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小的實實在在因老娘卧病在床,回來侍候。
你看,這是我替老娘帶的藥。
” 他的手中确實提了兩包藥,而闖王也知道他确實有老娘住在曹家嶺,還聽說他雖然平日欺孤暴寡,霸占田産,包攬詞訟,強奸民女,什麼壞事都做,卻偏偏對寡母有一點孝心,少年時曾有孝子之稱。
可是,闖王決心殺他,問道: “有許多百姓告你的狀,你知道麼?” 曹子正叩頭哀告:“求闖王饒我一死。
我母親熬了幾十年寡,膝下隻有我一個兒子,如今她又正在害病。
闖王殺了我也就是殺了她。
請闖王高擡貴手,饒我這條狗命。
以後我決不敢再做一件對不起鄰裡的事。
倘若我再做一點壞事,甘願剝皮實草①。
” ①剝皮實草--明初有一種酷刑是将罪人剝了皮,而用草填實人皮,叫做剝皮實草。
“不。
我今天饒了你,以後就找不到你了。
李強,把他斬了!” 曹子正叩頭流血,哀求饒命,并且說道:“闖王,我剛才看見你對獐子尚有恻隐之心,不忍殺死母獐。
你把我也當做獐子吧,當做畜生吧。
你今日殺了我,我娘明日必死。
你行行好吧,權當我是一個畜生吧。
” 闖王說:“可惜你不是畜生。
我不殺獐子,它不會禍害鄰裡。
我不殺你,善惡不明,禍害不除。
李強,快斬!” 當李強将曹子正拉到幾丈外跪下,正要揮劍斬首時,闖王忽然叫将曹子正帶回,神色嚴厲地審問: “曹子正,眼下官軍就要大舉進犯,人心驚慌,你暗中回來做什麼?” 曹子正跪在地上,一口咬死他是回家來看他的老娘。
闖王又問:“你是怎麼過了射虎口的?” “回闖王大人,沒走射虎口。
小的向北繞了二三十裡,走一條人們不知道的懸崖小路回來。
實際上沒有路,有些地方用繩子往下系。
” “你離開宋家寨時,宋文富對你怎麼囑咐的?實說!” 曹子正猛一驚,連連磕頭說:“我沒有見到宋文富。
他什麼話也沒有對我說。
我是回來看老娘的,看老娘的。
我對天發誓,決不說半句謊言。
……” 闖王因風聞有幾個被他破過的山寨十分不穩,所以對曹子正在這時候回來的事越想越疑。
他望着曹子正冷笑一聲,說: “不叫你吃點苦,你決不會老實招供!”他轉向李強吩咐:“派兩個弟兄将他押到老營,等我回去仔細審問!” 李闖王決定趕快去麻澗看看,就轉回老營審問口供。
從這裡往麻澗去,要比從老營直接去繞道十幾裡。
但是這樣繞道,可以多經過一些有人煙的地方,讓老百姓看見他确實病好了。
他們經過一個地勢比較開闊的地方,有不少人正在鋤地。
他的出現,使百姓們大大地感到意外。
盡管他是闖王,但是由于去冬和今春的幾次放赈,也由于他自來衣着十分樸素,對百姓态度和氣,所以這一帶的百姓見了他都不害怕,有些離得稍遠的人們還扔下鋤頭,特意跑到路邊望他。
可是不管大家看見他第一次騎馬出來有多麼高興,精神鼓舞,都想同闖王招呼說話,卻沒有多的話說,不是說:“闖王,你的病好啦?”便是說:“闖王,你出來看看?”還有人想不起更适當的話,向闖王結結巴巴地說:“闖王,你下馬來歇歇吧。
”闖王對衆百姓也沒有别的話,隻是問問旱情,問問莊稼。
大家眼前最關心的是打仗的事,對着闖王議論起來。
一個老人說:“隻要你闖王爺病好了,能夠領兵打仗,官軍雖是人多,我看打不進商洛山來。
