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闖王駐馬的地方跑,也是一邊跑一邊歡呼:“闖王來啦!闖王來啦!”這些農民,隻有一部分曾經看見過闖王,大部分不曾有機會看見。
不論他們過去是否看見過闖王,這時都急于盡快地到闖王面前。
牛萬才很想使弟兄們整好隊去迎接闖王,大聲呼喊着叫大家不要亂跑,但是在這一刻,誰也不肯聽從他的呼喊。
他先對馬世耀搖搖頭表示沒有辦法,又望着左右的夥伴笑一笑,也朝着闖王跑去,甚至跑得比别人更快。
有些人雖然随着别人往前跑,但心中還多少有些懷疑:昨天還聽到謠言說闖王病重,怎麼會突然騎馬來到這裡?莫非是别人吧?等他們過了林木蔥茏的土丘,看清楚溝南岸,巍峨的懸崖下邊,那匹特别高大的深灰色駿馬上騎着的大漢時,不由得叫出來:“是闖王!是闖王!”同時眼睛裡充滿了歡喜和激動的熱淚。
李自成看見義勇營的弟兄們都往他這邊跑,便趕快跳下馬,大踏步迎上去。
李強留下四個親兵照顧戰馬,率領着二十名親兵緊跟在他的身後。
李自成過橋去走不遠便被最先跑到的義勇們包圍起來,愈圍愈厚,擁着他向廟前走去。
走不多遠,前邊的路被堵塞住了。
自成笑着停下來,等待前邊的人們讓開路使他過去。
但是前邊的人們不但沒有讓開路,反而擁擠的人更多了。
地方狹窄,草木茂盛,山石嶙峋。
那些跑來稍遲的,看不清闖王的面孔,有的用力往前擠,有的踮着腳尖拉長脖子望,有的爬到大的石頭上。
馬世耀深知闖王平日愛同窮百姓見面談話,所以隻笑着跟随在人群後邊,又因見闖王能騎馬,高興得噙着淚花。
牛萬才怕人們擠到闖王身上,一面用兩手分開衆人往前走,一面大聲叫:“不要擠!不要擠!”他滿頭大汗來到闖王面前,行個插手禮,質樸地說了一句: “闖王,你病好啦。
” 人聲稍靜了,等候闖王說話,但是還在從周圍向闖王的身邊擁擠。
牛萬才急了,把雙眼一瞪,罵道: “擠什麼?又不是來吃舍飯的!”他忽然感到這句話說得不恰當,又向大家罵道:“你們這些小雜種,沒規沒矩!大家心中愛戴闖王,看見了就行啦,還擠個屁哩!後退!後退!不要挨近闖王!” 闖王笑着說:“萬才,莫罵大夥弟兄們。
我今天出來就是要看看大夥弟兄們。
既然大家都想見見我,就讓大家擠近一點吧,不礙事的。
” 牛萬才說:“闖王,你說的是。
大家都是窮百姓,害怕官軍殺進來,把你當成靠山。
今日第一次見你出寨,果然病好了,都想親近你,看個清楚。
隻是你的身體虛弱,這地方太窄,把你圍得不透風,汗氣熏人,又熱。
請你往前邊再走幾步,站到前邊那個小山包上。
” 堵在前邊的人們一聽說請闖王站到前邊的小山包上,立刻閃開一條路。
牛萬才走在前邊,不斷把人們往路旁推。
李自成跟在他的背後,再後邊是李強率領的一群親兵和馬世耀。
李自成登上前邊十幾丈遠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包,這小山包登時被衆人圍了半圈,水洩不通。
人們望着他的帶有病容的臉孔,望着他的一雙濃眉下深沉、發光的大眼睛,等候着他說話,同時也想從他的眼神裡判斷出他對待目前局勢的态度。
自成兩個月來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老百姓圍立在他的面前,看見這麼多質樸的笑臉對着他,而且有很多眼睛裡湧出熱淚,有的淚滾到臉上。
他懂得大家的心情。
