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改日見敬軒請罪。

    ”他跳上烏龍駒,揚鞭欲走,又回頭叮咛一句:“你們把話說過之後,立刻回營,不可在此多留。

    ” 雙喜和張鼐等幾位小将和衆多親兵們雖都上了馬,卻憋着一肚子氣,向已經來到半裡以内的張可旺投了一眼,又不約而同地望着劉宗敏。

    闖王看出來大家的意思,對宗敏說: “捷軒,咱們走吧。

    ” 劉宗敏臉色鐵青,胡須戟張,雙眼圓睜,望着闖王說:“就這樣便宜他們?不行!張敬軒不顧大局,實在混蛋!咱們不能讓張可旺和馬元利這兩個小雜種活着回去!” 自成的心中也很氣憤,臉色也是鐵青的,但是竭力鎮靜自己,說:“捷軒,不要這樣。

    咱們同敬軒的賬以後算;如今忍耐一時,不要撕破臉皮。

    ” “還不撕破臉皮?他八大王既然無情,咱們也照他的樣兒行事!” 闖王說:“他無情,咱們不能無義。

    如今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咱們還不很清楚。

    二虎相鬥,必有一傷,正中楊嗣昌的心懷。

    在目前應以大局為重,同張敬軒能夠不撕破臉皮就不撕破臉皮。

    算啦,趕快跟我回營,不可耽誤!” 劉芳亮說:“闖王,我看不如把張可旺、馬元利二人擒住,一則給敬軒一點教訓,二則作為人質,使他不敢派兵追趕。

    ” 闖王搖頭說:“不要撕破臉皮。

    有我在,敬軒就不敢貿然來追。

    一旦撕破臉皮,就沒有回旋餘地了。

    ” 田見秀在一旁說:“此時要以大局為重,不可造次。

    ” 宗敏忍下一口氣,把大手一揮,憤憤地說:“好吧,以大局為重,這筆賬日後再算!” 闖王同衆人剛離開,張可旺等已經到廟門前了。

    見此情形,他們知道所設的圈套已經走風,不禁大驚。

    張可旺害怕自己吃虧,并不下馬,向袁宗第拱手問道: “漢舉叔,闖王仁伯怎麼見小侄來到突然走了?” 袁宗第拱手還禮,說:“實在對不起。

    敝營中出了急事,闖王同捷軒、玉峰二位隻好趕快轉去。

    請賢侄回去代闖王拜複敬帥:不恭之外,務乞海涵,改日前來謝罪。

    ” 張可旺又恨又愧,張目結舌,不知說什麼話好。

    馬元利在一旁笑着說: “真是湊巧!貴營中出了什麼事兒,這樣緊急?” 劉芳亮回答說:“現在還不清Www.Tianyashuku.com楚。

    隻知事情很急,非闖王速回營中不可。

    空勞你們兩位遠迎,實非得已,萬望不要見怪。

    ” 張可旺冷笑說:“奇怪!奇怪!” 袁宗第對劉芳亮使個眼色,又對張可旺和馬元利一拱手,說聲“對不起,對不起”,率領衆人策馬而去。

     李自成回到營盤時,營中所有的帳篷都已拆掉,各種軍需都收拾好了,放在騾子身上,全體将士和眷屬都做好了随時可戰可走的準備。

    山口守兵很多,各執弓矢火铳在手。

    高一功、李過同高夫人立馬山口,等候闖王。

    闖王問道: “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夫人回答說:“王吉元回來隻說出‘闖王中計’四個字,别的話沒說出就斷氣了。

