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怕自己直谏太過,反而激出皇帝的意氣來。
“韓文,”皇帝終于開口了:“我實在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你曾勸我用兵,此刻卻又說了許多用兵苦民的話,不是出爾反爾嗎?” 這話,韓文不能承認。
“出爾反爾,便是欺罔。
婢子雖愚,絕不敢如此。
”她說:“婢子曾建議出奇兵,揚天威。
不過婢子亦曾谏勸皇上,用兵之外,亦須懷柔。
畏威懷德,相互為用。
并非一味勸皇上大張撻伐。
” “這還罷了!”皇帝想了好一會,點點頭說:“我接納你的想法,讨伐之後,仍舊約以婚姻。
” 聽這一說,韓文自不免得意,臉上綻開笑容,越覺得明爽可人。
皇帝倒有些動心了,不過為了成全她的志向,隻有自己克制。
“我曾說過,我中國第一流人才,絕不能流于外邦。
昭君自不必說,像你,容貌、見識、志氣,又豈能歸于第二流?” “皇上過獎了。
”韓文頓首拜謝。
“我覺得你遠至塞外,也很可惜。
”皇帝很嚴肅的喊一聲:“韓文!” “婢子在。
” “我有幾句話問你,你要老實回答我。
”皇帝緊接着說:“我不是說你會講假話,我是怕你在人情上覺得不好意思,勉強應承,那樣對人對已,乃至對國,都不大好。
” “是,”韓文感動地答說:“皇上體恤深微,婢子感激不盡,必當遵旨,照實回奏。
” “好!我先問你,你是不是覺得隻有你才能假充甯胡長公主?” “是!”韓文當仁不讓地回答。
“你倒說些理由給我聽。
” 韓文略想一想,從容答道:“第一,婢子與長公主幼同鄉裡,口音及生活習慣,盡皆相同,不緻令人生疑;其次,長公主的身世,婢子完全了解,如果呼韓邪談起,不至于露出馬腳;再次,若有人不願出塞,隻以奉旨行事,不得不從,日久天長,偶發鄉思,緻呼韓邪得知真相,此事所關不細,婢子自願代長公主遠行,情形不同,可保無虞。
” “嗯、嗯,你的話很實在。
” “婢子還有兩個原則,不過聽來似乎狂妄。
” “不要緊,你有什麼說什麼,我自會裁度。
” “是,”韓文答說:“既謂之和親,自然要勸呼韓邪永遠馴服。
此中有許多大道理,或者不是一般人所能道的。
” “這,一點不錯!”皇帝深深點頭:“我很知道。
” “再有一層,若說以假為真,随機應變,能夠消釋呼韓邪的誤會。
婢子自覺亦頗有幾分把握。
” 照此說來,共有五個原因之多。
除非根本不談和親,或者雖和親而不是以甯胡長公主下嫁,否則除卻韓文,更無适當的人選。
然而皇帝猶有一兩分不能同意,為的是總替韓文有些可惜。
想了一會提出一個新的辦法。
“韓文,我面奏太後,另外給你一個封号,你用你自己的真姓名和番,如何?” 韓文的心一跳,暗暗在想:這是“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可是,萬一呼韓邪堅持,仍非甯胡長公主不可,又将如何? 于是她拜謝着說:“蒙皇上格外矜憐,感激下忱,非言可喻。
隻是婢子的身份,暫時還是不要确定的好。
” 皇帝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不再勉強。
心裡在想,既不能加以封号,唯有多賞珍異之物,酬謝她這片純摯的忠義之心。
“韓文,”皇帝用極富感情的聲音說:“你的苦心,我實在不能辜負;可是我也實在不願意放你回去,我的心,你應該了解。
” “是!”韓文低着頭輕聲回答。
“今天夜深了,你總不能再回上林苑。
” “啟奏皇上,”韓文搶着說道:“婢子有不情之請。
” “你說。
” “仍請皇上派人,将婢子送回上林苑。
” 皇帝略想一想,準了她的要求:“好,我就派人送你回去。
”接着,拉動喚人的金鈴,将周祥召來問話。
“孫鎮還在不?” “尚在候旨。
” “傳我的話,讓他持我的節去見城門校尉,開城将韓文送回上林苑。
” “是!” “還有。
”皇帝一面想,一面說:“賜韓文玉環一雙,彩錦十端,金步搖一支。
” “回奏皇上,今夜怕來不及了。
” “明天送到上林苑好了。
”皇帝心想,所賜之物隻有三樣,應該成雙才好,但一時想不起還有什麼适當的東西,便問韓文:“在上林苑,你最喜歡哪一處?” “上林苑周圍三百裡,說不盡的美景如畫,婢子竟不知何處最好。
” “當然是靠近宣曲宮的,你想想,最喜歡哪一處?” 上林苑中,宮觀台榭甚多,宣曲宮在昆明池之西,臨水變曲,音節特美。
皇帝因為昭君妙解音律,所以指定她在宣曲宮。
