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暗箭難防,皇帝在背後陰了曹操
關燈
小
中
大
動了……”
“叫他回來!”郭嘉打斷道,“趁着沒走遠,趕緊調回來。
” “這朝令夕改嘛……”曹操望着三人凝思片刻,“好吧!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勞仲康去行轅取我大令,火速調回劉備人馬。
” 許褚得令欲去,曹操又道:“且慢!單調劉備恐生疑心。
把三将一并調回,另派别人前往。
” “諾!”許褚馳馬而去。
但這番安排還是沒奏效。
許褚追至軍中,劉備、朱靈、路昭氣憤不已,都道是于禁挑撥離間,使曹操不信任歸降之将,異口同聲要立功給兖州人瞧瞧,竟不肯尊令收兵。
許褚無功而返述說經過,曹操也沒有繼續追究。
他馬上就要發動大軍主動出擊了,沒時間多考慮這些邊邊角角的問題。
何況在他心目中,劉備是個連打雷都怕的膽小鬼…… 袁術末日 袁術是讨伐董卓失敗後最早崛起的割據領袖,自南陽舉兵以來,他憑借四世三公的聲望及部下孫堅的骁勇,也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又在洛陽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玉玺。
勢力達到鼎盛時,他與幽州公孫瓒、徐州陶謙、匈奴於夫羅結成盟友,打得袁紹險些不支。
直到孫堅戰死襄陽,他北上被曹操擊敗,才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
此後他放棄豫州轉移淮南,眨眼間便占據了九江郡,在壽春重振聲勢,直懾東南之地。
然而就是在那裡,他的野心開始膨脹,不再甘心當大漢的臣子。
早在漢武帝之時,民間就流傳着一句谶語“代漢者,當塗高”,太史公司馬遷還特意把他寫到了《漢武故事》之中。
作為帝王象征的傳國玉玺在他手中,九江郡下轄當塗縣,而袁姓乃是出自象征土德的大舜後裔……多少巧合應驗在他身上啊!袁術自以為得天命,把手下智士的規勸當成了耳旁風,亟不可待地自立為“仲家天子”,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又是制造祥瑞,又是郊祀天地,又是任命百官,在他那并不廣闊的地盤上做起了土皇帝。
但老天爺并沒有眷顧袁術,不但沒有統一天下,還成了衆矢之的。
大漢天子發下讨逆诏書,各路兵馬磨刀霍霍你來我往:呂布把他殺得大敗,擄走了淮河以北的重要物資;曹操在蕲陽圍殲了他的主力軍,斬殺了他好幾員戰将;就連他視若義子的孫策也背叛了他,在江東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挖走他麾下一大批官員…… 不過袁術毫不懷疑自己的“天命”,自我感覺依然良好,照舊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
他生于公侯世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仆僮環繞,當了皇帝之後更是變本加厲。
修建皇宮增加賦稅,後宮充斥佳麗數百,無一不是绫羅綢緞,天天的山珍海味,連精米白肉都吃膩了。
淮南原本是富庶之地,戶口數百萬,可他當了不到三年皇帝就将其禍害得面目全非。
戰争不斷加上橫征暴斂、蝗旱災害、瘟疫流行,百姓戰死的、逼死的、餓死的、病死的不計其數,淮南一帶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出了壽春城就是人間地獄! 地皮刮盡油水榨幹,軍隊缺糧官員缺饷,袁術陷入了窘境。
想要收攬人心,但部下不是投靠許都朝廷就是被孫策籠絡走了,更有甚者甯可上山當土匪都不保他了,而曹操和孫策這兩個催命鬼随時都有可能再給他緻命一擊!萬般無奈之下,袁術燒毀皇宮攜帶家眷北上,厚着臉皮投靠那個曾經水火不容、被他罵為家奴的兄長,想用傳國玉玺換得後半生的潦倒苟安。
可天不遂人願,他剛踏入徐州地界便聽說袁叙遭擒,大對頭曹操差出小對頭劉備出兵攔截。
袁術料知冤家相逢必有一場惡戰,眼瞅着自己兵馬微弱士無戰心,更有一堆家眷财物礙手礙腳,實在是無力闖過這一關了,隻得匆忙傳令回歸壽春。
士卒一路走一路逃,好不容易回到壽春,留守的部下早就把最後一點兒糧食開倉散發了,還說:“知當必死,故為之耳。
甯可舍一人之命,救百姓于塗炭。
