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箱子毀了,我們可能用得着它。
我們應該把它帶回‘花崗石宮’去,到了那兒不必打壞,很容易就可以打開了。
這個箱子帶起來也不費事,既然它已經漂到這兒來,不妨再讓它漂到河口去。
” “說得對,史密斯先生,我又錯了,不過人有時總不能克制自己。
”水手說。
工程師的意見很正确。
的确,這隻箱子既然需要兩隻空桶把它浮起來,無疑是很沉重的,把箱子裡所盛的東西全裝到平底船上去恐怕會載不動。
因此,最好還是在水面上把它拉到“花崗石宮”前面的海灘去。
這隻箱子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賽勒斯-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留神地察看了一下周圍,又視察了一下幾百步以外的海岸,再也找不到難船的其他遺物了。
赫伯特和納布爬上一塊高聳的山石去俯瞰大海,也沒有瞧見什麼——既沒有折斷桅杆的孤舟,也沒有揚帆行駛的船隻。
可是曾經有船遇險這一點是肯定的了。
也許這也和槍彈事件有關吧?也許有一些人在荒島的其他地方登了陸。
也許他們還在這兒。
他們都自然而然地想到一點,那就是:這些陌生人不可能是海盜,因為這隻箱子一看就知道是歐美制造的。
大家都圍攏到這隻大得出奇的箱子旁邊來。
箱子是橡木的,關得很嚴,外面包着一張很厚的獸皮,用銅釘子釘在上面。
兩隻巨大的木桶密封着,敲上去發出空洞的聲音。
這兩隻木桶被繩子牢牢地縛在箱子的兩邊,繩結非常巧妙,潘克洛夫一看見就說,隻有水手才系得出這樣的結來;箱子看起來絲毫沒有損壞,隻要看它擱在沙灘上,而不是撞在亂石堆中,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了。
經過仔細觀察以後,他們都一緻肯定:箱子在水裡的時間還不久,甚至是最近才上岸的。
海水好象還沒有透到裡面去,箱内的東西自然還沒有損壞。
顯然,有一隻折斷桅杆的船在荒島附近漂浮時,把這隻箱子扔了出來,船上的人希望箱子能到達陸地,以便事後找回來,因此才用這一套辦法小心地把它浮起來的。
“我們把箱子從水上拖回‘花崗石宮’去,”工程師說,“到了那兒我們就可以清點一下裡面的東西了。
以後,要是找到在假設的遇難中逃出性命的人,我們就把箱子還給他們。
要是找不着……” “就算是我們的了!”潘克洛夫大聲說。
“可是,裡面究竟有些什麼呢!” 海水已經迫近箱子,上漲的海潮顯然就要把它浮起來了。
他們解開一根繩子把這套漂浮的設備拴在平底船的後邊。
然後潘克洛夫和納布就用他們的槳挖開泥沙,使箱子移動起來更方便些,平底船拖着箱子,馬上就繞過了遺物角——這個因遺留箱子而得名的地方。
箱子很重,空桶勉強把它維持在水面上。
水手時刻都擔心箱子會脫扣而沉到海底去,幸虧他的顧慮沒有成為事實。
他們啟程以後一個半小時——這個時間内航行了三英裡——就在“花崗石宮”下面靠岸了。
于是,他們把平底船和箱子都拖上沙灘。
這時候正趕上退潮,他們很快就高居在沒有水的海灘上了。
納布急忙跑回家去,拿來幾件應用的工具,好使箱子打開而一點不受損傷,然後他們就準備清點東西。
潘克洛夫顯得興高采烈。
水手開始動手把兩個木桶卸下來,木桶很完整,還可以用。
随後他用鑿子和錘子去打鎖。
蓋子打開了。
箱子的内壁襯着一層鋅皮,這顯然是為了防止箱中的物件受潮。
“啊!”納布大聲喊道,“也許是罐頭!” “但願不是。
”通訊記者說。
“假如是……”水手低聲說。
“什麼?”納布無意中聽見了,問道。
“沒有什麼!” 水手扯開鋅皮,把它扔在箱子上,然後就把各種各樣的東西逐件拿出來,放在沙灘上。
每拿出一樣新的東西,潘克洛夫都要歡呼幾聲,赫伯特拍着手,納布在一旁手舞足蹈——象黑人跳舞似的。
赫伯特發現有書,不禁喜出望外;納布拿着烹調器具不住接吻。
總之,他們感到心滿意足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箱子裡工具、武器、儀器、衣服、書籍都有;下面就是一張吉丁-史佩萊記在筆記本上的一張全部物品的清單: 工具——三把多開的小刀,兩把砍柴斧,兩把木工斧,三個刨子,兩個锛子,一把鶴嘴鋤,六把鑿子,兩把锉,三把錘子,三把螺絲起,兩把鑽孔錐,十袋洋釘和螺絲釘,三把大小不同的鋸子,二十二匣針。
武器——兩支燧發槍,兩支撞針槍,兩支後膛馬槍,五把尖刀,四把馬刀,兩桶火藥(每桶二十五斤),十二箱雷管。
儀器——一個六分儀,一副雙筒望遠鏡,一架長筒望遠鏡,一匣繪圖儀器,一個航海指南針,一隻華氏寒暑表,一隻無液晴雨表,一隻裝有照相器材、對物透鏡、感光闆、藥品等的匣子。
衣服——兩打襯衫(由一種類似羊毛的織物制成,但顯然是植物纖維),
