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融融無猜
關燈
小
中
大
備被人偷襲,對任何征候也不敢掉以輕心,任何時候皆保持極端警覺,随時皆準備行緻命的反擊,反應極為敏感。
小徑旁的擋風行道樹下,踱出一個背了包裹,須發如銀的老人,紅光滿面,精神奕奕老當益壯,手中的黃竹杖,是江南制品。
她對這位老人不算陌生,但也完全陌生。
四海牛郎那時夜襲她家,這位老人神不知鬼不覺也在她家中現身,為楊敏以毒外反擊、斃了毒針李三姑而喝彩。
事後這老人如何消失的,在場的人毫無所覺。
“老前輩為何跟蹤我?”她大感詫異,敵意消失了,扳鞍下馬,将針納入管套的插袋。
“老夫以為跟着你,便可等到叫楊敏的小子。
”老人拍拍自己的腦袋苦笑:“顯然我這老腦袋瓜不中用了,料錯啦!原來你們各方人馬,你追我趕熱鬧得很,楊小子卻不在其中,老夫又栽了。
” “又栽了?”她笑問。
她也是跟蹤楊敏的,已經栽過一次了。
“第一次在南京,三跟兩跟就跟丢了。
幸好沒老糊塗,在浦口渡查出他往北走,在廣平府才追上他。
現在,又把他追丢了。
” “老前輩為何要跟蹤他?” 她臉色一變,鳳目中冷電乍現:“希望不是對他不利。
老前輩,我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
” “我知道,所以你追蹑四海牛郎。
” “那……” “老夫不算太老,閑得無聊,不時在外走走松松筋骨,看看天下衆生相以免老懷寂寞。
” 老人倚老賣老,口氣卻不服老:“在南京偶然發現這小子在秦淮教坊區充大爺,在花船畫舫與地頭蛇大打出手,大鬧賭坊一擲千金,勇悍如虎轟動秦淮風月場。
老夫一時好奇,想摸清他是何方神聖。
” “這與老前輩無關呀!他年輕……” “年輕最忌酒色财氣,陷入太深,一定會淪入魔道。
我看他不像個壞胚子,一旦淪入魔道,天知道日後會引起多大的江湖風暴?” “老前輩準備規勸他?” “這……他許想收他做門人,所以要冷眼旁觀一段時日。
必要時,老夫會……” “會制裁他?四海牛郎比他壞一萬倍。
”她憤憤地說。
“四海牛郎聲譽并不差,學壞是最近三兩年的事。
權勢達到某一颠峰,便會争更大的權勢,愈來愈好名好色,這種人多如恒河沙粒。
這人的武功深不可測,天下間能和他公平決鬥而獲勝的人,屈指可數,老夫還真奈何不了他。
” “楊敏兄就整得他灰頭上臉。
”她得意地說。
“所以老夫感到甚是奇怪呀!那天晚上老夫現身,用意是伺機支援地的。
”老人直搖頭:“他在秦淮風月區,憑的隻是一身蠻力與硬拚敢拚的亡命氣勢占上風,怎麼可能談笑自若、把這位氣傲天蒼、功臻化境的未來江湖霸主,整得灰頭土臉的呢?” “老前輩了解他多少?比方說,他的家世,出身……” “不知道,所以要暗中觀察呀!那小子不會來了,老夫回頭再找線索。
” “他要到京都。
可是,他在大屯鎮失蹤了。
我爹有不少朋友,在真定朋友更多,已出動不少人手,留意他的行蹤暗中保護他。
所有的朋友,不論晝夜皆在路旁相候,就是不見他現身。
我追到真定的營口村,這才轉而迫蹑這位亡命無恥大英雄。
” “那麼,他不曾北上了。
” “這……我到京都等他。
” “唔!不對。
” “有何不對?” “這小子可能遁回南京了。
”老人自以為是:“他一定是準備到京都充大爺逍遙尋樂的,說不定有意前往皇帝在皇後街開設的教坊快活,在這裡出了事,消息很快便會傳至皇都。
人怕出名豬怕肥;成了衆所注目的人,他哪能快活得起來?說不定反而成了衆矢之的,被京都的權貴把他弄入東西廠和内行廠快活呢!” 京都,指京城或皇都。
京師,指同布政使司(省)的組織。
京師與南京兩地稱為直隸,與天下十三布政司的組織相等。
京師下轄八府三十七州,縣一百三十六。
南京稍小些,下轄四府,直隸三十四,屬州十七,九十七縣。
京師南京兩直隸,地界是連在一起的,南北貫連,交界處在永城宿州附近。
朋友初結交,如果對方說是京師人氏,可别誤會他是住在有皇帝的京都人,京師大得很呢!皇帝住的城叫京城、京都、都城。
京都人不會自稱京師人氏,神氣得很,比其他省份的人高一級。
“老前輩的猜測……”她意似不信。
“不是揣測,老夫是就事論事。
那小子一定溜回江南去了,老夫回江南等他。
