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關燈
台,便顯有軒輕,不以為煙台是他的“嶽家”。

     有此警覺,就不會失言,洪鈞從容答說:“也報蘇州,也要報這裡。

    ” 這下,李婆婆才不作矜持之态,喜孜孜地說:“我們母女,明年四月裡專等好音。

    ” “這,”洪鈞頓覺雙肩沉重,有不勝負荷之感,“隻怕會——” “不會的!”李婆婆搶着說,“隻要心好,菩薩一定保佑。

    萬一,萬一有什麼,三爺,你也不要灰心。

    你遲早要發達的。

    ” 由此開始,便談些不相幹的閑話了。

    藹如亦就不須躲開,大大方方地走了進來,臉上裝得沒事人似地,仿佛根本不知道洪鈞跟她母親在談些什麼。

     見她表情如此,李婆婆和洪鈞都體諒她,怕她受窘,亦都刻意不提親事。

    可是,别人就不同了。

    隻聽腳步雜沓,領頭的是小王媽,後面跟着阿翠和打雜的,個個面帶笑容,一望而知是來賀喜的。

     “恭喜婆婆,恭喜三爺,小姐!”小王媽回首喊道:“拿紅氈條來!” “幹什麼?”藹如大聲嚷道:“别鬧,别鬧!” “是呀!”洪鈞也含笑謙辭,“不敢當。

    ” “這個頭一定要磕的。

    快拿紅氈條來。

    ” 其實根本就未曾攜紅氈條來,小王媽亦不過口頭客氣而已。

    鬧過一陣,終于是李婆婆出言勸阻,方始作罷,隻行常禮道賀。

     接着,便開飯了。

    小王媽一面安置席面,一面又說客氣話,不曾備得什麼好菜,委屈“姑爺”之類。

    倒使得一向熟不拘禮的洪鈞,大感局促。

     “你别鬧這些虛文了!”李婆婆向小王媽說,“倒是有句很正經的話,你聽着:打今天起,小姐不在望海閣住了。

    你看是挪到這裡來住,還是另外找房子呢?” 聽得這話,洪鈞和藹如不約而同地發一聲:“哦!”是被提醒了,這是最要緊的一件事。

    否則還不算從良。

     “哦!”小王媽卻不怎麼起勁,反問一句:“婆婆看呢?” 原來小王媽在望海閣無當家人之名,有當家人之實,她不能不打打算盤。

    局賬向例三節結算,而年節尤關重要。

    如果藹如此時“摘牌子”,禀報縣衙門“脫籍從良”,上千銀子的局賬就很難收得到了。

    而平時憑折子所取的柴米油鹽、雞魚鴨肉,這一大筆夥食,卻少不得人家分文。

    倘是王孫巨賈,量珠來聘,上千銀子也吃虧得起;甚至報些虛賬,亦不愁沒有着落。

    如今看洪鈞與藹如的這段姻緣,頗有鼓兒詞上所描畫的“落難公子與千金小姐後花園私訂終身”的味道,往後的榮華富貴是另一回事,眼前不能先落個債主盈門,無以搪塞的結局。

    所以她淡淡地敷衍着李婆婆,而心裡卻另有打算。

     其實,李婆婆又何嘗不知道?隻是當着洪鈞,特意這樣說法,表示從今以後,藹如就是洪家未過門的媳婦了。

    因此,當飯罷洪鈞告辭,她叮囑藹如陪他回望海閣,用意即在便于與小王媽密談。

     “我心裡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李婆婆問道:“你看這頭親事怎麼樣?” 小王媽當然挑好聽的說:“真正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小姐上花轎的時候,鳳冠霞帔打扮起來,不知道怎麼樣漂亮呢?” “就是為了一頂花轎。

