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幾天以來,他們看見一個龐然大物出沒在林肯島附近兩三英裡的海面上。
這是一隻極大的鲸魚,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好望角鲸魚。
“假如我們能把它逮住,那多好啊!”水手喊道。
“要是有一隻合适的船和一副上好的魚叉,我就要下令‘追趕’了,即使麻煩,也是值得一捉的!” “潘克洛夫,”吉丁-史佩萊說,“我很想看看你使用魚叉。
一定很有趣。
” “有趣是有趣,不過是危險的!”工程師說,“現在既然沒法逮住它,也就不用躁這分心了。
” “我真不明白,”通訊記者說,“這裡的緯度相當高了,居然能夠看見鲸魚。
” “怎麼,史佩萊先生?”赫伯特答道。
“太平洋中英美捕鲸員常說的鲸魚田就是我們這兒,在新西蘭和南美洲中間一帶的大洋裡,最容易碰到南半球鲸魚。
” “的确是這樣,”潘克洛夫說,“我感到奇怪的是,隻看見一條。
不過反正我們也近不了它的身,多一些和少一些也是一樣。
” 潘克洛夫長歎一聲,又回去工作了,水手是天生的漁夫,假如釣魚的樂趣和魚的大小成正比的話,那麼捕鲸員看見一條大鲸魚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要是僅僅是為了樂趣也就算了!可是他們總忘不了這個無價之寶會給小隊帶來的好處,因為鲸油、鲸肉和骨頭用處都很大。
這隻鲸魚現在好象不想離開荒島的海面似的。
于是,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萊在不打獵的時候,納布在不做飯的時候,總是在“花崗石宮”的窗口或是眺望崗上,拿着望遠鏡注視着它的一舉一動。
鲸魚進入聯合灣以後,從颚骨角到爪角,激起了一片急浪,它的身子支持在巨大有力的尾巴上,依靠着尾巴前進,速度每小時将近十二海裡。
有時候它遊到離岸很近的海面來,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這是一隻南方的鲸魚,渾身一片黑,頭部比北方鲸魚稍微扁一些。
他們還看見一股很高的水汽——也許是水——從它的氣孔裡噴出來;這似乎很奇怪,動物學家和捕鲸員在這一點上意見并不統一。
噴出來的究竟是空氣還是水呢?一般認為是水汽,在突然遇冷以後,就又化為水滴降落下來了。
這隻哺侞動物的出現,簡直使居民們朝思暮想、精神恍惚了。
特别是潘克洛夫,甚至在工作的時候,他都一直想着它。
最後他就象個孩子想要什麼東西而得不到似的那樣神魂颠倒了。
他說夢話也說的這個,假如他有法子去獵捕,而小船又适合入海的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去追趕的。
可是居民們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偶然的機會卻成全了他們。
5月3日那天,納布突然在廚房的窗口嚷叫起來,原來鲸魚在荒島的海灘上擱淺了。
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萊正打算出去打獵,聽見嚷聲就放下了他們的槍。
潘克洛夫也扔下了斧頭,史密斯和納布跟夥伴們一起沖向那裡去了。
鲸魚在漲潮的時候,在離“花崗石宮”三英裡的遺物角擱了淺,因此,不容易脫身了,可是最好還是抓緊時間,必要的時候切斷它的歸路。
他們手拿着鶴嘴鋤和搭鈎,經過慈悲河橋,跑下慈悲河的右岸,沿着海濱跑去,不到二十分鐘,他們就到了這個大家夥附近了;這時候,已經有大群的飛鳥在它的上空盤旋。
“多麼大的怪物啊!”納布喊道。
這聲喊叫是非常自然的,因為這隻南方鲸長達八十英尺,是一種特大的鲸魚,它的重量不下十五萬斤! 這時候怪物躺在沙灘上一動也不動,雖然還在漲潮,也不掙紮到水裡去。
在退潮以後,居民們圍繞這個怪物走了一圈。
他們立刻明白了鲸魚不能動彈的原因。
它的左側插着一根魚叉,原來它已經死了。
“照這麼說,這一帶是有捕鲸船的了?”吉丁-史佩萊開口就說。
“為什麼呢?”水手問道。
“因為魚叉還在這裡。
” “哎,史佩萊先生,這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潘克洛夫答道。
“聽說鲸魚可以帶着魚叉走上萬英裡的路程呢,它甚至可能是在大西洋的北部被打中,而跑到太平洋南部這一帶來死,這沒有什麼稀奇。
” “可是……”吉丁-史佩萊說。
潘克洛夫的話不能使他滿意。
“這是完全可能的。
”賽勒斯-史密斯說,“我們先來看一看魚叉吧。
捕鲸員可能按照一般的習慣,在自己的魚叉上刻下船的名字。
” 潘克洛夫從鲸魚身上拔下魚叉,把上面的字念了出來: “瑪麗亞-史泰拉,葡萄園。
” “一隻葡萄園的船!我家鄉的船!”他喊道。
“瑪麗亞-史泰拉,這是一隻刮刮叫的捕鲸船!沒有錯,我對它很熟悉!喂,朋友們,一隻葡萄園的船!葡萄園的捕鲸船!” 水手揮舞着魚叉,激動地重複着這個他所心愛的名字——他的家鄉的名字。
瑪麗亞-史泰拉号自然不會到這裡來索取它所投中的鲸魚的,因此他們決定趁着鲸魚沒有腐爛以前,把它切開。
