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定庵最輕視的陳文述
關燈
小
中
大
光是聽他談這一段《西溪百詠》的始末,燕紅已經心神飛馳,便問宋嫂:“你說的那處地方,是怎麼個情形?”
“在蒹葭裡,交蘆庵旁邊,本來是人家的一處‘莊子’――”
杭州人稱别墅為“莊子”,是燕紅所知道的,但蒹葭裡、交蘆庵,她卻聽不懂宋嫂的杭州口音,等聽龔定庵說明了是哪幾個字,恍然有悟,“秋水蒹葭,蘆花如雪,”她說,“怪不得說西溪之勝在秋天。
” “亦不盡然。
”龔定庵說,“我念首詩你聽:‘十裡花開萬樹新,寺梅早發歲初辰,白葩未吐猶含臘,梅萼先舒已報春;不與衆香争雪色,獨憐瘦影問花神。
眼前多少羅浮客,誰是孤山放鶴人?’” “原來還有梅花。
” “梅花多得很。
”宋嫂接口說道,“東南有座法華山,山下十八裡路,全是梅花。
” “那不比蘇州的鄧尉還來得茂盛?”燕紅問道,“那地名叫什麼?就叫法華山?” “叫梅花塢。
” “隻為深藏不露,所以稱之為塢。
西溪的塢最多。
”龔定庵問宋嫂,“有沒有一處地方叫穆塢?” “怎麼沒有?有!東西兩個塢,住戶都姓穆。
穆塢住家,同世外桃源一樣。
” “這亦有詩為證。
”龔定庵便又念了一首詩:“‘東塢晨炊西塢煙,肩夫竈婦樂豐年,供庖兼味山中野,待客重烹池上鮮;鱗砌苔封鵝子石,泉甘清勝兔兒泉。
仙鄉未許聞朝市,到此方知另一天。
’” “那簡直是‘桃花源’的境界了。
”燕紅興奮地說,“有這樣的洞天福地,我是住定了西溪了。
” “稍安毋躁。
”龔定庵說,“到西溪還有一大段路,先吃了飯,從從容容,探幽尋勝。
” 于是宋嫂開始做飯,她的手腳快,飯菜亦都現成,下一下鍋,不過兩刻鐘的工夫,葷素皆已齊備。
一面吃飯,一面閑談,宋嫂忽然問道:“龔大少爺,府上是不是有一家親戚姓陳:太太、小姐們,個個會作詩的?” “有的。
不過,我不大跟他來往。
” 這姓陳的親戚,便是龔定庵最輕視的陳文述,字雲伯,别号頤道居士。
此人是個舉人,善于鑽營,先在河工上當差,很撈了一筆錢,以後又當過常熟知縣,曾重修過柳如是的墓。
當時江蘇有兩個号稱風雅的縣官,都姓陳,一個是宜興縣令陳鴻壽,也就是金石名家,以制“曼生壺”為世所知的陳曼生;一個就是陳雲伯,論人品卻遠不及陳曼生。
陳雲伯所不能令人忍受的是,越雅越俗,他仿照袁子才的伎倆,而更惡劣。
詩雖作得不壞,但拿詩來作結交達官貴人的敲門磚,又以收女弟子結裙帶關系,自炫風雅,純盜虛聲,且不說龔定庵,連他族中的姊妹,亦不大看得起他。
他的家世亦很不錯。
有個族祖叫陳兆侖,字勾山,出身乾隆元年丙辰,博學鴻詞制科,官至太仆寺卿。
陳勾山有兩個孫女兒:一個叫陳長生,嫁的是福建巡撫葉世倬;一個叫陳端生,夫婿叫範锴,是湖州的一個秀才,由于牽涉入一樁科場案中,以緻獲罪充軍。
陳端生是個别具一格的才女,寫了一部彈詞叫《再生緣》,托名女子郦明堂,男裝應試及第,官至宰相,與夫同期而不合,以寄别鳳離鸾之感。
