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飄絮(一)
關燈
小
中
大
已!”宋正本翹起嘴角,将窦家軍目前的幾個核心人物來回翻檢。
“曹旦兇殘好殺,不體恤下屬,用之為主将,很難令人心服。
殷秋勇則勇矣,卻心思粗疏,用之追亡逐北尚能勉強,若是與勁敵對撼,勢必為智者所乘。
至于阮君明、高雅賢、石瓒等,隻适合奉命行事,難以獨擋一面。
除了他們幾位之外,唯一智勇兼備,才能、德行都足以鎮住衆人的恐怕就是王将軍了。
但王将軍在軍務之外的心思又過于單純。
幸運的是跟着主公身後才不會受到猜忌,如果換了别人……” 宋正本搖了搖頭,并沒把話全部說完。
他不滿的是王伏寶私下跟程名振結拜的舉動。
身為手握重兵的武将,卻跟初入窦家軍體系,地位未定的外人結為異性兄弟。
此舉往好處想是為了盡快安撫人心,如果往壞處想,就是試圖自建勢力。
好在窦建德胸懷寬廣,不跟王伏寶較真兒。
否則,誰也吃不準此事的餘波會擴展到幾何? “伏寶就那種人,除了打仗外,其他方面都是稀裡糊塗!”窦建德搖頭而笑,“并且他跟程名振兩個結拜,對大夥都有好處啊,我又怎會怪他?!窦某認識他好多年了,還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隻是窦某奇怪。
他居然能入先生的法眼,評價居然還在程将軍之上!” “主公以前交托給王将軍的事情,王将軍可有沒做到的?”宋正本笑着問。
“沒有!”窦建德仔細一回憶,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王伏寶表面上看上去嘻嘻哈哈,做事卻從沒讓自己失望過。
當然,自己也從沒把力不能及的事情強壓給他去做。
“主公派王将軍出馬,可曾為他擔驚受怕?”宋正本點點頭,繼續追問。
“沒有!”窦建德回答得很幹脆。
經過宋正本一提醒,他霍然發現,自己以往把一件事情交給王伏寶辦,從來不會盯着耳根子囑咐。
而換了曹旦、阮君明等,則要交代又交代,恨不能把所有細節都替他們考慮清楚了方才罷休。
“如果有一天主公無法親領大軍與人厮殺,派何人出馬會更放心些?” 第三個問題無需回答。
賓主雙方都清楚地看到了答案。
還是王伏寶,隻有他帶兵,才會讓窦建德不牽腸挂肚。
也許他會吃敗仗,卻絕不會敗得讓窦建德沒時間坐好應變準備。
“伏寶還需多加磨練。
至少現在看上去,他不像程将軍那般持重!”明明已經認同宋正本的評價,窦建德還是替笑着王伏寶謙虛。
“他以前沒遇上什麼勁敵,而程将軍交手的,可個個都赫赫有名!” 宋正本輕輕搖頭,“盡管對手不同,但王将軍用兵卻如泰山壓頂,讓對方根本玩不起什麼花巧來。
幾個月前,屬下就是這樣敗在王将軍之手的,當時輸得真是心服口服!” “哈哈哈哈!”窦建德開懷大笑。
這就是宋正本可敬又可親的地方,雖然這老先生恃才傲物,說話尖酸刻薄。
卻不是閉起眼睛來死不認賬的癞皮。
對人對己,都是一根冷冰冰的鐵尺子,長就是長,短就是短,輕易不會向某一側彎曲。
“有什麼可笑的?”宋正本語氣微愠,臉上明顯帶着笑意。
“輸給王将軍,宋某絲毫不覺得丢人。
他是百裡挑一的悍将,而宋某不過一地方老吏而已,長處根本不在領兵打仗上!” “我不是笑話先生,先生千萬别誤會!”窦建德趕緊出言解釋,“我是覺得開心。
不瞞先生,以前我還真沒發現伏寶的長處所在。
虧得當日誤打誤撞派他去請先生,否則,咱們兩個現在還真難坐到一起!” “那是因為主公跟他太熟了,正所謂‘燈下之暗’!”宋正本聳聳肩,正色回應。
“對,這是我的疏忽!”窦建德痛快地承認。
“其他人呢,你好像沒說楊公卿、高開道和徐元朗他們幾個?” “主公以為,他們會跟主公永遠一條心麼?”宋正本看了窦建德一眼,冷笑着點破。
“嗨!”窦建德喟然長歎。
“将來的事情,如今怎可能有定論。
” “或者主公可以放心地派他們外出坐鎮一方?”宋正本語鋒如刀,刀刀戳在窦建德的心病之上。
