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神秘島--第十章
第十章
潘克洛夫隻要決定做一件事情,在沒有完成之前他是決不撒手的。
現在他想到達抱島去,航海需要一隻相當大的船,于是他決心造一艘。
應該用哪一種木料呢?榆樹和枞樹島上都很多。
他們決定用枞樹,因為它砍伐起來容易,而防水的功能并不比榆樹差。
決定了細節以後,既然還有半年的時間才到晴朗的季節,因此決定隻怞出賽勒斯-史密斯和潘克洛夫兩個人造船。
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還是繼續打獵,納布和他的助手小傑普仍然幹他們的家務事。
他們馬上就選妥了樹木,砍下來,去了杈,鋸成闆,即使是真正的鋸木工人恐怕鋸得也不過如此。
一個星期以後,就在“石窟”和峭壁之間的一塊地方,布置起一個造船所;一條長達三十五英尺的龍骨躺在沙地上,它的後部安上了船尾材,前部安上了船首材。
賽勒斯-史密斯進行這項新工作的時候,并不是盲目摸索的。
他在造船方面的知識并不比其他方面差,他首先在紙上畫好船的圖樣。
此外,還有潘克洛夫做他的有力助手,潘克洛夫在布羅克林的造船所裡工作過好幾年,很有一些造船的實際經驗。
他們經過一番精密的計算和仔細的考慮以後,才把肋材架在龍骨上。
潘克洛夫希望實現新計劃的焦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一刻也不願意離開工作。
有一件事情居然使他離開了造船所,這真是天大的情面,然而也僅僅是一天而已。
那就是4月15日那天的第二次麥收。
這一次的收成和第一次一樣豐收,收獲量達到了預期的數字。
“五蒲式耳,史密斯先生。
”潘克洛夫認真地量了量他的珍寶,然後說。
“五蒲式耳,”工程師說,“每蒲式耳十三萬粒,那麼我們一共就有六十五萬粒了。
” “好,這次我們把它都種上,”水手說,“隻留一點兒。
” “對,潘克洛夫,假如下一次收成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四千蒲式耳了。
” “那時候我們能吃面包了嗎?” “能吃了。
” “可是我們得有一盤磨子。
” “我們可以做一盤。
” 這一次麥田的面積比前兩次大多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地耕好,然後把寶貴的種籽撤下去。
完了以後,潘克洛夫又回去工作了。
在這期間,史佩萊和赫伯特在附近打獵,他們冒險深入到遠西森林中尚未到過的地方,他們的槍裡裝好了子彈,以防萬一。
這是一片林木幽美的大森林,樹與樹擠在一起,好象是地方不夠似的。
在這樣的密林裡探索是極其困難的,通訊記者每次到這裡來都随身帶着指南針,因為這裡枝葉濃密,幾乎連陽光也透不進來,要想循着原路往回走很不容易。
一般說來,在這個空間不大的地方,飛禽走獸照例比較少,因為它們沒有活動的餘地,可是,在四月份的下半月還是打到兩三隻很大的草食動物。
這種動物,居民們在格蘭特湖的北岸已經看見過了,那就是“考拉”,它們躲在稠密的樹枝間呆呆地束手待斃。
“考拉”皮帶回了“花崗石宮”,隻要用硫酸鞣制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4月30日,這兩個獵人又深入了遠西森林;通訊記者走在赫伯特前面,來到一塊空地上,這裡樹葉比較稀疏,陽光一道道透進來。
有幾株植物,莖幹又圓又直,開着一簇簇葡萄似的花團,結有很小的種籽,向四周散發着香氣,吉丁-史佩萊聞到以後,覺得有些奇怪。
他折斷一兩根莖枝回來問少年道: “這是什麼,赫伯特?” “你從哪兒找到的,史佩萊先生?” “就在那兒,那一塊空地上,要多少有多少。
” “啊,史佩萊先生,”赫伯特說,“潘克洛夫得到這樣寶貝,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恩德。
” “是煙草嗎?” “是的,雖然不是頭等的,但至少算是煙草!” “啊,好潘克洛夫!他要高興啦!我們不能讓他獨享,他也應該留下我們自己的一份!” “我有一個主意,史佩萊先生,”赫伯特說。
“我們暫時不告訴潘克洛夫,我們先把煙葉制好了,等到有那麼一天我們再把煙鬥裝得滿滿的給他!” “好,赫伯特,到了那一天,我們的好朋友就會心滿意足,什麼也不要了。
” 通訊記者和少年采集了大量這種寶貴植物,然後回“花崗石宮”,他們偷偷摸摸非常小心地溜進去,好象潘克洛夫是個最機警和最嚴厲的海關檢查員似的。
他們倒沒有隐瞞賽勒斯-史密斯和納布,水手自始至終沒有半點懷疑,這一段時間是相當長的,因為必須先把小片的煙葉曬幹,再把它們切細,然後放在炙熱的石頭上焙制。
這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可是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潘克洛夫一點兒也不知道,他忙着造船,隻是在睡覺的時候才回家。
