着你的‘紅’字大旗,下邊再分打前、後、左、右、中等各隊小旗,旗色各别。
” 紅娘子想了一下,把眼睛一瞪,笑着說:“你說的什麼話?自古以來,哪有一軍不打主帥大旗之理?軍有主帥,不打主帥大旗便是旗号不正。
大公子,你還想留個退路麼?” 李信隻好說:“好,聽你的話,明日換‘李’字大旗!” 她立刻叫來一名親兵,命他将剛才決定的事兒傳知全軍。
随後聽見老營大門外一片歡騰,又聽見馬蹄聲分頭奔出村莊。
紅娘子的精神非常振奮,再也坐不下去,對李信兄弟說她要去城内看看,出老營上馬而去。
李信的心中當然也很不平靜,在火邊來回踱了幾步,忽然停住,對他的兄弟說: “德齊,你馬上回家去吧。
事到如今,祖宗墳墓不必管了,至于土地房舍,全部家産,原都是身外之物,叫大奶、二奶都不要留戀。
你将不能不毀家起義的道理,好生勸解她們。
你回去速作準備,必須全家随軍,不可遲誤,坐待滅門之禍。
家中财産如何分散給族中窮人和附近佃戶,如何召集鄉裡子弟從軍,你自己做主去辦,必要時問你嫂子。
剛才提到的各色隊旗,也要快辦。
大奶的書子你看了沒有?” 李侔點點頭,面露苦笑。
李信說:“唉,她平時深明事理,如今卻糊塗得可憐!我們兄弟倆已經被逼至此,隻有毀家起義,一反到底,别無他途。
她,她卻勸我們懸崖勒馬,歧路回車!” 李佯說:“嫂子本是明朝開國功臣之後,出身于世代簪纓之旅,遇到這樣毀家造反的大事,心中糊塗起來,不足為奇。
” “你千萬要勸說嫂子,要
四、在韓崗附近的三百名騎兵立即撤回老營西邊的五裡鋪街上等候,老營出發後再跟着出發。
五、在通往開封大道上的幾批塘撥騎兵,繼續巡邏偵察,到黃昏時集合一起,趕到圉鎮休息。
--紅娘子清清楚楚地下完了以上命令之後,回到屋中,重新在火邊坐下,向李信笑着問: “七爺帶來的人馬也出發吧?” 李信說:“當然出發。
他們還得走在大軍前邊,先一步趕回去,好替大軍安排好駐紮地方,準備茶水晚飯。
” “請大公子下令吧。
” 李信感到很奇怪,問道:“剛才不都是你親自下令麼?” 紅娘子在火上搓着手,笑着說:“七爺不是我的部将,我怎麼敢那樣僭妄?” 李信忽然笑了,叫着說:“嗨,沒想到你這個江湖出身的巾帼英雄竟有這麼多的心眼兒!你是全軍之主,你不敢下令,這是怎麼說的?難道從我們李家寨來的人馬就不是在你紅帥的麾下?” “不管你怎麼說,我決不下令。
你李公子不下令,這幾百人停在這兒不能出發,贻誤軍機,可追究不到我的頭上。
” 李信無可奈何,隻好自己吩咐李俊率領從李家寨來的人馬火速動身。
他另外又派了兩個家丁,飛馬回府,告訴湯夫人,他同二公子馬上随同紅帥的人馬一起回李家寨,請湯夫人吩咐家人趕快準備人馬駐地、酒肉供應、騾馬草料等事。
“那第二件事嘛,”紅娘子站起來,接着剛才的話題說,“我看,既然大公子起義了,就應該請大公子做主帥,我做副帥。
今後人馬增多,有原來跟我起義的,有現在杞縣起義的,有從李家寨來的,以後來投軍的不知會有多少。
我是大名府長垣縣人,在本地百姓眼中終是個外省人。
你做主帥,一則利于号召豫東百姓,二則利于全軍上下和、和……” 李侔幫她說:“和衷共濟。
” 紅娘子笑着說:“噢,就是這個意思!” 李信苦笑說:“我這個人你還不知?我不幸生逢末造①,原想‘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②。
為擔心桑梓糜爛,才向富家大戶們勸赈救荒,不意竟惹出大禍。
官府豪紳必欲置我于死地,硬将我逼上梁山。
剛上梁山,你們還嫌不夠,又要來一個‘黃袍加身’③,推我為主帥。
這頭把交椅我是決不坐的。
” ①末造--行将衰亡的朝代。
②苟全……諸侯--諸葛亮的話。
③黃袍加身--趙匡胤為奪取後周江山,在陳橋驿制造兵變,将士們将黃袍加在他的身上,擁他為帝。
紅娘子又笑着說:“其實,像你這樣的宦門公子,又是舉人老爺,單有官府豪紳陷害也不能将你逼上梁山,多虧大夥兒造反的窮百姓狠狠地推你一把。
上邊有人逼,下邊有人推,你才造了反。
大夥兒看的對:你不反便隻有死路一條。
你現在不肯坐第一把交椅,怕什麼?難道你還能造個半截兒反?” 李信搖搖頭,說:“笑話,笑話。
說實在的,我誠心願意做你的軍師,替你出謀劃策,報答你的厚意。
