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源齋的隔壁、慧遠閣的後院,叫醒了目瞪口呆的夥計、學徒,指揮他們七手八腳自個兒動手掀翻了桌椅闆凳,又把筆墨紙硯撒了一地,僞裝出被洗劫過的祥子,然後,把鋪子的大門大敞揚開。
果然,幾夥兒大兵從慧遠閣的門口經過,探頭看了看,都沒進去,慧遠閣因此而幸免于難。
瞧着滿大街飛舞的“本店搶劫一空”的條幅,慧遠閣的大夥計陳福慶那個樂就甭提了,自然,宋懷仁也如願以償地跳槽到了慧遠閣。
不過,陳福慶可不是傻子,他心裡明鏡似的,像宋懷仁腦子這麼夠使的夥計,保不齊哪天就會把他陳福慶擱裡,所以,在給了一筆數目還算過得去的賞錢之後,就不再給宋懷仁好臉了。
早上,陳福慶在附近“豆腐李”小吃攤兒上吃過早點,踱進慧遠閣。
鋪子裡隻有宋懷仁一個人,陳福慶坐下,不陰不陽地瞟了他一眼:“懷仁啊,到了慧遠閣,有什麼事兒事先都得跟我打個招呼,我點頭了你才能去幹,不能自個兒做主,另外,咱們現任掌櫃的是真正的甩手掌櫃,屁事兒不管,隻等着年底分銀子。
” 宋懷仁放下手裡的活,給陳福慶沏上茶,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我知道,慧遠閣是陳大夥計您說了算。
” “知道就好,眼下南紙店的生意不好做,咱們這行兒裡的老大榮寶齋這些日子也很不景氣,莊虎臣的腦袋都耷拉了,你呢,多想想主意,别白到這兒來。
” “陳大夥計,其實……這事兒不難辦,不過……”宋懷仁吞吞吐吐。
“不過什麼?” “我的工錢……怎麼個算法兒?”宋懷仁心裡一直惦記呢。
“不會虧待你,肯定比茂源齋是強多了。
”陳福慶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隻要你真幹得好,年底分紅的時候……這個都好商量。
” 宋懷仁的臉上有了笑容:“隻要到手的銀子多就成,事兒好辦,咱吃苦受累,為的不就是銀子嗎?” “你說什麼,事兒好辦?”陳福慶皺着眉頭。
宋懷仁胸有成竹,他湊近了陳福慶,如此這般地講出了他在茂源齋的時候就一直琢磨的想法,陳福慶聽罷,頻頻點頭。
榮寶齋後院的休息室裡,莊虎臣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雲南普洱茶招待趙翰博。
第一遍洗茶的水倒掉後,莊虎臣把浸泡了約一分鐘的茶湯倒進素白瓷茶碗裡,遞給趙翰博:“報上登的是真的嗎?” 趙翰博搖頭:“水分大啦!我也就是跟您說說,您可不能向外傳。
”他壓低了嗓門,“這都是袁世凱一手搞出來的。
” 莊虎臣大吃一驚:“啊?他讓人搶鋪子幹嗎呀?買賣人是招他了還是惹他了?” “莊掌櫃,這是争權奪利。
” 趙翰博端起茶碗細品着,顯得很陶醉:“到底是陳年的普洱,湯色紅亮,軟滑順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 莊虎臣一臉的困惑,趙翰博放下茶碗:“中華民國,孫中山那一派要把都城設在南京,您聽說了吧?” “聽說了,您那報上,前些日子不是一直都在議論這事兒嗎?” “可袁世凱不幹哪。
” “他為什麼不願意去南京呢?”莊虎臣給趙翰博的茶碗裡續上茶。
“嗨,這都是陰謀。
袁世凱的根兒在北邊兒,他要是去了南方,不就釜底抽薪啦?可袁世凱又不能公開說他不願意離開北京,于是想了個轍,指便他的部下、曹锟的第三鎮士兵假裝嘩變,搶鋪子,這是做戲。
” 莊虎臣皺起眉頭:“做給誰看呢?” “孫中山派來的、迎袁世凱到南京的專使不是還在北京呢嗎?做給他們的,為的是讓他們瞧瞧,北京城裡亂成一鍋粥了,他袁世凱,離不開!要說這袁世凱,真不是個東西,淨耍兩面派,這回又是,您看,他表面上對專使隆重接待,暗地裡讓人把專使下榻在煤渣胡同的住所也給搶了,專使們吓得躲到使館區避難去了。
