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翻譯:星雲
我并沒有死,無論如何都沒有死。
我一醒來就聽到她的鋼琴聲,但是她和鋼琴都在遙遠的地方。
在剛剛醒來的黃昏時分,疼痛特别劇烈,我傾聽着,尋覓她的鋼琴聲,克制自己不至于因為無法抑制的痛楚而瘋狂地叫喊起來。
我被深埋入積雪之中,無法移動也無法視物。
隻能通過意志來看東西。
我别無所求,唯願一死。
我隻是傾聽她彈奏着熱情奏鳴曲,有時在幻夢中應和着她輕輕哼唱。
在第一個夜晚和第二個夜晚,隻要她一彈起琴來,我就全心傾聽着她,她有時候也會停止數個小時,可能是睡覺了,我不知道。
之後她就會重新開始一遍遍地彈奏。
我聽着她彈奏第三樂章,直到能夠在心中默誦,她也一定是這樣吧。
我了解她彈奏時的種種變化,我知道她的演繹方式獨一無二,無出其右。
我聽見本傑明在召喚我,他那清脆的小小聲音,有一點紐約口音,異常迅速地說道,“天使啊,你還沒有處理完後事,我們該拿他怎麼辦呢?天使啊,回來吧,天使啊,我會給你雪茄作為報答的,我有很多上好的雪茄。
回來吧,天使,我隻不過是開玩笑的,我知道隻要你願意,你有的是雪茄。
但這确實非常麻煩啊,你把這具死屍扔在這裡了,天使啊,回來吧。
” 我連續幾個小時隻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對其他的響動充耳不聞。
我的心志還很虛弱,不能透過他們的眼睛讀出他們的心思。
不,那種力量已經離我而去了。
我靜靜地躺在那裡,知道自己全身都被陽光燒傷了,整個身體仿佛都被掏空了,意志和心靈也已經死去,隻有對他們的愛還留存着。
這很簡單,是不是,在最黑暗的悲慘之中,愛上兩個陌生人,一個瘋女孩和一個淘氣的城裡男孩。
好極了,一切都結束了。
我這五百年的痛苦曆史終于要落下帷幕了。
有的時候隻有這座城市在同我談心,這笑語喧嘩的紐約城,車水馬龍永遠如川流不息,盡管被埋葬在深深的大雪之下,我依然能夠聽到人聲鼎沸,層層疊起,人類的生命在我上面的城市裡一刻不停地湧動,在堪稱當代奇觀的高樓大廈裡面生生不息。
我能夠感知到那些事物,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分辨它們。
覆蓋在我身上的雪愈來愈厚,愈來愈硬,我真不明白這樣的冰雪怎麼竟然能使我避開陽光的照射。
是的,我想我必須一死。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我想起萊斯特拿着的面紗,我想起他的面孔。
但是我心中的熱忱已經不再,希望亦舍我而去。
我想我會死的。
日複一日,我早晚會死的。
但是我沒有。
在這城市的底層,我還聽到同類們的聲音。
我其實并沒有刻意去傾聽他們,所以我聽到的也并不是他們的思想,而是他們的聲音。
萊斯特和大衛在那裡,他們以為我死了,并且為我深感哀悼。
但是更大的恐懼折磨着萊斯特――朵拉把聖紗公諸于世,整座城市現在擠滿了善男信女。
教堂裡擠滿了人,場面簡直要失控了。
其他不朽者們也來了,有時是那些年輕力弱者,有時候那些最古老,最恐怖的吸血鬼也趕來這裡,想要親睹這個奇迹。
他們在夜晚時分潛入教堂,混在凡人信徒之中,用瘋狂的眼睛凝望那面聖紗。
有時他們也說起那可憐的阿曼德,勇敢的阿曼德,或者什麼聖阿曼德,就在這座教堂門口,他把自己奉獻給了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從而永垂不朽! 有時候他們也會做和我同樣的事情。
在太陽升起的時刻,我能夠聽到他們做着最後絕望的祈禱,等待那緻命的陽光。
他們比我更恐懼嗎?他們也想在上帝的懷抱中安憩嗎?他們是否也會在和我一樣的痛苦中大聲叫喊,是否也會經曆那種難以忍受而又無法擺脫的燒灼,他們是否也會像我一樣迷失,殘骸散碎在街頭小巷或是遙遠的屋頂。
不,無論他們的命運如何,他們隻是來了又去。
整件事情是多麼蒼白,多麼遙遠啊。
我為萊斯特感到悲傷――他竟然費心為我流淚,而我還在這裡等死。
我遲早會死的。
當我躍向太陽那一刻究竟看到了什麼并不重要。
我就要死了。
就是這樣。
我聽見電波的聲音劃破落雪的夜空,講述着那樁奇迹,基督的面孔浮現在一塊亞麻紗布上,它能夠治愈疾病,把其他布匹放在上面,就能複印出同樣的痕迹。
之後又是牧師與懷疑者們展開的辯論,實在是吵得要命。
我的意識一片虛無,我痛苦,我全身燒灼,甚至無法睜開眼睛,因為我一睜眼,睫毛就把眼球刺得疼痛難忍。
在黑暗中,我隻等待着她。
或早或晚,她那美妙的音樂總會響起。
每一次都有着某種全新的,令人驚異的變奏。
每當音樂響起,我就什麼也不在乎了。
渾然忘了自己身在何方,前景如何,也不介意萊斯特和大衛會怎樣。
大約是到了第七個晚上,我的感官方才完全恢複,才能夠理解自己下堕的可怕處境。