”眼見此處也無法立足了,袁術隻得前往灊山①依附落草為寇的部下陳蘭、雷薄等人。
但他們也不肯收留,派人下山傳來口訊:“諸位将軍說,我們小山容不了大皇上,還求陛下給兄弟們留條活路,别再讓大夥跟着您挨罵了!”隻給了一些粗糧,便似送瘟神一般打發他走。
袁術在灊山附近耗了三天,見陳蘭、雷薄實在沒有顧念之意,隻得灰溜溜離開,但這次還能去哪裡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漫無目的地走了兩日,行至離壽春八十裡的江亭,兵卒叫嚷饑餓,隻好停下來稍作休息。
時值六月暑熱天氣,驕陽似烈火般炙烤着大地。
袁術敞胸露懷坐在“禦帳”之中,覺得胸腹憋悶難受,喉嚨幹得像針紮一樣,但打水的兵丁還沒回來,他隻能低頭看着自己瘦骨嶙峋的身體兀自忍耐——說來有些可笑,這輩子除了近幾日也沒受過什麼苦,即便錦衣玉食之際也不曾胖過,孔融曾譏笑他為“冢中枯骨”,但就憑這麼副窮酸相竟也過了一把皇帝瘾。
想至此他一把抓過案前的傳國玉玺,緊緊抱在懷裡,讓玉石上的那點兒涼意緩解自己的煎熬。
袁術的兒子袁燿、族弟袁胤(yìn)、女婿黃猗(yī)、長史楊弘就環繞在他身旁,四個人都是默默無語一臉敗相,搖頭的搖頭歎氣的歎氣,事到如今他們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
這時營中所剩的唯一戰将張勳來了,在帳外慢吞吞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爬起來道:“啟奏陛下,灊山……” “别叫我陛下了。
”袁術沙啞着嗓子道,“我算哪門子皇帝……” 張勳咽了口唾沫,接着道:“灊山諸将上貢咱們的糧食快吃光了,隻剩下三十斛麥屑,得趕緊想辦法籌糧。
” 袁術似乎充耳不聞,二目遊移地看着玉玺,口中喃喃道:“水……我要喝水……” 長史楊弘見此情形皺起了眉頭,朝張勳使個眼色道:“主公已經知道了,你快去彈壓叛卒吧。
” “諾。
”張勳轉身去了。
頓了片刻黃猗忽然道:“連人都尋不到,哪裡去找糧食啊?這樣下去不行,不餓死也得叫造反的兵殺死,得趕緊謀條出路。
依我看不如把徐璆(qiú)放了,借着他的面子去許都投降,再獻上傳國玉玺,說不定曹操能留咱一條活命。
”徐璆乃先朝名臣,曾助朱儁(jùn)剿滅南陽黃巾,後來官拜汝南太守。
袁術稱帝之時将他挾持至壽春,逼他輔保自己,徐璆甯死不從,至今還被監押在營中。
袁燿聞聽此言白了黃猗一眼:“姐夫這話好短見,咱們可是大漢僭逆,獲罪于天無可禱也!即便你這外姓人勉強不死,我們爺倆非叫曹賊活剮了不成。
”袁胤卻若有所思道:“即便不投曹操,也把徐璆放了吧,到了這會兒留着他也沒用了。
我看在這裡耗着也不是辦法,不如去皖城投靠劉勳。
”劉勳是袁術任命的廬江太守,但時至今日早已不再聽袁術的調遣。
“不可不可!”袁燿連忙反對,“那劉勳早年曾在沛國為官,與曹家有舊,早晚是要降曹的。
去投他豈不是與虎謀皮?” 袁胤搖頭道:“劉子台畢竟是陛下的老部屬,應該不會害咱們。
” 袁燿冷笑一聲:“哼!陳蘭、雷薄、梅乾哪個不是我父的老部屬?大難臨頭各自飛,有一個雪中送炭的嗎?我看咱們不如去投孫郎!”事到如今,這幾個人也不團結。
袁胤、黃猗與袁術的關系都不怎麼密切,又沒有兵權,希望能托人情求得曹操赦免,太太平平苟安餘生。
而袁燿身為賊子屬于不赦之列,與孫策年齡仿佛又有舊交,還握着楊弘、張勳這點兒殘兵,希望舉家投靠孫策。
袁胤見他固執己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笑道:“賢侄莫要執拗,現在曹操斷了北上之路,咱們權且到劉子台那裡安身,待你伯父揮兵南下之際,咱們再投你伯父也不遲。
” 袁燿把眼一瞪:“當我是三歲毛童嗎?我父子一到皖城,隻怕馬上就要被繩捆索綁押送許都了!” “對!”楊弘跟着道,“少主說的對,咱們還有點兒兵呢,投奔孫策繼續跟曹操拼。
” 黃猗卻道:“我們家的事兒你别跟着起哄了,那孫策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再說他能打得過曹操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别說他孫家小子,就是袁紹說不定哪天就完了,求朝廷赦免是早晚的事情。
” 袁胤、黃猗要投劉勳,袁燿、楊弘要投孫策,兩邊各講各的理,吵得沸反盈天,俨然就要動手了。
