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廢除宰相制,而由幾位大臣組織内閣,稱做“閣臣”或“輔臣”,其首席閣臣稱做首輔。

     飯後,田妃為要給皇上解悶,把她自己畫的一冊《群芳圖》呈給他看。

    這是二十四幅工筆花卉,崇祯平日十分稱賞,特意叫禦用監①用名貴的黃色錦緞裝棱成冊。

    他随便翻了一下,看見每幅冊頁上除原有的“承乾宮印”的陽文朱印之外,又蓋了一個“南熏秘玩”②的陰文朱印,更加古雅。

    他早就答應過要在每幅畫頁上題幾個字或一首詩,田妃也為他的許諾跪下去謝過恩,可是幾個月過去了,他一直沒有時間,也缺乏題詩的閑情逸緻。

    他一邊心不在焉地浏覽畫冊,一邊向旁邊侍立的一個太監問: ①禦用監--明朝宮中内官分十二個衙門,禦用監是其中之一。

     ②南熏秘玩--宮中有一個南熏殿,專藏名貴的書畫。

     “高起潛來了麼?” “皇爺說在文華殿召見他,他已經在那裡恭候聖駕。

    ” “楊嗣昌還沒有到?” “他正在齊化門①一帶城上巡視,已經派人去召他迸宮,馬上就到。

    ” ①齊化門--朝陽門在元朝叫做齊化門,明朝人還常常習慣地叫它的舊名。

     他把畫冊交還田妃,從旁邊一張用钿螺、瑪瑙、翡翠和漢玉鑲嵌成一幅魚戲彩蓮圖的紫檀木茶幾上端起一隻碧玉杯,喝了一口熱茶,輕輕地噓口悶氣。

    整個承乾宮,從田妃到宮女和太監們,都提心吊膽,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田妃多麼想知道城外的戰事情形,然而她絕不敢向皇帝問一個字。

    不要說她是妃子,就是皇後,也嚴禁對國事說一句活。

    這是規矩,也叫做“祖宗家法”,而崇祯對這一點更其重視,他愁眉不展地喝過幾口茶,把杯子放回茶幾上,煩躁而又威嚴地低聲說: “起駕!” ※※※ 當皇帝乘辇到文華門外的時候,高起潛跪在漢白玉甬道一旁,用尖尖的嗓音像唱一般他說: “奴婢高起潛接駕!” 崇祯沒有理他,下了辇,穿過前殿,一直走迸文華後殿,在東頭一間裡的一隻鋪着黃墊子的雕龍靠椅上坐下。

    高起潛跟了進來,重新跪下去,行了一拜三叩頭的常朝禮,如果是一般大監,一天到晚在皇帝左右侍候,當然用不着這樣多的禮節。

    但他現在不是在宮中侍候皇上的太監,而是皇帝特派的總監軍,監督天下勤王兵對清兵作戰。

     “今天的消息如何?”崇祯問,“炮聲好像又近了。

    ” 高起潛跪着回答說:“東虜①兵勢甚銳,今天已經過了通州,看情形會迸犯京師。

    ” ①東虜--明朝因滿洲在北京城東北,稱之為東虜,含有輕蔑的意思。

    書中人物對話中的“滿鞑子”,“鞑虜”等,都是當時人對滿族統治階級和清兵侮辱性的稱呼。

     有片刻工夫,崇祯默不做聲。

    其實,外邊的軍情他随時都能夠得到報告,用不着間高起潛。

    不過為保持他的自尊心,他不肯直然提出來他急于要知道的那個問題。

     “昌平要緊,”他慢吞吞他說,“那是祖宗的陵寝所在,務必好生防守。

    ” “請皇爺放心。

    盧象升的宣、大①、山西軍隊已經有一部分增援昌平。

    依奴婢看,昌平是不要緊了。

    ” ①宣、大--明朝邊防上的一個軍區,轄宣化和大同兩巡撫,軍區司令官稱為總督,駐陽和,盧象升兼管山西軍區,所以山西軍隊也歸他指揮。

     又沉默一陣。

    崇祯從一位宮女手裡接過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唇輕輕地咂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端詳着這一隻天青色宣窯暗龍杯,欣賞着精美的名貴藝術。

    高起潛完全明白皇上的心思,但是他等着皇上自己先提起來那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免得日後皇上的主意一變,自己會吃罪不起。

    站在旁邊侍候的幾個宮女和太監都沒有一點聲音,偷偷地打量着皇上的面部表情和他的端詳茶杯的細微動作。

    他們都知道皇上會向高起潛間什麼機密大事,但是他們沒看見皇上的任何指示,不敢自動地回避出去。

    這些宮女和太監們平日不需要等待皇上開口,他們會根據他的眉毛川良梢、嘴唇或胡子的任何輕微動作行事,完全合乎他的心意。

    當皇上的眼睛剛剛離開茶杯的時候,一位宮女立刻走前一步,用雙手捧着一個堆漆泥金盤子把茶杯接過來,小心地走了出去,其餘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在一兩秒鐘之内蹑着腳退了出去。

     現在文華殿裡隻剩下皇上和高起潛兩個人了。

    崇祯站起來,在暖閣裡來回踱了片刻,然後用沉重的低聲說: “高起潛,你這幾年常常出外監軍,還有一些閱曆。

    朕叫你總監天下勤王兵馬,這擔子不輕啊。

    你可得小心辦事,驅逐鞑虜,保衛京師,萬不可辜負朕意。

    ” 高起潛很明白皇上隻是希望他“小心辦事”,并不希望他勇猛作戰,而且他自己也确實很怕清兵,但是他用慷慨的聲調回答說: “奴婢甘願赴湯蹈火,戰死沙場,決不辜負皇爺多年來豢養之恩。

    ” 崇祯點點頭,在龍椅上坐下去,小聲說: “起來吧!” 高起潛又叩了一個頭,然後從地上站起來,等候皇上同他談那個機密問題。

    就在這時候,在明亮的宮燈下邊,我們才看清楚高起潛是一個身材魁梧,沒有胡須的中年人,雖然他已經四十多歲,但由于保養得好,面皮紅潤,看起來隻像有三十出頭年紀。

    同崇祯皇帝的蒼白、疲倦和憂郁的面容相比較,完全是兩種情形。

     “勤王兵馬雖然到了幾萬,”崇祯突然把談話轉入正題,“但我們既要安内,又要攘外,二者不可得兼。

    曆年用兵,國家元氣損傷很大,如無必勝把握,還是以持滿不發為上策。

    你是總監軍,總要相機進止,不可浪戰。

    ”他把“浪戰”兩個字說得慢一些,響一些,生怕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