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跪在皇後的面前哭勸,又命袁妃去勸。

    但周後仍然不肯進膳。

    他在乾清宮坐立不安,既為國事沒辦法焦急,也為明天的千秋節焦急。

    後來,眼看快黃昏了,他派皇宮中地位最高的太監王德化将一件貂褥,一盒糖果,送到坤甯宮。

    王德化跪在周後面前遞上這兩件東西,然後叩頭說: “娘娘!皇爺今日因為國事大不順心,一時對娘娘動了脾氣,事後追悔不已。

    聽到娘娘未用午膳,皇上在乾清官坐立不安,食不下咽,連文書也無心省覽。

    明日就是娘娘的千秋節,嘉定伯府的太夫人将要人宮朝賀,六宮娘娘和奴婢們都來朝賀。

    懇娘娘為皇上,為大夫人,也為明日的千秋節勉強進一餐吧!” 周後有很長一陣沒做聲,王德化也不敢起來。

    她望望那件捧在宮女手中的貂褥,忽然認出來是信王府中的舊物,明白皇上是借這件舊物表示他決不忘昔年的夫妻恩情,又想着明日她母親将人宮朝賀,熱淚簌簌地滾落www.tianyashUku.com下來,然後對王德化說: “你回奏皇上,就說我已經遵旨進膳啦。

    ” “娘娘陛下萬歲!”王德化叫了一聲,叩頭退出。

     周後盡管心中委屈,卻一刻沒有忘掉她明天的生日。

    雖說因為國運艱難,力戒鋪張,但宮内宮外的各項恩賞和宮中酒宴之費,估計得花銷三四萬銀子,對皇上隻敢說兩萬銀子,不足之數由她私自拿出一部分,管宮莊①的太監頭子孝敬一部分。

    她将坤甯宮掌事太監劉安叫到面前,問道: ①宮莊--壟斷在皇家手中的大量土地統稱皇莊,其中直接歸坤甯宮及其他宮所有的稱為宮莊。

     “明天的各項賞賜都準備好了麼?” 劉安躬身說:“啟奏娘娘陛下,一切都準備好了。

    ” 周後又問:“那些《金剛經》可寫成了?” 管家婆①吳婉容從旁邊躬身回答:“原來寫好的一部經卷已經裝演好了,今日上午送進宮來。

    因娘娘陛下心中不快,未敢恭呈禦覽。

    其餘的二十部,今日黃昏前都可以敬寫完畢,連夜裝潢,明日一早送進宮來,不誤陛下賞賜。

    ” ①管家婆--即明代後妃宮中衆宮女的頭兒。

    見本書第一卷第827頁注釋。

     周後輕聲說:“呈來我看!” 吳婉容躬身答應一聲“遵旨!”向旁邊的宮女們使個眼色,自己退了出去。

    一個宮女趕快用金盆捧來溫水,跪在皇後面前,另外兩個宮女服侍她淨手。

    吳婉容也淨了手,然後捧着一個長方形的紫檀木盒子進來,到周後面前跪下,打開盒蓋。

    周後取出經卷,眼角流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經卷是折疊式的,前後用薄闆裱上黃緞,外邊正中貼一個古色絹條,用恭楷寫着經卷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打開經卷,經文是寫在裱過的黃色細麻紙上,字色暗紅,字體端正,但筆力婉弱,是一般女子在書法上常有的特點。

    周後用極輕的聲音讀了開頭的幾句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抵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 她顯然面露喜色,掩住經卷,交給旁邊一個宮女,對劉安稱贊說:“難得這都人有一番虔心!” 劉安躬身說:“她能發願刺血寫經,的确是對佛祖有虔誠,對娘娘有忠心。

    ” 周後轉向管家婆問:“我忘啦,這都人叫什麼名字?可賞賜了麼?” 吳婉容跪奏:“娘娘是六宮之主,大事就操不完的心,全宮中的都人在一萬以上,自然不容易将每個名字都記在心中。

    這個刺血寫經的都人名叫陳順娟。

    前天奉娘娘懿旨,說她為娘娘祈福,刺血寫成《金剛經》一部,忠心可嘉,賞她十兩銀子。

    奴婢已叫都人劉清芬去英華殿稱旨賞賜。

    陳順娟叩頭謝恩,祝頌娘娘陛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 周後又說:“另外那二十個刺血寫經的都人,每人賞銀五兩。

