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一場春雪過後,商洛山中天氣驟暖。

    桃花已經開放;杏花已經凋謝;楊柳冒出嫩葉,細長的柔條在輕軟的東風中搖曳。

     自從去年七月下旬官軍的幾路進犯受挫以後,再沒有組織力量進犯,隻是用重兵将四面的險關和隘口封鎖,防止李自成突圍出去,與張獻忠互相呼應,并想将李自成困死在商洛山中。

    李自成的将士們經過一個秋天和冬天,瘟疫已經過去了,不但沒有如鄭崇儉所期待的軍心瓦解,反而士氣更旺,大家急不可待地要殺出山去,大于一番。

    新近傳來些不好的戰争消息,說張獻忠在瑪瑙山大敗,幾乎被俘;又說楊嗣昌限期三個月剿滅獻忠,已經調集了幾省的十幾萬大軍雲集在川、陝、鄂交界地區,重新對張獻忠布置好嚴密包圍。

    李自成不相信張獻忠就會給官軍消滅,但是也不能不考慮萬一獻忠不幸被消滅了怎麼好呢?到那時,楊嗣昌豈不立刻将大軍移到商洛山來?他決計在最近突圍出去,決不坐等楊嗣昌騰出了雙手向他猛撲。

     他已經派出了不少細作,打探官軍在商洛山周圍的部署情況,以便決定一個巧妙的突圍辦法。

    李自成由于自己的人馬很少,希望不經艱苦血戰就能夠突圍成功。

    可惜,像這樣的突圍機會,似乎很難出現。

    他已經決定,倘若在一兩個月内找不到便宜機會,他拼着折損一部分将士也要突圍出去。

    再留在商洛山中不僅是等待挨打,而且糧食和布匹都十分困難,士氣也會因長期坐困而低落。

     每天,他一面用各種辦法探聽周圍的官軍動靜,一面抓緊時間苦苦練兵,準備随時抓機會血戰突圍。

     今天早飯後,他像往日一樣,騎馬出老營山寨,觀看将士操練,但是他挂心着今天的一件大事。

    他早已知道,崇視和楊嗣昌一時沒有兵力将他打敗或困死在商洛山中,已經将叛賊周山從山海關調回襄陽,由楊嗣昌召見一次,派來商州城中,設計誘降他的手下将領,首先差人暗見袁宗第。