他自己的心中同樣激動。
向全場望了一遍,他向大家笑着說:“弟兄們,官軍快要來進犯啦,這一回要打個大仗。
你們大家原是做莊稼的,種山場的,打獵的和燒炭的,乍然上戰場,矢石如雨,炮火紛飛,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眨眼就有死傷,心中害怕不害怕?” 人們笑着搖頭,但不說話。
有誰在人群中小聲說:“打仗總得死傷人,是孬種就不會來,害怕個屁!”這話引起來一陣笑聲,連李闖王和牛萬才也笑了。
自成看見這說話的是個二十二三歲的青年莊稼漢,他因為在闖王面前不自覺說了粗話引起來一片笑聲,滿臉通紅。
闖王用贊賞的眼光望着他,問: “小夥子,聽說官軍人馬衆多,你真的一點都不怯麼?” 小夥子的臉越發紅了,腼腆地回答說:“人家要來奸擄燒殺,血洗商洛山,咱怯有啥用?咱越怯,人家越兇。
人都隻有一條命,流血一般紅。
大家齊心跟他們拼,他們就兇不成啦。
打仗嘛,不光靠人多,還要看肯不肯舍命上前。
” 自成說:“你說得好,說得好。
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我叫白旺。
” 自成問站在他身邊的牛萬才:“他打過仗麼?” 牛萬才回答說:“六月初他跟着我打過官兵,是個有種的小夥子,所以我現在叫他做個小頭目。
” 自成點頭說:“既然是個好樣的,往後好生提拔他。
”他又望着大家說:“大夥弟兄們,我李自成已經造反十餘年,你們如今也随着我造反了。
既然咱們敢造反,就得豁出去,把打仗當做喝涼水,白刃在前連眼皮也不眨。
剛才白旺說得很對,打仗不光靠人多,還要看肯不肯舍命上前。
這就是俗話常說的:兩軍相遇勇者勝。
” 有人憋不住沖出一句話:“頭落地也不過碗大疤瘌!隻要有你闖王領頭兒,别說打官軍,咱連天也敢戳幾個窟窿!” 自成點頭,哈哈大笑,說:“對,說得對!我從前是闖将,如今是闖王,别的沒長處,就是敢闖。
時機來到,别說我敢把天戳幾個窟窿,我還敢把天闖塌,來一個改天換地!你們說靠我領頭兒,可是我也靠你們大家相助。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一個虼蚤頂不起卧單。
倘若沒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們大家出力,我李自成縱然有天大本領,也是孤掌難鳴。
這次咱們抵擋官軍進犯,隻能勝,不能敗。
勝了,大家都好;萬一敗了,商洛山就要遭一場浩劫,遭殃最苦的還是百姓。
隻要咱們大家齊心協力,就是來更多的官軍,我們也一定能殺敗他們!” 李闖王的話說得很簡短,但是充滿着信心,十分有力,句句打在新弟兄們的心坎上。
他的面前,人頭攢動,群情振奮。
他又說了幾句慰勞和鼓勵的話,下了小山包,向大廟走去。
義勇營的弟兄們蜂擁跟随,都回到廟門前邊。
他看了看弟兄們在大廟中和一些草房中住的地方,向馬世耀和牛萬才囑咐幾句話,然後回到溝南岸,同親兵們跳上戰馬,向送過橋來的牛萬才和一群大小頭目們揮鞭緻意,催馬往西南而去。
走了一裡多路,他在馬上回頭一望,看見義勇營的弟兄們仍站在廟前高處和橋頭望他。
李自成同親兵們邊射獵邊向前走。
他們射死了十來隻野雞和幾隻兔子,挂在馬鞍後邊。
又走了兩三裡路,穿過一片漆樹林,又過了一道平川,到了他們從前常來射獵的荒山坡上,趕起來成群的野雞、兔子,還從灌木林中驚起一隻公獐子。
