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周山左手攬辔,右手提鞭,目不轉睛地注視着緩辔而來的袁宗第。
他看見宗第頭戴鋼盔,身穿鐵甲,外罩紫羔皮猩紅鬥篷,左腿邊挂着竹節鐵鞭,背上插着寶劍,另外帶有弓。
箭,實在威風凜凜。
他雖然看見宗第把不上十名的親兵留在半裡外,隻帶一名親兵來川中同他會面,一面暗中感到高興,一面仍不免心驚膽戰。
兩馬相距不到十步,周山勉強賠笑拱手說: “漢舉哥,一年多不見,你近來好呀!嫂子也好吧?” 宗第拱手還禮,笑着說:“彼此,彼此。
子高,你帶來這麼多人站在背後,弓上弦,刀出鞘,吹胡子瞪眼睛的,什麼意思?看樣子你不是來同我會面私談投降的事,是賺我‘單刀赴會’,好捉我去獻功吧,是不是!” 周山的心中怦怦亂跳,哈哈大笑,回答說:“漢舉哥把我周子高看成了什麼樣人!請千萬不要多心。
古人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
弟雖無害兄之意,但也不得不防備兄有害弟之心。
倘若你确有投降誠意,就請在此歃血為盟,對天發誓,共擒自成夫婦和劉宗敏,為國除害。
” “公雞、白酒可曾預備?” “已經預備齊全。
” 周山向後一招手,從那二十名騎兵中走出兩騎,一人仗劍提酒,一人拿刀提雞,來到他的左右。
站在他背後的親兵也一手仗劍,一手擎着盤子,催馬來到前邊。
這是按照周山的預定計策,看周山舉杯為号,同周山一齊動手,活捉宗第;如不能活捉,就趁他措手不及時将他殺掉。
這三個人都是從許多人中挑選的彪形大漢,武藝出衆。
袁宗第一看見這種情形,心中暗暗罵道:“好小子,原來玩的是這個詭計!”他對自己背後的一名親兵使個眼色,便催馬向前幾步。
他的親兵也催馬向前,緊靠他的左邊,手握雙刀,圓睜怒目,注視敵人。
袁宗第的馬頭同周山的馬頭相距不過三尺,勒馬立定,故意裝做不曾在意,說道: “快拿血灑!” 立刻,周山的親兵們就馬鞍上斬了白公雞頭,将雞血灑在酒中,捧到他和周山的兩個馬頭的中間。
就在這大家緊張得要停止呼吸的片刻,那個捧着盤子的親兵平日深知袁宗第是李闖王手下的有名虎将,禁不住雙手震顫。
宗第微微一笑說: “别害怕,今日我們是結盟嘛,又不是打仗。
子高,請舉杯,我同你對天明誓!” 周山也說聲“請”!剛伸出一隻手端起杯子,袁宗第的手已經像閃電似的從盤子上離開,拿起十二斤重的竹節鐵鞭打死了周山的一個親兵。
第二個剛到身邊,又一鞭打下馬去,腦漿開花。
宗第的親兵在同時沖上前去,砍翻了一個敵人。
周山舉刀向宗第砍來,宗第用鐵鞭一格,隻聽當嘟一聲,那把鬼頭大刀飛出一丈開外。
他正要策馬逃跑,被宗第追上,用左手一抓,擒了過來。
但一瞬之間那十八名騎兵已經沖到,将宗第團團圍住,要奪回周山。
同時,鑼聲急響,周山埋伏在一裡外山坳中的步兵和騎兵發出一聲呐喊,齊向川中奔來。
近來,李自成利用商洛山平靜無戰事,将各營将士輪番抽調來老營操練,凡沒有輪到抽調的都在駐地加緊操練。
每次抽調來老營的隻有三百人,同老營的部分将士混合一起,操練五天。
在五天裡邊,不但操練騎射和諸般武藝,更着重操演陣法,目的是要将士們養成聽金鼓和看今旗而左右前後進退的習慣,在戰鬥中部伍不亂。