袁術懷抱玉玺頹坐當中,眼見沒人把他當回事兒了,耐着幹渴低聲道:“滾……滾出去…
” “這朝令夕改嘛……”曹操望着三人凝思片刻,“好吧!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勞仲康去行轅取我大令,火速調回劉備人馬。
” 許褚得令欲去,曹操又道:“且慢!單調劉備恐生疑心。
把三将一并調回,另派别人前往。
” “諾!”許褚馳馬而去。
但這番安排還是沒奏效。
許褚追至軍中,劉備、朱靈、路昭氣憤不已,都道是于禁挑撥離間,使曹操不信任歸降之将,異口同聲要立功給兖州人瞧瞧,竟不肯尊令收兵。
許褚無功而返述說經過,曹操也沒有繼續追究。
他馬上就要發動大軍主動出擊了,沒時間多考慮這些邊邊角角的問題。
何況在他心目中,劉備是個連打雷都怕的膽小鬼…… 袁術末日 袁術是讨伐董卓失敗後最早崛起的割據領袖,自南陽舉兵以來,他憑借四世三公的聲望及部下孫堅的骁勇,也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又在洛陽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玉玺。
勢力達到鼎盛時,他與幽州公孫瓒、徐州陶謙、匈奴於夫羅結成盟友,打得袁紹險些不支。
直到孫堅戰死襄陽,他北上被曹操擊敗,才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
此後他放棄豫州轉移淮南,眨眼間便占據了九江郡,在壽春重振聲勢,直懾東南之地。
然而就是在那裡,他的野心開始膨脹,不再甘心當大漢的臣子。
早在漢武帝之時,民間就流傳着一句谶語“代漢者,當塗高”,太史公司馬遷還特意把他寫到了《漢武故事》之中。
作為帝王象征的傳國玉玺在他手中,九江郡下轄當塗縣,而袁姓乃是出自象征土德的大舜後裔……多少巧合應驗在他身上啊!袁術自以為得天命,把手下智士的規勸當成了耳旁風,亟不可待地自立為“仲家天子”,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又是制造祥瑞,又是郊祀天地,又是任命百官,在他那并不廣闊的地盤上做起了土皇帝。
但老天爺并沒有眷顧袁術,不但沒有統一天下,還成了衆矢之的。
大漢天子發下讨逆诏書,各路兵馬磨刀霍霍你來我往:呂布把他殺得大敗,擄走了淮河以北的重要物資;曹操在蕲陽圍殲了他的主力軍,斬殺了他好幾員戰将;就連他視若義子的孫策也背叛了他,在江東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挖走他麾下一大批官員…… 不過袁術毫不懷疑自己的“天命”,自我感覺依然良好,照舊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
他生于公侯世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仆僮環繞,當了皇帝之後更是變本加厲。
修建皇宮增加賦稅,後宮充斥佳麗數百,無一不是绫羅綢緞,天天的山珍海味,連精米白肉都吃膩了。
淮南原本是富庶之地,戶口數百萬,可他當了不到三年皇帝就将其禍害得面目全非。
戰争不斷加上橫征暴斂、蝗旱災害、瘟疫流行,百姓戰死的、逼死的、餓死的、病死的不計其數,淮南一帶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出了壽春城就是人間地獄! 地皮刮盡油水榨幹,軍隊缺糧官員缺饷,袁術陷入了窘境。
想要收攬人心,但部下不是投靠許都朝廷就是被孫策籠絡走了,更有甚者甯可上山當土匪都不保他了,而曹操和孫策這兩個催命鬼随時都有可能再給他緻命一擊!萬般無奈之下,袁術燒毀皇宮攜帶家眷北上,厚着臉皮投靠那個曾經水火不容、被他罵為家奴的兄長,想用傳國玉玺換得後半生的潦倒苟安。
可天不遂人願,他剛踏入徐州地界便聽說袁叙遭擒,大對頭曹操差出小對頭劉備出兵攔截。
袁術料知冤家相逢必有一場惡戰,眼瞅着自己兵馬微弱士無戰心,更有一堆家眷财物礙手礙腳,實在是無力闖過這一關了,隻得匆忙傳令回歸壽春。
士卒一路走一路逃,好不容易回到壽春,留守的部下早就把最後一點兒糧食開倉散發了,還說:“知當必死,故為之耳。
甯可舍一人之命,救百姓于塗炭。
”眼見此處也無法立足了,袁術隻得前往灊山①依附落草為寇的部下陳蘭、雷薄等人。