李自成的馬比較快,像閃電般地追上去,弓弦一響,那獐子頭上中箭,猛跳一下,栽倒下去。
幾乎同時,親兵們又從深草中趕出來兩隻獐子,向左逃跑。
自成把缰繩輕輕一提,烏龍駒繞個弧線,截住獐子去路。
兩隻獐子因四面有人,在片刻間擡頭望着自成,驚慌發愣,不知如何逃生。
自成舉弓搭箭,忽然看清楚是一隻母獐和一隻不足月的小獐,心中一動,不忍發矢。
那隻茫然失措的母獐又猶豫一下,随即帶着小獐蹿過馬前,又蹿過小路,向一片灌木林中逃去。
一個親兵正要策馬追趕,被闖王揮手止住。
他無心在此地久留,帶着親兵們上了小路。
忽然望見路旁的灌木林叢中有人影一閃,闖王勒住馬大聲喝問: “那誰?出來!” 從灌木叢中走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穿着半舊藍色夏布長袍,跪在馬前連連磕頭,懇求饒命。
自成問: “你是哪村人?藏在這兒幹什麼?” “回闖王的話,小的是前邊不遠曹家嶺的人,因看見闖王來到,一時害怕,躲藏起來。
求闖王饒命!” “好百姓是不怕我的。
你是做什麼的?叫什麼名字?” “小的名叫曹老大,一向在宋家寨做小買賣。
因家中有個六十歲的老娘,染病在床,沒人侍候,特意回家來侍候母親。
” 自成猛然想起來曹家嶺有一個曹子正,家中薄有田産,不務正業,依仗宋家寨的勢力,在鄉下欺壓良民,做了許多壞事。
今年正月間因怕義軍殺他,逃到宋家寨去了……莫非就是他麼?他把自稱曹老大的人又通身上下打量一眼,冷不防大叫一聲: “曹子正!” “是,闖王。
……啊,我不是曹子正,我是曹老大。
曹老大。
” 自成冷笑一聲,說道:“你再不說實話,老子活剝了你的皮!我問你,你從宋家寨回來做什麼?”
不論他們過去是否看見過闖王,這時都急于盡快地到闖王面前。
牛萬才很想使弟兄們整好隊去迎接闖王,大聲呼喊着叫大家不要亂跑,但是在這一刻,誰也不肯聽從他的呼喊。
他先對馬世耀搖搖頭表示沒有辦法,又望着左右的夥伴笑一笑,也朝着闖王跑去,甚至跑得比别人更快。
有些人雖然随着别人往前跑,但心中還多少有些懷疑:昨天還聽到謠言說闖王病重,怎麼會突然騎馬來到這裡?莫非是别人吧?等他們過了林木蔥茏的土丘,看清楚溝南岸,巍峨的懸崖下邊,那匹特别高大的深灰色駿馬上騎着的大漢時,不由得叫出來:“是闖王!是闖王!”同時眼睛裡充滿了歡喜和激動的熱淚。
李自成看見義勇營的弟兄們都往他這邊跑,便趕快跳下馬,大踏步迎上去。
李強留下四個親兵照顧戰馬,率領着二十名親兵緊跟在他的身後。
李自成過橋去走不遠便被最先跑到的義勇們包圍起來,愈圍愈厚,擁着他向廟前走去。
走不多遠,前邊的路被堵塞住了。
自成笑着停下來,等待前邊的人們讓開路使他過去。
但是前邊的人們不但沒有讓開路,反而擁擠的人更多了。
地方狹窄,草木茂盛,山石嶙峋。
那些跑來稍遲的,看不清闖王的面孔,有的用力往前擠,有的踮着腳尖拉長脖子望,有的爬到大的石頭上。
馬世耀深知闖王平日愛同窮百姓見面談話,所以隻笑着跟随在人群後邊,又因見闖王能騎馬,高興得噙着淚花。
牛萬才怕人們擠到闖王身上,一面用兩手分開衆人往前走,一面大聲叫:“不要擠!不要擠!”他滿頭大汗來到闖王面前,行個插手禮,質樸地說了一句: “闖王,你病好啦。
” 人聲稍靜了,等候闖王說話,但是還在從周圍向闖王的身邊擁擠。