“先生說話可真夠直接的!”窦建德無奈地苦笑,不肯回答宋正本的疑問。
“曲意逢迎?宋某何嘗不會!主公可願意宋某如此?”宋正本又看了他一眼,嘴角翹得更高。
“先生還是照舊吧。
能聽聽逆耳忠言,總比被人糊弄強!”窦建德沖宋正本抱了抱拳,低聲請求。
“曲言而谏是孔兄之長!”宋正本歎了口氣,嘴角終于落了下來,“宋某不是不會,而是不精熟此道。
哪天主公聽得厭煩了,不妨跟宋某直說。
宋某改過便是!” “咱們兩個都照舊。
你别嫌我粗俗,沒個人君的模樣!我也不會嫌你剛直。
一方支楞着耳朵專聽開心的話,一方專揀好聽的說,那是楊廣君臣才做的事情。
咱們眼前才打下巴掌大的地盤來,擺不起這麼大的譜兒!” “呵呵,呵呵!”宋正本又被窦建德給逗笑了,臉上的冰冷盡數融化。
“雖然宋某是被主公劫掠而來,但此生能追随主公,乃宋某之福。
繞彎子的話咱們就都别說了。
楊公卿、徐元朗和高開道三位,都不是甘居人下之輩。
拿下武陽後,主公需要盡早妥善安排他們三個的去處,以免日後之患?” “我現在還沒個穩妥主意!”窦建德不再隐瞞自己的猶豫。
“先生一直勸我早正名位,定秩序,我一直拖着不敢回應。
其實我心裡也很清楚,若是還跟高大當家在世時一樣,大夥各端各的碗,各唱各的調子。
有好處時一塊上,遇到麻煩各自為戰。
肯定還要走高大當家的老路。
不遇到強手則已,一旦遇到,立刻分崩離析。
可除了程名振之外,從沒第二個人主動跟我說過他的部衆不急于補充的話。
誰都希望壯大自己的勢力,誰都唯恐落後半步吃虧!” “所以主公更需要拿出幾分魄力來!”宋正本很理解地點頭,然後出言鼓勵。
“哪那麼容易!”窦建德繼續長歎,“當年他們之所以肯屈從于我,是因為郭絢已經殺到了家門口,我不出面,大夥旦夕難保。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咱們已經拿下了小半個河北,前路已經是海闊天空了,誰還記得昨天之困窘?我闆起臉,他們還能多跟随我幾天。
一旦我像先生說的那樣正名位,定次序,并且着手開始整頓兵馬,觸及了他們的利益,肯定有人會離我而去!” “有些話,無需屬下提醒吧?”宋正本皺着眉頭問。
“都是當年在豆子崗掙命的老鄰居,你叫我怎麼下得了手!”窦建德知道宋正本是勸自己在必要時行霹靂手段,苦笑着搖頭。
“窦某打的是天下綠林為一家的旗号,今天跟瓦崗軍兵戎相見已經是被逼無奈。
豈能再為了沒發生的事情戕害河北綠林同道?所以先生不必提醒,即便提醒了,窦某亦不敢聽!” 這就有些難辦了。
宋正本皺着眉頭,半晌無語。
為了将來的大業,殺個把人在他眼裡根本不算什麼事情。
設下鴻門宴将楊公卿等人除掉,既能清除窦家軍中的隐患,又能吞并了他的部衆,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反正這種草頭王早就死有餘辜,殺了他隻能算為民除害。
可窦建德一心要維護先前的承諾,此舉也不能算錯。
要想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言而有信是必須的品質之一。
既然如此,就隻能采用幾個費力的辦法了,并且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先生有話盡管直說,不必猶豫。
出你口,入我耳,不會被第三人知曉!”窦建德發覺宋正本情緒不高,強笑着安慰。
“昔日光武定關中時,情況也和主公差不多。
為了收天下豪強之心,光武采用了方士之說,反複強調、解釋圖谶,并且築壇封将,上應天命,下惑人心…….”宋正本遲疑了片刻,猶豫着建議。
“李密現在不是正玩這一手麼?”窦建德笑着打斷。
臉上的表情看上去有些不屑。
關于漢光武劉秀裝神弄鬼故事,他在書中多次讀到過。
但作為一個綠林大豪,造反之舉的本身就是在和所謂的天命對抗。
