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何方?待他們真正降臨時,他們是否是你見到的最後一件美好事物?當你沉淪火海裡之後,你還能跟着他們一道升天嗎?你還能指望最後瞥見他們那金色的小号、和他們那映照上帝容光的臉孔嗎?
對于天堂我又了解多少呢?
我久久伫立在海邊,凝望雲塊飄移的無垠夜空,再将目光移回那些新建旅店的閃亮燈光和來回閃現的車頭燈。
一個孤獨的凡人站在遠遠的路邊,朝我這個方向眺望。
也許他根本沒注意到我――一個渺小的身影,站在大海的岸邊。
也許他隻是像我這樣眺望大海,彷佛海濱充滿奇迹,你佛海水能沖刷洗淨我們的靈魂。
地球上曾經全是海洋,大雨曾連續下降一億年!可是現在宇宙卻爬滿了魑魅魍魉。
那個孤獨的凡人仍站在那邊,朝這邊張望。
我逐漸意識到,他的目光越過空曠如洗的沙灘和稀薄的夜色,正凝聚在我的身上。
是的,他在看着我。
我不假思索地也看着他,隻因為我不想轉身。
接着一種古怪的感覺傳遍我的全身,一種我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它開始出現時我感到有點暈眩,接着一種微微刺痛的震顫傳遍我的軀幹和四肢。
我覺得四肢越繃越緊,一點一滴地壓迫體内的物質。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我仿佛要被從我自己的軀體内被擠出去。
我很吃驚,可又從中嘗到一點快感;這對我這麼一個鐵石心腸、麻木不仁的怪物來說尤其難得,這是種勢不可擋的興奮,像是吸血時的亢奮,雖然完全不像吸血那樣發自本能。
并且,在我剛一開始分析它,我就意識到它已經消失。
我渾身戰栗。
我曾經設想過這種場面嗎?我仍然盯着遠方的那個人類,這個可憐的人也緊盯着我,卻一點也不知道我是誰,是幹什麼的? 一絲微笑挂在他年輕的臉龐,脆弱而布滿驚詫。
我慢慢想起來曾經見過這張臉,并進一步吃驚地發現,他臉上流露出也認識我以及那種古怪的期盼神情。
突然,他舉起右手沖我揮舞。
莫名其妙。
不過我認出了這個凡人。
更确切的說,我見過他不止一次。
過了一會兒,記憶才鮮明的回到我的腦海。
一次是在威尼斯,當我在聖馬可廣揚上徘徊時;另一次是幾個月後,我在香港的夜市附近。
這兩次我都特别留意過他,隻因為他也特别留意我。
沒錯,那兒站立着,同一個高大健壯的身體,同樣濃密的褐色卷發。
簡直不可能。
還是很可能?因為他就站在那兒! 他再次打着問候的手勢,然後笨手笨腳地快步朝我跑來,向着笨拙的步子距離我越來越近。
我則站在原地,吃驚但不動聲色地看着他。
我掃描他的大腦。
毫無想法,根本沒有開動。
隻有他的笑臉随着他跑近,反射星光的海水逐漸清晰起來,他的恐懼連同鮮血的氣味一同鑽進我的鼻孔。
是的,他很害怕,但又異常興奮。
他突然看上去很誘人――又一個犧牲品,将要投入我的懷抱。
他灰褐色的大眼睛目光炯炯,雪白的牙齒泛着寒光。
他跑到距離我三尺遠的地方停下來,心怦怦劇跳,伸出一隻顫抖的汗手,要把一個鼓鼓而皺巴巴的信封交給我。
我仍然不動聲色地那着他,既不露出被他得罪的傲慢,也不對他竟有膽量在這兒找到我的壯舉表示贊賞。
我隻是餓得恨不得把他一把揪起來,不假思索地吸他的血。
我瞪着他,就要失去理智。
我隻看見了血。
他好像很明白這一點,也确實感到不對頭,就警覺起來,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把那厚信封扔在我的腳下,站在松松的沙灘上突然向後一跳,轉身就跑。
動作猛得差點摔倒,腿快得好像連身體也跟不上。
我的饑渴消退一點。
我也許仍沒恢複理智,但卻在猶豫,而這就出現考慮的餘地。
這個緊張兮兮的家夥到底是誰? 我又試着窺探他的心思。
什麼也沒有,真奇怪。
不過也有這種凡人,即便絲毫沒有意識到有人可能會窺探他們的心靈,他們也能把自己自然地僞裝起來,叫你摸不透。
