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如何能臨敵取勝?平時練兵,不但要練好武藝,也要練好聽從号令。
人人聽從号令,一萬個人一顆心,一萬人的心就是主将的心,這樣就能夠以少勝多,無堅不摧。
嶽家軍和戚家軍就是因為人人聽号令,所以無敵。
臨敵作戰時倘若鼓聲不停,前面就是有水有火,也得往水裡火裡跳;若是鳴鑼不止,前面就是有金山銀山,也要立刻退回。
在擂鼓前進時,若是有人回顧,就得立刻斬首。
當大小頭領的回顧,更不可饒。
為什麼要立即斬首呢?因為正當殺聲震天、矢石如雨的時候,有一人回顧,就會使衆人疑懼,最容易動搖軍心。
特别是你們做頭領的,弟兄們的眼睛都看着你們,關系更為重要,所以非斬不可。
”他又看着谷可成等人說:“今日隻是操練,不是臨陣打仗,再說我事前也沒有三令五申,所以我不予重責。
以後操練時隻要擂鼓不止,再有回頭看的,定打軍棍。
起來吧,繼續操練!” 李自成跳上烏龍駒,準備回老營。
那馬近來特别有精神,也特别調皮,現在一經主人騎上,便振鬣嘶嗚,前腿騰空,後腿直立,好像要騰人雲霄而去。
闖王左手勒緊辔頭,右手用力抽了兩鞭,才使它倔強地打個轉身,落下前腿,但還要在地面上刨着前蹄,不斷地昂首噴鼻,聲如獅吼,過了片刻才安靜下來。
自成讓馬頭對着将士們,又說道: “總之一句話,你們要練成習慣,在戰場上隻看旗号,隻聽金鼓。
倘若旗号和戰鼓催你們前進,就是主将口說要你們停止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口說要你們停止也不許依從。
大家肯依照旗号金鼓進退,就是大家共一雙眼睛,共一雙耳朵,共一個心。
能夠操練到這等地步,不論官軍如何衆多也不是我們敵手,縱然被包圍得鐵桶相似也能沖破,比武關險要十倍的地方咱們也闖得過去。
大家不要隻看見咱們眼前被困在商洛山中,隻有幾千人,馬匹不全,有些馬還不是戰馬。
隻要渡過這一段苦日子,一切都會有辦法。
不要幾年,我們會有幾十萬精兵,一個精兵會有兩三匹好戰馬,輪番休息。
可是光有人有馬也不行,還要訓練成節制嚴明的部隊。
日後遇到像漢水和淮河這樣大河,對岸有敵兵防守,不用浮橋,不用船隻,隻要令旗一展,戰鼓一擂,萬騎争渡,沒一騎敢踟蹰不前。
高闖王在世時候,我們常常談論有朝一日一定要操練成這樣精兵,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今後我們要是不能繼承高闖王遺志,不能練成這樣一支精兵,我們還有什麼出息?打的什麼江山?說什麼救民水火?連我這個‘闖’字旗也就别打了!” 自成說畢,勒轉馬頭,把鞭子一揚,烏龍駒向山寨奔去。
雙喜的肚子裡含着委屈,同親兵們策馬跟随。
回到老營,自成命李強立刻點齊三十名親兵,随他出發。
高夫人覺得詫異,問道: “有什麼事,這樣緊急?” 他說:“漢舉今日上午要活捉周山,到如今不得馬蘭峪消息。
我怕他恃勇吃虧,親自去看看。
” 高夫人沒再說話,趕快把他的綿甲取來,幫他穿上。
袁宗第用左手把周山按在馬鞍上,右手揮舞鐵鞭,打得敵人紛紛倒下。
他的九名親兵已經飛馳來到,同敵人展開混戰。
敵人雖然沒有了周山指揮,但他們多是周山的死黨,拼命要奪回周山,并且仗恃人多,眨眼間大隊援軍就會趕到,所以厮殺得非常兇猛。
