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走火入魔的杜長海
關燈
小
中
大
我活的?動槍不算還要動炮……“杜長海恨鐵不成鋼地教訓道:”糊塗呀,麻木呀,要是所有的人都像你這麼想,那誰來革命?誰去解放全人類?誰去保衛我們的紅色江山?當年魯迅先生對中國人的這種麻木痛心疾首。
想不到,直到今天還有你這樣麻木的人,老張啊,你真該好好學習學習呀。
“張重不以為然地說:”好好。
關于我的學習問題以後再說,關鍵是現在該怎麼辦?“杜長海果斷地說:”今晚就行動,多派些人去,我就不信駐軍敢向革命左派開槍,那個姓李的軍長沒這個膽子,全國還沒這個先例呢,再說野戰軍的馬政委也是支持咱們的。
“張重歎了口氣說:”我沒啥好說的啦,咱們各盡各的職責,幹吧。
“杜長海笑了:”這就對啦,有意見可以保留,命令還是要堅決執行的。
田雨近來有些手忙腳亂,家裡憑空添了四個孩子,操心的事太多了。
自從前兩年保姆張媽去世後,家裡就再也沒請保姆,隻有個廚師是按李雲龍的職務配的。
這個八口之家的家務可不是廚師的職責。
李雲龍從不在家庭生活上操心,他認為多了四個孩子不過就是吃飯時多擺四副碗筷的事,他喜歡家裡熱鬧,巴不得再多來幾個孩子,一個是養,十個也是養。
至于養這麼多孩子要操多大心,他從來沒考慮過。
田雨卻不能不操心,“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全中國所有的學校都停了課,孩子們如脫缰的野馬,可是沒人管了。
都是半大不大的孩子,成天無所事事,最容易出問題,更何況外面炮火連天的戰事正猛。
趙家兄妹四人由于從小的家庭環境,性格都比較安靜。
李健已經是中學生了,早過了調皮搗蛋的年齡,惟獨李康正是讨人嫌的年齡,三天兩頭在外面惹是生非,這事賴不着别人,好像和李雲龍的遺傳基因有點關系,至少田雨是這麼認為的。
那天李康和别的孩子不知為什麼動手打了架,對方比他大兩歲,顯然已不屬于一個級别了,交手沒幾下李康就放棄了抵抗,當他捂着被打腫的半邊臉回家時,正碰上李雲龍出門,李雲龍一見便拉下了臉,他不問打架的原由,隻問過程,當得知李康挨了打就放棄了抵抗時,李雲龍便勃然大怒:“娘的,什麼叫打不過?打不過就不打啦?怎麼跟他娘的汪精衛一個論調?真給老子丢臉,我昨養出這麼個熊兒子來?”他一怒之下,命令李康在客廳的壁爐前罰站兩個小時。
臨走還留下三個問題供兒子參考:1。
為什麼屢戰屢敗?(因為打架吃虧已不止一次了)2。
為什麼一見對方比自己大就放棄了抵抗?這是否有欺軟伯硬的思想在作怪?3。
如何吸取教訓? 李雲龍走後,李康躊躇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老老實實去罰站。
站一會兒倒沒什麼,可三個問題使他很傷腦筋,如何回答才是正确答案?他心裡實在沒底。
正想着,他的兩個大哥,李健和趙山回家了,他們見老弟在罰站便問了原由,在哥哥們的指點下,李康很快寫出了一份書面檢讨:1。
因為敵強我弱,所以總打敗仗。
2。
因缺乏我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緻使還未交手便已怯三分,未能以氣勢奪人。
3。
今後要知彼知己,不打無把握之仗,應充分創造條件造成局部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不依不饒,打得對方讨饒為止。
寫罷檢讨,兩個哥哥找出了三根體操棒,對李康說:“走,找那小子報仇去。
”當天晚上,那孩子的家長就找上門來告狀了,因為他家孩子的腦袋挨了李康一體操棒,腫了個核桃大小的包。