他拚命地奔跑,樣子笨拙可笑,離我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一條漆黑的小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我現在再也嗅不到他的蹤迹了,除了那個他丢在我腳邊的厚信封。
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麼?毫無疑問,他很清楚我是誰。
我們在威尼斯和香港的兩度相遇并非巧合。
他突如其來的恐懼且不說别的――就說明這一點。
不過我還是要稱贊他的勇氣。
設想一下,跟蹤我這樣一個可怕的魔鬼,得需要拿出多大的勇氣才行。
難道他是個狂熱的崇拜者,趕來敲這神殿的大門,乞求我是否能出于憐憫或獎賞他的勇敢,賜給他一點“黑血”?這念頭使我突然憤怒且傷心,但我又很快不在乎。
我撿起那個信封,見上面是空白的,而且沒粘上。
裡面有一篇印刷體的短篇小說,顯然是從一本平裝書上裁剪下來的。
這是厚厚一疊書頁,左上角用訂書機訂上。
沒有任何留言。
小說的作者是個可愛的家夥,我很熟悉,名叫H-P-拉夫克拉夫特,專擅超自然和死亡題材。
其實我也讀過這篇小說,并一直記得它的标題:《門前石階上的東西》。
這标題曾讓我大笑。
“門前石階上的東西-”現在我又忍俊不住。
沒錯,我記得這篇小說,寫得很機智,很有趣。
可是這個陌生的凡人為什麼要把這樣一篇小說送給我呢?荒唐可笑。
我突然又生起氣來,或者說是氣怨交加。
我不經意地把這包東西胡亂塞進上衣口袋,沉思起來。
是的,那家夥肯定是失蹤了。
我甚至分不清他和别人的區别。
唉,他要是明天夜裡再來誘惑我就好了。
那時我的靈魂也許不會這麼厭倦疲勞,也許會比現在更在乎他一點,這樣起碼會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懂。
可是眼下距離他匆匆來去好像已經逝去百億年。
夜空曠得隻剩下遠方大都市刺耳的叫嚣和近處海濤灰蒙的喧嘩。
連雲層也逐漸稀薄乃至消失。
蒼穹浩瀚寂寥。
我遙望頭頂上冷峻明亮的群星,聽任低神的濤聲在我四周哀嗚。
我最後看了一眼邁阿密,這座我十分鐘愛的城市的萬家燈火,悲痛欲絕。
然後,我騰空而起,簡單得猶如心想事成,迅速得沒有凡人能夠看見。
就這樣,我“呼呼”地穿雲破霧,越飛越高,直至這座宛如章魚爬的大城市化為遙遠的一團星雲,最終從視線裡漸漸消失。
高空的風不分季節,一迳寒冷刺骨。
我體内的血液被它包圍,仿佛原先的熱流根本就不曾存在。
不久我的臉和雙手就罩上一層冰套,我像是被凍成冰棍。
接着,這層冰套又移到我薄薄的衣服裡面,裡住我全身的皮膚。
但它并沒有讓我覺得疼,或者說它并沒有讓我覺得太疼,隻是幹幹地裡着我,倒也不算太難受。
我隻是覺得凄涼、憂郁,一切值得活下去的東西都沒有了――熊熊燃燒的壁爐火焰、親人的愛撫、熱吻和拌嘴,還有愛情、渴望和鮮血。
哦,那些規勸可憐的人們說,如果不流血供奉、宇宙就會不複存在的阿茲特克,衆神肯定都是些貪婪的吸血鬼。
想像你自己就主持着這樣一座祭壇,手指扛着槭子招喚人們一個個地過來,然後把他們充滿鮮血的心髒壓在你的嘴上,像吃一串串葡萄似地吮吸裡面的鮮血!我乘着這股冷風翻滾遨翔,忽而下降,忽而上升,有時展臂迂回,有時并攏直飛。
此刻我像個仰泳者仰躺前進,再次凝視盲目而冷漠的繁星。
我僅憑着意念向東飛行。
倫敦上空雖然仍籠罩着夜幕,但鐘表已指向黎明的時辰。
已經到了倫敦。
應該向我的凡人朋友大衛-泰柏特道别了。
自從我們上次在阿姆斯特丹見面後,時間已過去數個月。
我當時很粗暴地離他而去,對此及對打擾了他而深感羞愧。
從此我一直監視着他,但沒有直接找他麻煩。
現在我清楚無論情緒多壞,我也要去找他。
毫無疑問他也想讓我去。
這是件适宜和體面的事,應該去做。
有一刻我還想到了我親愛的路易。
他大概正在新奧爾良沼澤深處、那所搖搖晃晃的小房子裡,一如既往在月光下讀書,或遇到陰天無月夜時在晃動的燭光下破卷。
不過向路易告别可能已經太遲……如果說我們當中有誰最能善解人意,那就是路易。
