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晴空霹靂
關燈
小
中
大
醒我。
“……那光球繞着機體飄,飄得不太快,先是從機頭繞到機尾,然後又垂直着上升穿過旋翼,又再次穿過旋翼降到機腹下,就這麼飄了有半分鐘,突然不見了。
” “等等,回放一下這段!”我喊道。
正如林雲所說,這個目擊記錄确實有不尋常之處。
錄象回放了,放完這段後接下去,畫面中的林雲問出了我想問的問題:“你當時是飛着還是懸停着?” “我會在雷暴雲中懸停嗎?當然是飛着,速度至少有400,我在找雲的出口。
” “你肯定記錯了,你當時應該是懸停着的,否則就不對了!” “我知道你的想法,邪門就邪門在這,那東西根本不受氣流的影響!就算我記錯了或當時有錯覺,但旋翼可是一直轉着,那氣流也是很大的,再說空中沒有風嗎?可那個火球就那麼慢悠悠地圍着機體轉,算上相對速度,它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它絕對不受氣流影響!” “這确實是個重要信息!”我說,“以前許多記載中也看了一些這方面的迹象,比如有目擊記載說球狀閃電從門或窗戶中飛出室内時,風正從外面刮進來;還有的目擊記錄直接描述球狀閃電逆風飛行,但都不如這次目擊這樣真實可信。
如果球狀閃電的運動真的不受氣流影響,那它是等離子體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而這是目前大部分球狀閃電理論的基礎。
我能見見那個飛行員嗎?” 林雲輕輕搖搖頭:“不可能了。
好了,我們談正事吧。
首先我要讓你看看我們這兩年都幹了什麼。
”她說完就拿起電話來,像在聯系什麼參觀之類的事。
看來完成高波的任務是輕而易舉的了,我便打量起林雲的辦公桌來。
我首先看到一張合影照片,是林雲與幾個海軍陸戰隊員的合影,他們都穿着陸戰隊藍白相間的迷彩服,林雲是其中惟一的女性,看上去年紀還很小,一臉稚氣,像抱小狗似的把沖鋒槍抱在胸前。
他們背後的海面上有幾艘登陸艇,附近還有爆炸後的殘煙。
我接這被另一張照片吸引了,這是一位年輕的海軍上校,很帥,也很有氣質,背景是常在媒體上出項的珠峰号航母的高大塔島。
我立刻産生了一種強烈的欲望,想問林雲這是誰,但還是克制住了。
這時林雲打完了電話,對我說:“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我們這兩年不是成果的成果。
” 我們出去乘電梯下樓,路上林雲說:“兩年來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搞雷電武器,搞了兩個分項目,但都不成功,現在這個項目已經别撤消了。
這個武器系統是新概念走得最遠投入最多的一個,可結果很慘。
” 進入門廳後,我注意到許多人都向林雲微笑和達招呼,我有一種知覺:她的身份似乎超出了一名少校。
出門後,林雲把我帶上了一輛小汽車,與她并排坐在前排座位時,我又聞到了那雨後青草淡淡的苦香,令我心曠神怡,但這時那香味更加飄渺,像萬裡晴空中的最後一抹淡雲,像幽深空谷中轉瞬即逝的鈴聲。
為了捕捉到它,我的鼻翼不由抽動了兩下。
“喜歡這香水嗎?”林雲微笑着看了我一眼說。
“啊……哦,部隊上不是不讓用香水嗎?”我傻傻地問。
“有時也可以。
” 她帶着那動人的微笑發動了車子。
我對車窗上挂着的一件小飾物産生了興趣:那是一段竹子,有兩節,手指粗細,還帶着一根枝葉,造型和有韻味,我感興趣是因為竹節和葉子已經完全枯黃,竹節在北方幹燥的空氣中都裂開了幾條細縫,顯然很舊了,她仍将它挂到這樣顯著的位置,竹子裡很可能有一段故事。
我伸出手去,想把它取下來細看,卻被林雲抓住了手腕,她的手纖細白皙,卻出奇的有力,但把我的手按下後這股力道很快小時,隻剩下令我心跳的柔軟和溫暖。
“那是一顆地雷。
”她平靜的說。
我吃驚地看着她,又看看那段似乎絕對無害的竹子,難以置信。