”老人不再多說,大踏步走了。
她也不須到京都了,銀牙一咬,上馬向東飛馳。
南京的徐州,大河南岸的曆史名城。
這“大河南岸”隻是暫時性的,有時候,這座城會跳到大河的北岸去。
那條孽龍似的大黃河,經常在這大平原上扭來扭去,一旦大洪水發生,那條巨大的河堤不潰則已,潰則河必改道,城在南在北,唯有天知道。
這裡是西楚霸王的皇都;禹貢徐州之城;古大彭氏國。
除了水患之外,它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次大小戰争,這裡都會血流漂杵,屍橫遍野,房舍起了又燒,燒了又起。
交通四通八達,田地一望無涯。
冬天冷死人,秋老虎會熱得人的皮都會烤焦;夏天大平原沒有一絲風,熱浪往城裡湧,城裡的市民,覺得像是住在烤爐裡;這就是當時大明皇朝正德末年的南京直隸州徐州。
已經是七月天,正是秋剝皮時節。
從南京凱旋陸續北返的軍隊,走陸路就從徐州經過,交通擁塞的狀況,比京師順德府更糟,因為車馬要從城北渡過濁流滾滾,寬有四五裡的大河,十餘艘大小渡船,根本不可能一天把一衛兵馬渡過河。
這十幾年來,镖局成為新興行業。
從前,誰也不知道镖局是啥玩意,請人保護人貨的安全,必須雇請一些年輕力壯,會舞刀弄槍稱為打手的人,沿途護送但概不保證風險,用性命巴結看誰幸運。
白衣神兵橫掃天下,各地盜賊如毛,打手已不敷需要,人貨卻需人保護,有心人便登高一呼,組成強大的護送隊,以镖局的旗号,創下保貨保值的先河。
這些人用與镖與大群匪盜拼搏,以少擊衆,遠攻以镖的威力最大,因此獲得镖師的尊稱。
镖,在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暗器了。
徐州是大埠頭,開風氣的先河,南門外開設了第一家镖局中原嫖局,生意興隆聲譽崛起。
以往的護院、打手、勇健……真正具有實學真才的好漢,皆以能進入中原嫖局任職為榮。
城外的大街,東南西北全是新建的。
七八年前,白衣神兵山東響馬,在副大元帥趙懷忠(趙瘋子)和元帥劉六,先後兩次圍城浴火奮戰,幾乎把這座建在大平原上、防兵兼防水堅固雄偉的大城攻破,城外二十裡範圍内,街市成墟幾乎成為焦土。
天下有兩三百座城市
小徑旁的擋風行道樹下,踱出一個背了包裹,須發如銀的老人,紅光滿面,精神奕奕老當益壯,手中的黃竹杖,是江南制品。
她對這位老人不算陌生,但也完全陌生。
四海牛郎那時夜襲她家,這位老人神不知鬼不覺也在她家中現身,為楊敏以毒外反擊、斃了毒針李三姑而喝彩。
事後這老人如何消失的,在場的人毫無所覺。
“老前輩為何跟蹤我?”她大感詫異,敵意消失了,扳鞍下馬,将針納入管套的插袋。
“老夫以為跟着你,便可等到叫楊敏的小子。
”老人拍拍自己的腦袋苦笑:“顯然我這老腦袋瓜不中用了,料錯啦!原來你們各方人馬,你追我趕熱鬧得很,楊小子卻不在其中,老夫又栽了。
” “又栽了?”她笑問。
她也是跟蹤楊敏的,已經栽過一次了。
“第一次在南京,三跟兩跟就跟丢了。
幸好沒老糊塗,在浦口渡查出他往北走,在廣平府才追上他。
現在,又把他追丢了。
” “老前輩為何要跟蹤他?” 她臉色一變,鳳目中冷電乍現:“希望不是對他不利。
老前輩,我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
” “我知道,所以你追蹑四海牛郎。
” “那……” “老夫不算太老,閑得無聊,不時在外走走松松筋骨,看看天下衆生相以免老懷寂寞。
” 老人倚老賣老,口氣卻不服老:“在南京偶然發現這小子在秦淮教坊區充大爺,在花船畫舫與地頭蛇大打出手,大鬧賭坊一擲千金,勇悍如虎轟動秦淮風月場。
老夫一時好奇,想摸清他是何方神聖。
” “這與老前輩無關呀!他年輕……” “年輕最忌酒色财氣,陷入太深,一定會淪入魔道。
我看他不像個壞胚子,一旦淪入魔道,天知道日後會引起多大的江湖風暴?” “老前輩準備規勸他?” “這……他許想收他做門人,所以要冷眼旁觀一段時日。
必要時,老夫會……” “會制裁他?四海牛郎比他壞一萬倍。
”她憤憤地說。
“四海牛郎聲譽并不差,學壞是最近三兩年的事。
權勢達到某一颠峰,便會争更大的權勢,愈來愈好名好色,這種人多如恒河沙粒。