當時李健和趙山在一邊看着,隻是起到威懾的作用。
李康自然變得骁勇異常。
李雲龍義憤填膺地向那家長聲稱,一定要好好教訓那三個小免崽子,太不像話了。
田雨在一邊冷眼看着沒說話,她都知道一旦人家走後李雲龍會說些什麼。
果然,等李雲龍把人家客客氣氣送出大f1,一轉身便喜形于色道:“喂,這幾個小兔崽子,總算長了點兒出息。
”田雨對丈夫這種“護犢子”行為很不滿,她說:“老李,有你這麼教育孩子的嗎?不問誰對誰錯,打赢了就表揚?你這是在培養孩子身上的暴力傾向,這個世界已經充滿暴力了,你還要把這些東西帶到家裡來? 哪兒這麼嚴重?孩子打架嘛,打打也好,從小就要培養男孩子頑強的戰鬥精神,不能因為打不過就不打了,這是汪精衛的漢奸論調,打架和打仗一樣,氣勢上不能垮,就算戰死也比當亡國奴強。
“”老李,你怎麼胡攪蠻纏呢?這和亡國奴有什麼關系?這是兩回事嘛。
“”就是一回事。
“”你不要偷換概念好不好?“”我沒偷什麼概念,是我李雲龍的兒子就不能當熊包軟蛋,打架和打仗一樣。
“”真不講理,和你簡直沒法談……“”那就别談了……“沒過幾天,又是李康惹了禍。
他和趙水和趙長捉住了一隻野貓。
來自北京的趙水、趙長發現一個問題,和北方的貓相比,南方的貓長得很不招人待見,小腦袋、長身子、短毛,很有點兒賤眉鼠眼,不像個正派貓。
李康建議要懲罰一下這個小腦袋、長身子的東西,三個孩子便興緻勃勃地設計了一場惡作劇。
他們把一塊浸了汽油的棉花綁在貓尾巴上點燃,受了驚的貓從院子裡竄進了客廳,在家具間上竄下跳,把窗簾都點燃了,幸虧田雨當時在家,她用水澆滅了火,不然非釀成火災不可。
田雨近來心情極為壓抑,“文化大革命”運動以來,她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她畢竟是個有思想并善于思索的女人。
她目睹了運動初期愈演愈烈的抄家,殘酷的批鬥,對人精神和肉體令人發指地摧殘,受難者血淋淋的屍體,同一種族間的自相殘殺,以革命的名義制造的流血和死亡。
此時的田雨已非彼時的田雨,多年來,她不停地在曆史與現實中徘徊,在書本中探尋曆史的殘夢和悠遠蒼茫的文化感悟,在感悟人生方面她已漸漸超越了時代。
曆史真是面鏡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她看清楚了,1957年那場使大批知識分子淪為賤民的“反右”運動,不過是這次“文化大革命”的預演罷了,此時,這個民族真是大禍臨頭了,這個喪失理性的社會,似乎已抛棄了以往美好的傳統。
道德、愛心、良知和尊嚴都已不複存在。
而奴顔婢膝、貪婪、告密甚至落井下石等人類最為卑劣邪惡的品質則沉渣泛起,毒汁般侵入人們的血液中,從而造成這個國家大面積地道德滑坡,這個可愛而又麻木健忘的民族,正坐在一列燈火輝煌、歌舞升平的列車上,毫無察覺地被已出軌的車輪急速地帶向深淵。
她自己也坐在這列火車上,是這樣痛苦和無奈,她的父母曾為阻止列車的毀滅而努力過,他們已被車輪碾得粉身碎骨,此時的田雨能做什麼呢? 孩子們的惡作劇使田雨氣得幾乎發了瘋,使她憤怒的倒不是因為險些釀成火災,而是孩子們虐待小動物的那種殘忍的心理,她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使這些純潔的孩子們變得這樣毫無愛心?是誰教他們的?這種以虐待小動物為樂事的性格一旦形成,将來的社會無疑是可怕的。
田雨被氣得渾身哆嗦,她抄起雞毛撣子在三個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幾下。
