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魁揭曉之時
關燈
小
中
大
其時朱卷的名次已經排定,一百卷一束,從第六名寫起,報字号、印墨卷、拆彌封,向例副主考寫姓名,正主考批名次,都寫在一張寸許寬,五六寸長的紙條上,由堂上傳到寫榜吏手中,同時高聲唱名。
這張紙條并不交回堂上,是執事胥吏的利薮所在,傳到外龍門由門縫中塞出去,自有“報房”的人接應,舉子的籍貫、住處、家世、至親等等,早已查得清清楚楚,接到紙條,首報在京的本人。
如果是富貴人家的子弟,立刻派出專差,星夜趕到“新貴”的原籍去“報喜”,這是“頭報”,照例必有重賞,當然這筆賞銀,是要跟闱中勾結好的胥吏均分的。
其時舉子們大都在各人的會館等消息,中了的自然是滿面春風,奔進奔出,周旋在賀喜的親友同鄉之中,忙得不可開交;尚無消息的,午前還沉得住氣,午後的情緒,便随着時間的消逝而越來越焦躁了。
倘到夜飯時分依舊音信杳然,大多會失去常度,不是面色如死,話都懶得說,便是大發牢騷,痛罵主司無眼。
這時陪着候榜的人,就會安慰他說:“還早,還早,一定是五經魁。
” 前五名稱為“五經魁”,向例要到最後才揭曉,不知是誰發明了這個制度,為舉子們留下一線希望,實在是功德無量,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法子很“缺德”,就像待決之囚,時間拖得越長越痛苦。
但不管怎麼說,喜歡這個制度的人,占絕大多數。
經魁揭曉之時,總在入夜酉時以後,内外簾的官員、胥吏、雜役,哪怕連擔水夫,亦可到聚奎堂前看熱鬧,手中各擎紅燭一支,甚至兩支,照耀得璀璨華麗,過于豔陽天氣,其名謂:“鬧榜”。
那支鬧過榜的紅燭,吹熄了用來送人,是極好的一份人情,據說兒童啟蒙,用這支殘燭照着讀書,必主聰明,與出場時的“照出簽”可用來催生,都算是科場佳話。
到得五魁拆彌封時,四總裁少不得還要看一看朱卷,不道禮部侍郎湯金钊,看出來一個毛病,悄悄向四總裁之首的戶部尚書英和說:“前輩請看,這‘列祖列宗’,是不是應該‘三擡’?” 英和接過來一看,不由得也愣住了,“是啊!”他說,“這可麻煩了。
” 原來“策問”照規矩低兩格寫,上空兩格,以便“擡頭”,高一格稱為“單擡”;高兩格稱為“雙擡”,大緻直接與皇帝有關的字樣,如“陛下”、“制”、“上論”等等,用雙擡;間接有關的,如“神京”、“殿廷”之類用單擡。
但身份比皇帝還高的,如“太上皇帝”、“皇太後”,以及前朝的廟諱,如“世宗憲皇帝”、“高宗純皇帝”等等,便應出格書寫,稱為“三擡”。
列祖列宗是皇帝的祖宗,當然要比“陛下”等字樣高一格,這一卷顯然違犯功令,應該黜落。
黜落便要在落卷中抽換,抽到過得去的,也還罷了,倘或抽到文理不通的一卷,如之奈何?因此遇到這種情形,主考沒有一個不頭痛的。
而況,人家都認為這一卷是難得的好卷子,尤其是策問講時務,明正通達,足見是個胸羅經濟的佳士,入仕亦必能成為好官,由于小疵黜落,實在可惜。
“諸公以為如何?”英和問道,“應該不應該保全?” “如今的難題,不在應該不應該,是能不能保全?”另一總裁李宗說。
這張紙條并不交回堂上,是執事胥吏的利薮所在,傳到外龍門由門縫中塞出去,自有“報房”的人接應,舉子的籍貫、住處、家世、至親等等,早已查得清清楚楚,接到紙條,首報在京的本人。
如果是富貴人家的子弟,立刻派出專差,星夜趕到“新貴”的原籍去“報喜”,這是“頭報”,照例必有重賞,當然這筆賞銀,是要跟闱中勾結好的胥吏均分的。
其時舉子們大都在各人的會館等消息,中了的自然是滿面春風,奔進奔出,周旋在賀喜的親友同鄉之中,忙得不可開交;尚無消息的,午前還沉得住氣,午後的情緒,便随着時間的消逝而越來越焦躁了。
倘到夜飯時分依舊音信杳然,大多會失去常度,不是面色如死,話都懶得說,便是大發牢騷,痛罵主司無眼。
這時陪着候榜的人,就會安慰他說:“還早,還早,一定是五經魁。
” 前五名稱為“五經魁”,向例要到最後才揭曉,不知是誰發明了這個制度,為舉子們留下一線希望,實在是功德無量,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法子很“缺德”,就像待決之囚,時間拖得越長越痛苦。
但不管怎麼說,喜歡這個制度的人,占絕大多數。
經魁揭曉之時,總在入夜酉時以後,内外簾的官員、胥吏、雜役,哪怕連擔水夫,亦可到聚奎堂前看熱鬧,手中各擎紅燭一支,甚至兩支,照耀得璀璨華麗,過于豔陽天氣,其名謂:“鬧榜”。
那支鬧過榜的紅燭,吹熄了用來送人,是極好的一份人情,據說兒童啟蒙,用這支殘燭照着讀書,必主聰明,與出場時的“照出簽”可用來催生,都算是科場佳話。
到得五魁拆彌封時,四總裁少不得還要看一看朱卷,不道禮部侍郎湯金钊,看出來一個毛病,悄悄向四總裁之首的戶部尚書英和說:“前輩請看,這‘列祖列宗’,是不是應該‘三擡’?” 英和接過來一看,不由得也愣住了,“是啊!”他說,“這可麻煩了。
” 原來“策問”照規矩低兩格寫,上空兩格,以便“擡頭”,高一格稱為“單擡”;高兩格稱為“雙擡”,大緻直接與皇帝有關的字樣,如“陛下”、“制”、“上論”等等,用雙擡;間接有關的,如“神京”、“殿廷”之類用單擡。
但身份比皇帝還高的,如“太上皇帝”、“皇太後”,以及前朝的廟諱,如“世宗憲皇帝”、“高宗純皇帝”等等,便應出格書寫,稱為“三擡”。
列祖列宗是皇帝的祖宗,當然要比“陛下”等字樣高一格,這一卷顯然違犯功令,應該黜落。
黜落便要在落卷中抽換,抽到過得去的,也還罷了,倘或抽到文理不通的一卷,如之奈何?因此遇到這種情形,主考沒有一個不頭痛的。
而況,人家都認為這一卷是難得的好卷子,尤其是策問講時務,明正通達,足見是個胸羅經濟的佳士,入仕亦必能成為好官,由于小疵黜落,實在可惜。
“諸公以為如何?”英和問道,“應該不應該保全?” “如今的難題,不在應該不應該,是能不能保全?”另一總裁李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