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晴空霹靂

關燈
“我們新概念那邊現在也想盡快拿出一些東西來,至少是理論上的。

    這是雷電研究所的陳博士。

    ” 大校熱情地握着我的手說:“我們兩家要是早些合作,事情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今天我們讓你看的東西,對任何搞雷電研究的人來說都是很新鮮的!” 正在這時,房間裡的燈的亮度突然增強了許多,看來是什麼高能耗設備剛停了。

    大校顯然也注意到了這點,說:“看來充完電了,小林,你帶陳博士去看吧,我就不陪你們了,用你的話說,我還要在這堅持呢。

    完了你親自去雷電所聯系一下,把我們兩邊的關系建立起來。

    他們原來那位薛所長我認識,可現在退了,同我們一樣,搞出來的成果轉化不了啊。

    ” 進來的路上,我注意到這裡有設備很齊全的實驗室和加工車間,這是這裡與新概念的另一個明顯的不同――這裡顯然是幹實事的地方。

     林雲介紹說:“我們的雷電武器研究分為兩大部分,我們先去看的是第一部分:一種機載的對地攻擊系統。

    ” 我們走出大樓時,看到一名飛行員和另一個操作人員正想直升機走去,還有兩個人正在收拾剛從飛機上什麼地方拔下來的粗電纜,那電纜一直通到另一幢樓裡。

    幾個士兵把一堆廢油桶裝上一輛卡車。

    看得出來,這的人顯然好長時間閑着沒事幹了,所以現在顯得很興奮。

     林雲帶我來到一個用沙袋築成的掩體後面,在前方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正中,那幾個士兵正從卡車上卸下廢油桶,把它們堆在一個紅色的方形區域内,成小屋狀。

    遠出響起發動機的轟鳴聲,在螺旋槳激起的塵土中,那架直升機緩緩升起,旋翼微微傾斜,向這堆廢油桶上空飛來。

    它飛到那靶子上懸停了幾秒鐘,一道雪亮的閃電從直升機機腹出現,擊中那堆廢油桶,幾乎與此同時響起了一聲尖利的炸雷聲,讓猝不及防的我心驚膽戰;雷聲後面緊接着幾聲沉悶的巨響,那幾個裡面還有殘留汽油的廢油桶爆炸并燃燒起來。

    我盯着那團裹着暗紅火焰的黑煙,深感震驚,好半天才問: “你們用什麼能量産生閃電?” “這個系統的能源與我們無關,是中科院超導研究所的成果,那是用常溫超導材料制成的高能電池,這種超導電池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讓電流在一大圈超導導線中永不停息地旋轉,它能儲蓄大量電能。

    ” 這時直升機又開始向地面放電,這次持續時間很長,但強度很弱。

    一條纖細的電弧把直升機和大地連起來,那道長長的電弧在空氣中扭動着,像一個舞者優美的曲線,又像風中的一條發着紫光的蛛絲。

     “這是超導電池在連續低強度放出剩餘的電能,這種電池很不穩定,安全性查,在平時不能充電存放。

    我們等會吧,這至少需要十分鐘,這聲音不好聽是不是?” 那放電的聲音雖不高,但就像用指甲抓玻璃,讓人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我問:“像剛才那樣的高強度瞬間放電可以進行幾次?” “那要看超導電池的容量和數量了,像這架直升機,可以進行8到10次,但我們不能用那種方式排出剩餘電能。

    ” “為什麼?” “人家會抗議。

    ”林雲指指北面,我看到那離基地不遠,有一片豪華别墅區,“本來基地應該建在遠離市區的地方,但由于種種原因建在這,後面你就會看到,這個錯誤的後果可遠不止是噪聲擾民。

    ” 剩餘的電能排放完後,林雲帶我去看了直升機上的設備,我不熟悉機械和電子,看不太明白,但那個圓柱形的超導電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們怎麼說這個系統不成功呢?”我問,同時從心裡驚歎剛才看到的那一切。

     “楊上尉是38軍陸航團的攻擊直升機飛行員,他最有資格做結論。

    ” 我想起了那位球狀閃電目擊者,但眼前這位顯然更年輕,他說:“我第一次見到這東西時确實興奮了一陣,當時覺得它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它将使武裝直升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大大提高……總之我就像一戰中的飛行員見到今天的導彈那樣興奮!但很快知道,這不過是個玩具。