否則大夥順着老天的意思繼續給楊廣當順民好了,
“曹旦兇殘好殺,不體恤下屬,用之為主将,很難令人心服。
殷秋勇則勇矣,卻心思粗疏,用之追亡逐北尚能勉強,若是與勁敵對撼,勢必為智者所乘。
至于阮君明、高雅賢、石瓒等,隻适合奉命行事,難以獨擋一面。
除了他們幾位之外,唯一智勇兼備,才能、德行都足以鎮住衆人的恐怕就是王将軍了。
但王将軍在軍務之外的心思又過于單純。
幸運的是跟着主公身後才不會受到猜忌,如果換了别人……” 宋正本搖了搖頭,并沒把話全部說完。
他不滿的是王伏寶私下跟程名振結拜的舉動。
身為手握重兵的武将,卻跟初入窦家軍體系,地位未定的外人結為異性兄弟。
此舉往好處想是為了盡快安撫人心,如果往壞處想,就是試圖自建勢力。
好在窦建德胸懷寬廣,不跟王伏寶較真兒。
否則,誰也吃不準此事的餘波會擴展到幾何? “伏寶就那種人,除了打仗外,其他方面都是稀裡糊塗!”窦建德搖頭而笑,“并且他跟程名振兩個結拜,對大夥都有好處啊,我又怎會怪他?!窦某認識他好多年了,還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隻是窦某奇怪。
他居然能入先生的法眼,評價居然還在程将軍之上!” “主公以前交托給王将軍的事情,王将軍可有沒做到的?”宋正本笑着問。
“沒有!”窦建德仔細一回憶,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王伏寶表面上看上去嘻嘻哈哈,做事卻從沒讓自己失望過。
當然,自己也從沒把力不能及的事情強壓給他去做。
“主公派王将軍出馬,可曾為他擔驚受怕?”宋正本點點頭,繼續追問。
“沒有!”窦建德回答得很幹脆。
經過宋正本一提醒,他霍然發現,自己以往把一件事情交給王伏寶辦,從來不會盯着耳根子囑咐。
而換了曹旦、阮君明等,則要交代又交代,恨不能把所有細節都替他們考慮清楚了方才罷休。
“如果有一天主公無法親領大軍與人厮殺,派何人出馬會更放心些?” 第三個問題無需回答。
賓主雙方都清楚地看到了答案。
還是王伏寶,隻有他帶兵,才會讓窦建德不牽腸挂肚。
也許他會吃敗仗,卻絕不會敗得讓窦建德沒時間坐好應變準備。
“伏寶還需多加磨練。
至少現在看上去,他不像程将軍那般持重!”明明已經認同宋正本的評價,窦建德還是替笑着王伏寶謙虛。
“他以前沒遇上什麼勁敵,而程将軍交手的,可個個都赫赫有名!” 宋正本輕輕搖頭,“盡管對手不同,但王将軍用兵卻如泰山壓頂,讓對方根本玩不起什麼花巧來。
幾個月前,屬下就是這樣敗在王将軍之手的,當時輸得真是心服口服!” “哈哈哈哈!”窦建德開懷大笑。
這就是宋正本可敬又可親的地方,雖然這老先生恃才傲物,說話尖酸刻薄。
卻不是閉起眼睛來死不認賬的癞皮。
對人對己,都是一根冷冰冰的鐵尺子,長就是長,短就是短,輕易不會向某一側彎曲。
“有什麼可笑的?”宋正本語氣微愠,臉上明顯帶着笑意。
“輸給王将軍,宋某絲毫不覺得丢人。
他是百裡挑一的悍将,而宋某不過一地方老吏而已,長處根本不在領兵打仗上!” “我不是笑話先生,先生千萬别誤會!”窦建德趕緊出言解釋,“我是覺得開心。
不瞞先生,以前我還真沒發現伏寶的長處所在。
虧得當日誤打誤撞派他去請先生,否則,咱們兩個現在還真難坐到一起!” “那是因為主公跟他太熟了,正所謂‘燈下之暗’!”宋正本聳聳肩,正色回應。
“對,這是我的疏忽!”窦建德痛快地承認。
“其他人呢,你好像沒說楊公卿、高開道和徐元朗他們幾個?” “主公以為,他們會跟主公永遠一條心麼?”宋正本看了窦建德一眼,冷笑着點破。
“嗨!”窦建德喟然長歎。
“将來的事情,如今怎可能有定論。
” “或者主公可以放心地派他們外出坐鎮一方?”宋正本語鋒如刀,刀刀戳在窦建德的心病之上。
“先生說話可真夠直接的!”窦建德無奈地苦笑,不肯回答宋正本的疑問。