    有這樣的收緣結果,将來還可以回得去徐州老家。

    ”李婆婆皺眉說:“不過,往後這年把的日子,怕不大好過。

    ” “就是這話啰。

    ”小王媽趁勢接口,“婆婆,摘牌子容易,不過 “我知道!”李婆婆有力地揮一揮手,“你不用往下說了。

    隻說該怎麼辦?客人當然是不能接了。

    ” 這一點,小王媽也知道,是決不能遷就更改的。

    剛才聽阿翠來報喜之後,就已細細想過,籌得了一個自以為可行的辦法,此時從容答道:“事情是辦得早了一點。

    還有一個多月過年,那時摘牌子就好了。

    現在對外隻有先瞞着。

    ” “這瞞得過去嗎?” “當然瞞得過去,隻要大家嘴上當心些就是了。

    ”小王媽說:“也不必另找房子,讓小姐今天就搬了來陪婆婆。

    有客人上門,隻說小姐病了。

    這樣混到年底,能把局賬收到八成,今年這個年,就可以過得去了。

    ” “這是你的如意算盤,我看不那麼容易。

    你倒再想想看。

    ” “不用想!”我還有一步棋。

    婆婆不說,我不必說;婆婆說了,可見我這步棋想得不錯。

    ”小王媽忽然歎口氣:“當時照我的意思,多弄兩個人就好了。

    ” 李婆婆立即省悟,“你是說哪裡借個人代為應酬?”她問。

     “是的。

    ”小王媽說:“望海閣這塊牌子很響,索性把地方頂了出去。

    不過,暫時不必說破,有人要請客,要打牌,原班人馬伺候,隻是小姐再不露面就是。

    ” “這好!”李婆婆欣然同意,而且很誇獎小王媽,“你這一步棋很高。

    這一來大家仍舊有口飯吃,再好不過。

    ” “而且望海閣頂出去,也可以收一筆錢。

    不過,當初‘鋪房間’裝修,是花了大錢,如今到底舊了,不好跟人家多要價。

    婆婆倒說個數目看。

    ” 李婆婆想了一下,慨然答說:“數目你去斟酌接手的人,隻要肯留下咱們原來的人,我就少要點也算了。

    ” “婆婆這麼厚道,老天保佑,姑爺一定高中。

    婆婆真着實還有一步老運呢!” ※※※ 于是,藹如當天就搬來陪母親,真的做“養在深閨”的“小姐”了。

    洪鈞當然不能獨宿望海閣,仍回客棧去住。

    每天來陪藹如和李婆婆閑話,直到吃了晚飯才回去。

    做了三天江南人所說的“毛腳女婿”,第四天要動身了。

     “明天要走了。

    ”洪鈞悄悄跟藹如說:“今天晚上你在客棧裡陪我,作個長夜之談。

    如何?” “長夜之談”是托詞,洪鈞所希望的,無非“被翻紅浪”的一夜缱绻。

    藹如峻然拒絕,隻有兩個字:“不行!” 洪鈞知道她的性情,是這樣斬釘截鐵地說“不行”,就一定不行;不由得面現怏怏之色。

     “你也真是!”藹如有些心軟了,柔聲說道:“往後的日子長着呢?就不能為我委屈一夜?。

    ” “好了!好了!你不用看得那麼認真。

    ”洪鈞的心情一變,隻想到藹如的好處,也佩服她真能出淤泥而不染,小節上亦一絲不苟,便由衷地說了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藹如!洪鈞絕不相負。

