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晴空霹靂
關燈
小
中
大
度。
幾分鐘後,蜂鳴器尖叫起來,指示電場強度已經達到預定值。
林雲又按了一個按鈕,那架剛才吊上去的小飛機飛了出來,當它飛到那紅藍兩色的空氣層中間時,一道閃電出現了,這閃電亮度之高,使我的雙眼一片昏花;同時我聽到一聲炸雷,雖然帶着耳塞,這巨響仍驚心動魄。
視力恢複後,我看到那架小飛機已經變成一團小碎片,像一把由無形的手撒出的碎紙那樣紛紛揚揚落下來,在小飛機最後到達的位置上,有一團黃煙在漸漸擴散。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切,問:“是那架小飛機觸發了閃電嗎?” “是的,我們使大氣電場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一定大小的導體進入電場範圍内都會觸發閃電,像一個空中的地雷區。
” “你們進行過戶外試驗嗎?” “進行過很多,但不能給你演示了,做一次這種試驗投入是很大的。
戶外大氣中施放帶電空氣的管道是用系留氣球吊在空中的,每個氣球吊兩個管道,有一高一低兩個噴口,分别施放帶正負電荷的空氣。
建立大氣電場時,幾十甚至上百個這樣的氣球排成一排,組成高低兩排噴口,以在空中形成正負帶電空氣層。
當然,這隻是一個實驗系統,在實戰中可能采取别的施放方式,如飛機施放,或從地面的火箭施放等。
” 我想了想說:“外面的大氣可不是靜止的,空中氣流會把帶電空氣層吹走的。
” “這确實是一大難題,最初的考慮是用在上風帶進行不間斷施放的方法,在要防守的目标上空形成一個動态穩定的大氣電場。
” “實際的試驗結果怎麼樣呢?” “基本是成功的,正因為成功,才發生了那次事故。
” “怎麼回事?” “在進行大氣層造雷試驗之前,我們是充分考慮了安全問題的。
隻有在風向安全時我們才進行試驗。
試驗中建立的大氣電場的穩定性有時超出我們的預料,會被風吹出很遠的距離。
試驗過程中,在基地的下風地區不斷傳來晴天雷電的報告,最遠的一次發生在張家口地區。
但這些雷電都沒有造成什麼損害,因為它的影響也不過相當于一場小型雷雨。
大部分的風向都是安全的,甚至對着市區的風向我們也不認為有什麼特别的危險,但有一個風向例外:對着首都機場的風向。
這種大氣電場對飛機特别危險,因為與雷雨雲不同,飛行員和地面雷達都看不到它!為增加可視性,我們像你剛才看到的室内試驗一樣給帶電空氣着色,但後來發現,在遠距離飄行中,有色空氣會與帶電空氣分離開來;同時,有色空氣與充滿氣溶膠重離子的帶電空氣不同,擴散速度很快,其色彩很快消失了。
” “每次試驗前,我們都向空軍和地方的氣象部門反複核實風向數據,我們自己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氣象小組,即使這樣,還是無法預料風向的突變。
在第十二次試驗中,電場建成後風向發生了突變,這個大氣電場就向首都機場方向飄過去了。
當時機場緊急關閉,我們派出了五架直升機跟蹤漂移的電場,這很困難也很危險,因為電場中的有色空氣很快就消散了,隻能根據機載無線電中幹擾噪聲的大小變化來定位。
其中一架直升機誤入了電場,誘發了閃電,被擊中後在空中爆炸了,那位遇難的上尉就是你想見的那位球狀閃電的目擊者。
” 那個年輕飛行員的形象在我腦海中清晰的浮現出來。
這幾年,每當聽到有人死于閃電,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現在這種恐懼更加強烈。
看着懸浮在空中的紅藍兩色的霧氣,我的頭皮一陣陣發緊。
“能否把這個電場消除?”我問。
“這很容易。
”林雲說,按動了一個綠色的按鍵,那兩排噴口立刻噴出了無色的氣體,電荷正在被中和。
“林雲指了指那個表示電場強度的紅光數碼,它正在急劇減少。
