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狄公離濮陽去鄄城的同時,陶甘開始查訪梁夫人的來龍去脈。
梁夫人宅舍也在半月街,故陶甘先去拜訪當坊裡甲高正明。
高正明酒飯款待了陶甘後,便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的戶籍冊。
戶籍上登錄:梁歐陽氏,六十八歲;長孫梁珂發,三十歲。
――他們兩年前來濮陽定居。
梁夫人登錄時還注明梁珂發是個秀才。
高正明道:“那梁珂發雖說是三十歲,看去卻象個二十歲出頭的人,他們遷來半月街居住後,見他一不讀書,二不經商,三不謀個糊口的生計,隻一味在三街六市閑轉晃蕩。
他最常去的是水北門、聖明觀一帶,有人幾回見他沿着西城那條小河的河岸徘徊盤桓。
“大約一個月之後,梁老太太突然來告我說她的孫子有兩天沒有回家了。
她擔心梁珂發生了什麼不測。
我派人接連尋了好幾天,并不見梁珂發一點訊息。
梁老太太便會哭到州衙大堂,要馮老爺替她作主,她說她的孫子必是被一個名叫林藩的廣州富商殺害無疑。
她生怕口說無憑,曾拿出過許多昔時的訟訴狀卷作證。
她說廣州林、梁兩家,世代冤仇,不共戴天,她全家已遭林藩的毒手,如今林藩又暗地裡謀殺了她唯一的孫子的性命。
梁老太太神情激動,說得聲淚俱下,奈何證據不足,馮老爺不予受理。
“如今梁老太太孤身住在一幢破舊的小宅院裡,身邊隻有一個老侍婆服伺。
她年事已高,官司屢次打不赢,悲恥交加,憤懑郁結,精神開始失常。
梁珂發失蹤之事至今懸挂着。
有人說那梁珂發也許不慎失足掉到河裡淹死了。
他不是經常沿着西城那河岸漫步徘徊麼?” 陶甘點頭稱謝,告辭了高正明,便一徑去半月街尋找梁夫人的宅舍。
梁夫人的小宅院座落在一條人煙稀少的小巷内,又狹窄,又幽暗,四周靜悄悄,久久不見有人迹走動。
陶甘看得準,便走進宅院在一扇白坯柴門上敲了三下。
柴門“吱軋”一聲打開了一條縫,一個滿頭白發滿面皺紋的老婆子探出臉來。
叱道:“客官,沒事休要胡亂敲門!” 陶甘彬彬有禮問道:“正不知梁老夫人在家否?” 老婆子端詳了陶甘那張不順眼的長臉半晌,乃答道:“病了。
不會客!”說着“砰”的一聲關緊了門。
陶甘吃了閉門羹,心中老大不樂。
轉念想,看這老侍婆的舉止便知梁夫人的行迹不無蹊跷。
會不會她們一面哄瞞衙門,暗裡卻在幹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一帶人迹罕至,正是做罪惡勾當的好處所。
如今她無意露面,也沒可奈何,隻自認晦氣,心想不如就此去林藩家碰碰運氣。
林藩家的宅址陶甘早就熟記在心,但他卻費了老大周折才總算找到,一路不知拐了多少曲曲彎彎的小巷。
林藩的宅邸寬大深邃,巍峨的雕磚門樓莊嚴古樸,黑漆大門及兩邊粉牆修葺得煥然一新。
大門上的銅飾在日光下閃閃發亮,門口一對石獅子龇牙咧嘴,令人望而生畏。
陶甘注意到林宅的右首與鄰院的高牆亘綿銜接,而左首則是一片瓦礫場。
林宅的緊對面有一個小小的菜攤,搭着個涼棚。
陶甘便湊上前去與那攤主搭讪。
“掌櫃的,生意敢情不錯。
對面那兩家大戶。
三五十口人,吃的菜蔬總是你獨家的生意吧?” 那攤主噘了噘嘴歎道:“唉,客官有所不知,那一幢是空宅,多年來不曾有人居住。
另一幢倒是有人,宅主姓林,卻是廣州人。
說的話像唱歌一般,一句都聽他不懂。
他們亦從不與我搭話。
林先生在城外有一處田莊,每隔十日八日便有新鮮的果蔬整筐整籮地擡來。
――我哪裡能賺到他們一文銅錢?” 陶甘笑道:“我正是廣州來的裱褙匠,未知那林先生可有些古畫宇屏的要揭裱。
” 攤主道:“那你倒不妨一試,他們聽見廣州話便熱絡。
這裡走街串巷的小販藝匠都從沒有進去林宅一步的。
” 陶甘點頭,便搖搖晃晃走到林藩的宅邸前走上台階那大門上輕輕敲了兩下。
半晌,門開了,露出一張尖頭縮腮的臉。
