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
關燈
小
中
大
我想成為一個新加坡人!
自我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國土後,面對新加坡花園般的城市、高科技的管理、齊備的法律等等,就深深地愛上了她!雖然我也多次去過東南亞各國,但我最喜愛的還是新加坡。
在短短的一年裡,我連續到新加坡十三次!每次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我最尊重的是内閣資政李光耀。
他親自掀起了“中國熱”,使我們中國人有機會了解新加坡的社會和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中國人也有更多機會到新加坡來和新加坡人做貿易,對新加坡有進一步的了解! 在短短的時間裡,新加坡獨立地将自己國家建設得這麼好,這在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已有公論!中國雖然人口多土地闊,但“向新加坡學習”的口号已提出幾個年頭。
隻要你到中國做生意,你可以問任何一個做國際貿易的中國商人:“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商人?”我估計一半以上的回答是:“新加坡商人!”并不是說和新加坡商人做生意一定有大錢賺,但和新加坡商人做生意的風險就相對比較小。
筆者所在的公司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
去年7月一個偶爾的機會,認識了一個新加坡商人,很快做成一筆生意。
雖然利潤非常薄,但新加坡商人的嚴肅作風給我們留下極深印象!從此我們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就多了起來! 筆者辦公室的隔壁,是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雖已在深圳上市股票,最近又計劃在新加坡上市,并獲新加坡有關當局批準。
我曾問他們:“為什麼不選擇在歐美國家上市股票?”他們說:“還是新加坡好!”為什麼?“因為新加坡的人好”,這一句話涵義十分之深!涉及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人情、法律和制度!這對一個多次來過新加坡的我來說,深深理解這句話的内涵!也十分贊歎這家公司的選擇! 但是,當我看到《聯合早報》10月14日轉載了台北報紙上的一篇文章《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這标題時,倒吸一口冷氣,細細看下去,覺得這個龍應台的話缺乏正常的邏輯。
我始終想不出來“新加坡在9月吊死一個販毒的荷蘭人”和“新加坡政府沒有傲慢的權利”之間有什麼内在關連。
我不知道龍應台指責新加坡政府“沒有資格代表我這個台灣人”這句話所指的新加坡政府何時何地要去代表這個台灣人去說話! 恕我直言,龍應台的話實在不能讓人服氣!但是,字裡行間流露的文才确是不凡,我周圍欣賞過這篇佳作的同事,都異口同聲讓我寫文章建議龍應台再寫一篇《還好我不是台灣人》,或許是本土本鄉本情寫出來更能感人! 當然,龍應台也想不到她這篇文章被新加坡報紙轉載了,更想不到新加坡人立即進行了反駁!連中國人也要來打抱不平,一定是她始料不及的!龍應台肯定想不通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新加坡!但我還是要告訴她: 我愛新加坡!我想成為一個新加坡人! (作者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國人) 還好她不是新加坡人 ——一得 遠适歐洲的台灣女人龍應台,以身非新加坡人而沾沾自喜,卻選擇在台北報章對新加坡大放厥詞。
居心何在,令人費解。
這個以舞文弄墨為專業的女人,首先對新加坡領袖冷嘲熱諷一番,指他們沒有資格代表全體亞洲人(包括她這個道地亞洲人在内)發言。
其次,她把新加坡法律批評得一文不值,聲言:“給我再高的經濟成長,再好的治安,再效率十足的政府,對不起,我也不願意放棄我那一點點個人自由與尊嚴。
” 最後,她還以挖苦的口吻說:“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如果是的話,寫了這篇文章可就不好玩了。
” 盡管她不是新加坡人,寫了這麼一篇文章也不太好玩。
新加坡政府當然不會去把她抓來五花大綁拍照或打屁股,道地的新加坡人卻不會輕易放過她,如樂子與梅子兩位青年寫作者便對她作出了強烈反應,連原籍香港的新加坡公民陳敏明也站出來說公道話。
自稱“不可救藥的講究個人尊嚴與自由的亞洲人”的龍女子,慶幸自己不是新加坡人;既是亞洲人亦是新加坡人的我,也深為她不是新加坡人而感慶幸。
理由很簡單:她既不喜歡新加坡,新加坡也不歡迎這麼一個極端個人自由主義者。
如果她不幸生為新加坡人,而又不得不終老于斯的話,她顯然隻有兩條路可走: 要嘛忍氣吞聲,挨受連嚼口香糖都沒有自由,而又有人要教她怎麼做愛生幾個小孩的無聊生活。
果如此,隻怕她不消幾時便會活活悶死。
要嘛積極從政,招集志同道合者組織新政黨,或加入現成的反對黨,或以獨立人士身分參加競選。
一旦進入國會,便可聲嘶力竭地為全體新加坡人争取自由。
必要時還可脫下高跟鞋當武器,以期打出一個自由天地來。
還好她不是新加坡人!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林義明 台灣作家龍應台最近在台北《中國時報》寫了一篇題為《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的文章,指“新加坡無權代表亞洲,沒有傲慢的權利,沒有資格代表她這個台灣人”。
本報上星期轉載這篇文章,結果引起許多讀者的關注。
一些讀者立刻撰文表達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包括在新加坡居住的中國人和香港人。
其實,台灣人公開對新加坡表示不滿,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
前幾年,就有一個台灣歌星表示他“來新加坡後有被閹割的感覺”,結果許多新加坡人大為憤怒,紛紛撰文攻之。