但我的緊張仍未消除,我感到那無形的電場無所不在,周圍的空間在被它像橡皮條一樣“緊,就要繃斷了,我的呼吸有些困難。
“我們出去吧。
”我對林雲提議。
當我們來到外面時,我的呼吸才順暢了一些。
“這東西真可怕!”我說。
林雲并未察覺到我的異樣,說:“可怕?不,它隻是一個失敗的系統。
我們忽略的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反複測定過電場的體積、強度和帶電空氣需要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曲線,當時的結果是很樂觀的。
但這種關系曲線是在室内的小範圍内測定的,根本不适合外部大氣層中的大範圍空間。
在後者,要建立符合要求的大範圍大氣電場,帶電空氣的需要量呈幾何級數急劇增大,要想通過不間斷施放帶電空氣而長時間維持大氣電場,需要極其龐大的系統,即使不考慮經濟因素,這樣的系統在戰時本身也成為極易被摧毀的目标。
現在你看到了,我們的兩個試驗性系統都是失敗的,或者說在技術上取得了局部成功,但沒有實戰價值。
關于它們失敗的原因,我想你應該有更深刻一些的看法。
” “啊……什麼?”我茫然地說,根本沒有注意到她剛才都說了些什麼。
“你應該看到,這兩個系統失敗的原因都是實質性的,問題出在系統的技術基礎上,通過改進來解決是很困難的。
我們現在已得出結論:這兩個系統沒有希望。
“ “恩……也許是……”我心不在焉的敷衍着,眼前仍不斷閃現着那紅藍色的電場、雪亮的閃電、小飛機的碎片、燃燒的廢油桶…… “所以,我們應該構想出一種全新的雷電武器系統,你肯定能猜到它是什麼……” ……随風漂浮的大氣電場、上尉飛行員的面孔、爆炸的直升機…… “球狀閃電!”她大聲說。
我猛地被驚醒了,發現我們已穿過那片空地,走到了試驗基地的大門邊。
我停住腳步,呆呆地看着林雲。
“如果真的能夠人工生成這種閃電的話,它的潛力是前兩種系統無法比拟的。
它對其打擊目标有着不可思議的精确的選擇性,可精确到一本書的某一頁,這是其他任何武器系統絕對沒有的特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它不受氣流的影響……” “你看見閃電是怎樣擊中那名上尉駕駛的直升機嗎?”我打斷她,問道。
她愣了一下,搖搖頭:“誰都沒看到,機體炸成了碎片,我們隻找到一部分散落的殘骸。
” “那你見過其他人是怎麼樣被雷電擊斃嗎?” 她又搖搖頭。
“那你就更沒有見過人是怎樣被球狀閃電殺死的了!” 她關切地望着我說:“你不舒服嗎?” “可我見過!”我說,盡可能地控制住胃的痙攣,“我見過球狀閃電怎樣殺人,而且殺的是我父母!我看着他們在一瞬間被燒成了灰,然後那塊人形的灰被我手指輕輕一碰就塌落到地上。
這事我當時連警察都沒告訴,他們在我父母的案卷中寫的是‘失蹤’,以後這麼多年,我也一直把它深藏在心中,從沒對任何人說過。
兩年前在泰山,在深夜的天街上,我把它告訴了你,沒想到你竟從中得到了這樣的啟示!” 林雲顯得慌亂起來:“請聽我解釋,我沒想傷害你,真的很抱歉。
” “沒關系的,我回去後會把今天了解到的情況和你們的合作意向向領導彙報的,但從我個人來說,我對雷電武器沒有興趣。
” 在回市裡的路上,我和林雲都一直沉默不語。
“我以前沒看出來你如此神經過敏!” 回到研究所後,高波對我很不滿,他不知道我過去的經曆,我也不想告訴他。
“不過你了解的情況還是很有價值的,我從别的渠道也得知,軍方确實已停止了雷電武器的研究,但這隻是暫時中止,從他們在前兩個試驗系統上的投入來看,這項研究還是很受重視的。
他們正在尋找新的突破口,球狀閃電确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這項研究需要的投入更大,軍方和我們在短時間内都難以全面展開,但我們可以先進行理論準備:在這個項目上我現在給不了你錢,但可以給時間和精力,你再搞出幾個數學模型,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和