李康是李雲龍一手調教出來的,對挨揍已習慣了,他揉揉屁股便逃出了客廳。
趙長上次玩兒槍已經挨過李雲龍的皮帶了,他同時也記住了李家的家規:從來就沒什麼“說服教育”。
犯了錯誤就得挨揍。
他咧了咧嘴,總算忍住了沒哭。
而趙水是個女孩子,從沒挨過打,連李雲龍上次都對她網開一面,隻做罰站處理。
她沒想到平時和藹可親、溫文爾雅的田雨媽媽今天競成了這副兇樣子,打人打得這麼狠。
趙水的心裡委屈極了,很自然地就想起自己的母親,母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她,即使她有了過失,母親也是和顔悅色地給她講道理,使她主動認錯。
母親的臉上永遠帶着微笑,她經常摟着女兒親吻着,給她輕輕地唱一支歌催她入睡,那種溫馨的母愛如春風拂面使她難以忘懷,至今想起,仍依稀有如天國中傳來的歌聲。
趙水的眼淚一下子流出來,她無聲地哭了。
田雨餘怒未消地問道:“趙水,你犯了錯還有理了?哭什麼?”趙水哭成了淚人,她抽泣着說:“我想我媽媽……”田雨像是被閃電突然擊電身子僵直地怔住了,她的思維一下子中斷了,停止了……馮楠的面容在她眼前倏然閃過,她的心髒就像猛地挨了一刀,汩汩地流淌出鮮血,她在一霎間就垮了下來,淚如泉湧地抱住趙水泣不成聲道,“趙水、趙水,原諒媽媽、原諒媽媽… …媽媽不該打你,媽媽一時昏了頭,媽媽不是故意的,對不起、對不起……媽媽保證不再打你了……我的女兒啊。
你能原諒媽媽嗎?……“仿佛是有人突然打開一道感情的閘門,壓抑許久的情感如洪水般地奔湧而出,她的痛苦、她的委屈、她的悲涼、她的愧疚… …一霎間都從心靈的淵底進發出來,與現實的慘痛驟然相撞。
她痛哭着向冥冥之中的馮楠忏悔着:“原諒我,馮楠,我不是故意的,我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 實在是一時糊塗啊,馮楠啊,我後悔啊,我後悔死了……我當初為什麼要讓你和趙剛見面啊,是我害死了你啊,我将來還有什麼臉再去見你們……。
馮楠啊,咱們這個國家已經沒有天理了… …連你們這麼優秀的一對兒……都活不下去了…。
你告訴我啊馮楠,這是為什麼……“田雨緊緊地抱着趙水,一刻也不敢松開,這是馮楠的骨肉,是她生命的延續,馮捕和趙剛的鮮血還在這個女孩的血管裡流動,隻要他們的女兒在,他們的靈魂就不會遠去,他們一定在雲端裡默默地注視着田雨呢,田雨感到一陣欣慰,像擁抱着好朋友的靈魂,她說什麼也不敢松手,生怕一松手,趙剛和馮棉的靈魂就會突然逝去。
杜長海喜歡駕駛汽車,在炮兵團時,他經常親自開着火炮牽引車,練出一手熟練的駕駛技術。
轉業以後,就沒了開車的條件,一個小小的處長是不會配備汽車的。
他每天上下班隻得蹬着一輛破自行車,心裡憋屈得要命。
“文化大革命”的興起,打碎了一切舊的等級觀念,杜長海透過混亂的社會現象,發現一絲朦朦胧胧的曙光,自從坐了“紅革聯”第一把交椅,他終于嘗到了權力的滋味。
專車、秘書和警衛都有了。
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像他這種沒有背景又缺乏過人特長的人,在處級的位子上累死也不可能得到這麼多實際利益。
他不喜歡轎車,隻對吉普車有着濃厚的興趣,他認為這種車型最适合軍人,盡管他早已退出現役,成了老百姓,但他在心裡永遠把自己當個軍人。
當時盡管北京産“212”吉普車已經問世,但産量小得可憐,連毛澤東檢閱百萬紅衛兵時,乘坐的車不過也就是“212”吉普。
杜長海之流就别想輕易見到了。
他退而求其次,給自己配備了一輛蘇聯50年代出産的“嘎斯69” 吉普車,這種車的越野性能使他很滿意。