陶甘操廣州話問道:“我是幾十年的裱
梁夫人宅舍也在半月街,故陶甘先去拜訪當坊裡甲高正明。
高正明酒飯款待了陶甘後,便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的戶籍冊。
戶籍上登錄:梁歐陽氏,六十八歲;長孫梁珂發,三十歲。
――他們兩年前來濮陽定居。
梁夫人登錄時還注明梁珂發是個秀才。
高正明道:“那梁珂發雖說是三十歲,看去卻象個二十歲出頭的人,他們遷來半月街居住後,見他一不讀書,二不經商,三不謀個糊口的生計,隻一味在三街六市閑轉晃蕩。
他最常去的是水北門、聖明觀一帶,有人幾回見他沿着西城那條小河的河岸徘徊盤桓。
“大約一個月之後,梁老太太突然來告我說她的孫子有兩天沒有回家了。
她擔心梁珂發生了什麼不測。
我派人接連尋了好幾天,并不見梁珂發一點訊息。
梁老太太便會哭到州衙大堂,要馮老爺替她作主,她說她的孫子必是被一個名叫林藩的廣州富商殺害無疑。
她生怕口說無憑,曾拿出過許多昔時的訟訴狀卷作證。
她說廣州林、梁兩家,世代冤仇,不共戴天,她全家已遭林藩的毒手,如今林藩又暗地裡謀殺了她唯一的孫子的性命。
梁老太太神情激動,說得聲淚俱下,奈何證據不足,馮老爺不予受理。
“如今梁老太太孤身住在一幢破舊的小宅院裡,身邊隻有一個老侍婆服伺。
她年事已高,官司屢次打不赢,悲恥交加,憤懑郁結,精神開始失常。
梁珂發失蹤之事至今懸挂着。
有人說那梁珂發也許不慎失足掉到河裡淹死了。
他不是經常沿着西城那河岸漫步徘徊麼?” 陶甘點頭稱謝,告辭了高正明,便一徑去半月街尋找梁夫人的宅舍。
梁夫人的小宅院座落在一條人煙稀少的小巷内,又狹窄,又幽暗,四周靜悄悄,久久不見有人迹走動。
陶甘看得準,便走進宅院在一扇白坯柴門上敲了三下。
柴門“吱軋”一聲打開了一條縫,一個滿頭白發滿面皺紋的老婆子探出臉來。
叱道:“客官,沒事休要胡亂敲門!” 陶甘彬彬有禮問道:“正不知梁老夫人在家否?” 老婆子端詳了陶甘那張不順眼的長臉半晌,乃答道:“病了。
不會客!”說着“砰”的一聲關緊了門。
陶甘吃了閉門羹,心中老大不樂。
轉念想,看這老侍婆的舉止便知梁夫人的行迹不無蹊跷。
會不會她們一面哄瞞衙門,暗裡卻在幹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一帶人迹罕至,正是做罪惡勾當的好處所。
如今她無意露面,也沒可奈何,隻自認晦氣,心想不如就此去林藩家碰碰運氣。
林藩家的宅址陶甘早就熟記在心,但他卻費了老大周折才總算找到,一路不知拐了多少曲曲彎彎的小巷。
林藩的宅邸寬大深邃,巍峨的雕磚門樓莊嚴古樸,黑漆大門及兩邊粉牆修葺得煥然一新。
大門上的銅飾在日光下閃閃發亮,門口一對石獅子龇牙咧嘴,令人望而生畏。
陶甘注意到林宅的右首與鄰院的高牆亘綿銜接,而左首則是一片瓦礫場。
林宅的緊對面有一個小小的菜攤,搭着個涼棚。
陶甘便湊上前去與那攤主搭讪。
“掌櫃的,生意敢情不錯。
對面那兩家大戶。
三五十口人,吃的菜蔬總是你獨家的生意吧?” 那攤主噘了噘嘴歎道:“唉,客官有所不知,那一幢是空宅,多年來不曾有人居住。
另一幢倒是有人,宅主姓林,卻是廣州人。
說的話像唱歌一般,一句都聽他不懂。
他們亦從不與我搭話。
林先生在城外有一處田莊,每隔十日八日便有新鮮的果蔬整筐整籮地擡來。
――我哪裡能賺到他們一文銅錢?” 陶甘笑道:“我正是廣州來的裱褙匠,未知那林先生可有些古畫宇屏的要揭裱。
” 攤主道:“那你倒不妨一試,他們聽見廣州話便熱絡。
這裡走街串巷的小販藝匠都從沒有進去林宅一步的。
” 陶甘點頭,便搖搖晃晃走到林藩的宅邸前走上台階那大門上輕輕敲了兩下。
半晌,門開了,露出一張尖頭縮腮的臉。
陶甘操廣州話問道:“我是幾十年的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