幾分鐘後,蜂鳴器尖叫起來,指示電場強度已經達到預定值。
林雲又按了一個按鈕,那架剛才吊上去的小飛機飛了出來,當它飛到那紅藍兩色的空氣層中間時,一道閃電出現了,這閃電亮度之高,使我的雙眼一片昏花;同時我聽到一聲炸雷,雖然帶着耳塞,這巨響仍驚心動魄。
視力恢複後,我看到那架小飛機已經變成一團小碎片,像一把由無形的手撒出的碎紙那樣紛紛揚揚落下來,在小飛機最後到達的位置上,有一團黃煙在漸漸擴散。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切,問:“是那架小飛機觸發了閃電嗎?” “是的,我們使大氣電場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一定大小的導體進入電場範圍内都會觸發閃電,像一個空中的地雷區。
” “你們進行過戶外試驗嗎?” “進行過很多,但不能給你演示了,做一次這種試驗投入是很大的。
戶外大氣中施放帶電空氣的管道是用系留氣球吊在空中的,每個氣球吊兩個管道,有一高一低兩個噴口,分别施放帶正負電荷的空氣。
建立大氣電場時,幾十甚至上百個這樣的氣球排成一排,組成高低兩排噴口,以在空中形成正負帶電空氣層。
當然,這隻是一個實驗系統,在實戰中可能采取别的施放方式,如飛機施放,或從地面的火箭施放等。
” 我想了想說:“外面的大氣可不是靜止的,空中氣流會把帶電空氣層吹走的。
” “這确實是一大難題,最初的考慮是用在上風帶進行不間斷施放的方法,在要防守的目标上空形成一個動态穩定的大氣電場。
” “實際的試驗結果怎麼樣呢?” “基本是成功的,正因為成功,才發生了那次事故。
” “怎麼回事?” “在進行大氣層造雷試驗之前,我們是充分考慮了安全問題的。
隻有在風向安全時我們才進行試驗。
試驗中建立的大氣電場的穩定性有時超出我們的預料,會被風吹出很遠的距離。
試驗過程中,在基地的下風地區不斷傳來晴天雷電的報告,最遠的一次發生在張家口地區。
但這些雷電都沒有造成什麼損害,因為它的影響也不過相當于一場小型雷雨。
大部分的風向都是安全的,甚至對着市區的風向我們也不認為有什麼特别的危險,但有一個風向例外:對着首都機場的風向。
這種大氣電場對飛機特别危險,因為與雷雨雲不同,飛行員和地面雷達都看不到它!為增加可視性,我們像你剛才看到的室内試驗一樣給帶電空氣着色,但後來發現,在遠距離飄行中,有色空氣會與帶電空氣分離開來;同時,有色空氣與充滿氣溶膠重離子的帶電空氣不同,擴散速度很快,其色彩很快消失了。
” “每次試驗前,我們都向空軍和地方的氣象部門反複核實風向數據,我們自己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氣象小組,即使這樣,還是無法預料風向的突變。
在第十二次試驗中,電場建成後風向發生了突變,這個大氣電場就向首都機場方向飄過去了。
當時機場緊急關閉,我們派出了五架直升機跟蹤漂移的電場,這很困難也很危險,因為電場中的有色空氣很快就消散了,隻能根據機載無線電中幹擾噪聲的大小變化來定位。
其中一架直升機誤入了電場,誘發了閃電,被擊中後在空中爆炸了,那位遇難的上尉就是你想見的那位球狀閃電的目擊者。
” 那個年輕飛行員的形象在我腦海中清晰的浮現出來。
這幾年,每當聽到有人死于閃電,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現在這種恐懼更加強烈。
看着懸浮在空中的紅藍兩色的霧氣,我的頭皮一陣陣發緊。
“能否把這個電場消除?”我問。
“這很容易。
”林雲說,按動了一個綠色的按鍵,那兩排噴口立刻噴出了無色的氣體,電荷正在被中和。
“林雲指了指那個表示電場強度的紅光數碼,它正在急劇減少。
但我的緊張仍未消除,我感到那無形的電場無所不在,周圍的空間在被它像橡皮條一樣“緊,就要繃斷了,我的呼吸有些困難。