他每次出行的程序是這樣安排,自己親自駕駛吉普車,副座坐着秘書,後排是兩個抱着“56”式沖鋒槍的貼身警衛,吉普車後面跟着一輛“解放”
想不到,直到今天還有你這樣麻木的人,老張啊,你真該好好學習學習呀。
“張重不以為然地說:”好好。
關于我的學習問題以後再說,關鍵是現在該怎麼辦?“杜長海果斷地說:”今晚就行動,多派些人去,我就不信駐軍敢向革命左派開槍,那個姓李的軍長沒這個膽子,全國還沒這個先例呢,再說野戰軍的馬政委也是支持咱們的。
“張重歎了口氣說:”我沒啥好說的啦,咱們各盡各的職責,幹吧。
“杜長海笑了:”這就對啦,有意見可以保留,命令還是要堅決執行的。
田雨近來有些手忙腳亂,家裡憑空添了四個孩子,操心的事太多了。
自從前兩年保姆張媽去世後,家裡就再也沒請保姆,隻有個廚師是按李雲龍的職務配的。
這個八口之家的家務可不是廚師的職責。
李雲龍從不在家庭生活上操心,他認為多了四個孩子不過就是吃飯時多擺四副碗筷的事,他喜歡家裡熱鬧,巴不得再多來幾個孩子,一個是養,十個也是養。
至于養這麼多孩子要操多大心,他從來沒考慮過。
田雨卻不能不操心,“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全中國所有的學校都停了課,孩子們如脫缰的野馬,可是沒人管了。
都是半大不大的孩子,成天無所事事,最容易出問題,更何況外面炮火連天的戰事正猛。
趙家兄妹四人由于從小的家庭環境,性格都比較安靜。
李健已經是中學生了,早過了調皮搗蛋的年齡,惟獨李康正是讨人嫌的年齡,三天兩頭在外面惹是生非,這事賴不着别人,好像和李雲龍的遺傳基因有點關系,至少田雨是這麼認為的。
那天李康和别的孩子不知為什麼動手打了架,對方比他大兩歲,顯然已不屬于一個級别了,交手沒幾下李康就放棄了抵抗,當他捂着被打腫的半邊臉回家時,正碰上李雲龍出門,李雲龍一見便拉下了臉,他不問打架的原由,隻問過程,當得知李康挨了打就放棄了抵抗時,李雲龍便勃然大怒:“娘的,什麼叫打不過?打不過就不打啦?怎麼跟他娘的汪精衛一個論調?真給老子丢臉,我昨養出這麼個熊兒子來?”他一怒之下,命令李康在客廳的壁爐前罰站兩個小時。
臨走還留下三個問題供兒子參考:1。
為什麼屢戰屢敗?(因為打架吃虧已不止一次了)2。
為什麼一見對方比自己大就放棄了抵抗?這是否有欺軟伯硬的思想在作怪?3。
如何吸取教訓? 李雲龍走後,李康躊躇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老老實實去罰站。
站一會兒倒沒什麼,可三個問題使他很傷腦筋,如何回答才是正确答案?他心裡實在沒底。
正想着,他的兩個大哥,李健和趙山回家了,他們見老弟在罰站便問了原由,在哥哥們的指點下,李康很快寫出了一份書面檢讨:1。
因為敵強我弱,所以總打敗仗。
2。
因缺乏我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緻使還未交手便已怯三分,未能以氣勢奪人。
3。
今後要知彼知己,不打無把握之仗,應充分創造條件造成局部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不依不饒,打得對方讨饒為止。
寫罷檢讨,兩個哥哥找出了三根體操棒,對李康說:“走,找那小子報仇去。
”當天晚上,那孩子的家長就找上門來告狀了,因為他家孩子的腦袋挨了李康一體操棒,腫了個核桃大小的包。
當時李健和趙山在一邊看着,隻是起到威懾的作用。
李康自然變得骁勇異常。
李雲龍義憤填膺地向那家長聲稱,一定要好好教訓那三個小免崽子,太不像話了。
