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你的立場态度如何?” “一方面,你可以說我是阿林頓一家的朋友。

    ” “嗯,那是一方面?” “是的。

    ” “還有另一方面嗎?” 芬德利說:“我認為還有。

    ” “哪方面?” “我是個商人。

    ” “說下去。

    ” “德萊恩·阿林頓是個大好人。

    ” “是的。

    ” “他和世間衆生一樣,一天天地衰老。

    ” “是的。

    ” “他已經到達了一個自感孤獨的年紀,因此十分易動情感。

     你的當事人出現并給了他深刻的印象。

    我們都知道,男人迷戀異性的時候,他們會失去價值觀念。

    ” 梅森問:“那你自己對異性又怎樣呢?” 芬德利笑笑:“好了,我對米爾德裡德·阿林頓有興趣。

    我們打算結婚。

    ” 梅森說:“照這樣,現在你非常感興趣的就是:看到全部财産,或者起碼是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财産,從她的德萊恩叔叔轉到安森太太的手中?” “如果你願意,就那麼說吧。

    ” 梅森說:“我隻是問。

    ” “好吧,我們現在是要攤牌,對。

    ” 梅森對他說:“繼續講下去。

    ” “你的當事人,就你來說塞爾瑪·安森是個當事人,你不可能看到她的任何弱點,你輕信她。

    那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責任。

    但是她有犯罪行為。

     塞爾瑪·安森謀殺了她的丈夫比爾·安森,目的是要得到他那筆保險金。

    她用那筆保險金幹得不錯。

    她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精明厲害。

    她要增加錢财。

     她想嫁給德萊恩·阿林頓。

    她一旦和他結婚,讓他立下有利于她的遺囑,德萊恩·阿林頓就活不過12個月。

    塞爾瑪是個機敏、精明,又善于随機應變的投機者。

    ” 梅森問:“你自己又如何?” 芬德利說:“好吧,我說,我精明、機敏、善于随機應變,也是個投機者。

    ” 梅森說:“講下去。

    ” “地方檢察官要證明塞爾瑪·安森犯有謀殺罪。

    保險公司非常希望證實塞爾瑪·安森謀殺她丈夫,因此無權保有那筆保險金,而是受托為保險公司保管那筆錢。

     “我能夠向保險公司提供它所需要的證據,向地方檢察官提供他所需要的證據。

    ” 梅森說:“不予評論。

    ” “我知道,你作為律師不能做任何交易。

    我作為證人也不能做任何交易。

     但是,我并不願意東奔西走地為官員們賣力。

    我也不想給塞爾瑪·安森制造麻煩。

    她除了某些特點之外,可說是個有教養的、值得尊重的女人,——唷,我怎麼能品評人家?” 梅森說:“講下去。

    ” “當心,我在不得已時,可以略施權宜之計叫塞爾瑪·安森被判謀殺罪而不能和德萊恩·阿林頓結婚。

    這樣最符合我的意圖。

     “另一方面,如果塞爾瑪·安森自願放棄德萊恩·阿林頓,也就是說,如果她遠走他鄉,我想地方檢察官就沒有足夠的證據去證明她有罪——起碼,定罪的可能性要比我提供證據的情況下大大減少。

    ” 梅森說:“不予評論。

    ” “我想此刻你應該評論。

    ” 梅森說:“好吧,我來評論。

    出去!” “你是什麼意思?把交易撤出去或者擺出來?” 梅森站起來,打開出口的門,說道:“我是說叫你出去。

    ” 芬德利說:“啊,等等,你不能這樣毫不客氣地把我打發走。

    别忘了,你對你的當事人負有責任。

    你有責任去做任何有益于她的交易。

    我是向你提供……” 梅森打斷他的話:“出去!” 芬德利站起來:“我告訴你……” 梅森向前邁出帶有威脅性的一步:“出去!” 芬德利看到律師眼中的神色,轉身走向門口,說道:“你要為今天這事後悔一輩子。

    ” 梅森說:“出去!” 芬德利說:“現在是你逼我打出王牌。

    ” 梅森向前走着說:“再過兩秒鐘左右,那就是你逼我打出我的王牌了。

    ” 芬德利匆匆退出門進入走廊。

     梅森關上門。

     德拉·斯特裡特說:“你看怎麼樣?你認為他是吓唬人嗎?” 梅森搖頭說:“我想,在24小時内,塞爾瑪·安森可能在謀殺親夫的罪名下遭逮捕。

    ” “你認為芬德利手裡有什麼?有某種明确的證據?” 梅森若有所思地點頭:“他若确實沒有證據,他就不會來找我了。

    他打算透露證據的性質,我若是給了他機會的話。

    ” “可是你不想給他機會?” 梅森說:“我們不能和這類人做交易。

    我對我的當事人負有責任,而且我對我的職業、對我自己也負有責任。

    ” “我以為你要打他。

    ” 梅森歎氣:“我也想過要打他。

    我若是打了他,我大概得為此懊悔一年。

    ” 她問:“可是你因為沒有打他又有什麼想法?” 梅森急促地說:“我要懊悔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