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特别是提到馮奉世當年在塞外的威名,肅然起敬,仰慕之色,溢于言表,使得馮野王大為感動,當然也就深具好感。
午宴既罷,呼韓邪回返賓館。
石顯卻将馮野王留了下來,有事商量。
商量的正就是呼韓邪求親之事,石顯卻先不說破,“馮公,”他問:“你看呼韓邪此來的意思如何?” “很好,很好!頗有和好的誠意。
” “正是!”石顯說:“不過有件事恐怕不容易向聖上陳奏。
” “喔!何事?”馮野王問:“莫非又想中朝的贈與?這怕難。
頻年征伐,國庫不裕,如之奈何?” “倒不是在财物有何企圖。
他是執持中朝的家法,有意為天子之婿。
” “原來是要求和親。
這——”見此光景,石顯故意這樣說:“我看隻有拒絕他了,即令他大失所望,亦是無可奈何之事!” “中書,”馮野王很注意地問:“所謂‘大失所望’者,意思是他志在必得?” “有是有這樣的意思,不過太妄誕了!婚姻原是兩廂情願的事。
不能說,他要如何便如何!朝廷有朝廷的威嚴,哪怕——”石顯故意不說下去。
馮野王不知是計,急忙說道:“中書,扶植呼韓邪,保我北疆無事,有多少心血貫注在上頭。
莫輕言征伐之事!” “那當然。
就交惡,也不能為這件事開戰。
說起來和親不成,翻臉成仇,也叫人笑話。
” “是,是!若說求親求不成,反挨了一頓打,這話傳到四夷,人人寒心,隻怕邊疆從此會多事。
”馮野王想了一下說,“不知道能不能想個辦法,讓他打消此意。
” “很難。
”石顯大搖其頭,“他們的想法與中原不同。
隻以為求為漢家天子之婿,是效忠的表示。
倘或不許,即表示不以為其為忠,那,後果就很難說了。
” “這倒是棘手的難題。
也許,”馮野王想了一下說:“皇上能舍私情為社稷,亦未可知。
且等呼韓邪觐見了再說。
” “是的!到什麼地步說什麼話,隻好見機行事。
” 等馮野王辭去,石顯将整個情勢考慮了一遍,認為呼韓邪的願望,隻有一個法子可以實現,那就是在一種迫于情勢,不容皇帝細想的局面之下,不能不許。
倘或依照通常的慣例,上表乞請,則夜長夢多,結果一定不妙。
因此,石顯奏請皇帝在便殿接見呼韓邪。
因為在盛陳儀衛的大朝儀中,着重在禮節,所說的無非彼此和好之類的官樣文章。
而在便殿中,呼韓邪既可從容陳詞,為他幫腔亦方便得多。
當然,呼韓邪應該說些什麼,是石顯預先教導過的。
行過了禮,皇帝少不得有一番慰問,“你是哪天到的?”他問呼韓邪。
“十天以前。
” “路上走了多少日子?” “整整一個月。
” “很辛苦吧?” “多蒙陛下垂問。
”呼韓邪挺着腰說:“外臣的筋骨好,倒也不覺得辛苦。
” “你越老越健旺了!” “外臣不老!”呼韓邪應聲而答:“外臣的阏氏,已經亡故。
外臣願做陛下的女婿,替陛下保障西北邊疆。
” 皇帝一愣,“你,你說的什麼?”他側着耳朵等候答奏。
呼韓邪大聲說道:“外臣願意娶公主為阏氏,做陛下的女婿。
” “這,這,”皇帝左右顧視,“這是怎麼說?” “啟奏皇上,”石顯踏出來回奏:“和親乃本朝列祖列宗的家法。
呼韓邪單于忠心效順,如能結以婚姻,永息幹戈,再無外患,實為社稷蒼生之福。
” 皇帝這下真愣住了,以乞援的眼光看着陪侍的大臣,而大家都把視線避開了,于是皇帝指名問道:“匡衡,你怎麼說?” 匡衡不願與石顯的意見相異,頓首答說:“和親确為本朝家法。
” “馮野王,你看呢?” “乞皇上以國家為重!” 以國家為重,當然顧不得父女之情了。
皇帝無奈,隻好答說:“許婚就是!” “多謝陛下,不以外臣為不肖!外臣感激天恩,真正不知道怎麼說才好?”接着揚塵舞蹈地俯拜謝恩。
消息傳到後宮,公主大驚失色,當時就哭了出來。
宮女飛報皇後,親臨探視。
十六歲的公主一恸昏厥,急忙灌姜湯、掐人中,好不容易救醒過來,母女抱頭痛哭。
這下将老太後也驚動了。
太後未到皇帝的便殿之前,皇後已經先趕來向皇帝質問:父女天性,骨肉相連,何能忍心以十六歲的公主,下嫁既老且醜的呼韓邪?皇帝亦自知做了一件極孟浪的的事,無奈“天子無戲言”,話已出口,無法更改。