” 闖王笑着點點頭。
又談了幾句話,然後上馬向麻澗奔去。
麻澗原駐有幾百義軍,如今凡是能夠打仗的都調往白羊店去,留下的都是病員、眷屬,以及田見秀和袁宗第的少數親兵。
山街上十分蕭條,老百姓留在山街上的也多是老人、病人、婦女和兒童,能夠下地做活的人們都不在家。
這裡因為每日過往人多,消息靈通,而許多謠言也常常是從此地傳開。
自成在街中心下了馬,立刻就有害病的弟兄、眷屬和老百姓圍攏上來。
他叫李強把沿途獵獲的野味分散給病員和眷屬,自己又從馬褡子裡掏出來一些散碎銀子和十幾串制錢,交給本街管事人散給窮苦和有病的百姓。
當一個老頭子拿到一大把制錢後,端量一陣,感慨地說: “唉,看看闖王爺散給咱們的這些錢,真是實心實意待咱窮百姓,沒有半點兒虛假!” 原來,明代由朝廷(寶泉局)所鑄的錢,俗稱黃錢,也稱京錢;由各省所鑄的錢,錢小而薄,且往往因銅的質量壞而帶有麻子,俗稱皮錢。
在崇幀年間,黃錢和皮錢在市面的實際的比價相差很遠,例如當黃錢七十文值銀子一錢時,皮錢一百文才值銀子一錢。
崇幀末年銀價騰漲,銅錢更賤。
崇須因财政困難萬分,不得不濫行鑄造,“崇須通寶”的質量愈來愈差。
江南如全國聞名的棉布産地嘉興一帶,民間拒絕使用晚期鑄造的崇被錢。
近兩三年來鄉下百姓看見的多是皮錢,現在看見闖王散給衆人的錢都是厚墩墩的萬曆和天啟黃錢,别說沒有外省皮錢,連近一二年的“崇幀通寶”也很少,所以人們拿到黃錢以後,說不出有多麼喜歡。
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拉着孫子,顫巍巍地走到闖王面前,把他的臉色打量打量。
自成久病之後,本來臉色發黃,但因身體虛弱,騎馬在崎岖的路上奔跑,不免臉頰發紅,汗浸浸的。
老婆婆看不清楚,隻以為他已經完全複原,高興地說: “闖王,隻要你的病已經好啦,我們的心就放下啦!你是窮百姓的救命恩人,老天爺會看顧你哩。
” 自成恍然記起,在去冬破張家寨的前一天,他在老營附近集合的亂紛紛的人群中曾經看見這奶孫二人。
他為這老年人的依然沒餓死和病倒而感到高興,笑着問: “從張家寨運回來的糧食,他們分給你了吧?” “分給啦,分給啦。
要不是那一回分到一些糧食,春天你闖王又放赈,莫說我這把老骨頭早已保不住,連我們三門頭守的這棵孤苗兒也不會活在世上。
老天爺怕人煙稠了擠破世界,隔些年就降一次大劫,剔剔苗兒。
要人們死得白骨堆山,血流成河,十字路口擱元寶沒人去拾,老天爺才肯收劫。
你闖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福大命大。
俺們這一帶山裡人得了你的福,老天爺另眼看待。
雖說瘟神也撒了瘟毒,病倒的人像地裡躺的麥個子①一樣,可是死的不算多。
萬曆末年有一次傳染瘟症,比今年還兇,許多家都死絕啦。
如今多虧你闖王爺福星高照……” ①麥個子--剛割的麥子捆成捆子,叫做麥個子。
“像地裡躺的麥個子”,意思是躺下(病倒)的人多。
老婆婆正在絮絮叨叨地往下說,旁邊一個四歲的小孩子在母親的懷中一乍驚醒,哇一聲哭了起來。
瘦弱的母親趕快把半枯皺的奶頭塞給孩子,但孩子睜開眼睛看見了生人,哭得更兇。
