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秀、北山幽

關燈
“寫西湖寫得好的,第一要數明朝的袁中郎。

    他有一篇《西湖雜記》,一開頭就說:‘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

    ’又說:‘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绫,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你可有這樣的感覺?” “他說欲下一語不得,而山色、花光、溫風、波紋,已經描寫了四句了。

    ”燕紅說道,“我現在還無心領略湖光山色。

    ” 受了挫折的心情,最好不受幹擾才恢複得快,所以龔定庵保持沉默,懶散地往藤椅上一靠,垂手瓜皮艇子的舷外,任令柔膩的湖水從指間流過,發出“嘩、嘩”的輕響。

     燕紅終于開口了,“不雨而潤,不煙而潤,”她指着遠處說道,“西湖山色之秀,實在少見。

    ” “這就是南山。

    ”龔定庵說,“南山秀、北山幽。

    ” 燕紅向北望去,轉臉再望南山,兩座高峰,掩映雲端,知道這便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雙峰插雲”。

     “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喔,”龔定庵想了一下說,“剛才我們下船的湧金門,有‘柳浪聞莺’。

    接下來是‘曲院風荷’,那裡原是南宋的酒坊,有人不知道何為‘曲院’,稱之為‘曲院風荷’。

    再往前有兩景連在一起,一處是‘雷峰夕照’,一處是‘南屏晚鐘’。

    ” “柳浪聞莺,看黃莺織柳,可算一景。

    南屏晚鐘,隻聞其聲,不能算一景。

    ”燕紅又問,“‘雷峰夕照’是怎麼回事?” “雷峰就是雷峰塔――” “喔,”燕紅打斷他的話問,“那不就是《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所在地嗎?” “《警世通言》是這麼說,其實即使有其事,白娘子也不是鎮壓在雷峰塔下。

    ” “那麼是在什麼地方呢?” “喏,”龔定庵遙遙一指,“你看到湖面有三座小石塔沒有?” 燕紅凝神望了一會說:“看見了,不言可知是十景中‘三潭印月’。

    你怎麼說是小石塔呢?” “明朝有個話本,叫《西湖三塔記》,我說小石塔是有所本的。

    ” “好了,咱們别講考據了。

    你說,白娘子怎麼不是鎮在雷峰塔下,而是鎮在小石塔之下?塔又為什麼要三座呢?” 看她興緻勃勃,渾不似先前郁黯寡歡的模樣,龔定庵便也起勁了。

    “塔有三座,是因為妖有三個,‘小青’不是一條小青蛇,也沒有什麼‘許仙’。

    據《西湖三塔記》說――” 說臨安奚宣贊遊湖迷路,遇見少女白卯奴,天色已晚,權且至她家借宿。

     到得她家,見到一個白衣徐娘,一個黑衣老妪,便是白卯奴的孀居的母親與祖母。

    白衣徐娘煙視媚行,冶豔非凡,奚宣贊大為颠倒。

    白衣徐娘守寡已久,在眉挑目語,這一夜投懷送抱,奚宣贊真有欲仙欲死之慨,因而溺于欲海,連家都忘記掉了。

     其實這祖孫三代是三妖,一雞、一蛇、一獺。

    白蛇要殺奚宣贊,為白卯奴所救。

    後來奚宣贊請來茅山道士作法,收服三妖,鎮壓在西湖三塔之下,永絕後患。

     “這個故事不好。

    ”燕紅搖搖頭說,“白蛇如此無情,安能脫胎換骨、修成正果。

    ” “此所以有馮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