這裡,我要表明一個立場,我不是想寫一篇《還好我不是台灣人》來和龍應台的《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分庭抗禮,也沒必要舉出一大堆論據證明“我不贊成金權黑道吸毒盛行,我不喜
在短短的一年裡,我連續到新加坡十三次!每次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我最尊重的是内閣資政李光耀。
他親自掀起了“中國熱”,使我們中國人有機會了解新加坡的社會和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中國人也有更多機會到新加坡來和新加坡人做貿易,對新加坡有進一步的了解! 在短短的時間裡,新加坡獨立地将自己國家建設得這麼好,這在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已有公論!中國雖然人口多土地闊,但“向新加坡學習”的口号已提出幾個年頭。
隻要你到中國做生意,你可以問任何一個做國際貿易的中國商人:“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商人?”我估計一半以上的回答是:“新加坡商人!”并不是說和新加坡商人做生意一定有大錢賺,但和新加坡商人做生意的風險就相對比較小。
筆者所在的公司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
去年7月一個偶爾的機會,認識了一個新加坡商人,很快做成一筆生意。
雖然利潤非常薄,但新加坡商人的嚴肅作風給我們留下極深印象!從此我們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就多了起來! 筆者辦公室的隔壁,是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雖已在深圳上市股票,最近又計劃在新加坡上市,并獲新加坡有關當局批準。
我曾問他們:“為什麼不選擇在歐美國家上市股票?”他們說:“還是新加坡好!”為什麼?“因為新加坡的人好”,這一句話涵義十分之深!涉及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人情、法律和制度!這對一個多次來過新加坡的我來說,深深理解這句話的内涵!也十分贊歎這家公司的選擇! 但是,當我看到《聯合早報》10月14日轉載了台北報紙上的一篇文章《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這标題時,倒吸一口冷氣,細細看下去,覺得這個龍應台的話缺乏正常的邏輯。
我始終想不出來“新加坡在9月吊死一個販毒的荷蘭人”和“新加坡政府沒有傲慢的權利”之間有什麼内在關連。
我不知道龍應台指責新加坡政府“沒有資格代表我這個台灣人”這句話所指的新加坡政府何時何地要去代表這個台灣人去說話! 恕我直言,龍應台的話實在不能讓人服氣!但是,字裡行間流露的文才确是不凡,我周圍欣賞過這篇佳作的同事,都異口同聲讓我寫文章建議龍應台再寫一篇《還好我不是台灣人》,或許是本土本鄉本情寫出來更能感人! 當然,龍應台也想不到她這篇文章被新加坡報紙轉載了,更想不到新加坡人立即進行了反駁!連中國人也要來打抱不平,一定是她始料不及的!龍應台肯定想不通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新加坡!但我還是要告訴她: 我愛新加坡!我想成為一個新加坡人! (作者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國人) 還好她不是新加坡人 ——一得 遠适歐洲的台灣女人龍應台,以身非新加坡人而沾沾自喜,卻選擇在台北報章對新加坡大放厥詞。
居心何在,令人費解。
這個以舞文弄墨為專業的女人,首先對新加坡領袖冷嘲熱諷一番,指他們沒有資格代表全體亞洲人(包括她這個道地亞洲人在内)發言。
其次,她把新加坡法律批評得一文不值,聲言:“給我再高的經濟成長,再好的治安,再效率十足的政府,對不起,我也不願意放棄我那一點點個人自由與尊嚴。
” 最後,她還以挖苦的口吻說:“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如果是的話,寫了這篇文章可就不好玩了。
” 盡管她不是新加坡人,寫了這麼一篇文章也不太好玩。
新加坡政府當然不會去把她抓來五花大綁拍照或打屁股,道地的新加坡人卻不會輕易放過她,如樂子與梅子兩位青年寫作者便對她作出了強烈反應,連原籍香港的新加坡公民陳敏明也站出來說公道話。
自稱“不可救藥的講究個人尊嚴與自由的亞洲人”的龍女子,慶幸自己不是新加坡人;既是亞洲人亦是新加坡人的我,也深為她不是新加坡人而感慶幸。
理由很簡單:她既不喜歡新加坡,新加坡也不歡迎這麼一個極端個人自由主義者。
如果她不幸生為新加坡人,而又不得不終老于斯的話,她顯然隻有兩條路可走: 要嘛忍氣吞聲,挨受連嚼口香糖都沒有自由,而又有人要教她怎麼做愛生幾個小孩的無聊生活。
果如此,隻怕她不消幾時便會活活悶死。
要嘛積極從政,招集志同道合者組織新政黨,或加入現成的反對黨,或以獨立人士身分參加競選。
一旦進入國會,便可聲嘶力竭地為全體新加坡人争取自由。
必要時還可脫下高跟鞋當武器,以期打出一個自由天地來。
還好她不是新加坡人!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林義明 台灣作家龍應台最近在台北《中國時報》寫了一篇題為《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的文章,指“新加坡無權代表亞洲,沒有傲慢的權利,沒有資格代表她這個台灣人”。
本報上星期轉載這篇文章,結果引起許多讀者的關注。
一些讀者立刻撰文表達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包括在新加坡居住的中國人和香港人。
其實,台灣人公開對新加坡表示不滿,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
前幾年,就有一個台灣歌星表示他“來新加坡後有被閹割的感覺”,結果許多新加坡人大為憤怒,紛紛撰文攻之。
這裡,我要表明一個立場,我不是想寫一篇《還好我不是台灣人》來和龍應台的《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分庭抗禮,也沒必要舉出一大堆論據證明“我不贊成金權黑道吸毒盛行,我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