母親一邊輕拍着孩子的臀部,一邊柔聲地哄着說:“乖乖别哭,别哭。
你看,闖王來啦,打富濟貧的闖王來啦,窮人們的恩人來啦。
” 但孩子并不懂母親的話,依然大哭不止。
母親無可奈何,吓唬他說:“你還哭!瞧,官軍來啦,快别做聲!” 小孩子恐懼地睜眼望一下,趕快把臉孔深深埋在母親懷裡,不敢再哭。
闖王哈哈地大笑起來。
周圍的人們也都笑了。
李自成去看了看田見秀和袁宗第,勸他們好生養病,不必為戰事擔心。
田見秀今天略微退燒,他像宗第一樣,最不放心的是射虎口一路,請闖王萬勿疏忽大意。
探視過這兩位大将以後,李自成率領從人離開了山街,繼續朝着龍駒寨和武關的方向走了幾裡,立馬在一座山頭上向遠處望望,才往回走。
太陽快要落山了。
田間的農民都回村了。
白脖山老鸹啞啞地啼叫着向林中飛去。
李自成想快點回老營審問曹子正,但是他更關心今天商州方面的官軍動靜,所以他不顧疲勞,在離老營大約有五六裡遠時,沒有直接回老營,而是轉往野人峪的方向,迎接高夫人。
他登上了一道嶺脊,回頭西望,見老營的山寨巍然聳立在一座小山頭上,而西邊,日腳下熊耳山的兩座奇峰突兀地高入天際。
他正在察看這一帶險峻地勢,忽然聽見一陣馬蹄聲從東邊響着響着近了。
他勒轉馬頭向東邊-望,但因為樹林茂密,晚煙蒼茫,看不見人馬影子。
他猜不到這是什麼人在策馬走來,便決定立馬在嶺上等候。
烏龍駒把尖尖的雙耳向響着馬蹄聲的方向轉動兩下,靜靜兒聽一聽,突然快活地昂頭長嘶,四圍山谷都響着蕭蕭回聲。
緊接着,從一裡遠的林間小路上也發出一聲熟悉的馬嘶,分明是回答烏龍駒。
闖王左右的人們聽着這兩匹戰馬用雄壯的鳴聲互相召喚,都不禁相視而笑。
你看,這是我替老娘帶的藥。
” 他的手中确實提了兩包藥,而闖王也知道他确實有老娘住在曹家嶺,還聽說他雖然平日欺孤暴寡,霸占田産,包攬詞訟,強奸民女,什麼壞事都做,卻偏偏對寡母有一點孝心,少年時曾有孝子之稱。
可是,闖王決心殺他,問道: “有許多百姓告你的狀,你知道麼?” 曹子正叩頭哀告:“求闖王饒我一死。
我母親熬了幾十年寡,膝下隻有我一個兒子,如今她又正在害病。
闖王殺了我也就是殺了她。
請闖王高擡貴手,饒我這條狗命。
以後我決不敢再做一件對不起鄰裡的事。
倘若我再做一點壞事,甘願剝皮實草①。
” ①剝皮實草--明初有一種酷刑是将罪人剝了皮,而用草填實人皮,叫做剝皮實草。
“不。
我今天饒了你,以後就找不到你了。
李強,把他斬了!” 曹子正叩頭流血,哀求饒命,并且說道:“闖王,我剛才看見你對獐子尚有恻隐之心,不忍殺死母獐。
你把我也當做獐子吧,當做畜生吧。
你今日殺了我,我娘明日必死。
你行行好吧,權當我是一個畜生吧。
” 闖王說:“可惜你不是畜生。
我不殺獐子,它不會禍害鄰裡。
我不殺你,善惡不明,禍害不除。
李強,快斬!” 當李強将曹子正拉到幾丈外跪下,正要揮劍斬首時,闖王忽然叫将曹子正帶回,神色嚴厲地審問: “曹子正,眼下官軍就要大舉進犯,人心驚慌,你暗中回來做什麼?” 曹子正跪在地上,一口咬死他是回家來看他的老娘。
闖王又問:“你是怎麼過了射虎口的?” “回闖王大人,沒走射虎口。
小的向北繞了二三十裡,走一條人們不知道的懸崖小路回來。
實際上沒有路,有些地方用繩子往下系。
