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翌日一早,狄公換過了公服正打點轎夫儀仗去鄄城,當值文書來報普慈寺來了兩個和尚,說是帶來了靈德法師什麼信函。

     狄公吩咐書齋傳見。

    兩個和尚,一老一少,恭恭敬敬走進書齋,合十低目。

    狄公見他們一色黃貢緞袈裟,項下挂着琥珀佛珠,很是闊綽。

     老和尚開口道:“敝寺靈德師父命小僧向刺史老爺轉達問候,并獻上薄禮,望老爺笑納。

    ”說着他回頭看了一眼那小和尚。

    小和尚會意,上前将一個黃绫小包輕輕放在狄公書案上。

     洪參軍以為狄公會登時怒火上升,将那兩名和尚痛罵一通,并擲還賄禮。

    因為洪參軍知道狄公平生最忌恨的便是官吏受賄納污,貪贓枉法。

    他從未曾見狄公收納過一文錢的賄賂,而且他一旦問出下屬官吏、衙員有此等行迹,便會嚴厲制裁,課以重罰。

     然而,令洪參軍驚訝的是狄公這回卻笑吟吟收下了那個黃绫包,口中連連稱謝。

    一面說道:“靈德師父費心了。

    你們回去傳話法師,我狄某一向尊仰佛法,敬重三寶。

    師父厚意我已領受,改日自當親詣寶寺再緻謝忱,恭聆金玉。

    ” 老和尚又道:“靈德師父還有一事囑小僧禀報老爺。

    昨日有一個歹人竄來敝寺,聲言敬佛燒香,卻佯逛殿宇,實探虛實,東張西望,行迹詭秘,還用一錠假銀詐騙去了寺中兩串銅錢。

    望老爺明令告示,制止這一類污毀莊嚴佛法、亵渎清靜聖域的邪惡行徑。

    ” 狄公點頭答應,心中明白必是陶甘自作聰明,冒冒失失去普慈寺暗訪,露了行迹,引起了靈德的疑心。

    他歎了一口氣,吩咐兩和尚暫且回寺,待日後拿到此類招搖撞騙的歹人嚴懲不貸。

     和尚走後,狄公命洪參軍将那黃绫包打開,見裡面是三錠金元寶和三錠銀元寶,沉甸甸,光閃閃,紅人眼睛。

    狄公囑洪參軍将這六錠元寶用黃绫重新包了,放進内衙的銀櫃。

    又吩咐他留在衙中處理一應日常庶務,自己則動身去鄄城縣勾攝公事。

     八人大轎早在衙廳前院備妥,鹵簿、儀從肅立恭候,氣勢甚是威壯。

    狄公心中大喜,掀起轎簾,傳命出發。

     大轎迤逦出了州衙大門,銅鑼鳴道,前呼後擁。

    狄公從轎内望去,見街上百姓紛紛走避,有的眼中還射出愠怒的光芒。

    他不由長長籲了一口氣,順手拿出梁歐陽氏的案卷細細閱讀起來。

     天黑以後,狄公的轎馬一行才到了鄄城縣治,鄄城縣令魯大绶率衆衙員早在縣衙大門恭候,燈籠火把煊如白日。

    狄公下得轎來,魯縣令偕縣丞、主簿,錄事人等―一參拜,各自寒暄一番,便進了縣衙大廳。

     大廳内燈燭閃耀,絲竹繁奏,早擺起了豐盛的公宴,一應侍候正奔走忙碌。

     狄公欣然入席,魯大绶及縣丞、主簿、錄事,論序坐定。

    魯大绶還專門邀了鄄城最拔萃的詩人和丹青名手與席陪侍助興。

    酒桌上少不得食烹異品,果獻時新。

     狄公開言道:“今日本官乃是途次鄄城,非專為公務而來。

    蒙諸位相公盛情設宴,不敢推辭。

    其實一日車轎勞頓,正黨枵腹雷鳴。

    諸位也不必拘束,難得盡興一番。

    ”說着自己先仰脖幹了一盅。

     座上之人乃稍稍松弛。

    狄公雖身為上司,卻從不氣指頤使,盛氣淩人。

    平日對下屬多是溫和寬厚,一團和氣,彼此了無芥隙。

    倘若下屬觸犯科律,狄公則責之惟恐不痛,罰之惟恐不重。

    ――狄公如一團無情的烈火。

     魯縣令與狄公為同年的進士,甚有些交情,故深知狄公心性。

    如今雖是屬僚,也不很畏忌。

    且知他今日本非為公務而來,樂得用弦管歌舞應酬,讓狄公高興高興。

     酒過三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