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很可能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我飛向倫敦。
一個孤獨的凡人站在遠遠的路邊,朝我這個方向眺望。
也許他根本沒注意到我――一個渺小的身影,站在大海的岸邊。
也許他隻是像我這樣眺望大海,彷佛海濱充滿奇迹,你佛海水能沖刷洗淨我們的靈魂。
地球上曾經全是海洋,大雨曾連續下降一億年!可是現在宇宙卻爬滿了魑魅魍魉。
那個孤獨的凡人仍站在那邊,朝這邊張望。
我逐漸意識到,他的目光越過空曠如洗的沙灘和稀薄的夜色,正凝聚在我的身上。
是的,他在看着我。
我不假思索地也看着他,隻因為我不想轉身。
接着一種古怪的感覺傳遍我的全身,一種我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它開始出現時我感到有點暈眩,接着一種微微刺痛的震顫傳遍我的軀幹和四肢。
我覺得四肢越繃越緊,一點一滴地壓迫體内的物質。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我仿佛要被從我自己的軀體内被擠出去。
我很吃驚,可又從中嘗到一點快感;這對我這麼一個鐵石心腸、麻木不仁的怪物來說尤其難得,這是種勢不可擋的興奮,像是吸血時的亢奮,雖然完全不像吸血那樣發自本能。
并且,在我剛一開始分析它,我就意識到它已經消失。
我渾身戰栗。
我曾經設想過這種場面嗎?我仍然盯着遠方的那個人類,這個可憐的人也緊盯着我,卻一點也不知道我是誰,是幹什麼的? 一絲微笑挂在他年輕的臉龐,脆弱而布滿驚詫。
我慢慢想起來曾經見過這張臉,并進一步吃驚地發現,他臉上流露出也認識我以及那種古怪的期盼神情。
突然,他舉起右手沖我揮舞。
莫名其妙。
不過我認出了這個凡人。
更确切的說,我見過他不止一次。
過了一會兒,記憶才鮮明的回到我的腦海。
一次是在威尼斯,當我在聖馬可廣揚上徘徊時;另一次是幾個月後,我在香港的夜市附近。
這兩次我都特别留意過他,隻因為他也特别留意我。
沒錯,那兒站立着,同一個高大健壯的身體,同樣濃密的褐色卷發。
簡直不可能。
還是很可能?因為他就站在那兒! 他再次打着問候的手勢,然後笨手笨腳地快步朝我跑來,向着笨拙的步子距離我越來越近。
我則站在原地,吃驚但不動聲色地看着他。
我掃描他的大腦。
毫無想法,根本沒有開動。
隻有他的笑臉随着他跑近,反射星光的海水逐漸清晰起來,他的恐懼連同鮮血的氣味一同鑽進我的鼻孔。
是的,他很害怕,但又異常興奮。
他突然看上去很誘人――又一個犧牲品,将要投入我的懷抱。
他灰褐色的大眼睛目光炯炯,雪白的牙齒泛着寒光。
他跑到距離我三尺遠的地方停下來,心怦怦劇跳,伸出一隻顫抖的汗手,要把一個鼓鼓而皺巴巴的信封交給我。
我仍然不動聲色地那着他,既不露出被他得罪的傲慢,也不對他竟有膽量在這兒找到我的壯舉表示贊賞。
我隻是餓得恨不得把他一把揪起來,不假思索地吸他的血。
我瞪着他,就要失去理智。
我隻看見了血。
他好像很明白這一點,也确實感到不對頭,就警覺起來,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把那厚信封扔在我的腳下,站在松松的沙灘上突然向後一跳,轉身就跑。
動作猛得差點摔倒,腿快得好像連身體也跟不上。
我的饑渴消退一點。
我也許仍沒恢複理智,但卻在猶豫,而這就出現考慮的餘地。
這個緊張兮兮的家夥到底是誰? 我又試着窺探他的心思。
什麼也沒有,真奇怪。
不過也有這種凡人,即便絲毫沒有意識到有人可能會窺探他們的心靈,他們也能把自己自然地僞裝起來,叫你摸不透。
他拚命地奔跑,樣子笨拙可笑,離我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一條漆黑的小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我現在再也嗅不到他的蹤迹了,除了那個他丢在我腳邊的厚信封。
