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曾經過這樣的場面,正在窘迫的當兒,一眼瞥見馬地保趕到,如逢救星,急忙喊道:“老馬,老馬!快請過來。
” 馬地保是幫人家料理過這種喜事的,從人堆裡擠到前面,看劉秃子戴着紅纓帽,便知是報子,含笑為主家招呼:“辛苦了!請裡面坐。
” 劉秃子還不曾開口,突然有人大喊:“老馬,你别弄錯了!我是‘頭報’。
” 此言一出,群相顧視,招遠的掌櫃首先發現,“‘油流鬼’!”他呵斥着,“怪不得找你不到!你跑這兒來幹什麼?” “我來報喜啊!”“油流鬼”沖着藹如大聲問說:“李姑娘,是我‘頭報’不是?” 藹如很為難,遲疑未答,馬地保便問:“真是他的‘頭報’?” “哪會是他?”劉秃子生氣地說,“這不是胡扯!” “慢點!”馬地保見有機可乘,不肯放松——原來報房的需索騷擾是有名的,厚賞以外,還得招待住宿;大魚大肉,甚至鴉片款待,奉為上賓。
最可惡的是,呼朋引類,認作一夥,盤踞在主家,三、五天不去。
不過,這是指“頭報”而言;“二報”就沒有這些優遇了。
馬地保是為李家設想,能将劉秃子打成一個“二報”,可省許多花費,所以盯緊了問:“李姑娘,到底是不是招遠的夥計‘頭報’?” 藹如仍在猶豫,阿翠可忍不住了,“是的!”她指着“油流鬼”說:“是他頭一個來報喜。
” “那就沒話說了。
”馬地保跟劉秃子說話的聲音,便不似先前那樣親熱:“可惜你來晚了一步!” 這一下,可把劉秃子的臉都氣白了。
千裡迢迢趕了來,讓人“偷”了個“頭報”去,這口氣可真咽不下。
不過,既不能跟主家理論,也争不過“油流鬼”,隻能找招遠的掌櫃發話。
“好啊,掌櫃的!”他冷笑着說:“我當你好朋友,大老遠的先投到你那兒,指望着得點兒什麼照應。
哪知道你來了這麼一手兒,可真是陰損到家了!你指使小把戲偷我的‘頭報’不要緊,我讓江湖朋友,知道你招遠掌櫃夠朋友就是了。
” 招遠的掌櫃講義氣,愛面子,聽得這幾句話,又氣又急。
想想也不能怪人家,是“油流鬼”太混帳。
為了出氣,更為了表明心迹,不動聲色地招招手:“‘油流鬼’,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 “油流鬼”知道不妙了,嗫嚅着說:“你老有話,就在那兒說好了。
” “我問你,”招遠的掌櫃,一個箭步竄了過去,撈住“油流鬼”的臉一掌,飛起一腳,将他踢翻在地,趕上去拳腳交加,一面打,一面凸出眼珠罵:“揍死你個小雜種!好樣不學學做賊,偷人家的‘頭報’,害我對不住朋友。
” 于是,罵的罵,哭的哭,拉架的拉架,相勸的相勸,議論的議論,亂成一片。
藹如大為不忍,着急地高喊:“好了,好了!都算‘頭報’,别鬧了!” 招遠的掌櫃還在不依不饒,馬地保喝道:“住手!人家大喜事,你來攪局,好意思嗎?” 這句話很有效,招遠的掌櫃住了手,向藹如道歉:“李姑娘,我不該這時候在府上管教孩子。
回頭再來跟你道賀賠罪。
”說完,揪着“油流鬼”的耳朵走了。
“好了!”馬地保揚一揚手,大聲說道:“各位散一散吧!”又關照藹如:“趕緊叫菜打酒!外面有我。
” 真虧得馬地保料理,跟劉秃子好說歹說,送了二十兩銀子,另外替他雇一乘直達蓬萊的騾車,即時上路,好讓他到慕榮幹家去報喜。
賞銀雖然不少,一切供應,盡皆豁免,省錢省事,已算難得。
藹如為人忠厚慷慨,又是喜事,談起“油流鬼”讨賞不成,反挨了一頓揍,恻然不忍,特地又包了四兩銀子一個紅包,托馬地保轉送。
諸事粗定,已将黃昏,李婆婆母女留馬地保吃飯,少不得還是談這件喜事。
馬地保心裡梗着一句話,早就想問了;此時别無外人,正是開口的機會。
“婆婆,”他很謹慎地問,“有人說,洪三爺是你家女婿?” 聽得這話,藹如便起身避了開去。
李婆婆目送她的背影,響亮地喊道:“你把三爺的庚帖取來!” 藹如隻略停得一停,依然頭亦不回地往裡走。
不一會,阿翠捧出來一個拜匣。
藹如比她母親想得周到,除了庚帖以外,還有洪鈞的親筆信為證。