在5月1日那天,出現了一個捕魚的機會,必須全體出動,不管怎樣,他卻不得不放下自己心愛的工作。
現在他想到達抱島去,航海需要一隻相當大的船,于是他決心造一艘。
應該用哪一種木料呢?榆樹和枞樹島上都很多。
他們決定用枞樹,因為它砍伐起來容易,而防水的功能并不比榆樹差。
決定了細節以後,既然還有半年的時間才到晴朗的季節,因此決定隻怞出賽勒斯-史密斯和潘克洛夫兩個人造船。
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還是繼續打獵,納布和他的助手小傑普仍然幹他們的家務事。
他們馬上就選妥了樹木,砍下來,去了杈,鋸成闆,即使是真正的鋸木工人恐怕鋸得也不過如此。
一個星期以後,就在“石窟”和峭壁之間的一塊地方,布置起一個造船所;一條長達三十五英尺的龍骨躺在沙地上,它的後部安上了船尾材,前部安上了船首材。
賽勒斯-史密斯進行這項新工作的時候,并不是盲目摸索的。
他在造船方面的知識并不比其他方面差,他首先在紙上畫好船的圖樣。
此外,還有潘克洛夫做他的有力助手,潘克洛夫在布羅克林的造船所裡工作過好幾年,很有一些造船的實際經驗。
他們經過一番精密的計算和仔細的考慮以後,才把肋材架在龍骨上。
潘克洛夫希望實現新計劃的焦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一刻也不願意離開工作。
有一件事情居然使他離開了造船所,這真是天大的情面,然而也僅僅是一天而已。
那就是4月15日那天的第二次麥收。
這一次的收成和第一次一樣豐收,收獲量達到了預期的數字。
“五蒲式耳,史密斯先生。
”潘克洛夫認真地量了量他的珍寶,然後說。
“五蒲式耳,”工程師說,“每蒲式耳十三萬粒,那麼我們一共就有六十五萬粒了。
” “好,這次我們把它都種上,”水手說,“隻留一點兒。
” “對,潘克洛夫,假如下一次收成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四千蒲式耳了。
” “那時候我們能吃面包了嗎?” “能吃了。
” “可是我們得有一盤磨子。
” “我們可以做一盤。
” 這一次麥田的面積比前兩次大多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地耕好,然後把寶貴的種籽撤下去。
完了以後,潘克洛夫又回去工作了。
在這期間,史佩萊和赫伯特在附近打獵,他們冒險深入到遠西森林中尚未到過的地方,他們的槍裡裝好了子彈,以防萬一。
這是一片林木幽美的大森林,樹與樹擠在一起,好象是地方不夠似的。
在這樣的密林裡探索是極其困難的,通訊記者每次到這裡來都随身帶着指南針,因為這裡枝葉濃密,幾乎連陽光也透不進來,要想循着原路往回走很不容易。
一般說來,在這個空間不大的地方,飛禽走獸照例比較少,因為它們沒有活動的餘地,可是,在四月份的下半月還是打到兩三隻很大的草食動物。
這種動物,居民們在格蘭特湖的北岸已經看見過了,那就是“考拉”,它們躲在稠密的樹枝間呆呆地束手待斃。
“考拉”皮帶回了“花崗石宮”,隻要用硫酸鞣制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4月30日,這兩個獵人又深入了遠西森林;通訊記者走在赫伯特前面,來到一塊空地上,這裡樹葉比較稀疏,陽光一道道透進來。
有幾株植物,莖幹又圓又直,開着一簇簇葡萄似的花團,結有很小的種籽,向四周散發着香氣,吉丁-史佩萊聞到以後,覺得有些奇怪。
他折斷一兩根莖枝回來問少年道: “這是什麼,赫伯特?” “你從哪兒找到的,史佩萊先生?” “就在那兒,那一塊空地上,要多少有多少。
” “啊,史佩萊先生,”赫伯特說,“潘克洛夫得到這樣寶貝,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恩德。
” “是煙草嗎?” “是的,雖然不是頭等的,但至少算是煙草!” “啊,好潘克洛夫!他要高興啦!我們不能讓他獨享,他也應該留下我們自己的一份!” “我有一個主意,史佩萊先生,”赫伯特說。
“我們暫時不告訴潘克洛夫,我們先把煙葉制好了,等到有那麼一天我們再把煙鬥裝得滿滿的給他!” “好,赫伯特,到了那一天,我們的好朋友就會心滿意足,什麼也不要了。
” 通訊記者和少年采集了大量這種寶貴植物,然後回“花崗石宮”,他們偷偷摸摸非常小心地溜進去,好象潘克洛夫是個最機警和最嚴厲的海關檢查員似的。
他們倒沒有隐瞞賽勒斯-史密斯和納布,水手自始至終沒有半點懷疑,這一段時間是相當長的,因為必須先把小片的煙葉曬幹,再把它們切細,然後放在炙熱的石頭上焙制。
這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可是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潘克洛夫一點兒也不知道,他忙着造船,隻是在睡覺的時候才回家。
在5月1日那天,出現了一個捕魚的機會,必須全體出動,不管怎樣,他卻不得不放下自己心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