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麼?毫無疑問,他很清楚我是誰。
我們在威尼斯和香港的兩度相遇并非巧合。
他突如其來的恐懼且不說别的――就說明這一點。
不過我還是要稱贊他的勇氣。
設想一下,跟蹤我這樣一個可怕的魔鬼,得需要拿出多大的勇氣才行。
難道他是個狂熱的崇拜者,趕來敲這神殿的大門,乞求我是否能出于憐憫或獎賞他的勇敢,賜給他一點“黑血”?這念頭使我突然憤怒且傷心,但我又很快不在乎。
我撿起那個信封,見上面是空白的,而且沒粘上。
裡面有一篇印刷體的短篇小說,顯然是從一本平裝書上裁剪下來的。
這是厚厚一疊書頁,左上角用訂書機訂上。
沒有任何留言。
小說的作者是個可愛的家夥,我很熟悉,名叫H-P-拉夫克拉夫特,專擅超自然和死亡題材。
其實我也讀過這篇小說,并一直記得它的标題:《門前石階上的東西》。
這标題曾讓我大笑。
“門前石階上的東西-”現在我又忍俊不住。
沒錯,我記得這篇小說,寫得很機智,很有趣。
可是這個陌生的凡人為什麼要把這樣一篇小說送給我呢?荒唐可笑。
我突然又生起氣來,或者說是氣怨交加。
我不經意地把這包東西胡亂塞進上衣口袋,沉思起來。
是的,那家夥肯定是失蹤了。
我甚至分不清他和别人的區别。
唉,他要是明天夜裡再來誘惑我就好了。
那時我的靈魂也許不會這麼厭倦疲勞,也許會比現在更在乎他一點,這樣起碼會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懂。
可是眼下距離他匆匆來去好像已經逝去百億年。
夜空曠得隻剩下遠方大都市刺耳的叫嚣和近處海濤灰蒙的喧嘩。
連雲層也逐漸稀薄乃至消失。
蒼穹浩瀚寂寥。
我遙望頭頂上冷峻明亮的群星,聽任低神的濤聲在我四周哀嗚。
我最後看了一眼邁阿密,這座我十分鐘愛的城市的萬家燈火,悲痛欲絕。
然後,我騰空而起,簡單得猶如心想事成,迅速得沒有凡人能夠看見。
就這樣,我“呼呼”地穿雲破霧,越飛越高,直至這座宛如章魚爬的大城市化為遙遠的一團星雲,最終從視線裡漸漸消失。
高空的風不分季節,一迳寒冷刺骨。
我體内的血液被它包圍,仿佛原先的熱流根本就不曾存在。
不久我的臉和雙手就罩上一層冰套,我像是被凍成冰棍。
接着,這層冰套又移到我薄薄的衣服裡面,裡住我全身的皮膚。
但它并沒有讓我覺得疼,或者說它并沒有讓我覺得太疼,隻是幹幹地裡着我,倒也不算太難受。
我隻是覺得凄涼、憂郁,一切值得活下去的東西都沒有了――熊熊燃燒的壁爐火焰、親人的愛撫、熱吻和拌嘴,還有愛情、渴望和鮮血。
哦,那些規勸可憐的人們說,如果不流血供奉、宇宙就會不複存在的阿茲特克,衆神肯定都是些貪婪的吸血鬼。
想像你自己就主持着這樣一座祭壇,手指扛着槭子招喚人們一個個地過來,然後把他們充滿鮮血的心髒壓在你的嘴上,像吃一串串葡萄似地吮吸裡面的鮮血!我乘着這股冷風翻滾遨翔,忽而下降,忽而上升,有時展臂迂回,有時并攏直飛。
此刻我像個仰泳者仰躺前進,再次凝視盲目而冷漠的繁星。
我僅憑着意念向東飛行。
倫敦上空雖然仍籠罩着夜幕,但鐘表已指向黎明的時辰。
已經到了倫敦。
應該向我的凡人朋友大衛-泰柏特道别了。
自從我們上次在阿姆斯特丹見面後,時間已過去數個月。
我當時很粗暴地離他而去,對此及對打擾了他而深感羞愧。
從此我一直監視着他,但沒有直接找他麻煩。
現在我清楚無論情緒多壞,我也要去找他。
毫無疑問他也想讓我去。
這是件适宜和體面的事,應該去做。
有一刻我還想到了我親愛的路易。
他大概正在新奧爾良沼澤深處、那所搖搖晃晃的小房子裡,一如既往在月光下讀書,或遇到陰天無月夜時在晃動的燭光下破卷。
不過向路易告别可能已經太遲……如果說我們當中有誰最能善解人意,那就是路易。
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很可能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我飛向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