“老馬,”李婆婆将洪鈞最近從京中的來信遞給他,“你看。
” 馬地保一看“藹如賢妹夫人”六字,倏然動容,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朝上作了個揖,口中說道:“恭喜、恭喜!差點失禮了!” 揖罷又移自己的座位,從上位移至末座。
這表示已将李婆婆看作官眷,自顧身份,不敢僭越。
李婆婆理會得他的意思,口中連連說道:“這是幹什麼!這是幹什麼!”心裡卻是着實得意。
“婆婆。
”馬地保的稱呼未改,語氣卻格外謙恭,“這報條的寫法不對了,該寫‘貴府姑爺’。
” 李婆婆還不曾答話,藹如在隔室接口:“寫法不錯!” “是嗎,”李婆婆茫然地問,“現在是怎麼寫的?” “寫的是‘洪府三少爺’。
” 李婆婆想一想說:“是不錯!三爺兼住他伯伯這一房。
現在他們弟兄四個,除了老四還小以外,老大、老二都沒有兒子,隻有三爺有一個。
為此,洪家老太太許他再娶一房妻室,将來要分開來住的。
拿眼前來說,蘇州他有個家,煙台他也有個家,就是這裡。
” “這一說就對了。
不過,”馬地保略停一下,終于說出口來:“照這樣子,是不是要‘開賀’呢?” 李婆婆母女都還未想到這件事,但也都不假思索地作了決定,“當然要‘開賀’。
”李婆婆緊接着說:“老馬,這可又要靠你了!” “那還用說。
不過,我隻能跑腿辦事,上不得台盤;得要另外請有頭有臉的老爺出面接待賓客。
好在還早,慢慢商量。
” “怎說還早?” “還有一報。
要等還有一報來了,才能定日子‘開賀’。
” “怎麼?”李婆婆有些着慌了,“這一次考中的還不作數。
” “不是不作數。
照規矩,要兩報;還有一報。
” 馬地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李婆婆又不明會試的程序,兩人纏夾不清,迫得藹如不能不出面解釋了。
“娘!”她一面掀門簾,一面說:“老馬的話沒有說清楚。
照規矩還有殿試,算是皇上親自主考。
要殿試過了,才知道誰是狀元,誰是榜眼。
” “啊!”李婆婆驚喜交集地,“原來狀元還不知道是誰?我以為已經給人搶了去了呢!照這樣子說,不也還有咱們的份兒嗎?” 看她的語氣是如此樂觀自信,馬地保便一半湊趣、一半打趣地說:“是啊!再有一報就是報三爺中狀元。
那時候,李姑娘,喔,不!”他趕緊改口:“三少奶奶就是狀元娘子了!” “三少奶奶!三少奶奶!”藹如默默地念了兩遍,不由得認真地意識到這一身份改變所帶來的種種切切:洞房花燭、待曉堂前、三日入廚;所感所覺,俨然是個新娘子,臉上自然而然地發燒。
及至想到自己是在想些什麼,更覺羞慚,又慌又急地奪門而出。
一掀門簾,與人撞個滿懷,相扶細看,才知是小王媽。
她已聽見了馬地保的話,笑嘻嘻地說道:“狀元娘子,大喜,大喜!” “你也來胡扯!” 藹如微帶嬌嗔地說了這一句,便待躲回自己卧室。
無奈小王媽拖住不放,拉拉扯扯地,終于又回到了原處。
“婆婆!”小王媽的聲音格外響亮,“真正菩薩保佑,到底讓三爺高中了!”她又埋怨地說:“怎的不叫阿翠來給我一個信?害得我這麼晚才知道這個喜信兒。
” “哪裡還想得起?報喜的一來,就像造了反一樣。
信局子的人搶‘頭報’,幾乎還打一架,多虧老馬料理。
”李婆婆又說,“你不來幫忙,反倒埋怨我,說得過去嗎?” “誰說我不來幫忙?家裡有三桌客,我都撇下了。
我踉他們說,婆婆家有這件大喜事,不知道怎麼忙法?今天我怕不能回去了。
婆婆,”小王媽問道:“菩薩面前燒了香沒有?” “啊!”李婆婆矍然警悟,顫巍巍地站起身來,不安地說:“這麼件大事,意忘記了!趕快,阿翠,開佛堂門,我得好好在菩薩面前燒一柱香,磕幾個頭。
叩謝菩薩的保佑。
” “心到神知,也不必急在這一刻。
”小王媽又說:“明天開出單子來,我陪婆婆、小姐要把煙台寺廟裡的香都燒到。
” “對!”李婆婆說,“我還要許願。
” 于是從第二天起,由小王媽與馬地保陪着,李婆婆母女遍叩煙台寺廟尼庵,許下心願,倘能保佑洪鈞得大魁天下,定當重塑金身,以答神佛。