” “你離開宋家寨時,宋文富對你怎麼囑咐的?實說!” 曹子正猛一驚,連連磕頭說:“我沒有見到宋文富。
他什麼話也沒有對我說。
我是回來看老娘的,看老娘的。
我對天發誓,決不說半句謊言。
……” 闖王因風聞有幾個被他破過的山寨十分不穩,所以對曹子正在這時候回來的事越想越疑。
他望着曹子正冷笑一聲,說: “不叫你吃點苦,你決不會老實招供!”他轉向李強吩咐:“派兩個弟兄将他押到老營,等我回去仔細審問!” 李闖王決定趕快去麻澗看看,就轉回老營審問口供。
從這裡往麻澗去,要比從老營直接去繞道十幾裡。
但是這樣繞道,可以多經過一些有人煙的地方,讓老百姓看見他确實病好了。
他們經過一個地勢比較開闊的地方,有不少人正在鋤地。
他的出現,使百姓們大大地感到意外。
盡管他是闖王,但是由于去冬和今春的幾次放赈,也由于他自來衣着十分樸素,對百姓态度和氣,所以這一帶的百姓見了他都不害怕,有些離得稍遠的人們還扔下鋤頭,特意跑到路邊望他。
可是不管大家看見他第一次騎馬出來有多麼高興,精神鼓舞,都想同闖王招呼說話,卻沒有多的話說,不是說:“闖王,你的病好啦?”便是說:“闖王,你出來看看?”還有人想不起更适當的話,向闖王結結巴巴地說:“闖王,你下馬來歇歇吧。
”闖王對衆百姓也沒有别的話,隻是問問旱情,問問莊稼。
大家眼前最關心的是打仗的事,對着闖王議論起來。
一個老人說:“隻要你闖王爺病好了,能夠領兵打仗,官軍雖是人多,我看打不進商洛山來。
” 闖王笑着點點頭。
又談了幾句話,然後上馬向麻澗奔去。
麻澗原駐有幾百義軍,如今凡是能夠打仗的都調往白羊店去,留下的都是病員、眷屬,以及田見秀和袁宗第的少數親兵。
山街上十分蕭條,老百姓留在山街上的也多是老人、病人、婦女和兒童,能夠下地做活的人們都不在家。
這裡因為每日過往人多,消息靈通,而許多謠言也常常是從此地傳開。
自成在街中心下了馬,立刻就有害病的弟兄、眷屬和老百姓圍攏上來。
他叫李強把沿途獵獲的野味分散給病員和眷屬,自己又從馬褡子裡掏出來一些散碎銀子和十幾串制錢,交給本街管事人散給窮苦和有病的百姓。
當一個老頭子拿到一大把制錢後,端量一陣,感慨地說: “唉,看看闖王爺散給咱們的這些錢,真是實心實意待咱窮百姓,沒有半點兒虛假!” 原來,明代由朝廷(寶泉局)所鑄的錢,俗稱黃錢,也稱京錢;由各省所鑄的錢,錢小而薄,且往往因銅的質量壞而帶有麻子,俗稱皮錢。
在崇幀年間,黃錢和皮錢在市面的實際的比價相差很遠,例如當黃錢七十文值銀子一錢時,皮錢一百文才值銀子一錢。
崇幀末年銀價騰漲,銅錢更賤。
崇須因财政困難萬分,不得不濫行鑄造,“崇須通寶”的質量愈來愈差。
江南如全國聞名的棉布産地嘉興一帶,民間拒絕使用晚期鑄造的崇被錢。
近兩三年來鄉下百姓看見的多是皮錢,現在看見闖王散給衆人的錢都是厚墩墩的萬曆和天啟黃錢,别說沒有外省皮錢,連近一二年的“崇幀通寶”也很少,所以人們拿到黃錢以後,說不出有多麼喜歡。
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拉着孫子,顫巍巍地走到闖王面前,把他的臉色打量打量。
自成久病之後,本來臉色發黃,但因身體虛弱,騎馬在崎岖的路上奔跑,不免臉頰發紅,汗浸浸的。