牛萬才急了,把雙眼一瞪,罵道: “擠什麼?又不是來吃舍飯的!”他忽然感到這句話說得不恰當,又向大家罵道:“你們這些小雜種,沒規沒矩!大家心中愛戴闖王,看見了就行啦,還擠個屁哩!後退!後退!不要挨近闖王!” 闖王笑着說:“萬才,莫罵大夥弟兄們。
我今天出來就是要看看大夥弟兄們。
既然大家都想見見我,就讓大家擠近一點吧,不礙事的。
” 牛萬才說:“闖王,你說的是。
大家都是窮百姓,害怕官軍殺進來,把你當成靠山。
今日第一次見你出寨,果然病好了,都想親近你,看個清楚。
隻是你的身體虛弱,這地方太窄,把你圍得不透風,汗氣熏人,又熱。
請你往前邊再走幾步,站到前邊那個小山包上。
” 堵在前邊的人們一聽說請闖王站到前邊的小山包上,立刻閃開一條路。
牛萬才走在前邊,不斷把人們往路旁推。
李自成跟在他的背後,再後邊是李強率領的一群親兵和馬世耀。
李自成登上前邊十幾丈遠的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包,這小山包登時被衆人圍了半圈,水洩不通。
人們望着他的帶有病容的臉孔,望着他的一雙濃眉下深沉、發光的大眼睛,等候着他說話,同時也想從他的眼神裡判斷出他對待目前局勢的态度。
自成兩個月來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老百姓圍立在他的面前,看見這麼多質樸的笑臉對着他,而且有很多眼睛裡湧出熱淚,有的淚滾到臉上。
他懂得大家的心情。
他自己的心中同樣激動。
向全場望了一遍,他向大家笑着說:“弟兄們,官軍快要來進犯啦,這一回要打個大仗。
你們大家原是做莊稼的,種山場的,打獵的和燒炭的,乍然上戰場,矢石如雨,炮火紛飛,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眨眼就有死傷,心中害怕不害怕?” 人們笑着搖頭,但不說話。
有誰在人群中小聲說:“打仗總得死傷人,是孬種就不會來,害怕個屁!”這話引起來一陣笑聲,連李闖王和牛萬才也笑了。
自成看見這說話的是個二十二三歲的青年莊稼漢,他因為在闖王面前不自覺說了粗話引起來一片笑聲,滿臉通紅。
闖王用贊賞的眼光望着他,問: “小夥子,聽說官軍人馬衆多,你真的一點都不怯麼?” 小夥子的臉越發紅了,腼腆地回答說:“人家要來奸擄燒殺,血洗商洛山,咱怯有啥用?咱越怯,人家越兇。
人都隻有一條命,流血一般紅。
大家齊心跟他們拼,他們就兇不成啦。
打仗嘛,不光靠人多,還要看肯不肯舍命上前。
” 自成說:“你說得好,說得好。
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我叫白旺。
” 自成問站在他身邊的牛萬才:“他打過仗麼?” 牛萬才回答說:“六月初他跟着我打過官兵,是個有種的小夥子,所以我現在叫他做個小頭目。
” 自成點頭說:“既然是個好樣的,往後好生提拔他。
”他又望着大家說:“大夥弟兄們,我李自成已經造反十餘年,你們如今也随着我造反了。
既然咱們敢造反,就得豁出去,把打仗當做喝涼水,白刃在前連眼皮也不眨。
剛才白旺說得很對,打仗不光靠人多,還要看肯不肯舍命上前。
這就是俗話常說的:兩軍相遇勇者勝。
” 有人憋不住沖出一句話:“頭落地也不過碗大疤瘌!隻要有你闖王領頭兒,别說打官軍,咱連天也敢戳幾個窟窿!” 自成點頭,哈哈大笑,說:“對,說得對!我從前是闖将,如今是闖王,别的沒長處,就是敢闖。
