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

關燈
歡看到議員在立法院裡打得頭破血流,甚至在電視機前自刺一刀以表‘清白”等等,以指出對方沒資格提出批評。

    這最終會演變成情緒化的謾罵,對引導龍應台“這類不可救藥的講究個人尊嚴與自由的亞洲人”了解真相,将無助益。

     龍應台似乎對新加坡有許多不滿,她最不滿的是“新加坡代表亞洲說話,尤其是代表她說話”,原因在于新加坡“沒有這個資格”。

    我姑且不讨論龍應台是否是以一種“大中華正統文化繼承人”的姿态來批評新加坡,因為這不應該是讨論的重點,我認為,讓所有的人了解龍應台所說是否屬實,不讓這種論調混淆視聽更為重要。

     整個邏輯很簡單 整個邏輯很簡單。

    新加坡是亞洲的一個部分,新加坡人是亞洲人,亞洲人表達亞洲人的心聲,沒有人可以反對,更何況這把聲音是來自一個有三大亞洲文化(中華文化、馬來回教文化和印度文化)背景的國家。

    盡管如此,新加坡從來不敢以整個亞洲的文化代表自居,它很清楚自己是個小國,但小國也有它的看法,“小”不能構成外國人阻止它說出心裡話的理由。

     要求西方不要把價值現強加在亞洲國家身上,以及籲請西方應該學習尊重亞洲國家的不同,點,并不是新加坡獨創的言論。

    事實證明,在許多國際場合,中國、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亞洲國家都不斷提出同樣的言論;就連很需要美國照顧的日本和韓國,也在必要時提醒西方,亞洲價值觀必須受到尊重,而韓國和日本正是龍應台所謂“很多人想法和她一緻”的國家。

     龍應台肯定是誤會了 所以,龍應台肯定是誤會了。

    新加坡從來沒想過要代表她這個台灣人說話。

    如果龍應台因新加坡沒在發言支持多數亞洲國家的立場時,考慮她的想法,而一廂情願地指責新加坡政府“傲慢”,就未免過于自我膨脹。

    新加坡當然是代表新加坡人說話,湊巧的是,這也正是許多亞洲國家要說或已說過的話; 如果龍應台不清楚新加坡和亞洲的情況,以緻不同意新加坡人的看法,她隻能說:“我不同意新加坡人的看法”,而不是硬說新加坡好像在代表亞洲說話,企圖抹殺新加坡人以亞洲人身分說話的權利。

     其實,新加坡的總理、内閣資政和部長在國際場合發言時,談論亞洲價值現的機會不多,多數時候是大力籲請西方國家到亞洲投資。

    由于新加坡在經濟方面的成就已赢得西方國家的信心,它可以扮演把西方資金引導到亞洲國家的角色。

    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對新加坡在這方面的貢獻深表感激,它們不可能反對新加坡為亞洲進行宣傳,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

    或許龍應台隻看到西方媒介渲染新加坡“教訓”歐洲人,卻不知道(也許她“選擇”不知道)新加坡努力鼓勵歐洲國家到亞洲投資的事實,否則,她就不會一股腦兒地指責新加坡以亞洲文化代言人自居,而忘了給新加坡套上“亞洲經濟代言人”這個稱号。

     除了不滿新加坡“代表”她講話之外,龍應台還有一個非常不滿新加坡之處。

    她說:“給我再高的經濟成長,再好的治安,再效率十足的政府,對不起,我也不願意放棄我那一點點個人自由與尊嚴。

     事實真是如此嗎? 她說,有這種想法的亞洲人在台灣“多的是”。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讓我們看看台灣權威性雜志《天下》最近對新加坡國情提出的客觀評價,就不難得到一些眉目。

    《天下)認為台灣應該向新加坡學習,因為“大多數台灣居民共同的夢,是幹淨的居住環境、優雅的生活品質、安全安定的社會、廉能的政府。

    (共同的夢)是社會公平、是法治,而不是更多的自由和民主”。

     論調恰恰和《天下》相反 龍應台也許更應該撰文指責《天下》憑什麼代表她這個台灣人講話,因為她的論調恰恰和《天下》的相反,她要的不是大多數台灣居民所要的幹淨的居住環境、優雅的生活品質、安全安定的社會、廉能的政府等等,而是她所謂的“一點點的個人自由與尊嚴”。

     在龍應台眼中,新加坡人似乎并沒有“一點點的個人自由與尊嚴”。

    她認為,新加坡國内有很多和她一樣想法的人,還說:“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如果是的話,寫了這篇文章可不好玩了。

    ”結果,她再次犯上一廂情願的老毛病。

     這讓我想起《莊子》中“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故事。

    龍應台一開始就認定很多新加坡人是“沒有一點點的個人自由與尊嚴”的,也許這是她自己的猜測,也許這是她從一些西方報章或台灣報章上得到的印象,她卻不知道多數新加坡人其實都不這麼認為,他們都為治安良好所帶來的人身自由,以及作為一位新加坡人的尊嚴而感到自豪。

    如果新加坡沒有“那一點點自由”,新加坡人也不可能在報章上拜讀龍應台的文章,并向她提出自己的看法。

     估計錯誤不免贻笑大方 許多亞洲國家都了解,隻有在經濟成長持續,社會紀律得以維持,人民豐衣足食的情況下,人民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尊嚴和自由。

    假設龍應台是新加坡人,而她又寫出這樣的文章,則如果真有“不好玩”之處,那恐怕就是她一廂情願地分析事物,以緻估計錯誤,最終不免贻笑大方。

     支持新加坡代表亞洲人說話 ——郭生 前幾天的《聯合早報》(10月14日)轉載了龍應台女士的文章《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龍文的主要論點有兩點,一是新加坡沒有資格做亞洲的代言人,理由是新加坡人不尊重個人尊嚴與自由;二是新加坡政府傲慢,教訓西方人我們亞洲人怎樣怎樣。

     我認為,凡是亞洲人,無論他來自富裕的日本,還是來自貧窮的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