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八股文章

關燈
“這時新婚燕爾,一定有許多得意的句子。

    ”燕紅問說,“調名叫什麼?” “《湘月》。

    ”龔定庵接着便念: “天風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苟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 “這是上半阕?” “是的。

    ” “修飾之文,謂之雕龍,‘雕龍文卷’一定是指無用的八股文章;‘屠狗功名’大概是指武英殿謄錄,可是何以謂之‘曾是東華生小客’?東華不是指大内嗎?” “我父親一直是軍機章京,軍機處在大内。

    這不過是裝點的話,來反襯‘屠苟功名’而已。

    ” “别說蘇小,我亦要笑你非計。

    ”燕紅又說,“上半阕牢騷滿腹,下半阕呢?” 龔定庵接下來念下半阙: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态起,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箫,狂來說劍,兩樣消魂味,兩般春夢,橹聲蕩入雲水。

    ” “‘怨去吹箫,狂來說劍’,”燕紅低低吟哦着,“你是生來不得志的詞客英雄。

    ” 龔定庵笑道:“倒說得我像辛稼軒了。

    ” “你自己說呢?”燕紅問說,“仿之古人,你自己覺得像誰?” “你說像誰?” 燕紅聽人談過好些龔定庵的狂态,所以脫口答說:“像汪容甫。

    ” 龔定庵大笑,笑停了說:“倒也有一點點像。

    ” “豈止一點點?汪容甫戲侮鹽商,不就像你跟你叔太爺無禮的情形一樣嗎?” 汪容甫是乾隆全盛之時,揚州的大名士,受鹽商的供養,卻最看不起鹽商。

    曾有一個稱為“總商”的鹽商領袖,南巡時報效了一筆巨款,因而得蒙賞給頭品頂戴及花翎,那總商便天天戴着紅頂子,招搖過市去拜客。

    汪容甫看不慣他那副猖狂模樣,便特地備辦了一副“行頭”,身上是一套紙紮店中定制的紙糊袍褂,頭上一頂農夫所戴的笠帽,上綴一枚小紅蘿蔔,作為頭品頂戴,後面還拖一把雞毛撣子,當作花翎,騎一頭小毛驢,由他的一個小兒子牽着,跟在那總商的綠呢大轎後面,轎行亦行,轎止亦止,路人見了,無不狂笑,那總商情不能堪,送了一千兩銀子,請他停止這樣的惡作劇。

    汪容甫拿了那一千兩銀子在妓院中大肆揮霍,一夕而盡,是個很有名的故事。

     龔定庵也常戲侮他的叔叔龔守正,說他“一竅不通”,又說他叔叔作學問,盡在“五色書”中。

    有人問他何謂“五色書”?他說:“紅面者缙紳錄,黃面者京報,黑面者禀帖,白面者知會,藍面者賬簿。

    ”将龔守正拼命做官,隻會盤算應酬的俗氣,形容得淋漓盡緻。

    但實在也像汪容甫戲侮鹽商那樣,未免刻薄。

     “古來才人,大緻都是這樣恃才傲物。

    ”燕紅出以恕詞,接着又問,“如果你自己不承認像汪容甫,那麼像誰呢?” “我不知道像誰,不過我所心儀的人物,詞裡面也有消息――得意則‘狂來說劍”,失意則‘怨去吹箫’,不為範希文,便為姜白石。

    ” 想到姜白石“小紅低唱我吹箫”的故事,燕紅的名字與長于箫管――要說破了,立刻就會牽扯在一起,因此她隻談範希文。

     “如果要讓你像範文正那樣去守邊,我想你吃不來那種苦,就是範文正也未必喜歡那種遭遇。

    ”燕紅接着便念了範仲淹的兩句詞,“‘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 “範希文的《漁家傲》不止一首,他不是自己思歸,而是為戍守的邊卒訴勞苦。

    ”龔定庵自負而又怅惘地說,“我亦同‘小範老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