時機來到,别說我敢把天戳幾個窟窿,我還敢把天闖塌,來一個改天換地!你們說靠我領頭兒,可是我也靠你們大家相助。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一個虼蚤頂不起卧單。
倘若沒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們大家出力,我李自成縱然有天大本領,也是孤掌難鳴。
這次咱們抵擋官軍進犯,隻能勝,不能敗。
勝了,大家都好;萬一敗了,商洛山就要遭一場浩劫,遭殃最苦的還是百姓。
隻要咱們大家齊心協力,就是來更多的官軍,我們也一定能殺敗他們!” 李闖王的話說得很簡短,但是充滿着信心,十分有力,句句打在新弟兄們的心坎上。
他的面前,人頭攢動,群情振奮。
他又說了幾句慰勞和鼓勵的話,下了小山包,向大廟走去。
義勇營的弟兄們蜂擁跟随,都回到廟門前邊。
他看了看弟兄們在大廟中和一些草房中住的地方,向馬世耀和牛萬才囑咐幾句話,然後回到溝南岸,同親兵們跳上戰馬,向送過橋來的牛萬才和一群大小頭目們揮鞭緻意,催馬往西南而去。
走了一裡多路,他在馬上回頭一望,看見義勇營的弟兄們仍站在廟前高處和橋頭望他。
李自成同親兵們邊射獵邊向前走。
他們射死了十來隻野雞和幾隻兔子,挂在馬鞍後邊。
又走了兩三裡路,穿過一片漆樹林,又過了一道平川,到了他們從前常來射獵的荒山坡上,趕起來成群的野雞、兔子,還從灌木林中驚起一隻公獐子。
李自成的馬比較快,像閃電般地追上去,弓弦一響,那獐子頭上中箭,猛跳一下,栽倒下去。
幾乎同時,親兵們又從深草中趕出來兩隻獐子,向左逃跑。
自成把缰繩輕輕一提,烏龍駒繞個弧線,截住獐子去路。
兩隻獐子因四面有人,在片刻間擡頭望着自成,驚慌發愣,不知如何逃生。
自成舉弓搭箭,忽然看清楚是一隻母獐和一隻不足月的小獐,心中一動,不忍發矢。
那隻茫然失措的母獐又猶豫一下,随即帶着小獐蹿過馬前,又蹿過小路,向一片灌木林中逃去。
一個親兵正要策馬追趕,被闖王揮手止住。
他無心在此地久留,帶着親兵們上了小路。
忽然望見路旁的灌木林叢中有人影一閃,闖王勒住馬大聲喝問: “那誰?出來!” 從灌木叢中走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穿着半舊藍色夏布長袍,跪在馬前連連磕頭,懇求饒命。
自成問: “你是哪村人?藏在這兒幹什麼?” “回闖王的話,小的是前邊不遠曹家嶺的人,因看見闖王來到,一時害怕,躲藏起來。
求闖王饒命!” “好百姓是不怕我的。
你是做什麼的?叫什麼名字?” “小的名叫曹老大,一向在宋家寨做小買賣。
因家中有個六十歲的老娘,染病在床,沒人侍候,特意回家來侍候母親。
” 自成猛然想起來曹家嶺有一個曹子正,家中薄有田産,不務正業,依仗宋家寨的勢力,在鄉下欺壓良民,做了許多壞事。
今年正月間因怕義軍殺他,逃到宋家寨去了……莫非就是他麼?他把自稱曹老大的人又通身上下打量一眼,冷不防大叫一聲: “曹子正!” “是,闖王。
……啊,我不是曹子正,我是曹老大。
曹老大。
” 自成冷笑一聲,說道:“你再不說實話,老子活剝了你的皮!我問你,你從宋家寨回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