    她們都是在宮中吃齋敬佛的,不茹腥葷,每人賞賜蜜餞一盒。

    陳順娟首先想起來為本宮千秋節發願刺血寫經,做了别的都人表率,可以格外賞她虎眼窩絲糖一盒。

    ” “是,領旨!”吳婉容叩頭起身,退立一旁。

     劉安跪下奏道:“啟奏娘娘陛下,隆福寺和尚慧靜定在明日自焚,為皇爺、皇後兩陛下祈福,諸事都已安排就緒。

    ” 周後在幾天前就知道此事,滿心希望能成為事實,一則為崇祯和她的大明的國運祈福,二則顯示她是全國臣民愛戴的有德皇後,連出家人也甘願為她舍身盡忠,三則皇上必會為此事心中高興。

    她望望劉安,輕輕歎息一聲,說: “沒想到和尚是方外之人,也有這樣忠心!他可是果真自願?” 劉安說:“和尚雖然超脫塵世,遁入空門,到底仍是陛下子民。

    忠孝之心,出自天性,出家人也無例外。

    慧靜因知皇爺焦勞天下,廢寝忘食,娘娘陛下也日夜為皇爺分憂,激發了他的忠義之心,常常誦經念咒,祈禱國泰民安。

    今值皇後陛下千秋節将臨,如來佛祖忽然啟其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①心,願獻肉身,為娘娘祈福,這樣事曆朝少有。

    況和尚肉身雖焚,卻已超脫生死,立地成佛,這正是如來所說的‘人無餘涅-而滅度之’②的意思。

    ” 周後心中高興,沉默片刻,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必下懿旨阻止了。

    ” 劉安又說:“娘娘千秋節,京師各寺、觀③的香火費都已于昨天賞賜。

    隆福寺既有和尚自焚,應有格外賞賜布施,請陛下谕明應給銀兩若于,奴婢道辦。

    ” 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語音譯,義澤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教所謂真性、佛性。

     ②人無餘涅-而滅度之--意即人于不生不死,除滅化度(連用佛法感化超度也不需要了)。

    這是佛教妄想死後人于“不生不死”的境界。

     ③觀--讀去聲。

    道教的廟宇稱為觀。

     周後心中無數,說:“像這樣小事,你自己斟酌去辦,用不着向我請旨。

    ” 劉安說:“這隆福寺是京中名刹,也很富裕,不像有些窮廟宇等待施舍度日。

    不論賞賜布施多少,都是娘娘天恩;賞的多啦,也非皇爺處處為國節儉之意。

    以奴婢看來,可以格外恩賞香火費兩千兩,另外賞二百兩為慧靜的骨灰在西山建塔埋葬。

    ” 周後點點頭,沒再說話。

    她在心中歎息說:“如今有宮女們虔心敬意地刺血寫經,又有和尚獻身自焚,但願能得西天佛祖鑒其赤誠,保佑我同皇上身體平安,國事順遂!” 劉安叩頭退出,随即以皇後懿旨交辦為名,向内庫領出兩千二百兩銀子,自己扣下一千兩,差門下太監謝誠送往隆福寺去,囑長老智顯老和尚給一個兩千二百兩銀子的領帖。

    謝誠又扣下五百兩銀子,隻将七百兩銀子送去。

    智顯老和尚率領全體和尚叩謝皇後陛下天恩,遵照劉安囑咐寫了收領帖交謝誠帶回。

    智顯長老确實不在乎這筆銀子,他隻要能夠同坤甯宮保持一條有力的引線就十分滿意,何況因舉行和尚自焚将能收到至少數萬兩銀子的布施。

     次日,三月二十八日,皇後的生日到了。

     天色未明,全北京城各處寺、觀,鐘磬鼓樂齊鳴,僧、道為皇後誦經祈福。

    萬壽山(景山)西邊的大高玄殿和紫禁城内的英華殿,女道士們和宮女們為着表現對皇後特别忠心,午夜過後不久就敲鐘擊磐,誦起經來。

    從五更起,首先是太子,其次是諸皇子、皇女,再其次是各宮的妃、嫔、選侍等等,來到各色宮燈摧燦輝煌、禦煙缥缈、異香撲鼻的坤甯宮中,在鼓樂聲中向端坐在正殿寶座上的皇後朝賀。