    宗第遵照他的密計,故意與周山暗中勾搭,已有十數日了。

    昨天夜間,宗第悄悄地來老營見他,談了話就趕快回馬蘭峪去。

    當自成觀看将士操練時候,心中等待着從馬蘭峪來的消息。

    他雖然平日對宗第的武藝、膽氣和機警都很信得過,但是也怕宗第過于蔑視敵人,可能一時粗心,出現“萬一”。

    于是他悄悄地吩咐一個親兵,飛馬往馬蘭峪去。

     去年秋後,袁宗第病好以後,仍舊坐鎮馬蘭峪,與商州的官軍相持。

    劉體純從開封回來以後,在老營休息幾天,仍回馬蘭峪做袁的助手。

    今天早飯後,袁宗第把防守馬蘭峪的責任交給劉體純,率領五十名騎兵向商州方面奔去,要同叛賊周山在約好的地方會面。

     周山和宗第是小同鄉,在周山投降官軍之前,二人關系較密。

    周山從關外調回以後,除設法勾引李自成部下的小頭目外,在宗第的身上下了最大的賭注。

    經過許多曲折,他好不容易同宗第挂上了鈎,近半月來不斷有密使往還。

    周山同他約定在今日會面,對天盟誓。

    袁宗第答應在盟誓後三天之内将李自成夫婦和劉宗敏誘至馬蘭峪,一齊殺害,将三顆首級送往商州,而楊嗣昌同意保奏袁宗第做副總兵,以為獎賞。

     他們約會見面的地方離馬蘭峪有十五六裡,那兒山勢較緩,有一片丘陵地帶,中間橫着一道川谷。

    在大山中住得久的人,一到這裡,會感到胸襟猛一開闊,不禁叫道:“呀!這幾天寬地闊!”據說在一千年前,這川中終年有水,原是丹江的主要河源。

    後來陵谷變遷,這附近地勢擡高,河流改道,就成了一道幹涸的川谷,長不過十裡,寬處在一裡以上,而窄處隻有幾支。

    官軍和農民軍有個默契,雙方暫以這道川谷為界,倘有一方面的遊騎越過這個界線時就發生戰鬥。

    離川谷兩邊十裡以内,因地勢不夠險要,雙方都沒駐兵,隻有遊騎活動。

     他們事前約定,為提防洩露機密,來川中會面時各自的身邊隻許帶一個親随,其餘的親兵不能超過二十人,而且要離開半裡以外。

    周山原是極其狡猾的人,他既希望袁宗第真心投降,也防備自己上當。

    在今早他正要出發赴會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被他勾引的小頭目自馬蘭峪逃來,告訴他袁宗第決非真降,要他小心。

    他頓時改變辦法,派出一支伏兵,等待在會面時活捉宗第。

    宗第從馬蘭峪出發時尚未發現寨中逃走一個小頭目,沒料到事情已經起了變化。

    他仍按原來計策,在會見地點還有兩裡遠就叫四十名騎兵留下,不使周山看見,到必要時出來接應。

    在離會面地點半裡遠的地方,他遵照約定把另外九名弟兄留下來,隻帶了一名親兵去見周山。

    他想,原來約定各人可以帶二Www.tianyashuku.com十名親兵停在半裡外,他現在留在半裡外的還不足十個人,大概可以使周山格外放心。

    他很相信自己的勇力和武藝,也相信自己的好戰馬,壓根兒不把周山放在眼裡。

    周山雖然也隻帶一個親兵立馬在川中等他,但二十名挑選的騎兵在相距不到百步的地方一字兒排開,弓上弦,刀出鞘,如臨大敵。

    另外五十名騎兵和二百名步兵埋伏在不到半裡遠的山窩樹林中,一百名步兵埋伏在川谷的兩邊,隻等一聲鑼響就從林莽中跳出來截斷宗第的退路,将他活捉過來向朝廷獻功。

     一到川裡,袁宗第就看清楚周山有賺他就擒的詭計。

    這時如若他把手一招,那留在背後的九名親兵就會立刻策馬追上他,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毫無畏懼地向周山緩辔走去。

    在李自成的老八隊中,袁宗第不但是一員了不起的骁将,而且以孤膽英雄出名。

    在起義之初,他在自成的部下還不大為人所知,一次在作戰時單鞭獨騎沖人官軍陣中,手擒敵将而歸,獲得全隊上下的尊敬。

    在甘肅真甯縣湫頭鎮殲滅朝廷名将曹文诏一軍的著名戰役中,曹文诏雖然已被包圍,但厮殺了半天還沒有結果。

    前闖王高迎祥非常焦急,問誰能斬了曹文诏的掌旗官,奪得大旗回來。

    高闖王一語剛了,袁宗第飛騎而出,背後連親兵也不帶一個。

    曹文诏所率領的是幾千名關甯鐵騎,雖然死傷慘重,但士氣未衰,在土岡上布成一個圓陣,輪番休息,以待洪承疇的援軍趕來。

    曹文诏下馬坐在圓陣中央,正與幾個親信将領計議,忽然聽見一陣喧嚷之聲,猛擡頭,隻見一員敵将手使鐵鞭,已經沖入營門,擋者披靡,馬快如飛,一瞬間沖到面前。

    曹文诏大驚,立即上馬迎戰。

    但他剛上馬,袁宗第已經一鞭将他的掌旗官的腦袋同頭盔一齊打碎,奪得大旗,回馬而去。

    袁宗第剛殺出官軍營門,官軍從背後炮箭齊發,把宗第射下馬來。

    曹文诏追到,來不及傷害宗第性命,劉宗敏大吼一聲趕到,截住曹文诏厮殺,同時高迎祥和李自成督率兩三萬騎兵從四面發動猛攻,沖開了官軍圓陣。

    曹文诏左沖右突,不能殺出重圍,眼看就要被俘,在慌急中自刎而死。

    他的全軍也被殲滅。

    戰役結束後,高迎祥擺宴慶功,親自敬袁宗第三杯酒,拍着他的肩膀說:“漢舉,你真是一員虎将!”從此,袁宗第在高迎樣統率的聯軍中就以虎将出名。

    如今他看看周山背後的幾十名騎兵,從鼻孔裡輕輕地冷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