但他們也不肯收留,派人下山傳來口訊:“諸位将軍說,我們小山容不了大皇上,還求陛下給兄弟們留條活路,别再讓大夥跟着您挨罵了!”隻給了一些粗糧,便似送瘟神一般打發他走。
袁術在灊山附近耗了三天,見陳蘭、雷薄實在沒有顧念之意,隻得灰溜溜離開,但這次還能去哪裡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漫無目的地走了兩日,行至離壽春八十裡的江亭,兵卒叫嚷饑餓,隻好停下來稍作休息。
時值六月暑熱天氣,驕陽似烈火般炙烤着大地。
袁術敞胸露懷坐在“禦帳”之中,覺得胸腹憋悶難受,喉嚨幹得像針紮一樣,但打水的兵丁還沒回來,他隻能低頭看着自己瘦骨嶙峋的身體兀自忍耐——說來有些可笑,這輩子除了近幾日也沒受過什麼苦,即便錦衣玉食之際也不曾胖過,孔融曾譏笑他為“冢中枯骨”,但就憑這麼副窮酸相竟也過了一把皇帝瘾。
想至此他一把抓過案前的傳國玉玺,緊緊抱在懷裡,讓玉石上的那點兒涼意緩解自己的煎熬。
袁術的兒子袁燿、族弟袁胤(yìn)、女婿黃猗(yī)、長史楊弘就環繞在他身旁,四個人都是默默無語一臉敗相,搖頭的搖頭歎氣的歎氣,事到如今他們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
這時營中所剩的唯一戰将張勳來了,在帳外慢吞吞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爬起來道:“啟奏陛下,灊山……” “别叫我陛下了。
”袁術沙啞着嗓子道,“我算哪門子皇帝……” 張勳咽了口唾沫,接着道:“灊山諸将上貢咱們的糧食快吃光了,隻剩下三十斛麥屑,得趕緊想辦法籌糧。
” 袁術似乎充耳不聞,二目遊移地看着玉玺,口中喃喃道:“水……我要喝水……” 長史楊弘見此情形皺起了眉頭,朝張勳使個眼色道:“主公已經知道了,你快去彈壓叛卒吧。
” “諾。
”張勳轉身去了。
頓了片刻黃猗忽然道:“連人都尋不到,哪裡去找糧食啊?這樣下去不行,不餓死也得叫造反的兵殺死,得趕緊謀條出路。
依我看不如把徐璆(qiú)放了,借着他的面子去許都投降,再獻上傳國玉玺,說不定曹操能留咱一條活命。
”徐璆乃先朝名臣,曾助朱儁(jùn)剿滅南陽黃巾,後來官拜汝南太守。
袁術稱帝之時将他挾持至壽春,逼他輔保自己,徐璆甯死不從,至今還被監押在營中。
袁燿聞聽此言白了黃猗一眼:“姐夫這話好短見,咱們可是大漢僭逆,獲罪于天無可禱也!即便你這外姓人勉強不死,我們爺倆非叫曹賊活剮了不成。
”袁胤卻若有所思道:“即便不投曹操,也把徐璆放了吧,到了這會兒留着他也沒用了。
我看在這裡耗着也不是辦法,不如去皖城投靠劉勳。
”劉勳是袁術任命的廬江太守,但時至今日早已不再聽袁術的調遣。
“不可不可!”袁燿連忙反對,“那劉勳早年曾在沛國為官,與曹家有舊,早晚是要降曹的。
去投他豈不是與虎謀皮?” 袁胤搖頭道:“劉子台畢竟是陛下的老部屬,應該不會害咱們。
” 袁燿冷笑一聲:“哼!陳蘭、雷薄、梅乾哪個不是我父的老部屬?大難臨頭各自飛,有一個雪中送炭的嗎?我看咱們不如去投孫郎!”事到如今,這幾個人也不團結。
袁胤、黃猗與袁術的關系都不怎麼密切,又沒有兵權,希望能托人情求得曹操赦免,太太平平苟安餘生。
而袁燿身為賊子屬于不赦之列,與孫策年齡仿佛又有舊交,還握着楊弘、張勳這點兒殘兵,希望舉家投靠孫策。
袁胤見他固執己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笑道:“賢侄莫要執拗,現在曹操斷了北上之路,咱們權且到劉子台那裡安身,待你伯父揮兵南下之際,咱們再投你伯父也不遲。
” 袁燿把眼一瞪:“當我是三歲毛童嗎?我父子一到皖城,隻怕馬上就要被繩捆索綁押送許都了!” “對!”楊弘跟着道,“少主說的對,咱們還有點兒兵呢,投奔孫策繼續跟曹操拼。
” 黃猗卻道:“我們家的事兒你别跟着起哄了,那孫策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再說他能打得過曹操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别說他孫家小子,就是袁紹說不定哪天就完了,求朝廷赦免是早晚的事情。
” 袁胤、黃猗要投劉勳,袁燿、楊弘要投孫策,兩邊各講各的理,吵得沸反盈天,俨然就要動手了。
袁術懷抱玉玺頹坐當中,眼見沒人把他當回事兒了,耐着幹渴低聲道:“滾……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