    據山頭上望風的弟兄禀報,近處山谷中似有人馬移動。

    看來敬軒定有吞并之意,給吉元知道了。

    既然這樣,此地不可久留,速走為上。

    ” 闖王憤憤地歎一口氣,決定趕快拉走,保全老八隊留下的這點根子不被吃掉。

    劉宗敏等有些人忍不住罵張獻忠,他沒做聲。

    在站隊當兒,他走到廟前看王吉元的屍首,心中十分難過。

    十二年來,多少貧苦出身的小夥子,懷着忠肝義膽,随他起義,在他的眼前灑盡了熱血死去,吉元又是一個!闖王左右的親兵親将都懷着滿腔悲憤,含着眼淚,默默地望着死者。

    片刻過後,自成歎息說: “吉元雖死,重于泰山!” 雙喜和幾個小将不約而同地說:“我們定要替吉元報仇!” 闖王回顧左右,輕聲說:“要學吉元的榜樣,不光是想着報仇。

    ” 他知道王吉元的寶劍已經在路上失落,隻好吩咐将吉元的劍鞘摘下,交給高夫人保存,作為“念物”,然後命人趕快挖個坑,将死者埋葬。

    等袁宗第和劉芳亮回到營中,闖王立刻率領全營人馬動身。

     當時向東、南兩方都駐有張獻忠的西營人馬,李自成隻能從原路向西北拉走。

    但是房縣、竹山、竹溪各縣城内和重要鄉鎮關隘都紮有官軍,沿四川省邊界各隘口也紮有官軍。

    李自成的部隊人數既少,又加四面皆敵,隻能逃往房縣以西荒無人煙的大山裡邊。

    在出商洛山以後曾天天盼望同張獻忠會師,共禦官軍,打破楊嗣昌的“圍剿”部署,沒想到剛剛見到獻忠,竟幾乎遭了毒手,不得不倉皇離開。

     為怕獻忠追趕,部隊不停地趕路,直到第二天上午,已經逃出二百裡以外,才在荒山中紮營休息,并等候一部分掉隊的步兵。

    下一步怎麼辦,李自成和親信大将們商議結果,隻有一個上策,就是把人馬分散開,既躲官軍,又躲獻忠,保住部隊不被消滅,以後待機而動,重新大幹。

     在這裡休息兩天,人馬尚未分開。

    掉隊的步兵隻有一部分找回來,其餘的不知去向。

    第三天上午,出去巡邏的騎兵回營禀報,說十裡外出現了一支官軍,共有四五十人,正向這邊走來;官軍的四個騎兵在前探路,離小隊相離三裡以上。

    李自成想着這隊官軍背後可能有大隊官軍,命全營立刻準備打仗或轉移地方。

    他親自帶着李過、吳汝義、雙喜和張鼐,還有大批親兵,策馬奔往幾裡外的小路上察看敵情。

     李自成轉過一個山包,同四個在前探路的官軍相遇。

    相隔不到二百步。

    那四個人吃了一驚,略一猶豫,繼續策馬前進。

    張鼐取弓要射,李過趕快用手勢制止。

    四個人奔到闖王面前五六丈遠時,翻身下馬,為頭的小校趕快趨前幾步,跪下說道: “闖王!我家帥爺特命二大人來見闖王,尋找多日,今日方才尋到。

    小的給闖王請安!”随即伏地叩頭。

     自成害怕中計,既不下馬,也不還禮,神色冷峻,說:“起來吧,不用行禮。

    你家帥爺是誰?你怎麼知道我是闖王?” 小校站起來躬身又手回答:“闖王雖不認識小的,小的卻在榮陽大會時見過闖王。

    我家帥爺姓王,從前是十三家的一個首領,如今駐兵均州。

    ” 闖王恍然明白,說道:“啊,你是不敢稱你家帥爺的名諱!他可是王光恩麼?” “是,闖王。

    ” “二大人是誰?是光興麼?” “是,闖王。

    ” 自成用鼻孔冷笑一聲說:“哼,你們一投降朝廷,連稱呼也變了!從前你們向光興叫二掌盤子的、二掌家的,又叫二帥,如今叫二大人!” “回闖王,如今也叫他二大人,也叫他二帥。

    ” “光興現在哪裡?” “馬上就到。

    ” “他來見我何事?” “小的隻聽說我家帥爺命他帶上書信一封并有密話面談,其他一概不知。

    ” “你們來了多少人?” “一共五十個人。

    ” “是不是大隊人馬尚在後邊?” “請闖王休要疑心,确實并無别的人馬。

    ” 自成望着李過說:“你帶着弟兄們往前去迎,我回營中等候。

    ” 闖王說罷,就帶着吳汝義、雙喜和張鼐以及親兵們轉回營去。

    不到一頓飯的時候,王光興來到了。

    闖王用冷冷淡淡的态度站在帳篷外邊,劉宗敏等重要将領都各回帳中,暫不與他見面周旋。

    王光興是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一見自成就滿臉堆笑,趕快作揖叫着: “李哥,你盤在這個僻靜地方,叫小弟好找!小弟本打算回均州去了,昨日忽然聽到百姓說你盤在這兒,小弟才有緣前來拜谒。

    李哥近來可好?” “托福,一切還好。

    令兄可好?” “托闖王大哥的福,他也很好,諸事尚稱順遂。

    ” 闖王笑一笑,說:“是的呀,你們都做了官,自然諸事順遂,不像我們這樣日夜提防官軍,不得安生。

    ” 王光興沒有聽明白自成說這話含有挖苦意味,趕快說:“家兄命小弟來見李哥也正是為着這事,想使李哥與貴營全體将士從今後不再東西奔竄,不得安生。

    ” “啊?……請,請到帳中叙話。

    ” “請稍等一下,李哥。

    ”王光興向他的親兵一招手,說道:“把禮物送這邊來!” 登時有人牽騾馱子,有人牽馬,來到闖王面前。

    王光興笑着說: “我來的時候,家兄知道李哥困難,特意叫小弟帶來幾石雜糧,幾十匹綢緞,還有五百兩銀子,都馱在騾子上,另外還給李哥一匹戰馬。

    這實在不成敬意,隻算是千裡敬鵝毛,望李哥笑納。

    ”說畢,深深地躬身作揖。

     闖王還禮,說道:“承令兄不棄,命賢弟遠來相看,愚兄已是感激不盡。

    又蒙厚賜,更不敢當。

    不過我這裡确實困難,賢弟既然遠道送來,我就權且收下,改日定要重謝。

    ” 闖王随即吩咐老營總管将糧、銀等物收下。

    他把王光興讓進帳中,坐下之後,笑着問道: “老弟此來,有何見教?” 王光興先不說話,取出王光恩的書信和楊嗣昌的谕降書遞給闖王。

    自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