我們應該把它帶回‘花崗石宮’去,到了那兒不必打壞,很容易就可以打開了。
這個箱子帶起來也不費事,既然它已經漂到這兒來,不妨再讓它漂到河口去。
” “說得對,史密斯先生,我又錯了,不過人有時總不能克制自己。
”水手說。
工程師的意見很正确。
的确,這隻箱子既然需要兩隻空桶把它浮起來,無疑是很沉重的,把箱子裡所盛的東西全裝到平底船上去恐怕會載不動。
因此,最好還是在水面上把它拉到“花崗石宮”前面的海灘去。
這隻箱子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賽勒斯-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留神地察看了一下周圍,又視察了一下幾百步以外的海岸,再也找不到難船的其他遺物了。
赫伯特和納布爬上一塊高聳的山石去俯瞰大海,也沒有瞧見什麼——既沒有折斷桅杆的孤舟,也沒有揚帆行駛的船隻。
可是曾經有船遇險這一點是肯定的了。
也許這也和槍彈事件有關吧?也許有一些人在荒島的其他地方登了陸。
也許他們還在這兒。
他們都自然而然地想到一點,那就是:這些陌生人不可能是海盜,因為這隻箱子一看就知道是歐美制造的。
大家都圍攏到這隻大得出奇的箱子旁邊來。
箱子是橡木的,關得很嚴,外面包着一張很厚的獸皮,用銅釘子釘在上面。
兩隻巨大的木桶密封着,敲上去發出空洞的聲音。
這兩隻木桶被繩子牢牢地縛在箱子的兩邊,繩結非常巧妙,潘克洛夫一看見就說,隻有水手才系得出這樣的結來;箱子看起來絲毫沒有損壞,隻要看它擱在沙灘上,而不是撞在亂石堆中,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了。
經過仔細觀察以後,他們都一緻肯定:箱子在水裡的時間還不久,甚至是最近才上岸的。
海水好象還沒有透到裡面去,箱内的東西自然還沒有損壞。
顯然,有一隻折斷桅杆的船在荒島附近漂浮時,把這隻箱子扔了出來,船上的人希望箱子能到達陸地,以便事後找回來,因此才用這一套辦法小心地把它浮起來的。
“我們把箱子從水上拖回‘花崗石宮’去,”工程師說,“到了那兒我們就可以清點一下裡面的東西了。
以後,要是找到在假設的遇難中逃出性命的人,我們就把箱子還給他們。
要是找不着……” “就算是我們的了!”潘克洛夫大聲說。
“可是,裡面究竟有些什麼呢!” 海水已經迫近箱子,上漲的海潮顯然就要把它浮起來了。
他們解開一根繩子把這套漂浮的設備拴在平底船的後邊。
然後潘克洛夫和納布就用他們的槳挖開泥沙,使箱子移動起來更方便些,平底船拖着箱子,馬上就繞過了遺物角——這個因遺留箱子而得名的地方。
箱子很重,空桶勉強把它維持在水面上。
水手時刻都擔心箱子會脫扣而沉到海底去,幸虧他的顧慮沒有成為事實。
他們啟程以後一個半小時——這個時間内航行了三英裡——就在“花崗石宮”下面靠岸了。
于是,他們把平底船和箱子都拖上沙灘。
這時候正趕上退潮,他們很快就高居在沒有水的海灘上了。
納布急忙跑回家去,拿來幾件應用的工具,好使箱子打開而一點不受損傷,然後他們就準備清點東西。
潘克洛夫顯得興高采烈。
水手開始動手把兩個木桶卸下來,木桶很完整,還可以用。
随後他用鑿子和錘子去打鎖。
蓋子打開了。
箱子的内壁襯着一層鋅皮,這顯然是為了防止箱中的物件受潮。
“啊!”納布大聲喊道,“也許是罐頭!” “但願不是。
”通訊記者說。
“假如是……”水手低聲說。
“什麼?”納布無意中聽見了,問道。
“沒有什麼!” 水手扯開鋅皮,把它扔在箱子上,然後就把各種各樣的東西逐件拿出來,放在沙灘上。
每拿出一樣新的東西,潘克洛夫都要歡呼幾聲,赫伯特拍着手,納布在一旁手舞足蹈——象黑人跳舞似的。
赫伯特發現有書,不禁喜出望外;納布拿着烹調器具不住接吻。
總之,他們感到心滿意足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箱子裡工具、武器、儀器、衣服、書籍都有;下面就是一張吉丁-史佩萊記在筆記本上的一張全部物品的清單: 工具——三把多開的小刀,兩把砍柴斧,兩把木工斧,三個刨子,兩個锛子,一把鶴嘴鋤,六把鑿子,兩把锉,三把錘子,三把螺絲起,兩把鑽孔錐,十袋洋釘和螺絲釘,三把大小不同的鋸子,二十二匣針。
武器——兩支燧發槍,兩支撞針槍,兩支後膛馬槍,五把尖刀,四把馬刀,兩桶火藥(每桶二十五斤),十二箱雷管。
儀器——一個六分儀,一副雙筒望遠鏡,一架長筒望遠鏡,一匣繪圖儀器,一個航海指南針,一隻華氏寒暑表,一隻無液晴雨表,一隻裝有照相器材、對物透鏡、感光闆、藥品等的匣子。
衣服——兩打襯衫(由一種類似羊毛的織物制成,但顯然是植物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