今天當闖王來到演武場時,操練剛開始不久。
李過站在将台上,手執令旗,正在指揮騎兵變化隊形,由圓陣變為方陣。
自成站在将台上觀看,覺得還是不夠迅速和整齊。
近兩三年,老的戰馬死傷大多,新添的戰馬平素缺乏訓練,隻慣于騰躍奔馳,飛越障礙,不習慣列隊整齊,随金鼓聲進退有序。
騎兵操演畢,李過下令叫大家全都下馬步操,讓将士們熟悉金鼓和旗号。
果然,改成步操,在變化隊形時就整齊多了。
自成叫雙喜和随他來的親兵們都參加隊伍步操,重新從聞鼓前進和聞鑼而退這一個最基本的動作開始。
李過手中的令旗一揮,數百人的部隊變成了一字長蛇陣。
令旗又一揮,将台下鼓聲大震,數百人整整齊齊地大步前進,并無一人左顧右盼。
除刷、刷、刷的腳步聲外,一點兒人語聲和輕輕的咳嗽聲都沒有。
這一批人是三天前才調來操練的,其中有少數是新弟兄,已經有這麼好的成績,使闖王滿心高興。
校場的盡頭是一道幹涸的小河床,每當山洪暴發時就成了洪流,一到幹旱時就滴水不見,隻有大大小小的無數亂石。
近來西北風連吹幾天,把附近高處的積雪吹到了幹河床上,加上打掃校場時也把雪抛了進去,所以如今河床中看不見亂石,隻見白雪成壟成堆。
當橫隊走到校場盡頭時,李過手中的令旗一揮,鼓聲突止,鑼聲代起,橫隊轉身而回。
他手中的令旗又向上連揮兩下,向左右擺了三擺,橫隊變成三路縱隊,繼續在鼓聲中向着将台前進。
當縱隊進到校場中心時,李過向李闖王問道: “要他們停下來變化陣法麼?” 闖王問:“除圓陣和方陣以外,還學會了什麼陣法?” “會三疊陣,還不很熟。
” “不用操演陣法,令他們轉身前進吧。
” 李過又将令旗連揮兩下,縱隊重新變成一字橫隊;令旗又一揮,橫隊迅速後轉。
當橫隊又進到校場邊時,李過正要揮動令旗,卻被闖王用手勢阻止,因而司鑼的小校不敢鳴鑼,而司鼓的小校隻得繼續擂鼓。
旗鼓官心中惶惑,頻頻偷看李過眼色。
李過明白叔父的意思,用嚴峻的眼色瞥旗鼓官一眼,說道:“用力擂鼓!”旗鼓官馬上從司鼓的小校手中奪過鼓槌,拼命擂得鼓聲震天。
谷可成是這三百人的領隊将官,手執小令旗走在前邊。
當他面朝着将台時,他随時依照李過手中的旗号指揮部隊;當他背朝着将台時,便根據鑼鼓聲指揮部隊。
這時聽見鼓聲繼續催趕前進,他同将士們都疑惑李過也許沒看見已到了校場邊沿,不能再前。
人們互相望望,有的人還回頭望望,原地踏步,等待可成下令。
可成回頭連望兩次,看見李過的令旗對他一揚,他恍然明白,也把令旗一揚,大聲喊出口令:“向前走!不許回顧!”橫隊舉着明晃晃的武器走進河床,踏上雪堆。
這些雪堆一般有半人深,淺處也有膝蓋深,下邊是大小不等的亂石。
部隊走過去相當困難,不斷地有人跌倒,但跌倒了就立刻爬起來繼續前進。
因為鼓聲很緊,而谷可成又高舉着令旗走在前邊,所以沒有人敢再回頭望或左顧右盼。
橫隊過了河床,一邊走一邊整好隊形,繼續向高低不平的荒原前進,直到聽見鑼聲,才向後轉。
回來時,因為河床上已經踏出雪路,沒人再跌跤,隊形也較為整齊。
随着李過的令旗揮動,橫隊又變成三路縱隊,直到将台前邊停下。
闖王臉色嚴峻,走下将台,先把雙喜從隊伍中喚出,狠狠地踢他一腳,喝令跪下,随即又喝令谷可成和他手下的幾名親随校尉一齊跪下。
他對雙喜和谷可成等一幹受責罰的将校看了一眼,然後望着全體參加操練的将士說: “自古常勝之師,全靠節制号令。