宗第的目的在擒周山,趁着大隊官軍未到,大吼一聲,連打死兩個敵人,對左右親兵們說了一聲“随我來”!自己在前開路,擋者不死即傷。
他的馬快,四蹄騰空而去。
敵人因顧慮保全周山,不敢施放亂箭。
周山雖然也是個大個子,自幼練過武藝,但被袁宗第一隻左手按在馬鞍上,動彈不得。
他向宗第懇求說: “漢舉哥,難道就不念昔日的交情麼?” 宗第回答說:“老子今日隻論公事,對你這個該死叛賊,還有什麼私交可講!” 過了川谷已經半裡路了。
這時,袁宗第身後的十名親兵死傷殆盡,幾百敵人猛追不放。
因為左手在按着周山,他不能取弓箭射殺追兵。
他的留在一裡外的四十名騎兵被周山埋伏的二百名步兵截住,正在混戰,不得過來。
他想着隻要能殺開一條血路再走不遠,自己的人馬趕來接應,他就可以将周山交别人送回山寨,回頭來殺退官軍。
但是他的戰馬正在飛奔,突然中箭,狂跳起來,轉個身栽倒下去,把他和周山都抛到地上。
周山趁勢在地上打個滾身,滾出一丈開外。
袁宗第迅速從地上跳起,追趕的騎兵已經沖到相距隻有三十步遠。
為首的是一員敵将,手執長槍,伏着身子,準備馬到跟前便一槍将他刺死。
袁宗第從地上跳起來的時候本有意追上周山,将他一鞭打死,但就在同一個刹那之間,他知道來不及了,便以快得像閃電般的動作取出弓箭,把敵将射下馬去,又連着兩箭射死了兩個敵人。
敵騎驚駭,踟蹰不前。
前邊的三匹戰馬因無人收住缰繩,已奔到宗第身邊。
他抓住一匹戰馬飛身騎上,大喝一聲,舉起鐵鞭,向敵騎叢中沖去。
袁宗第的那四十名騎兵經過一陣惡戰,已經殺散了伏兵,剩下的不到一半,由小校白旺率領,奔救宗第。
雖然袁宗第單人獨騎,但是他殺起了性子,勇氣百倍,簡直不把官兵放在眼裡。
剛才因為左手用力按着周山,沒法痛快厮殺;現在他一手使鞭,一手使劍,猛不可擋。
他一路揮舞着鞭和劍直穿敵軍而過,到了川裡,救出了兩個身負重傷、仍在同一群敵人死鬥的親兵。
他帶着他們,重新殺回,恰遇着白旺所率領的騎兵殺到,會合一起。
他向白旺問: “你剩下多少弟兄?” “還剩下十七個人,派了一個人回去搬兵,十六個人跟在身邊。
” “好,随我來,縻住①敵人,不讓他們跑掉!” ①糜住--用繩子拴住牲口不使跑掉。
此處作“拖住”解。
在宗第想來,這時候如果他率領左右人突圍出去,奔回馬蘭峪,當然十分容易,但是這樣就太便宜了敵人。
他決定拖住敵人,等候援兵。
估計自己的大隊騎兵在半個時辰内就會趕到,撐過這一陣,勝利穩在手心。
由于他自己的人數很少,又全是騎兵,隻利在開闊地方流動作戰,于是他在前開路,又殺回川中。
官軍的步騎兵都集中在川中,那一股被白旺殺退的步兵也回到川中,企圖把袁宗第四面圍定,将他捉到。
宗第率領着他的一小隊騎兵在敵人中穿來穿去,使敵人隻能呐喊逞威,不能近身。
他拿眼睛到處尋找,多麼希望再看見周山,然而卻尋找不到!片刻間,周山又出現了。
騎着馬,帶着大約三百名生力軍回到戰場。
原來他從袁宗第的手中逃脫以後,騎着馬回去調兵,走不到二三裡,遇到一位守備帶着一營步兵前來增援。
他的膽子壯起來,勒馬而回。
已經有點疲困的官軍見了援軍來到,士氣複振,喊聲震天,鼓聲動地,從四面向袁宗第的小股人馬緊圍上來。
宗第一眼看見周山,眼睛一瞪,差點兒眼眶瞪裂,胡須戟張,大罵一聲,正要殺開官軍直取周山,卻聽見白旺在背後說道: “将爺,莫大意。