    ” “為什麼?” “首先是射程,超不過100米,否則就放不出電來。

    100米,手榴彈都能投那麼遠。

    ” 林雲說:“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這已經是射程極限了。

    ” 這點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要想産生自然雷電那長達幾千米的電弧,超導電池所具有的能量是遠遠不夠的,即使這種能量可能通過包括如核反應之類的某種渠道産生的話,從武裝直升機到驅逐艦等等現有武器平台也承受不了這樣大的能量發射,它們在發射閃電時可能首先把自己擊毀。

     上尉說;“還有一點就更可笑了……還是讓林博士自己說吧。

    ” 林雲對我說:“你可能已經想到了。

    ” 這次我是想到了:“你可能是指放電的另一極?” “是的,”林雲指着遠出那放置着仍在燃燒的廢油桶的紅色正方形區域,“我們預先使那個紅色的區域内帶上1.5庫侖電量的負電荷。

    ” 我考慮了一下:“能否用諸如輻射的手段從遠程給目标區域充入電荷呢?” “開始就是這樣考慮的,并且遠距離充靜電設備是與這套放電設備同時起步研制,但在技術上十分困難,特别是在實戰條件下,要有效打擊移動目标,就需要在一秒鐘左右的時間内完成對目标區域的充靜電過程,這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林雲歎了一口氣,“正如上尉所說:我們造了個玩具,表演一下吓唬吓唬人還可以,卻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 接下來,林雲帶我去看下一個項目,“這可能是你最感興趣的,”她說,“在大氣層中制造閃電。

    ” 我們走進了那幢高大的寬頂建築,林雲告訴我這是由一個大型庫房改建的。

    高高的穹頂上,一排泛光燈照亮了這廣闊的空間,我們的腳步聲發出回響,林雲的話音也産生了悅耳的回音。

     “常見的由雷雨雲産生的閃電,人工大規模生成比較困難,軍事上價值也不大。

    我們的研究目标是産生幹閃電,就是由大氣中帶電空氣産生的電場放電形成的閃電,與雲沒有關系。

    ” “這你在泰山時就說過。

    ” 林雲讓我看靠牆安裝的兩台機器,它們每台有一輛卡車大小,主要部分是一個高壓氣包,樣子像大型空氣壓縮機,“這是帶電空氣生成器,它吸入大量空氣,使其帶電荷後排出,兩台分别生成帶正負電荷的空氣。

    ” 我看到從每台生成器中通出一根粗管,在地上貼牆放置,每隔一定距離就從粗管上垂直接出一根細管,細管的總數有上百根,它們成一排垂直固定在高高的牆上,分别通向一高一低兩排出口,林雲告訴我,那兩排噴口分别噴出帶正負電荷的空氣,在大氣中形成放電電場。

     這時我看到有人用滑輪把一架小模型飛機吊到兩排噴口中間的高度上,林雲說:“那就是要擊毀的目标,用最便宜的那種,隻能飛直線。

    ” 轉了一圈後,林雲把我帶進了建築物一角的一個小房間裡,這個小房間實際上是一個鑲了玻璃的鐵籠子,裡面有一個儀表台。

     林雲是或:“閃電一般打不到這裡的,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建了一個有屏蔽作用的控制間,這實際上是一個法拉第籠。

    ”她又遞給我一個小塑料袋,裡面裝着一副耳塞,“聲音很響的,不戴耳塞會對聽覺造成損壞。

    ” 看到我戴上了耳塞,林雲就按下了控制台上的一個紅色按紐,那兩台機器轟鳴起來,高牆上那兩排噴口分别噴出紅藍兩色的霧氣,在穹頂上的泛光燈照耀下,形成很奇特的景象。

     林雲說“帶電空氣本是無色的,這樣是為了看得清楚。

    使空氣帶電的方法是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帶電荷的氣溶膠粒子。

    ” 那紅藍兩色的空氣越積越多,在我們上空形成了均勻的兩層。

    儀表盤上有一個發紅光的數字在跳動,林雲告訴我這顯示的是正在形成的電場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