” “袁世凱的目的達到啦?” “達到啦,北京城這個亂勁兒,專使們都看見了,不但不催袁世凱去南京,還轉過身來緻電南京參議院,支持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 莊虎臣長歎一聲:“唉!我們這些開鋪子的都成了袁世凱的墊背的了,聽說搶了四千多家兒,連搶帶毀,就這幾天,損失了九千多萬兩銀子。
” “你們還不算,真正墊背的是那些貪便宜的老百姓,您不過是損失了銀子,他們保不齊連命都得搭上。
” “怎麼會連命都搭上呢?”莊虎臣迷惑不解。
趙翰博顯得很神秘:“當兵的夜裡搶完了,貪便宜的老百姓早晨不是在街上撿洋落兒嗎?還包括一些看熱鬧的,都被抓去頂了搶劫的罪名,這兩天就得斃啦……” 莊虎臣聽罷,不禁大驚失色。
張山林已經失蹤好幾天了,堂哥眼瞧着就撐不下去了,張幼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急匆匆地趕到藥鋪,把藥方兒遞給抓藥的夥計,夥計瞧了瞧方子,說有兩味藥不常用,得到後頭找找,張幼林于是走到窗邊坐下,順手拿起了桌子上的報紙。
剛看了沒幾行,忽然外面傳來鼎沸的人聲,張幼林放下報紙,來到門口。
隻見士兵押着一隊犯人從遠處走過來,犯人們都被五花大綁着,背後插着斷頭牌子,上面寫着某某人的名字,名字已經被打上了紅叉。
為首的犯人居然是當年抗擊八國聯軍的時候,從城牆上救出他的那個叫花子,張幼林不禁心頭一緊。
叫花子一路走來破口大罵:“我操你們八輩兒祖宗,老子在街上撿東西,就成土匪啦……老天爺,冤枉啊!花子我在這塊地界兒要飯,都要了二十多年啦,老少爺們誰不認得我啊,怎麼他媽一夜之間,就成了搶鋪子的土匪啦……” 犯人隊伍裡也是一片哭罵聲。
士兵給了叫花子一槍托子,血順着他的腦袋向下流。
張幼林搶上一步攔住士兵:“兵爺,我作證,這位爺不是土匪,您抓錯人了。
” 叫花子看見張幼林喜出望外:“張先生是有身份的人,他都替我說話了,你們抓錯人了!” 突然,張幼林在犯人隊伍裡發現了張山林,他的棉袍撕破了,頭發蓬亂,臉上還有幾道血印子。
張山林也發現了他,絕望地哭喊着:“幼林,救我呀,我站在旁邊看熱鬧,也給當成土匪啦!”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大喊:“冤枉!冤枉……”霎時,人群騷亂起來,“冤枉”聲此起彼伏。
一個軍官從後面騎着馬趕上來,在張幼林面前站住,從腰裡拔出手槍,對着天空“當、當、當”連放了三槍,氣勢洶洶地掃視着衆人:“誰不想活了,站出來,老子連他一塊兒斃了!” 圍觀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犯人們被驅趕着繼續向前走。
張山林的哭聲隐約、缥缈,卻像重錘一般撞擊着張幼林的耳鼓:“幼林,救救我呀……” 不遠處,槍聲四起,人流向槍響的地方湧動,張幼林呆若木雞。
嶽明春艱難地穿過人流來到張幼林的身邊:“張先生,藥用不着了,您哥哥剛才已經……”嶽明春拍了拍張幼林的肩膀。
張幼林的眼淚“刷”地流下來,他身子一軟,癱坐在藥鋪門口的台階上…… 靈堂很快布置起來,張幼林在張山林、張繼林的遺像前長跪不起,兒時和堂哥在一起讀書,和叔叔一起玩鳥、鬥蛐蛐的一幕幕不斷地在眼前閃現,他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靈堂外,何佳碧領着小璐焦急地向裡面張望,她真怕丈夫哭出個好歹來,從兜裡摸出一封信塞在小璐手裡:“給爸爸送去。
” 小璐舉着信蹒跚着走進靈堂:“爸爸!” 聽到兒子的叫聲,張幼林止住哭泣,他擦了擦眼淚,站起身把小璐抱起來,拆開了信。
信是秋月寄自聖彼得堡的: 幼林: 很久沒有你的消息了,你好嗎?…… 張幼林的眼淚又湧流出來,小璐伸出小手給他擦着,天真地問:“爸爸,媽媽打屁股啦?” 張幼林把小璐緊緊地摟在懷裡,淚水滴在秋月的信上,浸濕了一大片…… 同時痛失兩位親人,張幼林悲痛欲絕。