“是一枚防步兵雷,結構很簡單:下面的一節裝炸藥,上面那節裝觸發引信,那音信實際上就是一根很小的柔性撞針和一段橡皮筋。
竹子被踩後發生變形,撞針就彈下來了。
” “這……哪來的?” “八十年代初在廣西前線繳獲的,很經典的創造,成本低到二踢腳的水平,造成的殺傷力卻很大,而且由于金屬部分很少,普通探雷器一般測不出來,讓工兵很頭疼,外形隐蔽,布設時不用掩埋,撒到地上就行,當時越軍一大就是幾萬枚。
” “真不敢相信,這麼小的東西能炸死人?” “一般炸不死人的,但炸掉半隻腳或一條小腿是沒問題的,在對敵方争鬥力的削減上,這種緻傷武器比緻死武器效率更高。
” 這個打動我的心的美麗女孩就這樣平靜地談着流血和死亡,像别的同齡女孩讨論化妝品一樣,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不過誰又能說清楚,這是不是她那讓我心動的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還能爆炸嗎?”我指指竹子問。
“應該能吧。
不過這麼多年,也可能推動撞針的橡皮筋老化了。
” 我大驚失色:“什麼!你是說它……它還……” “是的,它還處于擊發狀态,撞針是拉緊的,所以不恩能夠碰。
” “這……也太危險了!”我恐懼地盯着眼前那根在車窗玻璃上晃動的竹子說。
林雲清澈的雙眼平靜的注視着前方,過了很長時間後才輕聲說:“我喜歡這種感覺。
” “對武器感興趣嗎?”林雲問我,也許隻是為了打破這尴尬的沉默。
“小時候感興趣,那時一看到武器就眼睛一亮,大多數男孩都是這樣……我們還是少談武器吧,知道一個男人向一位女士請教武器知識是什麼感覺嗎?” “你不覺得它們有一種超凡的美嗎?”她指指竹雷,“多麼精緻的一件藝術品。
” “我承認,武器确實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美感,可這種美是建立在殺人的基礎上的,如果這根竹子隻是一根竹子,那種美感也就蕩然無存了。
”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殺人這種最殘酷的事竟能帶來美呢?” “這确實是個很深刻的問題,我不精于這方面的思考。
” 汽車拐上了一條很窄的公路,林雲接着說:“其實,一種事物的美可以同它的實際功能完全分離,比如郵票,在集郵者的眼中它的實際功能是無關緊要的。
” “那麼對你來說,研制武器是為了它的美呢還是實際功能?” 話一出口,我立刻覺得問得太唐突了。
林雲又是用微微一笑代替了回答,她的許多方面對我都是一個謎。
“你是那種被某件事占據了全部生活的人。
”林雲說。
“你不是嗎?” “恩,也是的。
” 之後我們就沉默了。
汽車在穿過一片果園後停了下來,這時剛才看去還很遠的山脈現在已近在眼前。
在山腳有一片被鐵栅欄圍起來的區域,裡面大部分是有些殘草的空地,在一角有一片小小的建築群,那建築群是由一幢外形像大型庫房一樣的寬頂建築和三幢四層樓房組成的,在樓前停着兩架軍用直升機。
我想起來了,那個球狀閃電目擊者的錄象就是在這拍攝的。
這裡就是雷電武器的試驗基地,同新概念大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戒備森嚴。
在其中的一幢樓房中,我們見到了基地負責人,一位名叫許文誠的空軍大校,看上去很憨厚的樣子。
當林雲介紹完他的名字後,我知道這位負責人是國内專門研究雷電的科學家之一,常常在國内外學術刊物上看到他的論文,他的名字我很熟,但從未見過面,更不知道他是個軍人。
大校對林雲說:“小林,人家又催我們撤攤了,請你在上邊再努力一下。
”我觀察到,他對林雲的态度不像是上級對下級的,多了一些謹慎和客氣。
林雲搖搖頭說:“就我們這結果,開不了口的。
咱們要堅持!”她的口氣也不像下級對上級。
“這不是堅持的事啊,現在有在總裝備部在那頂着,但也長不了。