咱們人馬太少,快出水吧。
” 袁宗第向左
人人聽從号令,一萬個人一顆心,一萬人的心就是主将的心,這樣就能夠以少勝多,無堅不摧。
嶽家軍和戚家軍就是因為人人聽号令,所以無敵。
臨敵作戰時倘若鼓聲不停,前面就是有水有火,也得往水裡火裡跳;若是鳴鑼不止,前面就是有金山銀山,也要立刻退回。
在擂鼓前進時,若是有人回顧,就得立刻斬首。
當大小頭領的回顧,更不可饒。
為什麼要立即斬首呢?因為正當殺聲震天、矢石如雨的時候,有一人回顧,就會使衆人疑懼,最容易動搖軍心。
特别是你們做頭領的,弟兄們的眼睛都看着你們,關系更為重要,所以非斬不可。
”他又看着谷可成等人說:“今日隻是操練,不是臨陣打仗,再說我事前也沒有三令五申,所以我不予重責。
以後操練時隻要擂鼓不止,再有回頭看的,定打軍棍。
起來吧,繼續操練!” 李自成跳上烏龍駒,準備回老營。
那馬近來特别有精神,也特别調皮,現在一經主人騎上,便振鬣嘶嗚,前腿騰空,後腿直立,好像要騰人雲霄而去。
闖王左手勒緊辔頭,右手用力抽了兩鞭,才使它倔強地打個轉身,落下前腿,但還要在地面上刨着前蹄,不斷地昂首噴鼻,聲如獅吼,過了片刻才安靜下來。
自成讓馬頭對着将士們,又說道: “總之一句話,你們要練成習慣,在戰場上隻看旗号,隻聽金鼓。
倘若旗号和戰鼓催你們前進,就是主将口說要你們停止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口說要你們停止也不許依從。
大家肯依照旗号金鼓進退,就是大家共一雙眼睛,共一雙耳朵,共一個心。
能夠操練到這等地步,不論官軍如何衆多也不是我們敵手,縱然被包圍得鐵桶相似也能沖破,比武關險要十倍的地方咱們也闖得過去。
大家不要隻看見咱們眼前被困在商洛山中,隻有幾千人,馬匹不全,有些馬還不是戰馬。
隻要渡過這一段苦日子,一切都會有辦法。
不要幾年,我們會有幾十萬精兵,一個精兵會有兩三匹好戰馬,輪番休息。
可是光有人有馬也不行,還要訓練成節制嚴明的部隊。
日後遇到像漢水和淮河這樣大河,對岸有敵兵防守,不用浮橋,不用船隻,隻要令旗一展,戰鼓一擂,萬騎争渡,沒一騎敢踟蹰不前。
高闖王在世時候,我們常常談論有朝一日一定要操練成這樣精兵,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今後我們要是不能繼承高闖王遺志,不能練成這樣一支精兵,我們還有什麼出息?打的什麼江山?說什麼救民水火?連我這個‘闖’字旗也就别打了!” 自成說畢,勒轉馬頭,把鞭子一揚,烏龍駒向山寨奔去。
雙喜的肚子裡含着委屈,同親兵們策馬跟随。
回到老營,自成命李強立刻點齊三十名親兵,随他出發。
高夫人覺得詫異,問道: “有什麼事,這樣緊急?” 他說:“漢舉今日上午要活捉周山,到如今不得馬蘭峪消息。
我怕他恃勇吃虧,親自去看看。
” 高夫人沒再說話,趕快把他的綿甲取來,幫他穿上。
袁宗第用左手把周山按在馬鞍上,右手揮舞鐵鞭,打得敵人紛紛倒下。
他的九名親兵已經飛馳來到,同敵人展開混戰。
敵人雖然沒有了周山指揮,但他們多是周山的死黨,拼命要奪回周山,并且仗恃人多,眨眼間大隊援軍就會趕到,所以厮殺得非常兇猛。
宗第的目的在擒周山,趁着大隊官軍未到,大吼一聲,連打死兩個敵人,對左右親兵們說了一聲“随我來”!自己在前開路,擋者不死即傷。