安葬完了叔叔和堂哥,他大病了一場,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個月,才慢慢康複。
果然,幾夥兒大兵從慧遠閣的門口經過,探頭看了看,都沒進去,慧遠閣因此而幸免于難。
瞧着滿大街飛舞的“本店搶劫一空”的條幅,慧遠閣的大夥計陳福慶那個樂就甭提了,自然,宋懷仁也如願以償地跳槽到了慧遠閣。
不過,陳福慶可不是傻子,他心裡明鏡似的,像宋懷仁腦子這麼夠使的夥計,保不齊哪天就會把他陳福慶擱裡,所以,在給了一筆數目還算過得去的賞錢之後,就不再給宋懷仁好臉了。
早上,陳福慶在附近“豆腐李”小吃攤兒上吃過早點,踱進慧遠閣。
鋪子裡隻有宋懷仁一個人,陳福慶坐下,不陰不陽地瞟了他一眼:“懷仁啊,到了慧遠閣,有什麼事兒事先都得跟我打個招呼,我點頭了你才能去幹,不能自個兒做主,另外,咱們現任掌櫃的是真正的甩手掌櫃,屁事兒不管,隻等着年底分銀子。
” 宋懷仁放下手裡的活,給陳福慶沏上茶,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我知道,慧遠閣是陳大夥計您說了算。
” “知道就好,眼下南紙店的生意不好做,咱們這行兒裡的老大榮寶齋這些日子也很不景氣,莊虎臣的腦袋都耷拉了,你呢,多想想主意,别白到這兒來。
” “陳大夥計,其實……這事兒不難辦,不過……”宋懷仁吞吞吐吐。
“不過什麼?” “我的工錢……怎麼個算法兒?”宋懷仁心裡一直惦記呢。
“不會虧待你,肯定比茂源齋是強多了。
”陳福慶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隻要你真幹得好,年底分紅的時候……這個都好商量。
” 宋懷仁的臉上有了笑容:“隻要到手的銀子多就成,事兒好辦,咱吃苦受累,為的不就是銀子嗎?” “你說什麼,事兒好辦?”陳福慶皺着眉頭。
宋懷仁胸有成竹,他湊近了陳福慶,如此這般地講出了他在茂源齋的時候就一直琢磨的想法,陳福慶聽罷,頻頻點頭。
榮寶齋後院的休息室裡,莊虎臣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雲南普洱茶招待趙翰博。
第一遍洗茶的水倒掉後,莊虎臣把浸泡了約一分鐘的茶湯倒進素白瓷茶碗裡,遞給趙翰博:“報上登的是真的嗎?” 趙翰博搖頭:“水分大啦!我也就是跟您說說,您可不能向外傳。
”他壓低了嗓門,“這都是袁世凱一手搞出來的。
” 莊虎臣大吃一驚:“啊?他讓人搶鋪子幹嗎呀?買賣人是招他了還是惹他了?” “莊掌櫃,這是争權奪利。
” 趙翰博端起茶碗細品着,顯得很陶醉:“到底是陳年的普洱,湯色紅亮,軟滑順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 莊虎臣一臉的困惑,趙翰博放下茶碗:“中華民國,孫中山那一派要把都城設在南京,您聽說了吧?” “聽說了,您那報上,前些日子不是一直都在議論這事兒嗎?” “可袁世凱不幹哪。
” “他為什麼不願意去南京呢?”莊虎臣給趙翰博的茶碗裡續上茶。
“嗨,這都是陰謀。
袁世凱的根兒在北邊兒,他要是去了南方,不就釜底抽薪啦?可袁世凱又不能公開說他不願意離開北京,于是想了個轍,指便他的部下、曹锟的第三鎮士兵假裝嘩變,搶鋪子,這是做戲。
” 莊虎臣皺起眉頭:“做給誰看呢?” “孫中山派來的、迎袁世凱到南京的專使不是還在北京呢嗎?做給他們的,為的是讓他們瞧瞧,北京城裡亂成一鍋粥了,他袁世凱,離不開!要說這袁世凱,真不是個東西,淨耍兩面派,這回又是,您看,他表面上對專使隆重接待,暗地裡讓人把專使下榻在煤渣胡同的住所也給搶了,專使們吓得躲到使館區避難去了。
” “袁世凱的目的達到啦?” “達到啦,北京城這個亂勁兒,專使們都看見了,不但不催袁世凱去南京,還轉過身來緻電南京參議院,支持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 莊虎臣長歎一聲:“唉!我們這些開鋪子的都成了袁世凱的墊背的了,聽說搶了四千多家兒,連搶帶毀,就這幾天,損失了九千多萬兩銀子。
