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的一個想法
關燈
小
中
大
過年。
” “這倒是真的。
”吉雲說道,“這兩年你總算很安分,既無賭債,又沒有堂子裡的賬,你能把文債還一還,我們就真正難得過個幹淨年了。
” 這句“很安分”有點皮裹陽秋的意味;言外之意,如今喪服已滿,便不妨花天酒地、蔔夜蔔晝。
為了讨夫人的好,他笑笑說道:“我一定讓你過個幹淨年。
” 他倒是能說能行,将各方索和托撰的“文債”都清理了出來。
首先要還的一筆,為他父親提刀,題目是他父親信中拟好了的“敬題蘇刑部塞山奉使卷子”,此人是龔暗齋的同年,病殁于七年之前,他的兒子來求“老年伯”題此奉使圖,而且指明了“要請定庵代題一首詞”。
這是三年前的話,他以居憂無詩為借口,現在擱在那裡,如今可無法再拖了。
這種題目,自然要選一阕慷慨蒼涼的調子,略一沉吟,決定填一首《滿江紅》: 草白雲黃,壁立起,塞山青陡,誰貌取書生骨相,健兒身手,地拱龍興犄角壯,時清鹭斥消烽久,仗征人,笛裡叫春回,歌楊柳。
飛鴻去,泥蹤舊,奇文在,佳兒守,問摩挲三五,龍泉在否?我亦高秋三扈跸,空廬落日鞭絲驟,對西風,挂起北征圖,沾雙袖。
這蘇塞山是内務府正白旗的包衣,官至刑部郎中;他的父親叫蘇楞額,久任工部尚書,以内務府出身而任工部堂官,任内如有所謂“大工”,像起造陵寝、修建宮殿等,那就是發大财的機會到了。
蘇楞額就遇到過這樣的機會,而且不止一次。
因此,在圓明園以南數裡,挑選了一處水木清華的勝地,起造了一座極大的花園,當地人稱之為“蘇園”;龔定庵曾經在蘇園作客,此時回憶當年光景,猶不免怦怦心動。
原來蘇塞山的兒子那興阿,字蘭汀,與龔定庵既是世交,又是好友;那興阿兄弟二人都好客,在圓明園散值歸來,便即延賓開宴。
賓客中亦有上中下之分,龔定庵屬于上客,所受的待遇不同,最使得龔定庵難忘的是,那興阿祖傳的收藏,隻開放給龔定庵欣賞。
“這回到京,我一定要帶你去逛一逛蘇園。
”他向他妻子說,“依我看,京師各園,以此為第一。
” “聽你好幾次提到蘇園。
”吉雲問道,“到底怎麼個好法?” “我念幾句當時作的詩給你聽,你就知道了。
” “瑤池侍宴歸,賓客雜鷗鹭,有園五百笏,有木三百步,清池是荷芰,怪石出林。
禁中花月生,天半朱霞曙,黃封天府酒,白鹿上方胙。
詩壘挾談兵,文場發武庫,收藏浩雲煙,赝鼎不參預,金題問玉躞,發之羨且怖。
” “他家的收藏,能讓你吓一跳,倒也不容易。
” “真是驚心動魄,尤其是他的藏書。
”龔定庵不勝低徊地又吟了兩句:“‘讀罷心怦怦,願化此中蠹。
’” “你又要收藏古董,又要收藏宋版書。
”吉雲正式規勸道,“玩物喪志,倒不如閑下來練練字。
你那一筆書法,跟你的詩文太不相稱了。
” 一聽這話,龔定庵便皺眉了;吉雲知趣,不等他發牢騷,先自悄悄溜了開去。
“你别走。
”龔定庵喊住她說,“有個薄薄的本子,題名叫做《王孫傳》,我記得拿給你看過?” 吉雲沉吟了一會,走回卧房,在梳妝台最下面的抽鬥中,找到了那篇“傳”,重回原處。
“是這個不是?” “是啊。
”龔定庵問道,“你看了沒有?” “看了。
”吉雲笑道,“實在是杏兒傳。
” 杏兒是《王孫傳》中一個類似“紅娘”的角色。
這篇傳的作者是那興阿的一個朋友,也是八旗世家子,在乾清門當侍衛,性好翰墨,而文字并不高明,傳中說:“某王孫者,家城中,珠規玉矩,不苟言笑。
某氏,亦貴家也,解詞翰,以中表相見相慕重。
杏兒者婢也,語其主曰:王孫所謂‘都爾敦風古,阿思哈發都’。
