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關燈
是的,如今二公子在外邊倒好。

    前幾天二公子常來監獄看你,我心裡老是嘀咕,二公子跟紅娘子也認識,萬一被他們捏個罪名,下到獄裡,那他們就會毫無顧慮,為所欲為啦。

    ” 監獄裡和街巷中正打三更。

    李信很需要冷靜地把眼前的事情通盤想想,為可能出現的危險作個打算。

    他打個哈欠,說:“老九,已經夜深啦。

    管他天塌下來,我要睡覺了,你也去休息吧。

    萬一有緊急動靜,快來說一聲。

    ”老九退出,回頭悄聲囑咐一句:“大公子,你老可千萬警醒一點啊!”随即關上門,把門鎖上。

    李信現在最擔心的是,黃昏時那些派駐監獄的衙役可能受了知縣的密谕或受了仇家的收買,趁着紅娘子攻城之際将他殺害,事後宣稱他“乘機越獄,當場格殺斃命”。

    他環顧鬥室,苦于連一根可以做武器使用的棍棒也沒有,而火筷子又輕又小,完全無用。

    他後悔剛才沒有暗中托老九給他送一件什麼武器,他不惜多給銀子。

    他在心中歎口氣,埋怨自己說: “唉,我竟然如此臨事思慮不周!” 然而他感到幸運的是,他的手铐已經取掉了,這使他在危急時有施展武藝自衛的可能,也增添了他的膽量。

    他的目光落到那隻惟一的木凳子上,仿佛看見了一件十分重要的武器。

    他立刻打定主意:如果那些衙役們前來殺他,他就用這隻木凳子首先打倒第一個沖進來的家夥,趁跟在後邊的衙役們驚駭遲疑的刹那之間,奪過來一件兵器。

    他相信隻要他奪到一把刀或劍,縱然他腳拖重鐐,有十個八個衙役一齊撲上來也不會将他奈何。

    當然,他也想到,倘若城池不能迅速被攻破(他不敢作此希望!),知縣和仇家必然使衆多的衙役向他圍攻,直到将他殺死。

    但是,他深信在他死之前,他會看見街役們在他的獄室門口紛紛倒地,死傷一片。

    想到一場兇猛厮殺和戰死,他沒有任何恐懼,心中反而充滿了慷慨激昂的情緒。

     忽然,從西門外傳來了一聲炮響,震得窗紙索索作聲。

    緊接着,一片呐喊攻城的聲音和連續的大炮聲、小銳聲,震天動地。

    李信幾乎忘記了腳上鐵鐐,從床上一躍而下,抓起木凳,隔着門縫傾聽,屏息等待着那些準備殺害他的衙役們向他的囚室奔來。

    他懷着十分緊張的心情谛聽着城上和城外的銑炮聲和呐喊聲,也谛聽着院中的腳步聲。

    過了片刻,他忽見門縫一亮,随即又看見火光照亮了四室的窗紙。

    火光起後,他聽見從城中幾個地方傳過來成群人的喊叫: “紅娘子破城啦!破城啦……” 他猛然感到欣慰,但同時也想到衙役們可能在這混亂的時候前來殺他。

    他緊握木凳,擺好迎戰架勢,由于縣城已破而使他的勇氣增添十倍,不自覺地吐出來一句話: “好,來吧,來吧!” 城中突然顯得奇怪的緊張和寂靜。

    城頭上沒有厮殺,街巷中沒有戰鬥,因而聽不見喊殺聲和哭叫聲,也不再聽見銑炮聲。

    隻是聽見監獄附近的街巷中有紛亂奔跑的腳步聲、馬蹄聲,夾雜着緊張而短促的說話聲:“出東門!出東門!快跑!”這一陣人馬剛剛過去,随即有一陣馬蹄聲自西奔來,同時有人在馬上高聲傳呼: “全城父老兄弟姐妹聽知!我們是紅娘子的人馬,進城來隻殺官,隻殺兵,不殺百姓。