” 馬地保是幫人家料理過這種喜事的,從人堆裡擠到前面,看劉秃子戴着紅纓帽,便知是報子,含笑為主家招呼:“辛苦了!請裡面坐。
” 劉秃子還不曾開口,突然有人大喊:“老馬,你别弄錯了!我是‘頭報’。
” 此言一出,群相顧視,招遠的掌櫃首先發現,“‘油流鬼’!”他呵斥着,“怪不得找你不到!你跑這兒來幹什麼?” “我來報喜啊!”“油流鬼”沖着藹如大聲問說:“李姑娘,是我‘頭報’不是?” 藹如很為難,遲疑未答,馬地保便問:“真是他的‘頭報’?” “哪會是他?”劉秃子生氣地說,“這不是胡扯!” “慢點!”馬地保見有機可乘,不肯放松——原來報房的需索騷擾是有名的,厚賞以外,還得招待住宿;大魚大肉,甚至鴉片款待,奉為上賓。
最可惡的是,呼朋引類,認作一夥,盤踞在主家,三、五天不去。
不過,這是指“頭報”而言;“二報”就沒有這些優遇了。
馬地保是為李家設想,能将劉秃子打成一個“二報”,可省許多花費,所以盯緊了問:“李姑娘,到底是不是招遠的夥計‘頭報’?” 藹如仍在猶豫,阿翠可忍不住了,“是的!”她指着“油流鬼”說:“是他頭一個來報喜。
” “那就沒話說了。
”馬地保跟劉秃子說話的聲音,便不似先前那樣親熱:“可惜你來晚了一步!” 這一下,可把劉秃子的臉都氣白了。
千裡迢迢趕了來,讓人“偷”了個“頭報”去,這口氣可真咽不下。
不過,既不能跟主家理論,也争不過“油流鬼”,隻能找招遠的掌櫃發話。
“好啊,掌櫃的!”他冷笑着說:“我當你好朋友,大老遠的先投到你那兒,指望着得點兒什麼照應。
哪知道你來了這麼一手兒,可真是陰損到家了!你指使小把戲偷我的‘頭報’不要緊,我讓江湖朋友,知道你招遠掌櫃夠朋友就是了。
” 招遠的掌櫃講義氣,愛面子,聽得這幾句話,又氣又急。
想想也不能怪人家,是“油流鬼”太混帳。
為了出氣,更為了表明心迹,不動聲色地招招手:“‘油流鬼’,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 “油流鬼”知道不妙了,嗫嚅着說:“你老有話,就在那兒說好了。
” “我問你,”招遠的掌櫃,一個箭步竄了過去,撈住“油流鬼”的臉一掌,飛起一腳,将他踢翻在地,趕上去拳腳交加,一面打,一面凸出眼珠罵:“揍死你個小雜種!好樣不學學做賊,偷人家的‘頭報’,害我對不住朋友。
” 于是,罵的罵,哭的哭,拉架的拉架,相勸的相勸,議論的議論,亂成一片。
藹如大為不忍,着急地高喊:“好了,好了!都算‘頭報’,别鬧了!” 招遠的掌櫃還在不依不饒,馬地保喝道:“住手!人家大喜事,你來攪局,好意思嗎?” 這句話很有效,招遠的掌櫃住了手,向藹如道歉:“李姑娘,我不該這時候在府上管教孩子。
回頭再來跟你道賀賠罪。
”說完,揪着“油流鬼”的耳朵走了。
“好了!”馬地保揚一揚手,大聲說道:“各位散一散吧!”又關照藹如:“趕緊叫菜打酒!外面有我。
” 真虧得馬地保料理,跟劉秃子好說歹說,送了二十兩銀子,另外替他雇一乘直達蓬萊的騾車,即時上路,好讓他到慕榮幹家去報喜。
賞銀雖然不少,一切供應,盡皆豁免,省錢省事,已算難得。
藹如為人忠厚慷慨,又是喜事,談起“油流鬼”讨賞不成,反挨了一頓揍,恻然不忍,特地又包了四兩銀子一個紅包,托馬地保轉送。
諸事粗定,已将黃昏,李婆婆母女留馬地保吃飯,少不得還是談這件喜事。
馬地保心裡梗着一句話,早就想問了;此時别無外人,正是開口的機會。
“婆婆,”他很謹慎地問,“有人說,洪三爺是你家女婿?” 聽得這話,藹如便起身避了開去。
李婆婆目送她的背影,響亮地喊道:“你把三爺的庚帖取來!” 藹如隻略停得一停,依然頭亦不回地往裡走。
不一會,阿翠捧出來一個拜匣。
藹如比她母親想得周到,除了庚帖以外,還有洪鈞的親筆信為證。
“老馬,”李婆婆将洪鈞最近從京中的來信遞給他,“你看。
