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調味品很簡單,主要靠鹽和梅子。
在醋發明之前,想吃酸味,就加點梅子進去。
據說段高宗命傅說為相時就拿鹽和梅兩種東西比賢相的重要。
朗誦畢,楊嗣昌一邊拜,一邊流淚,卻哽咽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賜過禦詩後,賜宴的儀式就算完畢,撤去酒肴。
光祿寺和鴻腫寺的官員們首先退了出去。
随即崇祯揮一下手,使太監們也退出去。
他叫楊嗣昌坐近一點,聲調沉重地說: “目今萬不得已,朕隻好讓先生遠離京城。
剿賊成敗,系于先生一身。
不知先生臨行前還有何話要對朕說?” 楊嗣昌站起來說:“臣以庸材,荷蒙知遇,受恩深重,惟有鞠躬盡瘁以報陛下。
然臣一離國門,便成萬裡;有一些軍事舉措,因保機密,難使朝廷盡知,不免蜚語橫生,朝議紛然,掣臣之肘。
今日臣向陛下辭行,懇陛下遇朝議掣肘時為臣做主,俾臣得竭犬馬之力,克竟全功。
” “本朝士大夫習氣,朕知之最悉。
先生可放心前去,一切由朕做主。
” 楊嗣昌又說:“兵法雲:‘兵貴勝,不貴久。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然以今日情勢而言,欲速勝恐不甚易。
必須使官軍先處于不敗之地,而後方可言進剿,方可言将逆賊次第殲滅。
” “如何方能使官軍先處于不敗之地?” “目前官軍将驕兵情,如何能以之制賊?微臣此去,第一步在整肅紀律,使三軍将士不敢視主帥如無物,以國法為兒戲,然後方可以顯朝廷之威重,振疲弱之士氣,向流賊大舉迸剿。
” 崇祯點頭說:“正該如此。
” 楊嗣昌又奏:“襄陽控扼上遊,绾毂數省,尤為豫楚咽喉,故自古為軍事重鎮,為兵家所必争。
萬一襄陽失,則不惟豫、楚大局不堪設想,甚巨上而川、陝,下而江南,均将為之震動。
臣到襄陽後,必先鞏固此根本重地,然後進剿。
總之,目前用兵,志欲其速,步欲其穩,二者兼顧,方為萬全。
至于其他詳細安排,俟臣到襄陽後再為條陳。
” “先生說得很是。
以目前剿賊軍事說,湖廣的襄陽确是根本重地,十分要緊。
”崇祯用手勢使楊嗣昌坐下,停一停,又說:“得先生坐鎮襄陽,指揮剿賊,朕稍可放。
隻是東虜勢強,怕他不待我剿賊成功,又将大舉人犯。
” “是,臣所慮者也正在此。
” “倘若東虜人犯,如何是好?” “遼東各地,北至黑龍江外,皆祖宗土地,滿洲亦中國臣民。
隻因萬曆季年,朝廷撫馭失策,努爾哈赤奮起為亂,分割蠶食,緻有今日。
以巨愚見,撫為上策。
隻有對東虜用撫,羁縻一時,方能專力剿賊。
俟流賊剿除,國家再養精蓄銳,對滿洲大張撻伐不遲。
” “我看傅宗龍未必能擔此重任。
” “臣之所以薦傅宗龍任本兵,隻是因為他熟知軍旅,非為議撫着想。
若将來對東虜議撫,陳新甲可擔此重任。
陳新甲精明幹練,實為難得人才。
” “卿當時何不薦陳新甲擔任本兵?” “陳新甲資望較淺,且非進士出身,倘若即任本兵,恐難免招緻物議。
現新甲已任總督,稍曆時日,皇上即可任他做本兵了。
” 崇祯點頭說:“過些時朕用他好了。
至于東虜方面,朕以後相機議撫。
望先生專意剿賊,不必分心。
流賊為國家腹心之憂,千斤重擔都在先生肩上。
” 楊嗣昌離開座位,跪下叩頭說:“臣世受國恩,粉身不足為報。
此去若剿賊奏捷,則朝天有日;若剿賊無功,臣必死封疆,決不生還。
” 這“必死”二字說得特别重,連站在殿外的太監們都聽得清楚。
崇祯的臉色灰白,又一次在心上起了個不吉的預感。
停了片刻,他說:“已令大臣們明日在國門外為卿餞行。
朕等待卿早日飲至①,為勞旋之宴。
” ①飲至--古時皇帝慰勞将帥凱旋歸來的隆重典劄。
楊嗣昌辭出以後,崇祯命太監把今日禦宴上所用的金銀器皿統統賜他,另外還賜他宮中所制的禦酒長春露和長壽白各一壇。
如今他把“剿滅流賊”、拯救危局的希望全放在楊嗣昌的身上了。
賜宴的次日清早,楊嗣昌進宮陛辭,随即帶着大批僚屬、幕賓、衛隊、奴仆,前呼後擁地啟程。
文武百官六品以上由首輔薛國觀率領着在廣甯門外真空寺等候。
這座寺廟雖然算不得十分壯麗,但在明代後期也大有名氣。
世宗嘉靖皇帝從湖廣鐘祥來北京繼承皇位,群臣就是在這裡接駕。
供嘉靖臨時休息的黃緞帳殿設在寺的西邊。
萬曆六年六月,大學士張居正由故鄉回京,皇帝在寺内賜宴。
今天文武大臣奉旨郊餞督師輔臣,仍用這個有曆史意義的地方,使人特别感覺着皇恩隆厚,意義重大。