可是提到做主帥,我決不敢當。
” “真的?……我明白你的心思!哈哈,說穿了,不過兩點:第一點,你的名望大,不願意做這個賊首,樹大招風,惡名遠揚。
第二點,雖然你如今被大勢所迫,萬不得已,隻好造反,可是你總是忘不下你李府上什麼‘世受國恩’呀,忘不下你是大明朝的舉人呀,等等。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像你這樣的宦門公子,堂堂舉人,讀了一肚子聖賢書,喝了幾大桶墨汁兒,造起反來,自然不會像我們窮百姓幹脆利索。
你又要造他明朝的反,又一時不能将舊情一刀斬斷。
大公子,你說實話,我猜透了你的心思麼?我可是個喜歡說直話的人!” 李信又苦笑說:“不管你怎麼說,說幾句挖苦話也不要緊,反正我不做主帥是真。
軍中原有主帥,威信素著,何必換個主帥?” 紅娘子收了笑容,默思片刻,又說:“大公子,我把話再說清楚一點,成不成你一言而定。
我擁戴你做主帥,我自己做副帥,并不是我自己不能夠統兵打仗,非找個靠山不可。
我是想,這豫東是你的家鄉,由你做主帥就利于咱們号召饑民起義,比單靠我這個外省來的踩繩女子強得多。
再說,大公子,今後你們李家寨的子弟,圉鎮一帶的子弟,杞縣本土和鄰縣的子弟,來投軍的一定很多,還由我做主帥,他們未必就心中服氣。
他們平日眼中隻有你李公子,哪會對我這個江湖賣解的女流之輩真心擁戴!若是你大公子做主帥,我的手下人沒有誰會有二心。
我是從眼下在杞縣一帶号召饑民着想,從今後全軍上下和衷共濟着想,推你坐主帥這把交椅。
另外,我也得将話兒說在頭裡:我紅娘子是苦裡生,苦裡長,和你們完全不同。
我既敢造反,就一反到底,甯可死在戰場上,決不中途後退。
我要替天下窮百姓舒口氣,也要為天下女流之輩争口氣。
你們兄弟倘若半路上想洗手不幹或有别的打算,咱們就随時分開,各行各路。
” 李信聽了這些又明快又果決的話,深受感動,同時對紅娘子愈加敬佩。
他向他的弟弟望一眼,見李侔也很動容,随即站起來,口氣決斷地說: “好,我聽你的,不再推辭!我們一定和衷共濟,一反到底,義無反顧。
我李信兄弟倘若中途變卦,背衆求榮,猶如此柱!”他唰一聲拔出魚腸劍,砍在柱上,有一指那麼深,震得屋梁上積塵飛落。
紅娘子拔出一支箭,激昂慷慨地說:“我同兩位李公子同走一條路,一心向前闖,縱有千難萬險,誓死永不變。
倘有三心二意,天誅地滅,鬼神不容,猶如此箭!”随即将箭杆一撅兩斷,投到地上,接着說:“今日準備不及。
從明日一早起,打你的‘李’字大旗。
” 李信又說:“你的‘紅’字大旗早先打出,已經為東西三四百裡内百姓所熟知,也為官兵練勇所畏懼。
我看不妨仍打着你的‘紅’字大旗,下邊再分打前、後、左、右、中等各隊小旗,旗色各别。
” 紅娘子想了一下,把眼睛一瞪,笑着說:“你說的什麼話?自古以來,哪有一軍不打主帥大旗之理?軍有主帥,不打主帥大旗便是旗号不正。
大公子,你還想留個退路麼?” 李信隻好說:“好,聽你的話,明日換‘李’字大旗!” 她立刻叫來一名親兵,命他将剛才決定的事兒傳知全軍。
随後聽見老營大門外一片歡騰,又聽見馬蹄聲分頭奔出村莊。
紅娘子的精神非常振奮,再也坐不下去,對李信兄弟說她要去城内看看,出老營上馬而去。
李信的心中當然也很不平靜,在火邊來回踱了幾步,忽然停住,對他的兄弟說: “德齊,你馬上回家去吧。
事到如今,祖宗墳墓不必管了,至于土地房舍,全部家産,原都是身外之物,叫大奶、二奶都不要留戀。
你将不能不毀家起義的道理,好生勸解她們。
你回去速作準備,必須全家随軍,不可遲誤,坐待滅門之禍。
家中财産如何分散給族中窮人和附近佃戶,如何召集鄉裡子弟從軍,你自己做主去辦,必要時問你嫂子。
剛才提到的各色隊旗,也要快辦。
大奶的書子你看了沒有?” 李侔點點頭,面露苦笑。
李信說:“唉,她平時深明事理,如今卻糊塗得可憐!我們兄弟倆已經被逼至此,隻有毀家起義,一反到底,别無他途。
她,她卻勸我們懸崖勒馬,歧路回車!” 李佯說:“嫂子本是明朝開國功臣之後,出身于世代簪纓之旅,遇到這樣毀家造反的大事,心中糊塗起來,不足為奇。
” “你千萬要勸說嫂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