節制号令不嚴,
他看見宗第頭戴鋼盔,身穿鐵甲,外罩紫羔皮猩紅鬥篷,左腿邊挂着竹節鐵鞭,背上插着寶劍,另外帶有弓。
箭,實在威風凜凜。
他雖然看見宗第把不上十名的親兵留在半裡外,隻帶一名親兵來川中同他會面,一面暗中感到高興,一面仍不免心驚膽戰。
兩馬相距不到十步,周山勉強賠笑拱手說: “漢舉哥,一年多不見,你近來好呀!嫂子也好吧?” 宗第拱手還禮,笑着說:“彼此,彼此。
子高,你帶來這麼多人站在背後,弓上弦,刀出鞘,吹胡子瞪眼睛的,什麼意思?看樣子你不是來同我會面私談投降的事,是賺我‘單刀赴會’,好捉我去獻功吧,是不是!” 周山的心中怦怦亂跳,哈哈大笑,回答說:“漢舉哥把我周子高看成了什麼樣人!請千萬不要多心。
古人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
弟雖無害兄之意,但也不得不防備兄有害弟之心。
倘若你确有投降誠意,就請在此歃血為盟,對天發誓,共擒自成夫婦和劉宗敏,為國除害。
” “公雞、白酒可曾預備?” “已經預備齊全。
” 周山向後一招手,從那二十名騎兵中走出兩騎,一人仗劍提酒,一人拿刀提雞,來到他的左右。
站在他背後的親兵也一手仗劍,一手擎着盤子,催馬來到前邊。
這是按照周山的預定計策,看周山舉杯為号,同周山一齊動手,活捉宗第;如不能活捉,就趁他措手不及時将他殺掉。
這三個人都是從許多人中挑選的彪形大漢,武藝出衆。
袁宗第一看見這種情形,心中暗暗罵道:“好小子,原來玩的是這個詭計!”他對自己背後的一名親兵使個眼色,便催馬向前幾步。
他的親兵也催馬向前,緊靠他的左邊,手握雙刀,圓睜怒目,注視敵人。
袁宗第的馬頭同周山的馬頭相距不過三尺,勒馬立定,故意裝做不曾在意,說道: “快拿血灑!” 立刻,周山的親兵們就馬鞍上斬了白公雞頭,将雞血灑在酒中,捧到他和周山的兩個馬頭的中間。
就在這大家緊張得要停止呼吸的片刻,那個捧着盤子的親兵平日深知袁宗第是李闖王手下的有名虎将,禁不住雙手震顫。
宗第微微一笑說: “别害怕,今日我們是結盟嘛,又不是打仗。
子高,請舉杯,我同你對天明誓!” 周山也說聲“請”!剛伸出一隻手端起杯子,袁宗第的手已經像閃電似的從盤子上離開,拿起十二斤重的竹節鐵鞭打死了周山的一個親兵。
第二個剛到身邊,又一鞭打下馬去,腦漿開花。
宗第的親兵在同時沖上前去,砍翻了一個敵人。
周山舉刀向宗第砍來,宗第用鐵鞭一格,隻聽當嘟一聲,那把鬼頭大刀飛出一丈開外。
他正要策馬逃跑,被宗第追上,用左手一抓,擒了過來。
但一瞬之間那十八名騎兵已經沖到,将宗第團團圍住,要奪回周山。
同時,鑼聲急響,周山埋伏在一裡外山坳中的步兵和騎兵發出一聲呐喊,齊向川中奔來。
近來,李自成利用商洛山平靜無戰事,将各營将士輪番抽調來老營操練,凡沒有輪到抽調的都在駐地加緊操練。
每次抽調來老營的隻有三百人,同老營的部分将士混合一起,操練五天。
在五天裡邊,不但操練騎射和諸般武藝,更着重操演陣法,目的是要将士們養成聽金鼓和看今旗而左右前後進退的習慣,在戰鬥中部伍不亂。
今天當闖王來到演武場時,操練剛開始不久。
李過站在将台上,手執令旗,正在指揮騎兵變化隊形,由圓陣變為方陣。
自成站在将台上觀看,覺得還是不夠迅速和整齊。