“我們出去吧。
”我對林雲提議。
當我們來到外面時,我的呼吸才順暢了一些。
“這東西真可怕!”我說。
林雲并未察覺到我的異樣,說:“可怕?不,它隻是一個失敗的系統。
我們忽略的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反複測定過電場的體積、強度和帶電空氣需要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曲線,當時的結果是很樂觀的。
但這種關系曲線是在室内的小範圍内測定的,根本不适合外部大氣層中的大範圍空間。
在後者,要建立符合要求的大範圍大氣電場,帶電空氣的需要量呈幾何級數急劇增大,要想通過不間斷施放帶電空氣而長時間維持大氣電場,需要極其龐大的系統,即使不考慮經濟因素,這樣的系統在戰時本身也成為極易被摧毀的目标。
現在你看到了,我們的兩個試驗性系統都是失敗的,或者說在技術上取得了局部成功,但沒有實戰價值。
關于它們失敗的原因,我想你應該有更深刻一些的看法。
” “啊……什麼?”我茫然地說,根本沒有注意到她剛才都說了些什麼。
“你應該看到,這兩個系統失敗的原因都是實質性的,問題出在系統的技術基礎上,通過改進來解決是很困難的。
我們現在已得出結論:這兩個系統沒有希望。
“ “恩……也許是……”我心不在焉的敷衍着,眼前仍不斷閃現着那紅藍色的電場、雪亮的閃電、小飛機的碎片、燃燒的廢油桶…… “所以,我們應該構想出一種全新的雷電武器系統,你肯定能猜到它是什麼……” ……随風漂浮的大氣電場、上尉飛行員的面孔、爆炸的直升機…… “球狀閃電!”她大聲說。
我猛地被驚醒了,發現我們已穿過那片空地,走到了試驗基地的大門邊。
我停住腳步,呆呆地看着林雲。
“如果真的能夠人工生成這種閃電的話,它的潛力是前兩種系統無法比拟的。
它對其打擊目标有着不可思議的精确的選擇性,可精确到一本書的某一頁,這是其他任何武器系統絕對沒有的特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它不受氣流的影響……” “你看見閃電是怎樣擊中那名上尉駕駛的直升機嗎?”我打斷她,問道。
她愣了一下,搖搖頭:“誰都沒看到,機體炸成了碎片,我們隻找到一部分散落的殘骸。
” “那你見過其他人是怎麼樣被雷電擊斃嗎?” 她又搖搖頭。
“那你就更沒有見過人是怎樣被球狀閃電殺死的了!” 她關切地望着我說:“你不舒服嗎?” “可我見過!”我說,盡可能地控制住胃的痙攣,“我見過球狀閃電怎樣殺人,而且殺的是我父母!我看着他們在一瞬間被燒成了灰,然後那塊人形的灰被我手指輕輕一碰就塌落到地上。
這事我當時連警察都沒告訴,他們在我父母的案卷中寫的是‘失蹤’,以後這麼多年,我也一直把它深藏在心中,從沒對任何人說過。
兩年前在泰山,在深夜的天街上,我把它告訴了你,沒想到你竟從中得到了這樣的啟示!” 林雲顯得慌亂起來:“請聽我解釋,我沒想傷害你,真的很抱歉。
” “沒關系的,我回去後會把今天了解到的情況和你們的合作意向向領導彙報的,但從我個人來說,我對雷電武器沒有興趣。
” 在回市裡的路上,我和林雲都一直沉默不語。
“我以前沒看出來你如此神經過敏!” 回到研究所後,高波對我很不滿,他不知道我過去的經曆,我也不想告訴他。
“不過你了解的情況還是很有價值的,我從别的渠道也得知,軍方确實已停止了雷電武器的研究,但這隻是暫時中止,從他們在前兩個試驗系統上的投入來看,這項研究還是很受重視的。
他們正在尋找新的突破口,球狀閃電确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這項研究需要的投入更大,軍方和我們在短時間内都難以全面展開,但我們可以先進行理論準備:在這個項目上我現在給不了你錢,但可以給時間和精力,你再搞出幾個數學模型,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