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關燈
就你自己買了;便宜不落外方,豈不更好?” 小王媽心裡一動,但随即警覺,這個便宜貪不得!不然,不隻受人批評,落了褒貶,也許還是一筆有瓜葛、了不斷的“煩惱産”。

     于是她作一個惶恐的笑容,“婆婆是好意,我可不敢!”她說,“就算我有力量,也不能買這塊地。

    不然,會有人說閑話,說我圖謀老東家的産業。

    這個名聲我可擔不起。

    ” “這有什麼?你是幫我的忙。

    ”李婆婆極力想勸她買,故意從反面說:“為了你自己避嫌疑,眼看我為難,你就對得起我了?” “婆婆用不着為難,我借錢給婆婆就是。

    ” 兩人交談的聲音,越說越高;藹如耳朵尖,雖隔着一層闆壁,聽得還是很清楚。

    她覺得小王媽的居心倒還正派,而母親的強人所難,卻大可不必。

    現在聽到小王媽作此表示,深怕母親會貿然接受,不能不出面了。

     “娘!”話在人先,她隔着門簾便已開口,“這不是什麼急的事!” “是呀!”小王媽迎着藹如的面接口,“錢上的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何必急着賣地?” “那,那就擱一擱。

    ”李婆婆拗不過女兒的意思,隻好暫作罷論,但仍舊加了一句:“戶頭還是要找。

    ” “慢慢找,慢慢找!”小王媽說,“或者托馬地保也可以。

    ” 賣地之事就不再談了。

    小王媽又坐了一會,辭回望海閣;将李家的喜訊也帶到了望海閣,衆口相傳,都知道藹如要做“夫人”了。

     是李家的舊人,當然都為李婆婆母女高興,而且自覺臉上亦有光采。

    但新來的一班人,就不是那麼想了;尤其是住在樓上的燕春,出語尖酸,拿這件事當作天大的一個笑話。

     “窯姐兒坐花轎、做夫人,你們聽說過沒有?還好,沒有說要替她造貞節牌坊。

    王三嬸也是。

    ”燕春口中的“王三嬸”,是小王媽主政望海閣以後所掙得的“官稱”。

    她說,“得着風,便是雨。

    人家想做官太太想得入迷了,平空瞎編說有那麼一封信,王三嬸居然就信了。

    真正‘笑話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 于是真有好事的人去問小王媽:“王三嬸,你看見了洪三爺的信沒有?” 小王媽不知就裡,老實答說:“沒有!我又不識字,人家拿信給我看什麼?” 這一來便像證實了燕春的判斷無誤,李家母女在騙人。

    “本來嘛!”原來将信将疑的人,也同意燕春的看法了,“人家洪三爺到底是衙門裡的老爺,講身份、講面子;憑什麼管一張條子便喚了來陪酒的姑娘叫‘夫人’?而況洪三爺本就有大太太在蘇州的!” 這些話少不得有李家的舊人去告訴“老東家”,藹如聽了當然很不是味道,而表面還能淡然處之。

    李婆婆卻氣得發抖,夜半不曾睡着,輾轉反側,終于忍不住呻吟了。

     藹如中夜驚醒,急披衣起床,到母親卧室中來探視。

    擎燈揭帳,拿手按在李婆婆額上,幸喜并未發燒。

    隻要不是有病,做女兒的便放心了。

     “娘!”藹如勸慰她說,“理那些冷言冷語幹什麼?氣壞了身子,不正如了那一班人的意?” “我不是氣,我是急。

    ” “急?”藹如詫異,“急什麼?” “也不是急,是擔心。

    ”李婆婆說,“倘或真的讓他們說中了,我們娘兒倆怎麼再見人?” “不會的!”藹如極有信心地答說:“三爺不是那種人。

    如果他要騙娘跟我,早就騙了,何必等到現在?” “是呀!我想三爺是讀書人;而況你待他總算不錯的了!人心是肉做的,将心比心,想來決不會恩将仇報。

    不過,唉!”李婆婆歎口氣,沒有再說下去。

     這一下将藹如搞得煩躁了,“娘,”她是微感不耐的語氣,“你又想到哪裡去了?有話不說出來,悶在心裡,自己不舒服,惹得人家也不痛快。

    ” “我是這麼想,人總不可貪非份之福。

    凡事來得太容易,大順利了,每每是靠不住的多。

    ” “說來說去,還是自己瞎疑心。

    ”藹如突然發覺自己的話欠柔和,因而停了一會,平心靜氣地說:“娘!你的想法不大對。

    第一,這也不算非份之福。

    我們李家的家世,莫非就比不過他們洪家?第二,來得也不是很容易、很順利。

    他是老早就在籌劃這件事了,經過多少波折,才能成功。

    若說好事多磨,照我看,也磨夠了!娘,有許多情形你不知道。

    ”她想起多少個漫漫長夜,輾轉反側,為相思獨受煎熬的苦楚,不由得聲音哽咽了,“娘,你知道我吞了多少淚水,才有今天這一天?” 見此光景,李婆婆大為心疼,“好女兒,好女兒!你不要傷心。

    ”她顫巍巍地伸出枯幹的手,按在她腿上說:“怪我不好,真是瞎疑心。

    ” “也難怪他們妒忌。

    ”藹如輕輕将她母親的手,塞入被窩,“隻有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