他的馬快,四蹄騰空而去。
敵人因顧慮保全周山,不敢施放亂箭。
周山雖然也是個大個子,自幼練過武藝,但被袁宗第一隻左手按在馬鞍上,動彈不得。
他向宗第懇求說: “漢舉哥,難道就不念昔日的交情麼?” 宗第回答說:“老子今日隻論公事,對你這個該死叛賊,還有什麼私交可講!” 過了川谷已經半裡路了。
這時,袁宗第身後的十名親兵死傷殆盡,幾百敵人猛追不放。
因為左手在按着周山,他不能取弓箭射殺追兵。
他的留在一裡外的四十名騎兵被周山埋伏的二百名步兵截住,正在混戰,不得過來。
他想着隻要能殺開一條血路再走不遠,自己的人馬趕來接應,他就可以将周山交别人送回山寨,回頭來殺退官軍。
但是他的戰馬正在飛奔,突然中箭,狂跳起來,轉個身栽倒下去,把他和周山都抛到地上。
周山趁勢在地上打個滾身,滾出一丈開外。
袁宗第迅速從地上跳起,追趕的騎兵已經沖到相距隻有三十步遠。
為首的是一員敵将,手執長槍,伏着身子,準備馬到跟前便一槍将他刺死。
袁宗第從地上跳起來的時候本有意追上周山,将他一鞭打死,但就在同一個刹那之間,他知道來不及了,便以快得像閃電般的動作取出弓箭,把敵将射下馬去,又連着兩箭射死了兩個敵人。
敵騎驚駭,踟蹰不前。
前邊的三匹戰馬因無人收住缰繩,已奔到宗第身邊。
他抓住一匹戰馬飛身騎上,大喝一聲,舉起鐵鞭,向敵騎叢中沖去。
袁宗第的那四十名騎兵經過一陣惡戰,已經殺散了伏兵,剩下的不到一半,由小校白旺率領,奔救宗第。
雖然袁宗第單人獨騎,但是他殺起了性子,勇氣百倍,簡直不把官兵放在眼裡。
剛才因為左手用力按着周山,沒法痛快厮殺;現在他一手使鞭,一手使劍,猛不可擋。
他一路揮舞着鞭和劍直穿敵軍而過,到了川裡,救出了兩個身負重傷、仍在同一群敵人死鬥的親兵。
他帶着他們,重新殺回,恰遇着白旺所率領的騎兵殺到,會合一起。
他向白旺問: “你剩下多少弟兄?” “還剩下十七個人,派了一個人回去搬兵,十六個人跟在身邊。
” “好,随我來,縻住①敵人,不讓他們跑掉!” ①糜住--用繩子拴住牲口不使跑掉。
此處作“拖住”解。
在宗第想來,這時候如果他率領左右人突圍出去,奔回馬蘭峪,當然十分容易,但是這樣就太便宜了敵人。
他決定拖住敵人,等候援兵。
估計自己的大隊騎兵在半個時辰内就會趕到,撐過這一陣,勝利穩在手心。
由于他自己的人數很少,又全是騎兵,隻利在開闊地方流動作戰,于是他在前開路,又殺回川中。
官軍的步騎兵都集中在川中,那一股被白旺殺退的步兵也回到川中,企圖把袁宗第四面圍定,将他捉到。
宗第率領着他的一小隊騎兵在敵人中穿來穿去,使敵人隻能呐喊逞威,不能近身。
他拿眼睛到處尋找,多麼希望再看見周山,然而卻尋找不到!片刻間,周山又出現了。
騎着馬,帶着大約三百名生力軍回到戰場。
原來他從袁宗第的手中逃脫以後,騎着馬回去調兵,走不到二三裡,遇到一位守備帶着一營步兵前來增援。
他的膽子壯起來,勒馬而回。
已經有點疲困的官軍見了援軍來到,士氣複振,喊聲震天,鼓聲動地,從四面向袁宗第的小股人馬緊圍上來。
宗第一眼看見周山,眼睛一瞪,差點兒眼眶瞪裂,胡須戟張,大罵一聲,正要殺開官軍直取周山,卻聽見白旺在背後說道: “将爺,莫大意。
咱們人馬太少,快出水吧。
” 袁宗第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