    全城百姓不要驚慌!要緊閉大門,不許亂跑,不許窩藏官兵!” 這傳呼聲到十字街口分開,有的向南,有的向北,有的繼續向東,于是城中幾處街道上都有這内容相同的傳呼。

    李信不覺高興地說: “好,全城都占了!” 他的這句話剛出口,一陣腳步聲奔進了監獄後院。

    李信聽見有許多人從他的囚室前邊奔過,爬上房坡,用繩子跳進監獄後的僻靜小巷中逃走。

    正在這紛亂當兒,忽然聽見有人在開他的四室的鐵鎖。

    他大聲喝問: “誰!?” 一個顫抖的、熟悉的聲音回答一個“我”字,随即将囚室的門打開了。

    李信看見老九将囚室門推開後來不及說話,回頭就跑;跑了十來步,從地上拾起一把大刀,跑過來向李信的面前一扔,轉身又跑。

    李信趕快丢掉木凳,握刀在手,當門而立,等待着紅娘子的人馬進來。

    他的心中奇怪:怎麼城破得這樣容易? 前院大牢裡的鐵鐐走動聲,砸鐵鐐和砸鐵鎖聲,響成一片。

    李信突然聽見有一群人沖進監獄大門,進人前院,同時有幾個聲音喊着:“快往後院,救大公子!救大公子!”随即有一群人來到後院,直向他的囚室奔來。

    他猛地看清,那跑在最前邊的是李侔,身穿箭袖短襖,腰束戰帶,手握寶劍,背有勁弓,腰有箭囊,頭纏紅绫,代替了文人方巾。

    跟在李侔背後的是四五十個家丁、仆人,他們的後邊還有一大群人。

    李作到了他的面前,大聲說: “哥!大家來救你出獄!” 李信沒料到李佯果然參與此事,而且是同紅娘子一起來了。

    兄弟活着重見,使他的心中摹然一喜,但同時一種世家公子的本能使他又驚又急,帶着責備的口氣說: “你你你……” 李佯向左右人吩咐說:“快把大爺的腳鐐砸開!” 李信終于從口裡沖出一句話:“德齊,我做夢也沒有想到你跟紅娘于一起破城!” “不破城救不了哥,隻好走這一着棋。

    ” “唉唉,你年輕,做事太魯莽了!” 家丁中有人帶着錘子,請李信坐在地上,很快将腳鐐砸開,又扶着他站起來。

    李信望着李作問: “紅娘子現在何處?” “她正在尋找狗官。

    ” “二弟!事已至此,我不再抱怨你們。

    你快去告訴紅娘子,聽我三句話:一,不要殺朝廷命官!二,不要傷害百姓!三,要趕快打開倉庫赈濟饑民!” “紅娘子全都明白。

    她馬上就來見你。

    ”李侔轉向一個家人說:“快扶着大爺到外邊上馬!” 李信揮手說:“我的腿腳很好,不用扶我。

    ”他向一個在身旁侍候的家丁問:“有好的寶劍沒有?” 另外一個仆人立刻搶前一步,雙手捧上一柄寶劍,說:“這是大爺常用的那柄魚腸劍①,我們替大爺帶來啦。

    ”李信将刀交給仆人,将劍鞘系在束腰的絲縧上,然後拔出閃着寒光的魚腸劍,說聲“走吧”,就在一大群年輕強悍的仆人、家奴和家丁的簇擁中向前院走去。

    這時監獄的後院和前院中亂紛紛地到處是人,還有人陸續走進監獄大門,不斷地有聲音問:“李公子在哪裡?出來了麼?”一群百姓擋住了通往前院的路,争着要看看李信。

    李作仗劍在前開路,一邊推開衆人,一邊大聲說: ①魚腸劍--古名劍的一種,又名蟠鋼劍、松文劍。

    古人制劍,不用純鋼。

    大概由于鋼鐵化學成分的作用,制成的這種寶劍上現出來自然的黯色花紋,類似魚腸,故名魚腸劍。

     “鄉親們,多謝大家相助,破了縣城,救出了家兄。

    請鄉親們讓開路,讓家兄到外邊趕快上馬!” 人們一聽到李侔的說話,明白那被簇擁在中間的就是李信,立刻從四面八方湧了過來,把李信兄弟和他們的随從團團圍住,紛紛叫着:“李公子!李公子!”李信早已心中奇怪:這些人并不是紅娘子的人,而全是莊稼人和市井貧民小販打扮,拿的武器形形色色,有根子,有扁擔,有糞叉,有菜刀和殺豬刀,隻有少數人拿着真正的刀、槍、劍、戟和鋼鞭。

    現在這些人如此熱情,圍得他水洩不通,不能前進一步,使他深受感動,問李侔: “這些鄉親們是從哪裡來的?” 李侔回答說:“這都是城裡城外的饑民。

    他們一聽說紅娘子要破城救你,都暗中串連,裡應外合,所以不用吹灰之力就把城破了。

    ” 擠在近處的人群中有一個人大聲說:“李公子!你為赈濟我們饑民坐牢,被害得好苦。

    不是你的赈濟,我們早餓死了!” 另一個聲音說:“李公子,造反吧!事到如今,你老①不造反也不行啦。

    ” ①你老--河南人對第一二人稱不用“您”字表示尊敬,而用“你老”。

     第三個聲音說:“我們大夥兒既然替紅帥的義軍做了内應,開了城門,又打開班房救出你老,就不打算再做朝廷百姓。

    我們都要跟着紅帥造反了。

    你老造反吧,造反吧!不造反,你老在杞縣休想活命。

    反吧!反吧!直反到北京城去!” 周圍擁擠的百姓越來越多,一片聲地勸他造反。

    他明白衆人都是出自好心,怕他再落入官府之手,與李作白送性命。

    平日李信連做夢也沒有夢到這樣場面,心中十分激動,滿眶熱淚,兩頰上的肌肉陣陣痙攣,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他雖然明白,目前由于李作和紅娘子一起破城劫獄,已經使他處于騎虎難下的局面,非反不可,但是他馬上下不了這個決心。

    他的父親雖然曾經犯了向魏忠賢稱頌功德的罪,但畢竟是明朝大臣,祖父也做過朝廷官吏,祖母和母親都受過朝廷浩封,他自己又是舉人,不管朝廷如何無道,他的家庭都是“世受國恩”,隻能盡忠朝廷,不能作朝廷叛臣。

    幾千年頑固統治着士大夫思想的忠孝二字,直到此刻,還在繼續像無形的枷和繩索一樣套在他身上。

    縱然他可以抛掉祖宗家産,但是他不願做父母和祖宗的不孝逆子,不願做朝廷的“反賊”。

    他雖然口裡不說出來,實際上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