” 馬地保一看“藹如賢妹夫人”六字,倏然動容,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朝上作了個揖,口中說道:“恭喜、恭喜!差點失禮了!” 揖罷又移自己的座位,從上位移至末座。
這表示已将李婆婆看作官眷,自顧身份,不敢僭越。
李婆婆理會得他的意思,口中連連說道:“這是幹什麼!這是幹什麼!”心裡卻是着實得意。
“婆婆。
”馬地保的稱呼未改,語氣卻格外謙恭,“這報條的寫法不對了,該寫‘貴府姑爺’。
” 李婆婆還不曾答話,藹如在隔室接口:“寫法不錯!” “是嗎,”李婆婆茫然地問,“現在是怎麼寫的?” “寫的是‘洪府三少爺’。
” 李婆婆想一想說:“是不錯!三爺兼住他伯伯這一房。
現在他們弟兄四個,除了老四還小以外,老大、老二都沒有兒子,隻有三爺有一個。
為此,洪家老太太許他再娶一房妻室,将來要分開來住的。
拿眼前來說,蘇州他有個家,煙台他也有個家,就是這裡。
” “這一說就對了。
不過,”馬地保略停一下,終于說出口來:“照這樣子,是不是要‘開賀’呢?” 李婆婆母女都還未想到這件事,但也都不假思索地作了決定,“當然要‘開賀’。
”李婆婆緊接着說:“老馬,這可又要靠你了!” “那還用說。
不過,我隻能跑腿辦事,上不得台盤;得要另外請有頭有臉的老爺出面接待賓客。
好在還早,慢慢商量。
” “怎說還早?” “還有一報。
要等還有一報來了,才能定日子‘開賀’。
” “怎麼?”李婆婆有些着慌了,“這一次考中的還不作數。
” “不是不作數。
照規矩,要兩報;還有一報。
” 馬地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李婆婆又不明會試的程序,兩人纏夾不清,迫得藹如不能不出面解釋了。
“娘!”她一面掀門簾,一面說:“老馬的話沒有說清楚。
照規矩還有殿試,算是皇上親自主考。
要殿試過了,才知道誰是狀元,誰是榜眼。
” “啊!”李婆婆驚喜交集地,“原來狀元還不知道是誰?我以為已經給人搶了去了呢!照這樣子說,不也還有咱們的份兒嗎?” 看她的語氣是如此樂觀自信,馬地保便一半湊趣、一半打趣地說:“是啊!再有一報就是報三爺中狀元。
那時候,李姑娘,喔,不!”他趕緊改口:“三少奶奶就是狀元娘子了!” “三少奶奶!三少奶奶!”藹如默默地念了兩遍,不由得認真地意識到這一身份改變所帶來的種種切切:洞房花燭、待曉堂前、三日入廚;所感所覺,俨然是個新娘子,臉上自然而然地發燒。
及至想到自己是在想些什麼,更覺羞慚,又慌又急地奪門而出。
一掀門簾,與人撞個滿懷,相扶細看,才知是小王媽。
她已聽見了馬地保的話,笑嘻嘻地說道:“狀元娘子,大喜,大喜!” “你也來胡扯!” 藹如微帶嬌嗔地說了這一句,便待躲回自己卧室。
無奈小王媽拖住不放,拉拉扯扯地,終于又回到了原處。
“婆婆!”小王媽的聲音格外響亮,“真正菩薩保佑,到底讓三爺高中了!”她又埋怨地說:“怎的不叫阿翠來給我一個信?害得我這麼晚才知道這個喜信兒。
” “哪裡還想得起?報喜的一來,就像造了反一樣。
信局子的人搶‘頭報’,幾乎還打一架,多虧老馬料理。
”李婆婆又說,“你不來幫忙,反倒埋怨我,說得過去嗎?” “誰說我不來幫忙?家裡有三桌客,我都撇下了。
我踉他們說,婆婆家有這件大喜事,不知道怎麼忙法?今天我怕不能回去了。
婆婆,”小王媽問道:“菩薩面前燒了香沒有?” “啊!”李婆婆矍然警悟,顫巍巍地站起身來,不安地說:“這麼件大事,意忘記了!趕快,阿翠,開佛堂門,我得好好在菩薩面前燒一柱香,磕幾個頭。
叩謝菩薩的保佑。
” “心到神知,也不必急在這一刻。
”小王媽又說:“明天開出單子來,我陪婆婆、小姐要把煙台寺廟裡的香都燒到。
” “對!”李婆婆說,“我還要許願。
” 于是從第二天起,由小王媽與馬地保陪着,李婆婆母女遍叩煙台寺廟尼庵,許下心願,倘能保佑洪鈞得大魁天下,定當重塑金身,以答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