因為文
在醋發明之前,想吃酸味,就加點梅子進去。
據說段高宗命傅說為相時就拿鹽和梅兩種東西比賢相的重要。
朗誦畢,楊嗣昌一邊拜,一邊流淚,卻哽咽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賜過禦詩後,賜宴的儀式就算完畢,撤去酒肴。
光祿寺和鴻腫寺的官員們首先退了出去。
随即崇祯揮一下手,使太監們也退出去。
他叫楊嗣昌坐近一點,聲調沉重地說: “目今萬不得已,朕隻好讓先生遠離京城。
剿賊成敗,系于先生一身。
不知先生臨行前還有何話要對朕說?” 楊嗣昌站起來說:“臣以庸材,荷蒙知遇,受恩深重,惟有鞠躬盡瘁以報陛下。
然臣一離國門,便成萬裡;有一些軍事舉措,因保機密,難使朝廷盡知,不免蜚語橫生,朝議紛然,掣臣之肘。
今日臣向陛下辭行,懇陛下遇朝議掣肘時為臣做主,俾臣得竭犬馬之力,克竟全功。
” “本朝士大夫習氣,朕知之最悉。
先生可放心前去,一切由朕做主。
” 楊嗣昌又說:“兵法雲:‘兵貴勝,不貴久。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然以今日情勢而言,欲速勝恐不甚易。
必須使官軍先處于不敗之地,而後方可言進剿,方可言将逆賊次第殲滅。
” “如何方能使官軍先處于不敗之地?” “目前官軍将驕兵情,如何能以之制賊?微臣此去,第一步在整肅紀律,使三軍将士不敢視主帥如無物,以國法為兒戲,然後方可以顯朝廷之威重,振疲弱之士氣,向流賊大舉迸剿。
” 崇祯點頭說:“正該如此。
” 楊嗣昌又奏:“襄陽控扼上遊,绾毂數省,尤為豫楚咽喉,故自古為軍事重鎮,為兵家所必争。
萬一襄陽失,則不惟豫、楚大局不堪設想,甚巨上而川、陝,下而江南,均将為之震動。
臣到襄陽後,必先鞏固此根本重地,然後進剿。
總之,目前用兵,志欲其速,步欲其穩,二者兼顧,方為萬全。
至于其他詳細安排,俟臣到襄陽後再為條陳。
” “先生說得很是。
以目前剿賊軍事說,湖廣的襄陽确是根本重地,十分要緊。
”崇祯用手勢使楊嗣昌坐下,停一停,又說:“得先生坐鎮襄陽,指揮剿賊,朕稍可放。
隻是東虜勢強,怕他不待我剿賊成功,又将大舉人犯。
” “是,臣所慮者也正在此。
” “倘若東虜人犯,如何是好?” “遼東各地,北至黑龍江外,皆祖宗土地,滿洲亦中國臣民。
隻因萬曆季年,朝廷撫馭失策,努爾哈赤奮起為亂,分割蠶食,緻有今日。
以巨愚見,撫為上策。
隻有對東虜用撫,羁縻一時,方能專力剿賊。
俟流賊剿除,國家再養精蓄銳,對滿洲大張撻伐不遲。
” “我看傅宗龍未必能擔此重任。
” “臣之所以薦傅宗龍任本兵,隻是因為他熟知軍旅,非為議撫着想。
若将來對東虜議撫,陳新甲可擔此重任。
陳新甲精明幹練,實為難得人才。
” “卿當時何不薦陳新甲擔任本兵?” “陳新甲資望較淺,且非進士出身,倘若即任本兵,恐難免招緻物議。
現新甲已任總督,稍曆時日,皇上即可任他做本兵了。
” 崇祯點頭說:“過些時朕用他好了。
至于東虜方面,朕以後相機議撫。
望先生專意剿賊,不必分心。
流賊為國家腹心之憂,千斤重擔都在先生肩上。
” 楊嗣昌離開座位,跪下叩頭說:“臣世受國恩,粉身不足為報。
此去若剿賊奏捷,則朝天有日;若剿賊無功,臣必死封疆,決不生還。
” 這“必死”二字說得特别重,連站在殿外的太監們都聽得清楚。
崇祯的臉色灰白,又一次在心上起了個不吉的預感。
停了片刻,他說:“已令大臣們明日在國門外為卿餞行。
朕等待卿早日飲至①,為勞旋之宴。
” ①飲至--古時皇帝慰勞将帥凱旋歸來的隆重典劄。
楊嗣昌辭出以後,崇祯命太監把今日禦宴上所用的金銀器皿統統賜他,另外還賜他宮中所制的禦酒長春露和長壽白各一壇。
如今他把“剿滅流賊”、拯救危局的希望全放在楊嗣昌的身上了。
賜宴的次日清早,楊嗣昌進宮陛辭,随即帶着大批僚屬、幕賓、衛隊、奴仆,前呼後擁地啟程。
文武百官六品以上由首輔薛國觀率領着在廣甯門外真空寺等候。
這座寺廟雖然算不得十分壯麗,但在明代後期也大有名氣。
世宗嘉靖皇帝從湖廣鐘祥來北京繼承皇位,群臣就是在這裡接駕。
供嘉靖臨時休息的黃緞帳殿設在寺的西邊。
萬曆六年六月,大學士張居正由故鄉回京,皇帝在寺内賜宴。
今天文武大臣奉旨郊餞督師輔臣,仍用這個有曆史意義的地方,使人特别感覺着皇恩隆厚,意義重大。
因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