”
“……那光球繞着機體飄,飄得不太快,先是從機頭繞到機尾,然後又垂直着上升穿過旋翼,又再次穿過旋翼降到機腹下,就這麼飄了有半分鐘,突然不見了。
” “等等,回放一下這段!”我喊道。
正如林雲所說,這個目擊記錄确實有不尋常之處。
錄象回放了,放完這段後接下去,畫面中的林雲問出了我想問的問題:“你當時是飛着還是懸停着?” “我會在雷暴雲中懸停嗎?當然是飛着,速度至少有400,我在找雲的出口。
” “你肯定記錯了,你當時應該是懸停着的,否則就不對了!” “我知道你的想法,邪門就邪門在這,那東西根本不受氣流的影響!就算我記錯了或當時有錯覺,但旋翼可是一直轉着,那氣流也是很大的,再說空中沒有風嗎?可那個火球就那麼慢悠悠地圍着機體轉,算上相對速度,它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它絕對不受氣流影響!” “這确實是個重要信息!”我說,“以前許多記載中也看了一些這方面的迹象,比如有目擊記載說球狀閃電從門或窗戶中飛出室内時,風正從外面刮進來;還有的目擊記錄直接描述球狀閃電逆風飛行,但都不如這次目擊這樣真實可信。
如果球狀閃電的運動真的不受氣流影響,那它是等離子體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而這是目前大部分球狀閃電理論的基礎。
我能見見那個飛行員嗎?” 林雲輕輕搖搖頭:“不可能了。
好了,我們談正事吧。
首先我要讓你看看我們這兩年都幹了什麼。
”她說完就拿起電話來,像在聯系什麼參觀之類的事。
看來完成高波的任務是輕而易舉的了,我便打量起林雲的辦公桌來。
我首先看到一張合影照片,是林雲與幾個海軍陸戰隊員的合影,他們都穿着陸戰隊藍白相間的迷彩服,林雲是其中惟一的女性,看上去年紀還很小,一臉稚氣,像抱小狗似的把沖鋒槍抱在胸前。
他們背後的海面上有幾艘登陸艇,附近還有爆炸後的殘煙。
我接這被另一張照片吸引了,這是一位年輕的海軍上校,很帥,也很有氣質,背景是常在媒體上出項的珠峰号航母的高大塔島。
我立刻産生了一種強烈的欲望,想問林雲這是誰,但還是克制住了。
這時林雲打完了電話,對我說:“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我們這兩年不是成果的成果。
” 我們出去乘電梯下樓,路上林雲說:“兩年來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搞雷電武器,搞了兩個分項目,但都不成功,現在這個項目已經别撤消了。
這個武器系統是新概念走得最遠投入最多的一個,可結果很慘。
” 進入門廳後,我注意到許多人都向林雲微笑和達招呼,我有一種知覺:她的身份似乎超出了一名少校。
出門後,林雲把我帶上了一輛小汽車,與她并排坐在前排座位時,我又聞到了那雨後青草淡淡的苦香,令我心曠神怡,但這時那香味更加飄渺,像萬裡晴空中的最後一抹淡雲,像幽深空谷中轉瞬即逝的鈴聲。
為了捕捉到它,我的鼻翼不由抽動了兩下。
“喜歡這香水嗎?”林雲微笑着看了我一眼說。
“啊……哦,部隊上不是不讓用香水嗎?”我傻傻地問。
“有時也可以。
” 她帶着那動人的微笑發動了車子。
我對車窗上挂着的一件小飾物産生了興趣:那是一段竹子,有兩節,手指粗細,還帶着一根枝葉,造型和有韻味,我感興趣是因為竹節和葉子已經完全枯黃,竹節在北方幹燥的空氣中都裂開了幾條細縫,顯然很舊了,她仍将它挂到這樣顯著的位置,竹子裡很可能有一段故事。
我伸出手去,想把它取下來細看,卻被林雲抓住了手腕,她的手纖細白皙,卻出奇的有力,但把我的手按下後這股力道很快小時,隻剩下令我心跳的柔軟和溫暖。
“那是一顆地雷。
”她平靜的說。
我吃驚地看着她,又看看那段似乎絕對無害的竹子,難以置信。
“是一枚防步兵雷,結構很簡單:下面的一節裝炸藥,上面那節裝觸發引信,那音信實際上就是一根很小的柔性撞針和一段橡皮筋。