韓文将此宮附近的形勢回想了一下,
“韓文,”皇帝終于開口了:“我實在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你曾勸我用兵,此刻卻又說了許多用兵苦民的話,不是出爾反爾嗎?” 這話,韓文不能承認。
“出爾反爾,便是欺罔。
婢子雖愚,絕不敢如此。
”她說:“婢子曾建議出奇兵,揚天威。
不過婢子亦曾谏勸皇上,用兵之外,亦須懷柔。
畏威懷德,相互為用。
并非一味勸皇上大張撻伐。
” “這還罷了!”皇帝想了好一會,點點頭說:“我接納你的想法,讨伐之後,仍舊約以婚姻。
” 聽這一說,韓文自不免得意,臉上綻開笑容,越覺得明爽可人。
皇帝倒有些動心了,不過為了成全她的志向,隻有自己克制。
“我曾說過,我中國第一流人才,絕不能流于外邦。
昭君自不必說,像你,容貌、見識、志氣,又豈能歸于第二流?” “皇上過獎了。
”韓文頓首拜謝。
“我覺得你遠至塞外,也很可惜。
”皇帝很嚴肅的喊一聲:“韓文!” “婢子在。
” “我有幾句話問你,你要老實回答我。
”皇帝緊接着說:“我不是說你會講假話,我是怕你在人情上覺得不好意思,勉強應承,那樣對人對已,乃至對國,都不大好。
” “是,”韓文感動地答說:“皇上體恤深微,婢子感激不盡,必當遵旨,照實回奏。
” “好!我先問你,你是不是覺得隻有你才能假充甯胡長公主?” “是!”韓文當仁不讓地回答。
“你倒說些理由給我聽。
” 韓文略想一想,從容答道:“第一,婢子與長公主幼同鄉裡,口音及生活習慣,盡皆相同,不緻令人生疑;其次,長公主的身世,婢子完全了解,如果呼韓邪談起,不至于露出馬腳;再次,若有人不願出塞,隻以奉旨行事,不得不從,日久天長,偶發鄉思,緻呼韓邪得知真相,此事所關不細,婢子自願代長公主遠行,情形不同,可保無虞。
” “嗯、嗯,你的話很實在。
” “婢子還有兩個原則,不過聽來似乎狂妄。
” “不要緊,你有什麼說什麼,我自會裁度。
” “是,”韓文答說:“既謂之和親,自然要勸呼韓邪永遠馴服。
此中有許多大道理,或者不是一般人所能道的。
” “這,一點不錯!”皇帝深深點頭:“我很知道。
” “再有一層,若說以假為真,随機應變,能夠消釋呼韓邪的誤會。
婢子自覺亦頗有幾分把握。
” 照此說來,共有五個原因之多。
除非根本不談和親,或者雖和親而不是以甯胡長公主下嫁,否則除卻韓文,更無适當的人選。
然而皇帝猶有一兩分不能同意,為的是總替韓文有些可惜。
想了一會提出一個新的辦法。
“韓文,我面奏太後,另外給你一個封号,你用你自己的真姓名和番,如何?” 韓文的心一跳,暗暗在想:這是“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可是,萬一呼韓邪堅持,仍非甯胡長公主不可,又将如何? 于是她拜謝着說:“蒙皇上格外矜憐,感激下忱,非言可喻。
隻是婢子的身份,暫時還是不要确定的好。
” 皇帝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不再勉強。
心裡在想,既不能加以封号,唯有多賞珍異之物,酬謝她這片純摯的忠義之心。
“韓文,”皇帝用極富感情的聲音說:“你的苦心,我實在不能辜負;可是我也實在不願意放你回去,我的心,你應該了解。
” “是!”韓文低着頭輕聲回答。
“今天夜深了,你總不能再回上林苑。
” “啟奏皇上,”韓文搶着說道:“婢子有不情之請。
” “你說。
” “仍請皇上派人,将婢子送回上林苑。
” 皇帝略想一想,準了她的要求:“好,我就派人送你回去。
”接着,拉動喚人的金鈴,将周祥召來問話。
“孫鎮還在不?” “尚在候旨。
” “傳我的話,讓他持我的節去見城門校尉,開城将韓文送回上林苑。
” “是!” “還有。
”皇帝一面想,一面說:“賜韓文玉環一雙,彩錦十端,金步搖一支。
” “回奏皇上,今夜怕來不及了。
” “明天送到上林苑好了。
”皇帝心想,所賜之物隻有三樣,應該成雙才好,但一時想不起還有什麼适當的東西,便問韓文:“在上林苑,你最喜歡哪一處?” “上林苑周圍三百裡,說不盡的美景如畫,婢子竟不知何處最好。
” “當然是靠近宣曲宮的,你想想,最喜歡哪一處?” 上林苑中,宮觀台榭甚多,宣曲宮在昆明池之西,臨水變曲,音節特美。
皇帝因為昭君妙解音律,所以指定她在宣曲宮。
韓文将此宮附近的形勢回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