“曲意逢迎?宋某何嘗不會!主公可願意宋某如此?”宋正本又看了他一眼,嘴角翹得更高。
“先生還是照舊吧。
能聽聽逆耳忠言,總比被人糊弄強!”窦建德沖宋正本抱了抱拳,低聲請求。
“曲言而谏是孔兄之長!”宋正本歎了口氣,嘴角終于落了下來,“宋某不是不會,而是不精熟此道。
哪天主公聽得厭煩了,不妨跟宋某直說。
宋某改過便是!” “咱們兩個都照舊。
你别嫌我粗俗,沒個人君的模樣!我也不會嫌你剛直。
一方支楞着耳朵專聽開心的話,一方專揀好聽的說,那是楊廣君臣才做的事情。
咱們眼前才打下巴掌大的地盤來,擺不起這麼大的譜兒!” “呵呵,呵呵!”宋正本又被窦建德給逗笑了,臉上的冰冷盡數融化。
“雖然宋某是被主公劫掠而來,但此生能追随主公,乃宋某之福。
繞彎子的話咱們就都别說了。
楊公卿、徐元朗和高開道三位,都不是甘居人下之輩。
拿下武陽後,主公需要盡早妥善安排他們三個的去處,以免日後之患?” “我現在還沒個穩妥主意!”窦建德不再隐瞞自己的猶豫。
“先生一直勸我早正名位,定秩序,我一直拖着不敢回應。
其實我心裡也很清楚,若是還跟高大當家在世時一樣,大夥各端各的碗,各唱各的調子。
有好處時一塊上,遇到麻煩各自為戰。
肯定還要走高大當家的老路。
不遇到強手則已,一旦遇到,立刻分崩離析。
可除了程名振之外,從沒第二個人主動跟我說過他的部衆不急于補充的話。
誰都希望壯大自己的勢力,誰都唯恐落後半步吃虧!” “所以主公更需要拿出幾分魄力來!”宋正本很理解地點頭,然後出言鼓勵。
“哪那麼容易!”窦建德繼續長歎,“當年他們之所以肯屈從于我,是因為郭絢已經殺到了家門口,我不出面,大夥旦夕難保。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咱們已經拿下了小半個河北,前路已經是海闊天空了,誰還記得昨天之困窘?我闆起臉,他們還能多跟随我幾天。
一旦我像先生說的那樣正名位,定次序,并且着手開始整頓兵馬,觸及了他們的利益,肯定有人會離我而去!” “有些話,無需屬下提醒吧?”宋正本皺着眉頭問。
“都是當年在豆子崗掙命的老鄰居,你叫我怎麼下得了手!”窦建德知道宋正本是勸自己在必要時行霹靂手段,苦笑着搖頭。
“窦某打的是天下綠林為一家的旗号,今天跟瓦崗軍兵戎相見已經是被逼無奈。
豈能再為了沒發生的事情戕害河北綠林同道?所以先生不必提醒,即便提醒了,窦某亦不敢聽!” 這就有些難辦了。
宋正本皺着眉頭,半晌無語。
為了将來的大業,殺個把人在他眼裡根本不算什麼事情。
設下鴻門宴将楊公卿等人除掉,既能清除窦家軍中的隐患,又能吞并了他的部衆,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反正這種草頭王早就死有餘辜,殺了他隻能算為民除害。
可窦建德一心要維護先前的承諾,此舉也不能算錯。
要想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言而有信是必須的品質之一。
既然如此,就隻能采用幾個費力的辦法了,并且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先生有話盡管直說,不必猶豫。
出你口,入我耳,不會被第三人知曉!”窦建德發覺宋正本情緒不高,強笑着安慰。
“昔日光武定關中時,情況也和主公差不多。
為了收天下豪強之心,光武采用了方士之說,反複強調、解釋圖谶,并且築壇封将,上應天命,下惑人心…….”宋正本遲疑了片刻,猶豫着建議。
“李密現在不是正玩這一手麼?”窦建德笑着打斷。
臉上的表情看上去有些不屑。
關于漢光武劉秀裝神弄鬼故事,他在書中多次讀到過。
但作為一個綠林大豪,造反之舉的本身就是在和所謂的天命對抗。
否則大夥順着老天的意思繼續給楊廣當順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