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童老的學政

關燈


    ”接着,他将阿興喚了來,掏出一張字條給他,同時吩咐,“這是劉老爺親筆寫的地址,你說:請劉老爺明天一早來吃早飯,吃完了一起進場。

    ” 接着,他又将劉仲範的風采文章,為居停細談,達五也很好客,渴望一見。

     “請安置吧!”他向龔定庵說,“養精蓄銳,再接再厲。

    ” 龔定庵一上了床,呼呼大睡。

    一覺醒來,靜悄悄的,卻望得見堂屋中燈火通明,開出房門,又聞到廚房中飄來的香味,心感達五的盛情,不由得想到,這一回如果落第,失望的人可就多了。

    第一場文字雖說得意,不一定中得了考官的眼,第二場、第三場還得要好好拼一拼,即使第一場未薦,還可以在後面兩場博得個“補薦”。

     這時達家上下,發現龔定庵已經起身,便不再禁聲了。

    達五亦親自出來招呼,等龔定庵漱洗既罷,陪着喝茶,接着是送來一盂蓮子紅棗湯,一盤棗泥定勝糕,龔定庵本就愛甜食,所以不必主人用口采相勸,便大嚼了一頓。

     到得鐘打兩下,聽得有人叩門,是劉仲範來踐約,龔定庵為主客雙方引見過後,少不得有一番寒暄;等到告一段落,達五關照開飯,且飲且談,到得黎明時分,隐隐人聲嘈雜,第二場開始點名了。

     “時候還早。

    兩位盡管慢慢兒喝。

    ”達五跟劉仲範也很投緣,因而特訂後約,“第三場進場,請劉先生仍舊到舍間來便飯,也不必半夜裡起身,睡足了,從從容容來,中午進場也不算晚。

    ” “多蒙厚愛,感何可言。

    ”劉仲範也很爽朗,“恭敬不如從命,我就叨擾了。

    ” 三場已畢,靜候放榜,那是差不多一個月以後的事。

     龔定庵搬回自己的寓所了,但與劉仲範時有往來。

    會試以後,舉子必須在京候榜,因為禮闱得意,接下來便是進士複試,以及為天下讀書人所豔羨的金殿射策――殿試。

    劉仲範素性淡泊,闱後檢點草稿,發覺第三場策問,“頌聖”應該“三擡”之處,誤為“雙擡”。

    當今的道光皇帝,最重小節,像他這樣“違犯功令”,主司不緻徇情,必遭黜落,因而打算收拾行李,早早離京,隻是龔定庵堅勸,說他的三場文字,清醇雅建,必定高中,至于“三擡”誤為“雙擡”是小毛病,這一科的四總裁,都是有擔當的人,很可能會成全他。

    又說難得北遊,應該好好盤桓些日子。

     重感情的劉仲範,是由于他最後的兩句話才留下來的,而且也因為龔定庵的關系,常陪他一起遊宴――候榜的舉子,患得患失,心情焦躁,每天都以酒食征逐作為排遣。

    下館子都是挂賬,記明人名,及至發榜,由中了的人分攤賬款,落第的白吃,其名謂之“吃夢”。

     龔定庵交遊甚廣,凡有“吃夢”的場合,十之八九有他,他亦總忘不了要拉劉仲範。

    白天的辰光容易打發,晚上一靜下來,便有心事了,因為從進京以後,便很少接到上海、杭州、蘇州三地的來信,尤其是出闱以後,隻字皆無。

     他心裡在想,不來信恐不止于乏善可陳,因為家信隻報“平安”二字便足,如今連此二字都沒有,是不是出了什麼事了呢? 就這樣在夜夜焦憂之中,發榜的日子到了。

     正式發榜定在四月十四日,但“開榜”是在前一天。

    這天一交半夜子時,四總裁及十八房官,都已齊集聚奎宮,開内龍門将監臨、監試、提調,及對讀、謄錄等官,都請了進來,聚奎堂一張長案,寫榜吏獨踞一方,等監榜大臣一到,開始寫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