近兩三年,老的戰馬死傷大多,新添的戰馬平素缺乏訓練,隻慣于騰躍奔馳,飛越障礙,不習慣列隊整齊,随金鼓聲進退有序。
騎兵操演畢,李過下令叫大家全都下馬步操,讓将士們熟悉金鼓和旗号。
果然,改成步操,在變化隊形時就整齊多了。
自成叫雙喜和随他來的親兵們都參加隊伍步操,重新從聞鼓前進和聞鑼而退這一個最基本的動作開始。
李過手中的令旗一揮,數百人的部隊變成了一字長蛇陣。
令旗又一揮,将台下鼓聲大震,數百人整整齊齊地大步前進,并無一人左顧右盼。
除刷、刷、刷的腳步聲外,一點兒人語聲和輕輕的咳嗽聲都沒有。
這一批人是三天前才調來操練的,其中有少數是新弟兄,已經有這麼好的成績,使闖王滿心高興。
校場的盡頭是一道幹涸的小河床,每當山洪暴發時就成了洪流,一到幹旱時就滴水不見,隻有大大小小的無數亂石。
近來西北風連吹幾天,把附近高處的積雪吹到了幹河床上,加上打掃校場時也把雪抛了進去,所以如今河床中看不見亂石,隻見白雪成壟成堆。
當橫隊走到校場盡頭時,李過手中的令旗一揮,鼓聲突止,鑼聲代起,橫隊轉身而回。
他手中的令旗又向上連揮兩下,向左右擺了三擺,橫隊變成三路縱隊,繼續在鼓聲中向着将台前進。
當縱隊進到校場中心時,李過向李闖王問道: “要他們停下來變化陣法麼?” 闖王問:“除圓陣和方陣以外,還學會了什麼陣法?” “會三疊陣,還不很熟。
” “不用操演陣法,令他們轉身前進吧。
” 李過又将令旗連揮兩下,縱隊重新變成一字橫隊;令旗又一揮,橫隊迅速後轉。
當橫隊又進到校場邊時,李過正要揮動令旗,卻被闖王用手勢阻止,因而司鑼的小校不敢鳴鑼,而司鼓的小校隻得繼續擂鼓。
旗鼓官心中惶惑,頻頻偷看李過眼色。
李過明白叔父的意思,用嚴峻的眼色瞥旗鼓官一眼,說道:“用力擂鼓!”旗鼓官馬上從司鼓的小校手中奪過鼓槌,拼命擂得鼓聲震天。
谷可成是這三百人的領隊将官,手執小令旗走在前邊。
當他面朝着将台時,他随時依照李過手中的旗号指揮部隊;當他背朝着将台時,便根據鑼鼓聲指揮部隊。
這時聽見鼓聲繼續催趕前進,他同将士們都疑惑李過也許沒看見已到了校場邊沿,不能再前。
人們互相望望,有的人還回頭望望,原地踏步,等待可成下令。
可成回頭連望兩次,看見李過的令旗對他一揚,他恍然明白,也把令旗一揚,大聲喊出口令:“向前走!不許回顧!”橫隊舉着明晃晃的武器走進河床,踏上雪堆。
這些雪堆一般有半人深,淺處也有膝蓋深,下邊是大小不等的亂石。
部隊走過去相當困難,不斷地有人跌倒,但跌倒了就立刻爬起來繼續前進。
因為鼓聲很緊,而谷可成又高舉着令旗走在前邊,所以沒有人敢再回頭望或左顧右盼。
橫隊過了河床,一邊走一邊整好隊形,繼續向高低不平的荒原前進,直到聽見鑼聲,才向後轉。
回來時,因為河床上已經踏出雪路,沒人再跌跤,隊形也較為整齊。
随着李過的令旗揮動,橫隊又變成三路縱隊,直到将台前邊停下。
闖王臉色嚴峻,走下将台,先把雙喜從隊伍中喚出,狠狠地踢他一腳,喝令跪下,随即又喝令谷可成和他手下的幾名親随校尉一齊跪下。
他對雙喜和谷可成等一幹受責罰的将校看了一眼,然後望着全體參加操練的将士說: “自古常勝之師,全靠節制号令。
節制号令不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