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武器

關燈
球的能量釋放過程放慢150萬倍來看。

    ” “150萬倍?!” “是的,按現在我們已存貯的最小體積的宏電子,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大概就是這個倍數。

    ” “這就是……每秒鐘3600萬幅畫面!能找到這樣快的高速攝影設備?”有人疑惑地問。

     “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丁儀說,悠然地點燃了好長時間沒動過的煙鬥。

     “能找到,我想應該有這種設備的!”林雲肯定地說。

     當我和林雲走進那個國防光學研究所的實驗大樓時,立刻被門廳裡的一張大幅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是一枝握在手裡的手槍,巨大的槍口正對着攝影師,槍口内有紅色的火光,煙霧剛剛露出頭。

    照片最吸引目光的焦點是懸浮在槍口前方的一個球體,它表面光滑,呈黃銅色,那是從槍口中剛剛射出的子彈。

     “這是我們建所初期拍攝的一張高速攝影照片,時間分辨率大約為十萬分之一秒,以現在的标準看嘛,隻能算一般的快速攝影而不是高速攝影,達到這種标準的照相設備,現在你在任何一家專業攝影器材商店裡都能買到。

    ”研究所的負責人說。

     “那麼,拍攝這張照片的烈士是誰?”林雲問。

     負責人笑了起來:“是一面鏡子,這是通過一個光反射系統拍攝的。

    ” 研究所為我們召開了一個由幾名工程師參加的小型會議,林雲首先提出了要求,她說我們需要高速攝影設備,對方的幾個人都面露難上午。

     負責人說:“目前,我們的超高速攝影設備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設備在世界運行中還很不穩定。

    ” “先說明你們要求的指标,我們看情況再說吧。

    ”一位工程師說。

     我戰戰兢兢地說出了那個數字:“大約每秒鐘拍攝3600萬幅畫面。

    ” 我本預料對方大搖其頭,沒想到這幾個人都啞然失笑,負責人說:“說了半天,你們要求的隻是普通的高速攝影!而位對超高速攝影的概念是五十年代的了,現在我們能達到的最高拍攝頻率是每秒4億幅畫面,世界最高水平是每秒6億幅。

    ” 這可怕的數字讓我和林雲目瞪口呆,我問:“什麼樣的膠片能經得住這樣速度的圈動?!” 對方又笑了起來,一位工程師說:“現代高速攝影中的膠片是不動的,動的是鏡頭:有的用旋轉反射鏡成像到膠片,有的采用變相管來傳遞和記錄瞬變的光學圖象,但像我們剛才提到的每秒上億股的拍攝頻率,則是采用更複雜的科技。

    ” 在我們放寬心後,負責人帶領我們參觀研究所。

    他指着一個顯示屏問我們:“你們看這像什麼?” 我們看了一會,林雲說“好象一朵正在緩緩綻開的花朵,很奇怪,花瓣發光。

    ” 負責人說:“所以說,高速攝影是最溫柔的攝影,它能把最暴烈的過程變得柔和輕盈。

    你們看到的,是一顆聚能爆破穿甲彈擊中目标時爆炸過程的記錄。

    ”他指着“花朵”正中的一束明黃色“**”說,“看,這就是爆炸形成的超高溫超高速射流,它正在切穿裝甲。

    這個拍攝大約每秒600萬幅。

    ” 我們走進第二間實驗室,負責人說:“我們下面看到的,就是能滿滿足你們要求的高速攝影,拍攝頻率為每秒5000萬幅。

    ” 在這幅圖象上,我們好象看到了一個平靜的水面,有一粒看不見的小石子落到水面上,先是激起了一個水泡,接着水泡破裂,細碎的液體向各個方向飛散開來,一圈圈水波在水面上擴散…… “這是高能激光束擊中金屬表面的圖象。

    ” 林雲好奇地問:“那些每秒上億幅的超高速攝影都拍些什麼?” “那些圖象均屬絕密,我當然不能讓而位看。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那種攝影經常拍攝的題材之一就是托卡馬克裝置中受控核聚變的過程。

    ” 對雷球能量釋放的高速攝影很快進行了,試驗中宏電子将經過所有的10道閃電,因而将被激發到很高的能量狀态,起所含能量已遠大于自然雷電所激發的球狀閃電,這将使其能量釋放過程更明顯一些。

    被激發後的雷球進入靶區,靶區設置了形狀和材料各異的靶體,如正方形的木塊、錐形的塑料塊、金屬球、内部添滿刨花的紙箱子、圓柱形的玻璃等等,它們被放在一個個高低不同的水泥台上,下面都鋪着一張雪白的紙,整個靶區看上去像一個現代派雕塑展。

    雷球進入靶區後,将被一個阻尼磁場減速,在靶區中飄行,釋放能量或自行熄滅。

    高速攝影機就架在靶區邊緣,共有3台,它們的體積很大,結構複雜,如不說明誰不不會想到是一架攝影機。

    因為事先無法預知雷球能量打擊的目标,隻好期望能碰運氣拍到那個目标。

     試驗開始了。

    由于危險性很大,現場熱源全部撤離,試驗的全過程由距實驗室300米遠的一個地下控制室遙控進行。

     從監視屏中看到,由超導電池中釋放出來的第一個空泡觸發了第1道電弧,監視系統的拾音器傳來了失真的嘩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