    ” 這是極好的好話,而藹如聽來卻有些刺耳;覺得此刻并不是盟誓的時候,何以好端端地有此表白? 一個念頭未曾轉完,洪鈞又開口了,“昨天我到關帝廟去求了一支簽。

    簽詞很奇,令人不敢相信。

    ” “怎麼說法?” “似乎說我有鼎甲之望,這,這太奢望了。

    ” “那也不見得。

    莫非你就不配點狀元?”藹如激勵他說:“三爺,你切不可妄自菲薄。

    從前有人不作第二人想,到頭來果然大魁天下。

    你也要有此抱負才好。

    ” “你可千萬不要存這樣的想法。

    ”洪鈞很認真地說:“不然,你會失望。

    ” “對你,我不會失望的。

    ” “這,”洪鈞不安地,“我可真得好好巴結一番了。

    ” “對!隻要你肯巴結上進,我就心滿意足了。

    窮通富貴有命,我看得開的。

    ” “這才是!”洪鈞轉為欣慰,“你要讓我心境輕松些,心境輕松,文思才會如不竭之泉,源源不絕。

    ” “身子也要緊!精神好,文思才會源源不絕。

    ” 藹如憐借地捏一捏他的手臂,“你比上一回來,又瘦了些。

    ” 洪鈞心想,南北奔波,憂勞交加,如何不瘦?但這話他不肯明白道破,換了個說法:“俗語說:‘心廣體胖’,以後就好了。

    ” 這表示他眼前沒有什麼憂煩,藹如自覺得安慰。

    不自覺将頭一側,偎依在他胸前,聽他的心跳,與自己的脈搏,若合符節。

    夫婦一體,呼吸相通;這一轉念問,才确切體認到自己與洪鈞的關系,自今以後禍福相共,密不可分了。

     “吃了宵夜,你早點回去吧!”藹如覺得來日方長,很容易地抛開了離愁别緒,“明天上船,我就不送你了。

    ” “明天不必你送,今晚我可要多待會兒。

    你可别攆我!” 藹如笑笑不作聲,掀簾出了内室,直到廚房。

    隻見小王媽正在忙着——這頓宵夜,當作别宴,整治得格外豐盛,但隻有藹如陪着洪鈞享用。

     吃到一半,李婆婆命阿翠來喚藹如。

    見了面,卻無别話,隻說:“你在這裡坐一會,别出去!” “娘”,藹如問道,“這是什麼花樣?” “有好些話,都得問問清楚。

    你不肯開口,我也不便追根究底,讓小王媽去跟他談。

    ” ※※※ “姑爺打算什麼時候辦喜事?” 這開門見山的一問,就讓洪鈞難以回答。

    想一想,很吃力地說:“我想,總要明年秋天。

    ” “日子随姑爺定。

    ”小王媽說,“婆婆的意思,是越早越好。

    ” “我又何嘗不想早。

    不過,這是件大事,不可以馬馬虎虎。

    ” “正是這話!”小王媽緊接着他的話問:“不知道三爺想請哪位做大煤老爺?” 庚帖是當面交換過了,洪鈞用随身所攜的一塊漢玉,聊當聘禮。

    女家回了一方家藏的端硯,作為信物。

    但照規矩男女兩家都該請一位衣冠中人做大媒,洪鈞還不曾思考及此,所以聽得這話,又是一愣。

     “總是海關上的老爺?”小王媽似猜測、似暗示地說。

     洪鈞在海關上沒有什麼知交;而且他受藹如接濟這件事,海關舊友,多少有些知道,亦正中他的忌諱,自然不願意他們做媒人。

    不過由她的話,他倒想到了一個人,可用來搪塞。

     “你還記得張二老爺嗎?” “怎麼不記得?不是姑爺的拜把弟兄?”小王媽問:“張二老爺如今在哪裡?” “在外省做官。

    ”洪鈞擺出極有把握的表情,“我們的交情夠;到時候,他一定很高興來做這個現成媒人。

    ” “喔!”小王媽很高興地說,“能請張二老爺來做大媒,是太好了。

    ” 洪鈞心裡像被針刺了一下;言不由衷,自覺慚愧,不過迫于情勢,也隻好這樣說假話敷衍。

     “姑爺!”一直言詞暢利的小王媽,忽然有些難于出口了,“我是瞎說的話,姑爺可别嫌忌諱。

    明年金榜出來,高高中了,自然是秋天辦喜事。

    倘或一時運氣還不到,喜事是不是也照辦呢?” 這自是大成疑問的事;簡直可說是決辦不到的事!首先辦喜事的花費便無着落。

    就算有着落,辦這樣一件喜事,在旁人看,便作恕詞,亦是不急之務。

    刻薄些的,更不知如何菲薄。

    但是,這又是無法實說的話,洪鈞隻有避開正面,從側面去回答。

     “這你們可以放心,我一定會中。

    ” “是的。

    大家都這樣在想。

    看起來明年秋天,一定要辦喜事。

    我們小姐的嫁妝,倒要早早預備。

    ”小王媽緊接着說:“辦喜事當然不容易;不過隻要姑爺拿定了主意,就有難處,也難不倒婆婆。

    ” 這是很明顯的暗示,倘若洪鈞落第,一時無法籌措辦喜事的費用,李婆婆亦願資助。

    了解到這一層,洪鈞算是放了一半心,點點頭說:“我的主意是早拿定了。

    到時候若有難處,大家商量着辦。

    ” “正是。

    就這麼說了!”小王媽拿起酒壺為洪鈞斟滿,“人逢喜事精神爽,姑爺寬用一杯。

    ”然後,微笑着退了出去,去向李婆婆複命。

     當着藹如的面,小王媽細說了經過,李婆婆長長地舒了口氣:“這一下,才真的可以放心了!” 而藹如卻不這麼想。

    首先,請張仲襄路遠迢迢地回來做大媒,就是件很渺茫的事。

    不過,念頭一轉到此,立刻自責不應該不信任洪鈞,因而也就不願再往下想。

     “你去吧!”李婆婆對女兒說:“我看,該下餃子了。

    ” 這意思是不讓洪鈞多喝酒,藹如也是這樣想。

    “騎馬行船三分險”,帶着宿醉坐上小舢舨,接駁到停泊在港灣中間的海船,是件很危險的事。

     “酒夠了吧?”藹如溫柔地按着洪鈞的手說:“我替你去下餃子,羊肉西葫蘆的餡兒。

    ” 這是洪鈞最喜愛的餃子。

    感于柔情,洪鈞雖然還想借酒來沖淡由小王媽所挑起來的心事,畢竟還是依從了。

     吃完宵夜又喝茶;先閑聊,後話别,磨到曙色将露,藹如可真忍不住了,“你該動身了吧?”她說,“回客棧隻怕睡不到兩個時辰。

    ” “哦!真得走了。

    ”洪鈞矍然而起,“我跟婆婆去辭行。

    ” “不必了!都睡得正沉。

    我送你出門。

    ” 喚起阿翠點燈籠,藹如親自送洪鈞出門,隻見涼月在天,霜風凄緊,不由得便一哆嗦。

     “外面冷。

    ”洪鈞勸阻着,“就送到這裡吧!” “你一路保重。

    ”藹如将身子轉過去,背着月光,不願讓他看到她的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得失不必看得太重。

    ” “我知道!”洪鈞點點頭,想說什麼,卻又記不起想說什麼,隻握住藹如的手不放。

     藹如亦是如此。

    彼此沉默着,都覺得相聚在一起的時候,為什麼不夜以繼日地談個痛快?如今失悔嫌遲了。

     “有話都在信裡說吧!”終于是藹如抽回了她的手,“飲食冷暖,自己當心。

    别忘了常來信,哪怕三言兩語,隻要讓我知道平安就好。

    ” “我一定會寫。

    ”洪鈞停了一下,用很清楚的聲音念道:“‘天涯海角同榮謝,心有靈犀一點通’。

    ”