”
” “這倒是真的。
”吉雲說道,“這兩年你總算很安分,既無賭債,又沒有堂子裡的賬,你能把文債還一還,我們就真正難得過個幹淨年了。
” 這句“很安分”有點皮裹陽秋的意味;言外之意,如今喪服已滿,便不妨花天酒地、蔔夜蔔晝。
為了讨夫人的好,他笑笑說道:“我一定讓你過個幹淨年。
” 他倒是能說能行,将各方索和托撰的“文債”都清理了出來。
首先要還的一筆,為他父親提刀,題目是他父親信中拟好了的“敬題蘇刑部塞山奉使卷子”,此人是龔暗齋的同年,病殁于七年之前,他的兒子來求“老年伯”題此奉使圖,而且指明了“要請定庵代題一首詞”。
這是三年前的話,他以居憂無詩為借口,現在擱在那裡,如今可無法再拖了。
這種題目,自然要選一阕慷慨蒼涼的調子,略一沉吟,決定填一首《滿江紅》: 草白雲黃,壁立起,塞山青陡,誰貌取書生骨相,健兒身手,地拱龍興犄角壯,時清鹭斥消烽久,仗征人,笛裡叫春回,歌楊柳。
飛鴻去,泥蹤舊,奇文在,佳兒守,問摩挲三五,龍泉在否?我亦高秋三扈跸,空廬落日鞭絲驟,對西風,挂起北征圖,沾雙袖。
這蘇塞山是内務府正白旗的包衣,官至刑部郎中;他的父親叫蘇楞額,久任工部尚書,以内務府出身而任工部堂官,任内如有所謂“大工”,像起造陵寝、修建宮殿等,那就是發大财的機會到了。
蘇楞額就遇到過這樣的機會,而且不止一次。
因此,在圓明園以南數裡,挑選了一處水木清華的勝地,起造了一座極大的花園,當地人稱之為“蘇園”;龔定庵曾經在蘇園作客,此時回憶當年光景,猶不免怦怦心動。
原來蘇塞山的兒子那興阿,字蘭汀,與龔定庵既是世交,又是好友;那興阿兄弟二人都好客,在圓明園散值歸來,便即延賓開宴。
賓客中亦有上中下之分,龔定庵屬于上客,所受的待遇不同,最使得龔定庵難忘的是,那興阿祖傳的收藏,隻開放給龔定庵欣賞。
“這回到京,我一定要帶你去逛一逛蘇園。
”他向他妻子說,“依我看,京師各園,以此為第一。
” “聽你好幾次提到蘇園。
”吉雲問道,“到底怎麼個好法?” “我念幾句當時作的詩給你聽,你就知道了。
” “瑤池侍宴歸,賓客雜鷗鹭,有園五百笏,有木三百步,清池是荷芰,怪石出林。
禁中花月生,天半朱霞曙,黃封天府酒,白鹿上方胙。
詩壘挾談兵,文場發武庫,收藏浩雲煙,赝鼎不參預,金題問玉躞,發之羨且怖。
” “他家的收藏,能讓你吓一跳,倒也不容易。
” “真是驚心動魄,尤其是他的藏書。
”龔定庵不勝低徊地又吟了兩句:“‘讀罷心怦怦,願化此中蠹。
’” “你又要收藏古董,又要收藏宋版書。
”吉雲正式規勸道,“玩物喪志,倒不如閑下來練練字。
你那一筆書法,跟你的詩文太不相稱了。
” 一聽這話,龔定庵便皺眉了;吉雲知趣,不等他發牢騷,先自悄悄溜了開去。
“你别走。
”龔定庵喊住她說,“有個薄薄的本子,題名叫做《王孫傳》,我記得拿給你看過?” 吉雲沉吟了一會,走回卧房,在梳妝台最下面的抽鬥中,找到了那篇“傳”,重回原處。
“是這個不是?” “是啊。
”龔定庵問道,“你看了沒有?” “看了。
”吉雲笑道,“實在是杏兒傳。
” 杏兒是《王孫傳》中一個類似“紅娘”的角色。
這篇傳的作者是那興阿的一個朋友,也是八旗世家子,在乾清門當侍衛,性好翰墨,而文字并不高明,傳中說:“某王孫者,家城中,珠規玉矩,不苟言笑。
某氏,亦貴家也,解詞翰,以中表相見相慕重。
杏兒者婢也,語其主曰:王孫所謂‘都爾敦風古,阿思哈發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