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她停箸不食,少不得又要問:“何以不下箸?” “是——”韓文靈機一動,作了違心之言:“皇上曾道,長公主亦未嘗過這天下的至味,婢子何忍下咽?” “你們姊妹倒真是情深。

    ”皇帝嘉許地說:“不過她有許多享受,是你沒有的,今天就一味炮豚占了她的先,亦不算過分。

    ” “總覺于心不安,”韓文緊接着說:“婢子鬥膽上言,異日侍宴時,願與長公主享。

    ” “好!好!”皇帝欣喜地說:“你的願望一定可以達到。

    不過,那時候不是與長公主同享,而是與明妃同享。

    ” 提到這話,韓文立刻轉為嚴肅的臉色,用低沉抑郁的聲音說:“但願如皇上所望。

    ” “怎麼?”皇帝的笑容逐漸消失:“怎麼說是但願?有什麼不可抗的阻力,不能讓昭君成為明妃?别人不知道,你不是很了解我的計劃嗎?” “是,婢子辱承皇上以大事垂詢,驚寵莫名。

    隻是細細想去,使外藩畏威,非長治久安之計,總還要讓他懷德才好。

    ” “你這話倒也有點道理。

    ”皇帝語氣平靜下來:“你倒說,怎樣才能讓呼韓邪懷德?” “無非仍堅婚姻之約。

    ” “什麼?”皇帝指着韓文問:“你說的什麼?” 韓文知道皇帝誤會了,以為“仍堅婚姻之約”,便是遣嫁昭君。

    情急如此,着實可笑。

    但嘴角剛一牽動,立刻警覺,這是失禮不敬,因而盡力忍住。

    那模樣就顯得很怪了。

     第一句話誤會了,第二句非說得很清楚不可,韓文覺得有個說法,言簡意赅,一說就明白。

     “雖然重申婚姻之約,仍用李代桃僵之計。

    ” “原來你是這個意思!”皇帝問道:“是誰代替昭君出塞呢?” 韓文覺得皇帝這話問得多餘,但不能不答:“婢子願意效勞。

    ” 皇帝點點頭:“将來再說吧!” 談了半天,落得這樣一個結論,韓文不免覺得洩氣。

    而皇帝的興緻卻很好,頻頻舉爵,已頗有酒興了。

     韓文有些着急,因為看樣子,今夜是要留下來了。

    一承恩寵,那李代桃僵之計,即使不會成為畫餅,但掖庭之中,再要找到一個能夠冒充昭君而可以亂真的女子,卻頗不易。

    因此,她覺得剛才的獻議,仍應重提,好歹要弄出一個确實的結果來。

     “韓文,”皇帝問道:“昭君妙解音律,她的琵琶,是胡地名師所授,确是不同凡響。

    你呢,你們姊妹,可從她那裡學到一點什麼?” 這談到自己有所準備的題目上來了。

    韓文從容答道:“婢子略解琴趣。

    ” “喔!”皇帝的神情,顯得有些驚喜:“想不到你會鼓琴,我倒要領略一番。

    有一架好琴,你可以試一試。

    ” 這架琴有六尺長,十三弦二十六徽,琴身用七寶裝飾,華麗非凡。

    上有一句銘:“璠玙之樂。

    ” “你知道不知道這架琴的出典。

    ”皇帝問說。

     “婢子愚陋。

    ” “等我來告訴你,當初高皇帝提三尺劍斬蛇起義,首破鹹陽,迳行府庫,隻見暴秦所遺金玉珍寶,不計其數。

    這架琴便是其中的珍玩之一。

    ” “既是高皇帝所遺。

    婢子不敢撫玩。

    再者,琴長六尺,安十三弦,亦非婢子所能鼓。

    請皇上另外賜琴。

    ” 聽得這話,皇帝不免失望:“原以十三弦琴,無人能鼓,指望你或者會。

    ”他說:“如今隻好仍用七弦琴。

    ” 話雖如此,韓文的琴藝是不壞的。

    入手便覺不凡,使得皇帝不能不凝神靜聽。

     一曲玩罷,韓文援琴唱道:“四裔既護,諸夏舉兮;國家安甯,樂無央兮;載戢幹戈,弓矢藏兮;麒麟來臻,鳳凰翔兮;與天相保,永無疆兮;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 韓文的琴藝平平,歌喉卻宛轉嘹亮,但正如她的為人一樣,勁爽有餘,卻缺少纏綿低徊的韻味。

     話雖如此,皇帝還是撫掌稱善。

    然後笑道:“隻可惜這種歌詞,沒有什麼意味!” “國家安甯,其樂無央。

    婢子獻此曲以為禱頌。

    ” “這還罷了。

    ” “武皇帝的聖武神功,誠為曠古所無。

    可是匈奴畢竟未滅,”韓之略停一下說道:“當年群臣奏請在西域輪台一帶,駐兵屯田,武皇帝曾有诏令,想皇上必然省記?” “倒不太記得了,你念來我聽。

    ” “是,婢子敬為皇上誦之。

    ”韓文略停一下,朗然肅然地念道:“‘乃者貳師敗,軍士死衆雖傷,悲痛常在朕心。

    今又請遠田輪台,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

    非所以優民也。

    朕下忍聞!當今務在禁苛暴、止賦斂、力農桑、養馬補缺,毋怠武備而已!’” 武帝當年的這幾句話,在韓文以冽然的聲音念來,格外容易深入人心。

    皇帝愀然動容,好半晌作不得聲。

     這一來,韓文卻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