那群飛鳥跟着這個豐富的點
這是一隻極大的鲸魚,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好望角鲸魚。
“假如我們能把它逮住,那多好啊!”水手喊道。
“要是有一隻合适的船和一副上好的魚叉,我就要下令‘追趕’了,即使麻煩,也是值得一捉的!” “潘克洛夫,”吉丁-史佩萊說,“我很想看看你使用魚叉。
一定很有趣。
” “有趣是有趣,不過是危險的!”工程師說,“現在既然沒法逮住它,也就不用躁這分心了。
” “我真不明白,”通訊記者說,“這裡的緯度相當高了,居然能夠看見鲸魚。
” “怎麼,史佩萊先生?”赫伯特答道。
“太平洋中英美捕鲸員常說的鲸魚田就是我們這兒,在新西蘭和南美洲中間一帶的大洋裡,最容易碰到南半球鲸魚。
” “的确是這樣,”潘克洛夫說,“我感到奇怪的是,隻看見一條。
不過反正我們也近不了它的身,多一些和少一些也是一樣。
” 潘克洛夫長歎一聲,又回去工作了,水手是天生的漁夫,假如釣魚的樂趣和魚的大小成正比的話,那麼捕鲸員看見一條大鲸魚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要是僅僅是為了樂趣也就算了!可是他們總忘不了這個無價之寶會給小隊帶來的好處,因為鲸油、鲸肉和骨頭用處都很大。
這隻鲸魚現在好象不想離開荒島的海面似的。
于是,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萊在不打獵的時候,納布在不做飯的時候,總是在“花崗石宮”的窗口或是眺望崗上,拿着望遠鏡注視着它的一舉一動。
鲸魚進入聯合灣以後,從颚骨角到爪角,激起了一片急浪,它的身子支持在巨大有力的尾巴上,依靠着尾巴前進,速度每小時将近十二海裡。
有時候它遊到離岸很近的海面來,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這是一隻南方的鲸魚,渾身一片黑,頭部比北方鲸魚稍微扁一些。
他們還看見一股很高的水汽——也許是水——從它的氣孔裡噴出來;這似乎很奇怪,動物學家和捕鲸員在這一點上意見并不統一。
噴出來的究竟是空氣還是水呢?一般認為是水汽,在突然遇冷以後,就又化為水滴降落下來了。
這隻哺侞動物的出現,簡直使居民們朝思暮想、精神恍惚了。
特别是潘克洛夫,甚至在工作的時候,他都一直想着它。
最後他就象個孩子想要什麼東西而得不到似的那樣神魂颠倒了。
他說夢話也說的這個,假如他有法子去獵捕,而小船又适合入海的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去追趕的。
可是居民們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偶然的機會卻成全了他們。
5月3日那天,納布突然在廚房的窗口嚷叫起來,原來鲸魚在荒島的海灘上擱淺了。
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萊正打算出去打獵,聽見嚷聲就放下了他們的槍。
潘克洛夫也扔下了斧頭,史密斯和納布跟夥伴們一起沖向那裡去了。
鲸魚在漲潮的時候,在離“花崗石宮”三英裡的遺物角擱了淺,因此,不容易脫身了,可是最好還是抓緊時間,必要的時候切斷它的歸路。
他們手拿着鶴嘴鋤和搭鈎,經過慈悲河橋,跑下慈悲河的右岸,沿着海濱跑去,不到二十分鐘,他們就到了這個大家夥附近了;這時候,已經有大群的飛鳥在它的上空盤旋。
“多麼大的怪物啊!”納布喊道。
這聲喊叫是非常自然的,因為這隻南方鲸長達八十英尺,是一種特大的鲸魚,它的重量不下十五萬斤! 這時候怪物躺在沙灘上一動也不動,雖然還在漲潮,也不掙紮到水裡去。
在退潮以後,居民們圍繞這個怪物走了一圈。
他們立刻明白了鲸魚不能動彈的原因。
它的左側插着一根魚叉,原來它已經死了。
“照這麼說,這一帶是有捕鲸船的了?”吉丁-史佩萊開口就說。
“為什麼呢?”水手問道。
“因為魚叉還在這裡。
” “哎,史佩萊先生,這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潘克洛夫答道。
“聽說鲸魚可以帶着魚叉走上萬英裡的路程呢,它甚至可能是在大西洋的北部被打中,而跑到太平洋南部這一帶來死,這沒有什麼稀奇。
” “可是……”吉丁-史佩萊說。
潘克洛夫的話不能使他滿意。
“這是完全可能的。
”賽勒斯-史密斯說,“我們先來看一看魚叉吧。
捕鲸員可能按照一般的習慣,在自己的魚叉上刻下船的名字。
” 潘克洛夫從鲸魚身上拔下魚叉,把上面的字念了出來: “瑪麗亞-史泰拉,葡萄園。
” “一隻葡萄園的船!我家鄉的船!”他喊道。
“瑪麗亞-史泰拉,這是一隻刮刮叫的捕鲸船!沒有錯,我對它很熟悉!喂,朋友們,一隻葡萄園的船!葡萄園的捕鲸船!” 水手揮舞着魚叉,激動地重複着這個他所心愛的名字——他的家鄉的名字。
瑪麗亞-史泰拉号自然不會到這裡來索取它所投中的鲸魚的,因此他們決定趁着鲸魚沒有腐爛以前,把它切開。
那群飛鳥跟着這個豐富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