    在崇祯的衆多妃嫔中,隻有袁妃有資格進人殿内行禮,其餘的都按照等級,分批在丹墀上行禮。

    前朝的妃子都是長輩,禮到人不到。

    懿安皇後是皇嫂,妯娌夥本來可以來熱鬧熱鬧,但她是一個年輕的寡婦,一則怕遇到崇祯也來,叔嫂間見面不方便,二則她一向愛靜,日常不是寫字讀書,便是焚香誦經,所以也不來,隻派慈慶宮的兩位女官送來幾色禮物,其中有一件是她親手寫在黃絹上的《心經》①,裝-精美。

    周後除自己下寶座拜謝之外,還命太子代她赴慈慶宮拜謝問安。

    田妃滴居啟祥宮省愆,不奉旨不能前來,隻好自稱“罪臣妾田氏”上了一封賀箋。

    皇五子慈煥由奶子抱着,後邊跟着一群小太監和宮女,也來朝賀。

    周後雖然平日對田妃的侍寵驕傲感到不快,兩宮之間曾經發生過一些風波,但是前日田妃因李國瑞的事情蒙譴,她心中暗暗同情,是她們的家運和國運将她們的心拉近了。

    如今看見田妃的賀箋和五皇子,她不禁心中難過。

    她把慈煥抱起來放在膝上,玩了一陣,然後吩咐奶子和宮女們帶他往禦花園玩耍。

     ①《心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一陣行禮之後,天色已經大亮了。

    周後下了寶座,更衣,用膳。

    稍作休息,随即有坤甯宮的管家婆吳婉容請她将各地奉獻的壽禮過目。

    這些壽禮陳列在坤甯宮的東西龐中,琳琅滿目。

    在宮内,除舒安皇後和幾位長輩太妃的禮物外,有崇須各宮妃嫔的禮物。

    宦官十二監各衙門掌印太監。

    六個秉筆太監、宮中六局執事女官、以及乾清宮、坤甯宮、慈慶宮、承乾宮、翊坤宮、鐘粹宮等重要官中的掌事太監和較有頭臉的宮女、太子和諸皇子、皇女的乳母,都各有貢獻,而以王德化和秉筆太監們最有錢,進貢的東西最為名貴。

    東廠提督和一些重要太監、在京城以外的帶兵太監和監軍太監、太和山提督太監、江南織造太監,也都是最有錢的,貢物十分可觀。

    所有在外太監,他們的貢物都是在事前準備好,幾天前送進宮來。

    周後随便将禮物和貢物看了看,便回到正殿,接受朝賀。

    當時宮裡宮外的太監和宮女約有兩萬左右,但是有資格進人坤甯宮院中跪在丹揮上向皇後叩頭朝賀的太監不過一千人,宮女和各宮乳母不過四五百人。

    太監和宮女中有官職的,像處廷一樣,都有品級。

    今日凡是有品級的,都按照宮中制度穿戴整齊,從坤甯宮院内到東、西長街,一隊一隊,花團錦簇,香風飄蕩。

    司禮監掌印太監俗稱内相,在宮中的地位如同外朝的宰相,所以首先是王德化向皇後行三跪九叩大禮,其次是東廠提督太監曹化淳,然後按衙門和品級叩拜賀壽,山呼萬歲。

    太監行禮以後,女官照樣按宮中六局衙門和品級行禮,最後是各宮奶母行禮。

    坤甯宮院内的鼓樂聲和贊禮聲,坤甯宮大門外的鞭炮聲,混合一起,熱鬧非常。

    足足鬧騰了半個多時辰,一陣朝賀才告結束。

    周後回到坤甯宮西暖閣,稍作休息,由宮女們替她換上大朝會冠服,懷着渴望和辛酸的心清等候着母親進宮,但是也同時挂心隆福寺和尚自焚的事,怕有弄虛作假,成了京師臣民的笑柄。

    她将劉安叫到面前,問道: “隆福寺的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