” “你們還不算,真正墊背的是那些貪便宜的老百姓,您不過是損失了銀子,他們保不齊連命都得搭上。
” “怎麼會連命都搭上呢?”莊虎臣迷惑不解。
趙翰博顯得很神秘:“當兵的夜裡搶完了,貪便宜的老百姓早晨不是在街上撿洋落兒嗎?還包括一些看熱鬧的,都被抓去頂了搶劫的罪名,這兩天就得斃啦……” 莊虎臣聽罷,不禁大驚失色。
張山林已經失蹤好幾天了,堂哥眼瞧着就撐不下去了,張幼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急匆匆地趕到藥鋪,把藥方兒遞給抓藥的夥計,夥計瞧了瞧方子,說有兩味藥不常用,得到後頭找找,張幼林于是走到窗邊坐下,順手拿起了桌子上的報紙。
剛看了沒幾行,忽然外面傳來鼎沸的人聲,張幼林放下報紙,來到門口。
隻見士兵押着一隊犯人從遠處走過來,犯人們都被五花大綁着,背後插着斷頭牌子,上面寫着某某人的名字,名字已經被打上了紅叉。
為首的犯人居然是當年抗擊八國聯軍的時候,從城牆上救出他的那個叫花子,張幼林不禁心頭一緊。
叫花子一路走來破口大罵:“我操你們八輩兒祖宗,老子在街上撿東西,就成土匪啦……老天爺,冤枉啊!花子我在這塊地界兒要飯,都要了二十多年啦,老少爺們誰不認得我啊,怎麼他媽一夜之間,就成了搶鋪子的土匪啦……” 犯人隊伍裡也是一片哭罵聲。
士兵給了叫花子一槍托子,血順着他的腦袋向下流。
張幼林搶上一步攔住士兵:“兵爺,我作證,這位爺不是土匪,您抓錯人了。
” 叫花子看見張幼林喜出望外:“張先生是有身份的人,他都替我說話了,你們抓錯人了!” 突然,張幼林在犯人隊伍裡發現了張山林,他的棉袍撕破了,頭發蓬亂,臉上還有幾道血印子。
張山林也發現了他,絕望地哭喊着:“幼林,救我呀,我站在旁邊看熱鬧,也給當成土匪啦!”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大喊:“冤枉!冤枉……”霎時,人群騷亂起來,“冤枉”聲此起彼伏。
一個軍官從後面騎着馬趕上來,在張幼林面前站住,從腰裡拔出手槍,對着天空“當、當、當”連放了三槍,氣勢洶洶地掃視着衆人:“誰不想活了,站出來,老子連他一塊兒斃了!” 圍觀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犯人們被驅趕着繼續向前走。
張山林的哭聲隐約、缥缈,卻像重錘一般撞擊着張幼林的耳鼓:“幼林,救救我呀……” 不遠處,槍聲四起,人流向槍響的地方湧動,張幼林呆若木雞。
嶽明春艱難地穿過人流來到張幼林的身邊:“張先生,藥用不着了,您哥哥剛才已經……”嶽明春拍了拍張幼林的肩膀。
張幼林的眼淚“刷”地流下來,他身子一軟,癱坐在藥鋪門口的台階上…… 靈堂很快布置起來,張幼林在張山林、張繼林的遺像前長跪不起,兒時和堂哥在一起讀書,和叔叔一起玩鳥、鬥蛐蛐的一幕幕不斷地在眼前閃現,他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靈堂外,何佳碧領着小璐焦急地向裡面張望,她真怕丈夫哭出個好歹來,從兜裡摸出一封信塞在小璐手裡:“給爸爸送去。
” 小璐舉着信蹒跚着走進靈堂:“爸爸!” 聽到兒子的叫聲,張幼林止住哭泣,他擦了擦眼淚,站起身把小璐抱起來,拆開了信。
信是秋月寄自聖彼得堡的: 幼林: 很久沒有你的消息了,你好嗎?…… 張幼林的眼淚又湧流出來,小璐伸出小手給他擦着,天真地問:“爸爸,媽媽打屁股啦?” 張幼林把小璐緊緊地摟在懷裡,淚水滴在秋月的信上,浸濕了一大片…… 同時痛失兩位親人,張幼林悲痛欲絕。
安葬完了叔叔和堂哥,他大病了一場,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個月,才慢慢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