田雨在一邊冷眼看着沒說話,她都知道一旦人家走後李雲龍會說些什麼。
果然,等李雲龍把人家客客氣氣送出大f1,一轉身便喜形于色道:“喂,這幾個小兔崽子,總算長了點兒出息。
”田雨對丈夫這種“護犢子”行為很不滿,她說:“老李,有你這麼教育孩子的嗎?不問誰對誰錯,打赢了就表揚?你這是在培養孩子身上的暴力傾向,這個世界已經充滿暴力了,你還要把這些東西帶到家裡來? 哪兒這麼嚴重?孩子打架嘛,打打也好,從小就要培養男孩子頑強的戰鬥精神,不能因為打不過就不打了,這是汪精衛的漢奸論調,打架和打仗一樣,氣勢上不能垮,就算戰死也比當亡國奴強。
“”老李,你怎麼胡攪蠻纏呢?這和亡國奴有什麼關系?這是兩回事嘛。
“”就是一回事。
“”你不要偷換概念好不好?“”我沒偷什麼概念,是我李雲龍的兒子就不能當熊包軟蛋,打架和打仗一樣。
“”真不講理,和你簡直沒法談……“”那就别談了……“沒過幾天,又是李康惹了禍。
他和趙水和趙長捉住了一隻野貓。
來自北京的趙水、趙長發現一個問題,和北方的貓相比,南方的貓長得很不招人待見,小腦袋、長身子、短毛,很有點兒賤眉鼠眼,不像個正派貓。
李康建議要懲罰一下這個小腦袋、長身子的東西,三個孩子便興緻勃勃地設計了一場惡作劇。
他們把一塊浸了汽油的棉花綁在貓尾巴上點燃,受了驚的貓從院子裡竄進了客廳,在家具間上竄下跳,把窗簾都點燃了,幸虧田雨當時在家,她用水澆滅了火,不然非釀成火災不可。
田雨近來心情極為壓抑,“文化大革命”運動以來,她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她畢竟是個有思想并善于思索的女人。
她目睹了運動初期愈演愈烈的抄家,殘酷的批鬥,對人精神和肉體令人發指地摧殘,受難者血淋淋的屍體,同一種族間的自相殘殺,以革命的名義制造的流血和死亡。
此時的田雨已非彼時的田雨,多年來,她不停地在曆史與現實中徘徊,在書本中探尋曆史的殘夢和悠遠蒼茫的文化感悟,在感悟人生方面她已漸漸超越了時代。
曆史真是面鏡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她看清楚了,1957年那場使大批知識分子淪為賤民的“反右”運動,不過是這次“文化大革命”的預演罷了,此時,這個民族真是大禍臨頭了,這個喪失理性的社會,似乎已抛棄了以往美好的傳統。
道德、愛心、良知和尊嚴都已不複存在。
而奴顔婢膝、貪婪、告密甚至落井下石等人類最為卑劣邪惡的品質則沉渣泛起,毒汁般侵入人們的血液中,從而造成這個國家大面積地道德滑坡,這個可愛而又麻木健忘的民族,正坐在一列燈火輝煌、歌舞升平的列車上,毫無察覺地被已出軌的車輪急速地帶向深淵。
她自己也坐在這列火車上,是這樣痛苦和無奈,她的父母曾為阻止列車的毀滅而努力過,他們已被車輪碾得粉身碎骨,此時的田雨能做什麼呢? 孩子們的惡作劇使田雨氣得幾乎發了瘋,使她憤怒的倒不是因為險些釀成火災,而是孩子們虐待小動物的那種殘忍的心理,她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使這些純潔的孩子們變得這樣毫無愛心?是誰教他們的?這種以虐待小動物為樂事的性格一旦形成,将來的社會無疑是可怕的。
田雨被氣得渾身哆嗦,她抄起雞毛撣子在三個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幾下。
李康是李雲龍一手調教出來的,對挨揍已習慣了,他揉揉屁股便逃出了客廳。
趙長上次玩兒槍已經挨過李雲龍的皮帶了,他同時也記住了李家的家規:從來就沒什麼“說服教育”。
犯了錯誤就得挨揍。
他咧了咧嘴,總算忍住了沒哭。