老婆婆看不清楚,隻以為他已經完全複原,高興地說: “闖王,隻要你的病已經好啦,我們的心就放下啦!你是窮百姓的救命恩人,老天爺會看顧你哩。
” 自成恍然記起,在去冬破張家寨的前一天,他在老營附近集合的亂紛紛的人群中曾經看見這奶孫二人。
他為這老年人的依然沒餓死和病倒而感到高興,笑着問: “從張家寨運回來的糧食,他們分給你了吧?” “分給啦,分給啦。
要不是那一回分到一些糧食,春天你闖王又放赈,莫說我這把老骨頭早已保不住,連我們三門頭守的這棵孤苗兒也不會活在世上。
老天爺怕人煙稠了擠破世界,隔些年就降一次大劫,剔剔苗兒。
要人們死得白骨堆山,血流成河,十字路口擱元寶沒人去拾,老天爺才肯收劫。
你闖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福大命大。
俺們這一帶山裡人得了你的福,老天爺另眼看待。
雖說瘟神也撒了瘟毒,病倒的人像地裡躺的麥個子①一樣,可是死的不算多。
萬曆末年有一次傳染瘟症,比今年還兇,許多家都死絕啦。
如今多虧你闖王爺福星高照……” ①麥個子--剛割的麥子捆成捆子,叫做麥個子。
“像地裡躺的麥個子”,意思是躺下(病倒)的人多。
老婆婆正在絮絮叨叨地往下說,旁邊一個四歲的小孩子在母親的懷中一乍驚醒,哇一聲哭了起來。
瘦弱的母親趕快把半枯皺的奶頭塞給孩子,但孩子睜開眼睛看見了生人,哭得更兇。
母親一邊輕拍着孩子的臀部,一邊柔聲地哄着說:“乖乖别哭,别哭。
你看,闖王來啦,打富濟貧的闖王來啦,窮人們的恩人來啦。
” 但孩子并不懂母親的話,依然大哭不止。
母親無可奈何,吓唬他說:“你還哭!瞧,官軍來啦,快别做聲!” 小孩子恐懼地睜眼望一下,趕快把臉孔深深埋在母親懷裡,不敢再哭。
闖王哈哈地大笑起來。
周圍的人們也都笑了。
李自成去看了看田見秀和袁宗第,勸他們好生養病,不必為戰事擔心。
田見秀今天略微退燒,他像宗第一樣,最不放心的是射虎口一路,請闖王萬勿疏忽大意。
探視過這兩位大将以後,李自成率領從人離開了山街,繼續朝着龍駒寨和武關的方向走了幾裡,立馬在一座山頭上向遠處望望,才往回走。
太陽快要落山了。
田間的農民都回村了。
白脖山老鸹啞啞地啼叫着向林中飛去。
李自成想快點回老營審問曹子正,但是他更關心今天商州方面的官軍動靜,所以他不顧疲勞,在離老營大約有五六裡遠時,沒有直接回老營,而是轉往野人峪的方向,迎接高夫人。
他登上了一道嶺脊,回頭西望,見老營的山寨巍然聳立在一座小山頭上,而西邊,日腳下熊耳山的兩座奇峰突兀地高入天際。
他正在察看這一帶險峻地勢,忽然聽見一陣馬蹄聲從東邊響着響着近了。
他勒轉馬頭向東邊-望,但因為樹林茂密,晚煙蒼茫,看不見人馬影子。
他猜不到這是什麼人在策馬走來,便決定立馬在嶺上等候。
烏龍駒把尖尖的雙耳向響着馬蹄聲的方向轉動兩下,靜靜兒聽一聽,突然快活地昂頭長嘶,四圍山谷都響着蕭蕭回聲。
緊接着,從一裡遠的林間小路上也發出一聲熟悉的馬嘶,分明是回答烏龍駒。
闖王左右的人們聽着這兩匹戰馬用雄壯的鳴聲互相召喚,都不禁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