竹子被踩後發生變形,撞針就彈下來了。
” “這……哪來的?” “八十年代初在廣西前線繳獲的,很經典的創造,成本低到二踢腳的水平,造成的殺傷力卻很大,而且由于金屬部分很少,普通探雷器一般測不出來,讓工兵很頭疼,外形隐蔽,布設時不用掩埋,撒到地上就行,當時越軍一大就是幾萬枚。
” “真不敢相信,這麼小的東西能炸死人?” “一般炸不死人的,但炸掉半隻腳或一條小腿是沒問題的,在對敵方争鬥力的削減上,這種緻傷武器比緻死武器效率更高。
” 這個打動我的心的美麗女孩就這樣平靜地談着流血和死亡,像别的同齡女孩讨論化妝品一樣,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不過誰又能說清楚,這是不是她那讓我心動的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還能爆炸嗎?”我指指竹子問。
“應該能吧。
不過這麼多年,也可能推動撞針的橡皮筋老化了。
” 我大驚失色:“什麼!你是說它……它還……” “是的,它還處于擊發狀态,撞針是拉緊的,所以不恩能夠碰。
” “這……也太危險了!”我恐懼地盯着眼前那根在車窗玻璃上晃動的竹子說。
林雲清澈的雙眼平靜的注視着前方,過了很長時間後才輕聲說:“我喜歡這種感覺。
” “對武器感興趣嗎?”林雲問我,也許隻是為了打破這尴尬的沉默。
“小時候感興趣,那時一看到武器就眼睛一亮,大多數男孩都是這樣……我們還是少談武器吧,知道一個男人向一位女士請教武器知識是什麼感覺嗎?” “你不覺得它們有一種超凡的美嗎?”她指指竹雷,“多麼精緻的一件藝術品。
” “我承認,武器确實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美感,可這種美是建立在殺人的基礎上的,如果這根竹子隻是一根竹子,那種美感也就蕩然無存了。
”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殺人這種最殘酷的事竟能帶來美呢?” “這确實是個很深刻的問題,我不精于這方面的思考。
” 汽車拐上了一條很窄的公路,林雲接着說:“其實,一種事物的美可以同它的實際功能完全分離,比如郵票,在集郵者的眼中它的實際功能是無關緊要的。
” “那麼對你來說,研制武器是為了它的美呢還是實際功能?” 話一出口,我立刻覺得問得太唐突了。
林雲又是用微微一笑代替了回答,她的許多方面對我都是一個謎。
“你是那種被某件事占據了全部生活的人。
”林雲說。
“你不是嗎?” “恩,也是的。
” 之後我們就沉默了。
汽車在穿過一片果園後停了下來,這時剛才看去還很遠的山脈現在已近在眼前。
在山腳有一片被鐵栅欄圍起來的區域,裡面大部分是有些殘草的空地,在一角有一片小小的建築群,那建築群是由一幢外形像大型庫房一樣的寬頂建築和三幢四層樓房組成的,在樓前停着兩架軍用直升機。
我想起來了,那個球狀閃電目擊者的錄象就是在這拍攝的。
這裡就是雷電武器的試驗基地,同新概念大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戒備森嚴。
在其中的一幢樓房中,我們見到了基地負責人,一位名叫許文誠的空軍大校,看上去很憨厚的樣子。
當林雲介紹完他的名字後,我知道這位負責人是國内專門研究雷電的科學家之一,常常在國内外學術刊物上看到他的論文,他的名字我很熟,但從未見過面,更不知道他是個軍人。
大校對林雲說:“小林,人家又催我們撤攤了,請你在上邊再努力一下。
”我觀察到,他對林雲的态度不像是上級對下級的,多了一些謹慎和客氣。
林雲搖搖頭說:“就我們這結果,開不了口的。
咱們要堅持!”她的口氣也不像下級對上級。
“這不是堅持的事啊,現在有在總裝備部在那頂着,但也長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