陳長生、陳端生姊妹以外,陳雲伯的親戚眷屬中,頗有人通翰墨,這是袁子才好收女弟子之功,陳雲伯見獵心喜,刻意模仿,但他不論從學養、功名、交遊、關系來說,哪方面都不及袁子才,因而隻好出以招搖假托的手段。
“你喜歡詞,有個與納蘭性德齊名的女詞人,你總該知道吧?”龔定庵忽然
” “亦不盡然。
”龔定庵說,“我念首詩你聽:‘十裡花開萬樹新,寺梅早發歲初辰,白葩未吐猶含臘,梅萼先舒已報春;不與衆香争雪色,獨憐瘦影問花神。
眼前多少羅浮客,誰是孤山放鶴人?’” “原來還有梅花。
” “梅花多得很。
”宋嫂接口說道,“東南有座法華山,山下十八裡路,全是梅花。
” “那不比蘇州的鄧尉還來得茂盛?”燕紅問道,“那地名叫什麼?就叫法華山?” “叫梅花塢。
” “隻為深藏不露,所以稱之為塢。
西溪的塢最多。
”龔定庵問宋嫂,“有沒有一處地方叫穆塢?” “怎麼沒有?有!東西兩個塢,住戶都姓穆。
穆塢住家,同世外桃源一樣。
” “這亦有詩為證。
”龔定庵便又念了一首詩:“‘東塢晨炊西塢煙,肩夫竈婦樂豐年,供庖兼味山中野,待客重烹池上鮮;鱗砌苔封鵝子石,泉甘清勝兔兒泉。
仙鄉未許聞朝市,到此方知另一天。
’” “那簡直是‘桃花源’的境界了。
”燕紅興奮地說,“有這樣的洞天福地,我是住定了西溪了。
” “稍安毋躁。
”龔定庵說,“到西溪還有一大段路,先吃了飯,從從容容,探幽尋勝。
” 于是宋嫂開始做飯,她的手腳快,飯菜亦都現成,下一下鍋,不過兩刻鐘的工夫,葷素皆已齊備。
一面吃飯,一面閑談,宋嫂忽然問道:“龔大少爺,府上是不是有一家親戚姓陳:太太、小姐們,個個會作詩的?” “有的。
不過,我不大跟他來往。
” 這姓陳的親戚,便是龔定庵最輕視的陳文述,字雲伯,别号頤道居士。
此人是個舉人,善于鑽營,先在河工上當差,很撈了一筆錢,以後又當過常熟知縣,曾重修過柳如是的墓。
當時江蘇有兩個号稱風雅的縣官,都姓陳,一個是宜興縣令陳鴻壽,也就是金石名家,以制“曼生壺”為世所知的陳曼生;一個就是陳雲伯,論人品卻遠不及陳曼生。
陳雲伯所不能令人忍受的是,越雅越俗,他仿照袁子才的伎倆,而更惡劣。
詩雖作得不壞,但拿詩來作結交達官貴人的敲門磚,又以收女弟子結裙帶關系,自炫風雅,純盜虛聲,且不說龔定庵,連他族中的姊妹,亦不大看得起他。
他的家世亦很不錯。
有個族祖叫陳兆侖,字勾山,出身乾隆元年丙辰,博學鴻詞制科,官至太仆寺卿。
陳勾山有兩個孫女兒:一個叫陳長生,嫁的是福建巡撫葉世倬;一個叫陳端生,夫婿叫範锴,是湖州的一個秀才,由于牽涉入一樁科場案中,以緻獲罪充軍。
陳端生是個别具一格的才女,寫了一部彈詞叫《再生緣》,托名女子郦明堂,男裝應試及第,官至宰相,與夫同期而不合,以寄别鳳離鸾之感。
陳長生、陳端生姊妹以外,陳雲伯的親戚眷屬中,頗有人通翰墨,這是袁子才好收女弟子之功,陳雲伯見獵心喜,刻意模仿,但他不論從學養、功名、交遊、關系來說,哪方面都不及袁子才,因而隻好出以招搖假托的手段。
“你喜歡詞,有個與納蘭性德齊名的女詞人,你總該知道吧?”龔定庵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