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南部來的女孩

關燈
974年,“文化大革命”已近尾聲,但高層鬥争更趨激烈。

     我呢,騎着一輛單車,逛到光複校區去看花開正盛的一叢九重葛,揣摩“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滋味。

    逃課時,到榕園的老樹下躺着想心事。

    晚上趕到全美戲院看場老電影,戲散後沿着民族路的夜市場推着車回家。

    周末和工學院的男孩子們去虎頭碑、烏山頭、關子嶺郊遊,寒暑假參加救國團組織的各種育樂活動。

    國民黨滴水不漏地掌握着大學校園;它希望我知道的事情我就知道,它不希望我知道的事情我就什麼都不知道。

    成大是台南唯一的大學,我也就不可能從其他的校園聽到任何耳語。

     在校内參加社團倒是被鼓勵的。

    我和土木系的賴世聲組織英語會話組,每星期請一些美軍太太來校園裡和學生以英語交談。

    我們騎車到老遠的大同路底去揿人家的門鈴。

    次數多了,我也厭了,便借故不去。

    有一天,賴世聲就跑到育樂街住處闆着臉孔教訓我:“你的責任感呢?這一點都承受不了,将來能為國家做什麼大事?” 他稚氣卻認真的臉孔至今在我腦海中。

    那是台灣的70年代;我們都是十八歲,我們都讀蔣夢麟的《西潮》、羅家倫的《新人生觀》、蔣廷黻的《青年的力量》、胡适之的《丁在君這個人》。

     ……青年們,你們的苦悶,豈不是因為你們感覺自己的力量不夠?你們的企圖很多,你們要為自己找光明的前途,同時你們要為民族國家打開一條向上的路……我勸你們先從培養自己的力量下手。

     ——蔣廷黻《青年的力量》 我們不知道除了蔣夢麟等人之外還有我們讀不到的陳獨秀、翟秋白、李大钊,甚至魯迅和沈從文,但是我們那麼深信不疑:今天在大學裡所有的知識累積和人格鍛煉都是一種準備,讓我們有一天能頂天立地地為民族付出,為國家奉獻。

     立在20世紀末回顧70年代的校園,才發現我們這一代如何深受“五四”青年的直接影響,而70年代的理想主義又如何直接塑造了90年代的台灣社會。

    這一個世紀的足迹竟然如此清晰地一脈相傳。

     我勉為其難地又跨上單車,一步一步踩到大同路底。

     台南美國新聞處招考十名英語特優的大學生,由處長親自指導讀書讨論會。

    賴和我都考上了。

    上課第一天,世聲竟然以質問的口吻問處長:“你開這個讨論會有什麼意圖?” 美國人愣住了,我更是驚詫。

    台南美新處在半年前,1970年1月,被炸,謝聰敏、魏廷朝、李敖以涉嫌罪名被捕,我一無所知。

    美新處這個機構在國際政治上的意義,台灣與美國的關系,帝國主義與依賴理論,我毫無概念,當然無從理解賴對處長的敵意和疑慮。

    他畢竟是“中華民國”‘參謀總長”的兒子,他畢竟是台北人。

     留學生為什麼一出國就“變”?因為在一個言論受到操縱控制的社會裡,選民的知識就像飼料管中灌輸下來的豬食,是強喂的,而且隻有那麼一種。

     ——《野火集》,1985年 二十年後,麻省理工學院的土木博士賴世聲成為台北市“捷運局長”。

    媒體說他是受益于父蔭才得到高職,我知道他不是;他從十八歲就開始為國家鍛煉自己。

    “捷運”沉疴難起,賴世聲黯然下台。

    媒體說他涉嫌貪渎,在瑞士有巨款。

    打死我也不相信。

    孔子說,觀人要觀他的眸子,我想,看人要看他的少年時。

    我們騎車經過大學路、勝利路,駛過合歡和風凰木的影子,心裡的念頭像迎面的清風一樣幹淨。

    主持私人書院的王鎮華如此,編輯《天下》雜志的殷允芃如此,研究賴和的林瑞明亦如是。

    成功大學的孤立,使它保守内向,但也由于它的孤立,它的素樸本質就不受流行時尚的影響,有點“相忘于江湖”的純粹。

     自己和台北人有所不同,我還是慢慢發覺的。

     大一那年第一次上台北。

    哥哥的同學一個叫錢寶的說是要讓我認識台北文化,把我帶到一個黑漆漆的咖啡館裡,裡頭全是見不到人的高椅背。

    我昏天黑地地摸索進去,隻覺得不停地踩到錯縱的人腿,差點絆倒。

    我怎麼表現不記得了,隻記得出了咖啡館又站在陽光下時,即将全家移民美國的錢寶用一種既是同情又是惋惜的眼光看着我,說:“唉,你們台南的女孩子怎麼那麼——” 他沒把話說完,但我模糊地意識到台北的女孩子大概是不一樣的;至少不會在黑咖啡館裡絆人家的腿。

     暑期到台北參加一個什麼研習會,和一個台北人同寝室。

    早上起床後,我在十五分鐘之内漱洗完畢,她卻在鏡前足足坐上一個小時。

    保養品化妝品的瓶瓶罐罐擺滿小桌,她一道一道手續進行護膚,一會兒是水,一會兒是霜,一會兒是膏。

    然後要卷睫毛、畫眼線、塗眼膏……我看傻了。

    台南一定也有注重修飾的女孩子,台北一定也有漱洗隻要十五分鐘的女孩子,但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的人,而且是個台北人。

    當她将一張畫好的臉孔轉向我時,我幾乎以為我們是兩個國家的人。

     在晚上的舞會裡,我的室友穿着緊身的套頭衫、窄小的迷你裙,配上高筒的靴子;舞動時中分的直發飛揚起來,哎,真是漂亮極了。

    我坐在角落裡,心想,在她的眼中,我該是怎麼落後的南部人啊。

     我當然也穿牛仔褲的,但與名牌無關。

    我們三兩個好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