這人的武功深不可測,天下間能和他公平決鬥而獲勝的人,屈指可數,老夫還真奈何不了他。
” “楊敏兄就整得他灰頭上臉。
”她得意地說。
“所以老夫感到甚是奇怪呀!那天晚上老夫現身,用意是伺機支援地的。
”老人直搖頭:“他在秦淮風月區,憑的隻是一身蠻力與硬拚敢拚的亡命氣勢占上風,怎麼可能談笑自若、把這位氣傲天蒼、功臻化境的未來江湖霸主,整得灰頭土臉的呢?” “老前輩了解他多少?比方說,他的家世,出身……” “不知道,所以要暗中觀察呀!那小子不會來了,老夫回頭再找線索。
” “他要到京都。
可是,他在大屯鎮失蹤了。
我爹有不少朋友,在真定朋友更多,已出動不少人手,留意他的行蹤暗中保護他。
所有的朋友,不論晝夜皆在路旁相候,就是不見他現身。
我追到真定的營口村,這才轉而迫蹑這位亡命無恥大英雄。
” “那麼,他不曾北上了。
” “這……我到京都等他。
” “唔!不對。
” “有何不對?” “這小子可能遁回南京了。
”老人自以為是:“他一定是準備到京都充大爺逍遙尋樂的,說不定有意前往皇帝在皇後街開設的教坊快活,在這裡出了事,消息很快便會傳至皇都。
人怕出名豬怕肥;成了衆所注目的人,他哪能快活得起來?說不定反而成了衆矢之的,被京都的權貴把他弄入東西廠和内行廠快活呢!” 京都,指京城或皇都。
京師,指同布政使司(省)的組織。
京師與南京兩地稱為直隸,與天下十三布政司的組織相等。
京師下轄八府三十七州,縣一百三十六。
南京稍小些,下轄四府,直隸三十四,屬州十七,九十七縣。
京師南京兩直隸,地界是連在一起的,南北貫連,交界處在永城宿州附近。
朋友初結交,如果對方說是京師人氏,可别誤會他是住在有皇帝的京都人,京師大得很呢!皇帝住的城叫京城、京都、都城。
京都人不會自稱京師人氏,神氣得很,比其他省份的人高一級。
“老前輩的猜測……”她意似不信。
“不是揣測,老夫是就事論事。
那小子一定溜回江南去了,老夫回江南等他。
”老人不再多說,大踏步走了。
她也不須到京都了,銀牙一咬,上馬向東飛馳。
南京的徐州,大河南岸的曆史名城。
這“大河南岸”隻是暫時性的,有時候,這座城會跳到大河的北岸去。
那條孽龍似的大黃河,經常在這大平原上扭來扭去,一旦大洪水發生,那條巨大的河堤不潰則已,潰則河必改道,城在南在北,唯有天知道。
這裡是西楚霸王的皇都;禹貢徐州之城;古大彭氏國。
除了水患之外,它是兵家必争之地,每一次大小戰争,這裡都會血流漂杵,屍橫遍野,房舍起了又燒,燒了又起。
交通四通八達,田地一望無涯。
冬天冷死人,秋老虎會熱得人的皮都會烤焦;夏天大平原沒有一絲風,熱浪往城裡湧,城裡的市民,覺得像是住在烤爐裡;這就是當時大明皇朝正德末年的南京直隸州徐州。
已經是七月天,正是秋剝皮時節。
從南京凱旋陸續北返的軍隊,走陸路就從徐州經過,交通擁塞的狀況,比京師順德府更糟,因為車馬要從城北渡過濁流滾滾,寬有四五裡的大河,十餘艘大小渡船,根本不可能一天把一衛兵馬渡過河。
這十幾年來,镖局成為新興行業。
從前,誰也不知道镖局是啥玩意,請人保護人貨的安全,必須雇請一些年輕力壯,會舞刀弄槍稱為打手的人,沿途護送但概不保證風險,用性命巴結看誰幸運。
白衣神兵橫掃天下,各地盜賊如毛,打手已不敷需要,人貨卻需人保護,有心人便登高一呼,組成強大的護送隊,以镖局的旗号,創下保貨保值的先河。
這些人用與镖與大群匪盜拼搏,以少擊衆,遠攻以镖的威力最大,因此獲得镖師的尊稱。
镖,在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暗器了。
徐州是大埠頭,開風氣的先河,南門外開設了第一家镖局中原嫖局,生意興隆聲譽崛起。
以往的護院、打手、勇健……真正具有實學真才的好漢,皆以能進入中原嫖局任職為榮。
城外的大街,東南西北全是新建的。
七八年前,白衣神兵山東響馬,在副大元帥趙懷忠(趙瘋子)和元帥劉六,先後兩次圍城浴火奮戰,幾乎把這座建在大平原上、防兵兼防水堅固雄偉的大城攻破,城外二十裡範圍内,街市成墟幾乎成為焦土。
天下有兩三百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