隻有要求皇後諒解他的苦衷。
商量尚無結果,忽報太後駕到。
皇帝
午宴既罷,呼韓邪回返賓館。
石顯卻将馮野王留了下來,有事商量。
商量的正就是呼韓邪求親之事,石顯卻先不說破,“馮公,”他問:“你看呼韓邪此來的意思如何?” “很好,很好!頗有和好的誠意。
” “正是!”石顯說:“不過有件事恐怕不容易向聖上陳奏。
” “喔!何事?”馮野王問:“莫非又想中朝的贈與?這怕難。
頻年征伐,國庫不裕,如之奈何?” “倒不是在财物有何企圖。
他是執持中朝的家法,有意為天子之婿。
” “原來是要求和親。
這——”見此光景,石顯故意這樣說:“我看隻有拒絕他了,即令他大失所望,亦是無可奈何之事!” “中書,”馮野王很注意地問:“所謂‘大失所望’者,意思是他志在必得?” “有是有這樣的意思,不過太妄誕了!婚姻原是兩廂情願的事。
不能說,他要如何便如何!朝廷有朝廷的威嚴,哪怕——”石顯故意不說下去。
馮野王不知是計,急忙說道:“中書,扶植呼韓邪,保我北疆無事,有多少心血貫注在上頭。
莫輕言征伐之事!” “那當然。
就交惡,也不能為這件事開戰。
說起來和親不成,翻臉成仇,也叫人笑話。
” “是,是!若說求親求不成,反挨了一頓打,這話傳到四夷,人人寒心,隻怕邊疆從此會多事。
”馮野王想了一下說,“不知道能不能想個辦法,讓他打消此意。
” “很難。
”石顯大搖其頭,“他們的想法與中原不同。
隻以為求為漢家天子之婿,是效忠的表示。
倘或不許,即表示不以為其為忠,那,後果就很難說了。
” “這倒是棘手的難題。
也許,”馮野王想了一下說:“皇上能舍私情為社稷,亦未可知。
且等呼韓邪觐見了再說。
” “是的!到什麼地步說什麼話,隻好見機行事。
” 等馮野王辭去,石顯将整個情勢考慮了一遍,認為呼韓邪的願望,隻有一個法子可以實現,那就是在一種迫于情勢,不容皇帝細想的局面之下,不能不許。
倘或依照通常的慣例,上表乞請,則夜長夢多,結果一定不妙。
因此,石顯奏請皇帝在便殿接見呼韓邪。
因為在盛陳儀衛的大朝儀中,着重在禮節,所說的無非彼此和好之類的官樣文章。
而在便殿中,呼韓邪既可從容陳詞,為他幫腔亦方便得多。
當然,呼韓邪應該說些什麼,是石顯預先教導過的。
行過了禮,皇帝少不得有一番慰問,“你是哪天到的?”他問呼韓邪。
“十天以前。
” “路上走了多少日子?” “整整一個月。
” “很辛苦吧?” “多蒙陛下垂問。
”呼韓邪挺着腰說:“外臣的筋骨好,倒也不覺得辛苦。
” “你越老越健旺了!” “外臣不老!”呼韓邪應聲而答:“外臣的阏氏,已經亡故。
外臣願做陛下的女婿,替陛下保障西北邊疆。
” 皇帝一愣,“你,你說的什麼?”他側着耳朵等候答奏。
呼韓邪大聲說道:“外臣願意娶公主為阏氏,做陛下的女婿。
” “這,這,”皇帝左右顧視,“這是怎麼說?” “啟奏皇上,”石顯踏出來回奏:“和親乃本朝列祖列宗的家法。
呼韓邪單于忠心效順,如能結以婚姻,永息幹戈,再無外患,實為社稷蒼生之福。
” 皇帝這下真愣住了,以乞援的眼光看着陪侍的大臣,而大家都把視線避開了,于是皇帝指名問道:“匡衡,你怎麼說?” 匡衡不願與石顯的意見相異,頓首答說:“和親确為本朝家法。
” “馮野王,你看呢?” “乞皇上以國家為重!” 以國家為重,當然顧不得父女之情了。
皇帝無奈,隻好答說:“許婚就是!” “多謝陛下,不以外臣為不肖!外臣感激天恩,真正不知道怎麼說才好?”接着揚塵舞蹈地俯拜謝恩。
消息傳到後宮,公主大驚失色,當時就哭了出來。
宮女飛報皇後,親臨探視。
十六歲的公主一恸昏厥,急忙灌姜湯、掐人中,好不容易救醒過來,母女抱頭痛哭。
這下将老太後也驚動了。
太後未到皇帝的便殿之前,皇後已經先趕來向皇帝質問:父女天性,骨肉相連,何能忍心以十六歲的公主,下嫁既老且醜的呼韓邪?皇帝亦自知做了一件極孟浪的的事,無奈“天子無戲言”,話已出口,無法更改。
隻有要求皇後諒解他的苦衷。
商量尚無結果,忽報太後駕到。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