我一醒來就聽到她的鋼琴聲,但是她和鋼琴都在遙遠的地方。
在剛剛醒來的黃昏時分,疼痛特别劇烈,我傾聽着,尋覓她的鋼琴聲,克制自己不至于因為無法抑制的痛楚而瘋狂地叫喊起來。
我被深埋入積雪之中,無法移動也無法視物。
隻能通過意志來看東西。
我别無所求,唯願一死。
我隻是傾聽她彈奏着熱情奏鳴曲,有時在幻夢中應和着她輕輕哼唱。
在第一個夜晚和第二個夜晚,隻要她一彈起琴來,我就全心傾聽着她,她有時候也會停止數個小時,可能是睡覺了,我不知道。
之後她就會重新開始一遍遍地彈奏。
我聽着她彈奏第三樂章,直到能夠在心中默誦,她也一定是這樣吧。
我了解她彈奏時的種種變化,我知道她的演繹方式獨一無二,無出其右。
我聽見本傑明在召喚我,他那清脆的小小聲音,有一點紐約口音,異常迅速地說道,“天使啊,你還沒有處理完後事,我們該拿他怎麼辦呢?天使啊,回來吧,天使啊,我會給你雪茄作為報答的,我有很多上好的雪茄。
回來吧,天使,我隻不過是開玩笑的,我知道隻要你願意,你有的是雪茄。
但這确實非常麻煩啊,你把這具死屍扔在這裡了,天使啊,回來吧。
” 我連續幾個小時隻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對其他的響動充耳不聞。
我的心志還很虛弱,不能透過他們的眼睛讀出他們的心思。
不,那種力量已經離我而去了。
我靜靜地躺在那裡,知道自己全身都被陽光燒傷了,整個身體仿佛都被掏空了,意志和心靈也已經死去,隻有對他們的愛還留存着。
這很簡單,是不是,在最黑暗的悲慘之中,愛上兩個陌生人,一個瘋女孩和一個淘氣的城裡男孩。
好極了,一切都結束了。
我這五百年的痛苦曆史終于要落下帷幕了。
有的時候隻有這座城市在同我談心,這笑語喧嘩的紐約城,車水馬龍永遠如川流不息,盡管被埋葬在深深的大雪之下,我依然能夠聽到人聲鼎沸,層層疊起,人類的生命在我上面的城市裡一刻不停地湧動,在堪稱當代奇觀的高樓大廈裡面生生不息。
我能夠感知到那些事物,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分辨它們。
覆蓋在我身上的雪愈來愈厚,愈來愈硬,我真不明白這樣的冰雪怎麼竟然能使我避開陽光的照射。
是的,我想我必須一死。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我想起萊斯特拿着的面紗,我想起他的面孔。
但是我心中的熱忱已經不再,希望亦舍我而去。
我想我會死的。
日複一日,我早晚會死的。
但是我沒有。
在這城市的底層,我還聽到同類們的聲音。
我其實并沒有刻意去傾聽他們,所以我聽到的也并不是他們的思想,而是他們的聲音。
萊斯特和大衛在那裡,他們以為我死了,并且為我深感哀悼。
但是更大的恐懼折磨着萊斯特――朵拉把聖紗公諸于世,整座城市現在擠滿了善男信女。
教堂裡擠滿了人,場面簡直要失控了。
其他不朽者們也來了,有時是那些年輕力弱者,有時候那些最古老,最恐怖的吸血鬼也趕來這裡,想要親睹這個奇迹。
他們在夜晚時分潛入教堂,混在凡人信徒之中,用瘋狂的眼睛凝望那面聖紗。
有時他們也說起那可憐的阿曼德,勇敢的阿曼德,或者什麼聖阿曼德,就在這座教堂門口,他把自己奉獻給了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從而永垂不朽! 有時候他們也會做和我同樣的事情。
在太陽升起的時刻,我能夠聽到他們做着最後絕望的祈禱,等待那緻命的陽光。
他們比我更恐懼嗎?他們也想在上帝的懷抱中安憩嗎?他們是否也會在和我一樣的痛苦中大聲叫喊,是否也會經曆那種難以忍受而又無法擺脫的燒灼,他們是否也會像我一樣迷失,殘骸散碎在街頭小巷或是遙遠的屋頂。
不,無論他們的命運如何,他們隻是來了又去。
整件事情是多麼蒼白,多麼遙遠啊。
我為萊斯特感到悲傷――他竟然費心為我流淚,而我還在這裡等死。
我遲早會死的。
當我躍向太陽那一刻究竟看到了什麼并不重要。
我就要死了。
就是這樣。
我聽見電波的聲音劃破落雪的夜空,講述着那樁奇迹,基督的面孔浮現在一塊亞麻紗布上,它能夠治愈疾病,把其他布匹放在上面,就能複印出同樣的痕迹。
之後又是牧師與懷疑者們展開的辯論,實在是吵得要命。
我的意識一片虛無,我痛苦,我全身燒灼,甚至無法睜開眼睛,因為我一睜眼,睫毛就把眼球刺得疼痛難忍。
在黑暗中,我隻等待着她。
或早或晚,她那美妙的音樂總會響起。
每一次都有着某種全新的,令人驚異的變奏。
每當音樂響起,我就什麼也不在乎了。
渾然忘了自己身在何方,前景如何,也不介意萊斯特和大衛會怎樣。
大約是到了第七個晚上,我的感官方才完全恢複,才能夠理解自己下堕的可怕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