而趙水是個女孩子,從沒挨過打,連李雲龍上次都對她網開一面,隻做罰站處理。
她沒想到平時和藹可親、溫文爾雅的田雨媽媽今天競成了這副兇樣子,打人打得這麼狠。
趙水的心裡委屈極了,很自然地就想起自己的母親,母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她,即使她有了過失,母親也是和顔悅色地給她講道理,使她主動認錯。
母親的臉上永遠帶着微笑,她經常摟着女兒親吻着,給她輕輕地唱一支歌催她入睡,那種溫馨的母愛如春風拂面使她難以忘懷,至今想起,仍依稀有如天國中傳來的歌聲。
趙水的眼淚一下子流出來,她無聲地哭了。
田雨餘怒未消地問道:“趙水,你犯了錯還有理了?哭什麼?”趙水哭成了淚人,她抽泣着說:“我想我媽媽……”田雨像是被閃電突然擊電身子僵直地怔住了,她的思維一下子中斷了,停止了……馮楠的面容在她眼前倏然閃過,她的心髒就像猛地挨了一刀,汩汩地流淌出鮮血,她在一霎間就垮了下來,淚如泉湧地抱住趙水泣不成聲道,“趙水、趙水,原諒媽媽、原諒媽媽… …媽媽不該打你,媽媽一時昏了頭,媽媽不是故意的,對不起、對不起……媽媽保證不再打你了……我的女兒啊。
你能原諒媽媽嗎?……“仿佛是有人突然打開一道感情的閘門,壓抑許久的情感如洪水般地奔湧而出,她的痛苦、她的委屈、她的悲涼、她的愧疚… …一霎間都從心靈的淵底進發出來,與現實的慘痛驟然相撞。
她痛哭着向冥冥之中的馮楠忏悔着:“原諒我,馮楠,我不是故意的,我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 實在是一時糊塗啊,馮楠啊,我後悔啊,我後悔死了……我當初為什麼要讓你和趙剛見面啊,是我害死了你啊,我将來還有什麼臉再去見你們……。
馮楠啊,咱們這個國家已經沒有天理了… …連你們這麼優秀的一對兒……都活不下去了…。
你告訴我啊馮楠,這是為什麼……“田雨緊緊地抱着趙水,一刻也不敢松開,這是馮楠的骨肉,是她生命的延續,馮捕和趙剛的鮮血還在這個女孩的血管裡流動,隻要他們的女兒在,他們的靈魂就不會遠去,他們一定在雲端裡默默地注視着田雨呢,田雨感到一陣欣慰,像擁抱着好朋友的靈魂,她說什麼也不敢松手,生怕一松手,趙剛和馮棉的靈魂就會突然逝去。
杜長海喜歡駕駛汽車,在炮兵團時,他經常親自開着火炮牽引車,練出一手熟練的駕駛技術。
轉業以後,就沒了開車的條件,一個小小的處長是不會配備汽車的。
他每天上下班隻得蹬着一輛破自行車,心裡憋屈得要命。
“文化大革命”的興起,打碎了一切舊的等級觀念,杜長海透過混亂的社會現象,發現一絲朦朦胧胧的曙光,自從坐了“紅革聯”第一把交椅,他終于嘗到了權力的滋味。
專車、秘書和警衛都有了。
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像他這種沒有背景又缺乏過人特長的人,在處級的位子上累死也不可能得到這麼多實際利益。
他不喜歡轎車,隻對吉普車有着濃厚的興趣,他認為這種車型最适合軍人,盡管他早已退出現役,成了老百姓,但他在心裡永遠把自己當個軍人。
當時盡管北京産“212”吉普車已經問世,但産量小得可憐,連毛澤東檢閱百萬紅衛兵時,乘坐的車不過也就是“212”吉普。
杜長海之流就别想輕易見到了。
他退而求其次,給自己配備了一輛蘇聯50年代出産的“嘎斯69” 吉普車,這種車的越野性能使他很滿意。
他每次出行的程序是這樣安排,自己親自駕駛吉普車,副座坐着秘書,後排是兩個抱着“56”式沖鋒槍的貼身警衛,吉普車後面跟着一輛“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